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万岁!”
无论是到酒店,在商店购物,在游客聚集的地方,人们都首先问你是不是日本人,从不先问其它。
这也很难怪,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黄脸孔,他们分辨不出来。而近年来,日本经济起飞,到外国旅游的人士大增,许多与旅游设施有关的部门,都注意起做日本人的生意。就我们所到之处,不少旅游点都备有日文说明。我们住在雅典的假日酒店,询问处摆着雅典旅游指南,以日文最详细。在开罗机场,厕所门前大字书写“化妆室”。团友中有人以为是中文,为之惊喜一番。但再看看其他的日文标志,可以确定地说,“化妆室”者,日文也。
在开罗的夜总会上,歌星为我们演唱,他开头就用英语说:“欢迎日本朋友。”我们大声高呼“中国人!”他才不好意思地改口。
可是旅途中不胜更正。我们走在街头,当地的居民窃窃私语,用的虽然是本地语言,我们听不懂,但其中总夹有一个词:日本人。
在感到不忙之中,也感到有些惭愧。我想起作家郁达夫在六十年前写的小说《沉沦》。想起他要求祖国快快强大起来的愤慨之词。今天的中国当然与六十年前全不相同,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也今非昔比。可是由于多年来道路曲折,经济仍未真正起飞,与日本相比,当然还有差距。人民的生活刚刚温饱,还谈不上出国旅游。国家的真正强大在于经济实力。郁达夫的呼声今天还值得我们自省。我们多么希望有一天,中国人所到之处,人们都翘起拇指,称赞地叫:“中国人!”
倒是在开罗金字塔旁拉骆驼的老人,对中国人深有感情。他先用生硬的英语沉着脸问:“日本人?”我说,“中国人!”他又问:“北京的?”我点点头。他高兴了,说:“好,中国人,好朋友,好朋友!”还做出要亲吻的样子。好一位善良的老头,代表了第三世界人民对待中国人的友好感情,使我在许多不快之中得到一次很大的愉快。
Number:3562
Title:我们生活在夹缝时代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7期
Provenance:大趋势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我们生活在一个夹缝时代,处于新旧交替的两个时代的中间。我们似乎把现在与过去和未来完全隔离开来,使我们自己既不属于这一边,也不属于那一边,随着我们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我们要用脑力而不是用体力来创造,而今天的技术又将扩大并提高我们的智力。
电脑将粉碎金字塔:我们创造出等级制度金字塔式的管理制度,这是因为我们过去需要它来追踪人、记录人所做的事;现在有了电脑做记录,我们就可以把机构重新安排成横向结构。……
这就是夹缝时代,有挑战,有可能性,有疑问。
虽然夹在两个时代之间的时代是摇摆不定的,但是,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发酵的时代,里面充满了各种机会。如果我们能学会利用它的摇摆不定性,我们在这个时代里所能取得的成果要比在稳定的时代里大得多。
在稳定的时代里,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固定的名称,有它固定的位置,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是,在这个夹缝时代,我们讨价还价和影响的余地是无穷的,在个人的前途上、在专业上以及在组织机构上都是如此。问题在于我们对前面的路途要有一个清楚的感觉,一个清楚的概念,一个清楚的远见。
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奇妙的时代,真好!
Number:3563
Title:谁是谁非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据说在古代希腊,著名的诡辩学者普洛太哥拉斯和他的学生爱瓦梯尔订了一个合同,约定普传授爱以法律知识,而爱则分两次付清学费,第一次是在开始传授时交付,第二次则须在结业后爱瓦梯尔第一次出庭胜诉再交付。后来爱瓦梯尔结业后总不交学费,把普洛太哥拉斯惹火了,要到法庭告爱瓦梯尔。爱瓦梯尔说:“只要你到法院告我,我就可以不给你钱了。因为如果我官司打胜了,则依照法院的判决,我当然不把钱给你,如果我官司打败了,则依照我们的合同,由于第一次出庭败诉,我也不能把钱给你;因之,不论我在这场官司中胜诉、败诉,我总不把钱给你。”普洛太哥拉斯听后想了一想,说:“只要我和你一打官司,你就一定要付学费给我。因为如果我这次官司打胜,则依照法庭的判决,你当然要付学费给我;如果我官司打败,则依照我们的合同,你第一次出庭胜诉,当然也要付学费给我;所以,不论我官司胜诉、败诉,你总要把钱给我。”
请问:到底该不该付学费呢?
