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生斜长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横生斜长集-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会员刘揆一的 《提倡汉满蒙回藏民党会意见书》,这是个迄今尚未有人论 
及,但却值得大书特书的文件。 
     刘揆一 (1878—1950),字霖生,湖南湘潭人。1903年留学日本。1904 
年在长沙与黄兴等共同发起组织华兴会,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任执行 
部庶务干事,代行总理职务。1911年3月,因反对俄国侵略伊犁、英国侵占 
片马,东京留学生带头掀起反帝救亡运动。在此期间,刘揆一以传单形式散 
发了这一文件,原件现存日本外务省档案馆。 
     该文一开始就说明主旨:“吾人欲挽救今日中国瓜分之局,非改革今日 
之君主立宪未获奏功,欲改革今日之立宪,非融和汉、满、蒙、回、藏之民 
党,亦有缺憾。”接着,该文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危急形势,认为中国只有实 
行共和,才能挽救危亡,与列强并立于世界。该文说: 

         浸假吾人而能倾倒政府,建立共和国家,则新中国之民气,实足震慑全球,而彼时之德、 

      美诸国,必可与之联盟,英、法、俄、日之野心,亦必因而退步。 

但是,为什么革命党人长期奋斗而不见效果呢?该文认为,其原因之一就在 
于“满汉民党种族之见存,未能举国一致”。该文说: 

         使汉人、满人而各知爱国家、爱种族也,则是现今之君主政治,无论其为专制,为立宪, 

      皆不足以救危亡,即无论其为满人,为汉人,皆当排去之者也;且使满人而知断送满洲桑梓地 

      者为满洲皇族也,知汉族不强满族亦随而亡也,知非建立共和政府,满汉种族之意见终不能融 

      洽也,吾恐汉人虽不革命,满人犹当首先排去其皇族而倾倒其政府矣。 

刘揆一不是阶级论者,他不懂得阶级分析。但他能将一般“满人”和“满洲 
皇族”区分开来,认为汉满两族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满洲皇族”的卖国 
政策不仅违背了“汉人”的利益,而且也违背了“满人”的利益,“满人” 
应当“首先排去其皇族而倾倒其政府”,这不能不是一个相当深刻而正确的 
见解。 
     刘揆一进一步指出,在帝国主义的瓜分危机面前,不仅满汉之间,其他 
各族之间也应该团结一致,他说: 

         满、蒙失,则东北各省不易保全;回、藏失,则西北各省亦难搘捂,是吾人欲保守汉人土 

    地,尤当以保守满、蒙、回、藏之土地为先务。 

他建议,中国各族人民之间广泛展开交流,在此基础上组织一个包含各民族 
的革命政党——“汉、满、蒙、回、藏民党会”,共同进行革命。文章说: 

         为今之计,刻不容缓,先择蒙、回、藏人之有知识者,与吾汉人及满人通其气谊,通其学 

      业,然后多殖汉人、满人于蒙、回、藏地,以改良其政俗;多移蒙、回、藏人于腹地,以联络 

      其声援,庶内可倾倒政府,而建设共和国家,外可巩固边疆,而抵抗东西强敌,此予提倡汉满 

      蒙回藏民党会之大意也。 

文章完全没有早期革命党人那种狭隘的种族主义情绪。主张“联满”、“联 
蒙”、“联回”、“联藏”,把中国各族人民都看成是推倒清朝政府的革命 
力量,这是一个极为重大的进步,也是这一文献在辛亥革命史上的价值所在。 

… 页面 30…

                                    袁世凯政府 
                              指望的中日“互助” 

     人有遗传病,有时,政府之间也有遗传病。前文谈过,清政府得了“恐 
孙症”,多次要求日本当局驱逐孙中山;不幸,袁世凯政府也患上了此症。 
日本外务省档案中有一份《节略》,中云: 

          本国此次内乱,实由孙文、黄兴、胡汉民等煽惑主使,以致使本国民商损失产业甚巨,即 

      各国商民在长江流域者亦颇受影响,本国人民莫不痛心切齿于该乱党等。现闻孙文、黄兴、胡 

      汉民等已赴贵国境内留寓。距本国一苇可航,难保不借为根据,再图倡乱。在贵国笃念邦交, 

      自当有防范之法。但本国人民必多忧虑猜疑,恐生误会,应请贵大臣转达贵政府,以东亚和平 

      为念,务筹正当切实办法,以弭祸乱,而息猜疑,固不徒本国人民之幸也。 

从内容上看,这是袁世凯政府的外交部递交日本驻华公使馆的,时间当在 
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等流亡日本之后。由于是外交公文, 
所以话说得很婉转,也很花了一点脑筋。你看,它不仅指控孙文等对“本国 
民商”的“危害”,而且特别指出,“即各国商民在长江流域者亦颇受影响”, 
企图以此打动日本当局。至于应该怎么办,《节略》没有明说,只是希望“务 
筹切实办法”,结尾特别意味深长地点明:“固不徒本国人民之幸也”,那 
意思是清楚的:“处理”了孙中山等人,对日本帝国主义者也有好处。 
     无奈,日本政府这时仍持两面政策,并未采取任何行动。孙中山仍然居 
留日本,并于1914年6月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积极策划反袁斗争。袁世 
凯政府坐不住了,于当年9月9日由驻日公使陆宗舆面交日本外务省一份照 
会,提出三项条件: 

