目的,“人人发财”,人人富裕,家给人足的公平社会。(《党义战胜与党
员奋斗》)1923年,在与犬养毅书中,孙中山说:“夫苏维埃主义者,即孔
子之所谓大同也。”接着,孙中山全文引用了《礼运》篇中“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以下一整段话,说明俄国的“苏维埃主义”不过如此,用不着害
怕。孙中山对俄国“苏维埃主义”并不十分了解,把“苏维埃主义”等同于
《礼运》篇中的“大同”社会并不正确。这段话的价值在于它表达了孙中山
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孙中山在欧美作过长期考察,不赞成在中国照欧美模式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而主张在中国建立民生主义社会。他说:“民生主义和
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以养民
为目的。”按照孙中山的解释,“民生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同义语。孙
中山一生的伟大努力之二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安乐国”。(《在山西同
盟会欢迎会的演说》)
三、它表达了孙中山的国际关系理想。孙中山拥护国际和平,反对国与
国之间的战争。早在 1913年,孙中山就表示:“(现在)国与国之间,不
能无争。道德家必愿世界大同,永无战争之一日。我辈亦须存此心理,感受
此学说。将来世界上总有和平之望,总有大同之一日。此吾人无穷之希望,
最伟大之思想。”(《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主张人类互助,
国际互助。在《建国方略》中,他说:“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
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人与
人,国与国之间就充满着矛盾和争斗,其尖锐化的结果就是战争。消灭战争,
实现人类互助,这是一个美好而伟大的理想。
四、它表达了孙中山的崇高道德理想。孙中山反对损人利己、自私自利,
提倡利人,提倡“公共心”。据孙中山分析:“重于利己”的人,常常不惜
害人,专用自己的聪明才力去夺取别人的利益,从而产生“专制阶级”和“政
治上之不平等”;而“重于利人”的人,则专用自己的聪明才力去“谋他人
的幸福”,虽牺牲自己亦“乐而为之”。孙中山赞美后一种人,他说:“夫
物质文明之标的,非私人之利益,乃公共之利益。”(《实业计划》)又说:
“吾人今日由旧国家变为新国家,当铲除旧思想,发达新思想。新思想者何?
即公共心。”因此,他主张“为人民谋幸福”、“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在
广州农民联欢会的演说》),认为“人人当以服务为目的,而不以夺取为目
的。”(《民权主义》)
五、它表达了孙中山的用人标准。他说:“人各有短长,但当绳之以大
公,感之以至诚。”(《就陈炯明叛变事件致海外同志书》)
… 82…
可见,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既和《礼运》篇有关系,但又并不相
同。孙中山利用了《礼运》篇的传统思想资料,而根据时代特点和时代需要
赋予了它以新内容。它已经大大丰富并发展了。
人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不能没有个人利益 (即所谓私),但
是,人类社会又是以群体的形式向前发展的,离开了群体,离开了社会,个
人并不能单独发展,因此,又必须有集体利益 (即所谓公)。个人利益和集
体利益,私与公,是矛盾的统一体。只考虑个人利益,一切从私出发,结果
是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成为社会各种罪恶的思想根源。同样,将某个小集
团,某个政治、经济派别,某个阶级的私利乔装打扮,说成是公,要求人们
牺牲自己合理的个人利益,这种“公”,是狭隘的,虚伪的,也是社会各种
罪恶的思想根源之一。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既和以个人为中心的“利
己主义”人生观相对立,也和以“公”字面目出现的以小集团为中心的利己
主义相对立。它以人民利益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基础,因而是“大公”,
真正的“公”。循此以进,世界必将日臻美好,每个人的合理利益也必将得
到满足和尊重。
联合国曾将《礼记》的有关段落镌刻在总部大厦的墙上。现在,美国波
士顿的唐人街仍将“天下为公”作为匾额。可见,经过孙中山的阐释和宣传,
“天下为公”这一命题已广为世界人民所知,成为世界思想宝库的重要内容
之一。它在人类生活和世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一天天显示出来。
… 83…
国家统一,孙中山奋斗的伟大目标
统一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基础。孙中山一生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奋斗,
因此,实现国家统一是他一生奋斗的伟大目标之一。
孙中山年轻时,帝国主义列强正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攫取权益。
为了维护祖国统一,避免“瓜分豆剖”局面的出现,孙中山毅然创立兴中会,