Number:3564
Title:诡辩?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王玲
两个十五岁的中学生找到他们的希腊老师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稍稍考虑了一下,然后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人很干净,另一个很脏。我请这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
“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
“不对,是干净人,”老师反驳说,“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
“干净人”。两个青年改口说。
“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又反驳说,然后再次问道:“如此看来,我的客人中谁洗澡了呢?”
“脏人!”学生喊着重复了第一次的回答。
“又错了,当然是两个人都洗了,”老师说,“干净人有洗澡习惯,而脏人需要洗澡。怎么样,到底谁洗澡了呢?”
“那看来就是两人都洗了。”青年人犹豫不决地回答。
“不对,两人谁都没洗,”老师解释说,“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澡。”
“有道理,但是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呢?”学生不满地说,“您讲的每次都不一样,而又总是对的!”
“正是如此。你们看,这就是诡辩。”
Number:3565
Title:禁果分外甜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7期
Provenance:趣味心理学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等候轮船的旅客们,由于百无聊赖而在读着挂在玻璃窗里的“旅客须知”。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穿着内衣站在码头上能给人带来愉快。现在看到这个禁令,反而想试一试。”有人说了这么一句俏皮话。
也许,这不只是开个玩笑,而是当真出现了这种愿望?要知道,普希金在《叶甫根尼·奥涅金》里就曾经写道:
呵,世俗的人!你们就像
你们原始的妈妈:夏娃,
凡是到手的,你们就不喜欢;
只有蛇的遥远的呼唤
和神秘的树,使你们向往:
去吧,去吃那一颗禁果
不然的话,天堂也不是天堂!
在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里,都反映出这种正是禁止的东西分外诱人的观念。在古希腊神话里谈到,姑娘潘多拉从宙斯神那里得到一个小箱子,里边装着人类的一切不幸。潘多拉同大多数姑娘一样,十分好奇,她很想往箱子里瞅一眼,越是严厉禁止她这样做,她就越想这样做。她终于打开了箱盖,把一切不幸放到了人间。彼罗童话里的蓝胡子的妻妾们,也是由于不可抑制的破禁愿望而死去。
在现实生活中,也往往如此。若要使一个人很想去干被禁止的事,只要对他说声“不许”就够了。
禁果分外甜的原因,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每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来说,积极方向是求知的意向,了解所不知道的东西的愿望,假如这种东西不犯禁的话,也许并不会引起注意。
此外,如果没有说明禁止的原因,那么禁止这个事实本身就会引起各种假设、推测、弄清为什么不许干某件事的合理愿望。
父母时常只是禁止而不说明他们“不许”的理由。由于不相信这种禁止有充分的理由,便会对它的正确性发生怀疑,从而产生犯禁的意向。苹果树上挂着一个牌子:“苹果喷有毒药,不能吃。”有谁会产生吃树上苹果的愿望呢?“爸爸自己都抽烟,却禁止我抽。”这种想法引起尝禁果的企图。模仿或羡慕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你还小,抽烟还太早!”这个理由反而加强了孩子对成年人的羡慕,从而促使他去偷偷抽烟。
土豆从美洲引进法国的历史是耐人寻味的。在这里,它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推广:宗教迷信者把它叫做“鬼苹果”,医生们认为它对健康有害,而农学家断言,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德国当俘虏时,亲自吃过土豆;回到法国后,决意要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很长时间他未能说服任何人。于是他耍了一个花招。1787年,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栽培土豆。根据他的请求,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的、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这块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警卫就撤了。这时,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每到晚上就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菜园里。
帕尔曼切达到了目的。
Number:3566
Title:父亲失约
作者:罗·扎克斯
出处《读者》:总第4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
事情发生在丹麦的一个富有画意的客栈里。这种客栈专逢迎游客,通用英语。我和父亲这次旅行也是办事,也游乐,空闲的时候,玩得很痛快。
父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