           (一)日本政府对于中国重要乱党,如孙、黄、陈、李及曾有令指捕之人之寄居日本者, 

      一概正式宣布放逐,永远不准居留日本境内,其正式退出日本者,不准再行登岸,未在日本者 

      一概拒绝来日。 

           (二)日本政府对于乱党之徒众,如有在日本作反对中国之行为,经中国政府之请求,即 

      应按律惩办;其有犯刑事证据,经中国请求引渡者,日本应即引渡。 

           (三)不在日本之乱党,如与日本人有秘密合谋举动,日政府应严密取缔,并按律惩治。 

      日本人如有庇护或援助在日本或日本外之乱党,日政府均应实行禁止。其迁居日本租界及租界 

      地之乱党,经中国请求引渡,日本政府即应交出。 

这份照会不仅要求日本政府“放逐”孙中山、黄兴、陈其美、李烈钧等人, 
而且要求“引渡”;不仅要求“惩办”中国之“乱党”,而且要求禁止日本 
友好人士援助中国革命,口气实在大得很,硬得很。 
     袁世凯政府一向搞的是奴才外交,是什么原因使它腰板突然硬起来了 
呢?原来,这年8月,日本对德宣战。驻华公使日置益面见袁政府外交总长 
孙宝琦,无理要求按1904年日俄战争先例,将山东省黄河以南划为日本对德 
 “作战区域”,并撤退胶济铁路中国驻军。同月30日,袁世凯政府通知陆宗 
舆转告日本政府:“胶济路潍县以东至青岛一带,日人可任便布置”。于是, 
日军第十八师团二千余人便于10月2日在山东黄县登陆。这样,袁世凯政府 
便觉得“有助”于日本政府了,要求“放逐”、“引渡”孙中山等人的照会 
正是在这一情况下提出的。 
     照会最后说: 

           以上三项内酌量实行,则于中政府此次助日,亦可表示日政府真诚互助之意。 

这真是妙不可言的画龙点睛之笔。中国让出自己的一大片领土来任日军和德 

… 页面 31…

军厮杀,而日本政府则“逮捕”并“引渡”孙中山等“乱党”——这就是袁 
世凯政府所指望的中日“互助”。 

… 页面 32…

                                     袁世凯伪造 
                              的孙中山“卖国协约” 

     袁世凯想当皇帝前后,曾经散布过几种宣传品,大肆攻击和诬蔑以孙中 
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以笔者所知,有《孙文小史》、《黄兴小史》、《乱 
党之真相》等几种。最近见到一种《中华革命党总理孙文与日本民党首领犬 
养毅所结协约概略》,颇有点意思。 
     原件为毛边纸油印本,计20条。妙文难得,抄录部分条文如下: 

           一、中日两国,既属同洲、同文、同种,彼此自当互相提携,维持东亚和平。 

           二、中华革命党成功时,应与日本民党创制五权宪法,组织中日联邦。 

           三、中日联邦成立时,应尊日本国王为联邦皇帝。四、中日联邦成立时,中华应改民主为 

      君主,尊孙文氏 〈为〉中华国王。 

           五、中日联邦成立时,中日两国民党之劳绩卓著者,应由联邦皇帝叙爵赏勋。 

           六、中日两国与他国开战时,中华海陆军须受日本 

           政府之管辖,平时则否。 

           七、中华政府与他国有交涉时,须受日本外务省之指导。 

           八、中日联邦成立时,两国平时内政,彼此不得干涉。 

以上8条,规定了两国的政体和相互关系的根本原则。接着4条,规定“日 
本民党”援助“中华民党”的义务,如:“凡中华民党,在日本者,日本民 
党应请其政府格外优待”;“凡中华民党在中华有危险时,日本民党应请其 
政府饬驻中领事妥为保护”;“中华民党当起事前后,日本民党应请其政府 
接济军火及军费”;“中华民党当危急时,日本民党应请其政府助以兵力” 
等等。其次6条,为“中华民党”应允给予日本的利权: 

           十三、中华民党成功时,应以满蒙一切特权让与日本。 

           十四、中华民党成功时,应割福建与日本。 

           十五、中华各行政机关,应聘日人若干名为顾问。 

           十六、中华路矿诸政,应许日人以投资之优先权。 

           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