号召国人奋起救国,振兴中华。他大声疾呼道:“不思中国一旦为人分裂,
则子子孙孙世为奴隶,身家性命且不保乎?”孙中山的呐喊迅速得到广泛的
响应。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它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中国
历史的发展昭示出一幅诱人的前景。孙中山于就任临时大总统之际,热情地
发表宣言,提出“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军政之统一”、“内
治之统一”、“财政之统一”等五大目标。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对峙的局面,
孙中山敝屣尊荣,毅然让位于袁世凯。他天真地设想,从此可以进入“民国
统一,永无僭乱”的太平世界,然而,现实很快碾碎了他的美好理想,辛亥
革命后不久即出现军阀割据,相互混战的局面。孙中山不得不重整旗鼓,再
次踏上为中国统一而奋战的征途。
孙中山认为:中国历史虽然有分有合,但分是暂时的,总趋势则是日渐
走向统一。他说:“且支那国土统一已数千年,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势,然
为时不久,合而为一。”孙中山看出了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和国家分合之间
的密切关系,认为统一使中国历史出现盛世,而分裂则必然造成社会动乱。
因此,他把恢复国家统一视为“头等大事”和“根本要图”,是关系“中国
存亡”和“长治久安”的大问题。他说:“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可言,财
政、实业、教育诸端始获次第为理,国民意志方可以自由发舒。”孙中山充
分认识到,以中国的土地、人民、物产等条件,一旦统一,将会形成对国家
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他说:“若能合为一气,一致进行,排除障碍,
统一中国,将来定可为世界一等强国。”
孙中山坚决反对分裂国家或有可能导致分裂国家的种种主张。民国时
期,有些人鼓吹在中国实行“联省”制或“联邦”制,对此,孙中山持强烈
批判态度。他在 《民权主义》演讲中说:“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该把
各省再来分开。中国眼前一时不能统一,是暂时的乱象,是由于武人的割据,
这种割据,我们要铲除他,万不能再有联省的谬主张,为武人割据作护符。”
又在《孙逸仙宣言》中称:“联邦制将起离心力的作用,它最终只能导致我
国分裂成为许多小的国家,让无原则的猜忌和敌视来决定他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中国是一个统一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
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
坏的力量,而联邦制则必将破坏这种意识。”他愤怒地斥责说:“提倡分裂
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孙中
山认为,在这样一个国家里,要实现国家统一,既不能一切集权于中央,又
不能完全分权于地方,必须斟酌于两者之间,采取适当的制度。他认为,有
些权力,必须掌握在中央手里,例如外交:有些权力,则不妨分之于地方。
1921年制订的中国同盟会总章提出:“完成行政统一,促进地方自治。”1921
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又发布宣言称:“集权专制为自满
清以来之秕政。今欲解中央与地方永久之纠纷,惟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
… 84…
自定省宪法,自选省长。中央分权于各省,各省分权于各县,庶几既分离之
民国,复以自治主义相结合,以归于统一。”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接受孙中山的思想,决定在中央与各省之间采取均权制,“凡事务有
全国一致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孙中山
企图通过这种“均权”制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国家统一
与省自治,各遂其发达而不相妨碍”。
孙中山认识到,民国时期的分裂状态和列强侵华政策有关。1924年9月
18日,他在《北伐宣言》中指出:“十三年来之战祸,直接受自军阀,间接
受自帝国主义。”11月,他又明确指出:“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
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
一和平乃不可能。”随后,他在日本门司发表谈话,明确提出,要废除十三
国对华不平等条约。
要实现国家统一,有和平和武力两种办法。在一部分时间内,孙中山主
张用武力削平军阀割据,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于1922、1924年两次派兵北
伐,都是为着这一目的,但是,孙中山认识到,武力的办法会给国家与人民
带来巨大的破坏,因此,在很长的时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