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率鬼卒于除夕时返家,将妹妹嫁给了杜平。这就是著名的“钟馗嫁妹”。“钟馗嫁妹”成为古代绘画和戏剧的一个重要题材,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其实,历史上并无钟馗其人,钟馗源于古代一种用于驱鬼的棒槌(椎)终葵。历代讹传,用来打击妖魔鬼怪的终葵,逐渐被人格化,成了终南进士,并产生了钟馗捉鬼的传说,钟馗的衍变确实富有戏剧性。
钟馗成为镇鬼避邪的神明以后,他的画像受到从宫廷到民间的广泛欢迎。不但春节时挂钟馗像,端午节也把他请出来,用以避邪。钟馗还受到历代画家的钟爱,传世的钟馗名画不胜枚举。
除了怒目圆睁、凶猛可畏的钟馗像以外,还有另一种和颜悦目、一团和气的钟馗像,画面上还常配有蝙蝠或蜘蛛。这是祈福钟馗,蝙蝠的“蝠”与“福”同音,画上蝙蝠意味着“幸福来临”。钟馗头上画个蜘蛛亦有此意。蜘蛛,民间又称“喜蛛儿”。“喜蛛儿”自空而降,意味着“喜从天降”。这些都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
说“土地”
北京的都土地庙在宣武门外槐树街(今下斜街)的南口路西。这座土地庙创建于元代。因为土地爷是级别很低的小神,所以他所住的庙宇一般也很狭小、简陋。但都土地庙中住着全国最高级的总土地,所以这座土地庙规模不小,有三层殿堂,解放后成为北京宣武医院的一部分。
土地,俗称土地公、土地爷,因级别很低,故与人们最亲近。百姓还给他们配置了老伴,叫土地婆、土地奶奶。土地爷地位虽低,倒也办些实事。《西游记》里,是好人也拿“土地”出气,坏人也拿“土地”出气。但关键时刻,孙大圣还往往要从“土地”那里获得信息。至于“天仙配”里的土地公公,干脆成了一位大红媒,那就更可爱了。
土地神源于远古人民的土地崇拜。古人对土地极为敬重,有了土地才有了农业,才有了衣食,土地是人们衣食住行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保障,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最初的土地神是社神,“社”的本意就是“示土”祭祀土地。古人说:“社者,土地之神,能生五谷。”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统一王朝,抽象化的大地之神被尊为“后土皇地祗”,后土是与天帝相对应、总司土地的国家级大神,为道教的“四御”之一,由国家祭祀。但在地方和乡里村社仍然供奉地区性的土地神,并逐渐人格化。
古人还将一些人鬼即去世的名人,奉为当地土地爷。如三国时钟山(今南京)土地神叫蒋子文,汉末的祢衡当上了杭州瓜山土地爷。一些县衙门奉箫何、曹参为土地,朝廷的翰林院和吏部则把韩愈尊为土地神。南宋时,临安(杭州)太学的土地爷是民族英雄岳飞。
不过,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成千上万的土地爷中有名有实的占极少数,大多是通用的土地爷。一般的土地庙都很小,庙中的土地爷为泥塑或用石凿成,形象为一穿长袍戴乌帽、慈眉悦目、银须飘洒的白发老翁。他旁边的老妇人就是土地奶奶。
土地神是只管理某一地面、某一地段的小神,也作为村庆的守护神。但有的地区也有一些大土地,如重庆有条街叫“总土地”(今改为八一路勤劳巷),这里曾是重庆总土地爷的公馆所在地,有意思的是,这座庙里,除总土地爷以外,还另有小土地爷,土地奶奶多达30几对。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总土地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相传,韩大人当上了总土地以后,恪尽职守,到各地视察,把那些不称职的撤换,并带回他的总土地府接受“再教育”,改好了再去上任。那30几对土地公公婆婆都是在这儿“闭门思过”的。
Number:5917
Title:与诸神相关的民俗节日(以农历日期排列)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16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正月初一接神。放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迎喜神(出门走喜神方)。
初二祭财神。
初三祭天地神。
初五接财神(迎五路财神、关帝)。
初八祭拜“顺星”(本命星辰)。
初九祭天公(玉皇大帝)。
十三祭刘猛将军(虫五爷)。
十四迎紫姑(厕神)。[也有在正月十三或十五]
十五上元节,祭天官大帝。灯节。
甘三喇嘛“打鬼”。
二月初一中和节,祭太阳星君。
初二祭土地公。
十九观音会。
三月上旬清明鬼节,上坟扫墓,祭拜众鬼。
初三蟠桃会,纪念王母娘娘。
上巳节,去江边洗涤污浊,以消灾除邪。
十五白族“三月街”(观音市)。
甘三天后宫(妈祖庙):“皇会”。
四月初八浴佛节。
放生会。
公历傣族泼水节。
四月
甘五白族观音会。
五月初一城隍出巡。
初五端阳节。挂钟馗像。天师像,以驱鬼崇。
六月初六天贶凶。
翻经节(寺院晒经,信女翻经“转男身”)。
十六鲁班节。
十九观音会(观音菩萨成道日)。
七月初七乞巧节,祭牛郎织女二星。
拜魁星。
十五中元节,拜三界公(天官、地官、水官)。鬼节、烧纸节,普度孤魂。盂兰盆节。
三十地藏节。
八月初三灶君会(灶王爷生日)。
十五中秋节,拜月神娘娘(太阴星主)。
十月十五下元节,祭水官大帝。
十二月初一跳灶王。
初八腊八节(佛祖成道日)。喝腊八粥(“佛粥”)。
甘三祭灶(也有在甘四日)。
甘四送灶神。
甘五接玉皇。
三十换门神。迎灶王下界(接灶)。
Number:5918
Title:香港的“花式募捐”
作者:艾之
出处《读者》:总第116期
Provenance:香港风情
Date:1990。5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香港是个富裕社会,但居民生活福利保障十分不足,受薪阶层没有“铁饭碗”,大多也没有退休金;一般市民不能像在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失业获得救济,而年老所得高龄津贴远远不足以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而港英政府的功能主要是保护私人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运作的正常秩序,以便经济得以在自由竞争中发展,并不承担供养社会成员的责任。有人发达,有人跳楼,自生自灭,视为常理。不过,社会上伤残弱钝、老幼鳏寡、生老病死、各种意外等等是客观存在,确也需要施予援手。出于人道,也出于维护社会安定,种种民间服务的慈善团体,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作为政府机能不足之补充,乃应运而生。办慈善事业最重要是有经费来源,因而募捐活动几乎无日无之。
在香港,赞助慈善事业出钱最多的团体,应该数赛马会了。例如,1989年,作赛63天的一季赛马,就将其中获利抽出8亿元作为慈善福利用途。声势最大的可算香港公益金“百万行”。“香港公益金”是香港权威的慈善机构,每年分区举行几次集体步行筹款活动,“百万”言其募款目标。例如,今年初举行过“港区百万行”,两万名捐款人一齐步行一段风景优美的马路,共筹得500万元。而去年纪念东区海底隧道通车而举行的“公益金东隧百万行”则有近10万人参加。最大众化也最为常见的募捐活动是“卖旗”:在政府机构审核和安排下,学生们受一些慈善团体委托,在每周六早上向行人劝募,赞助人投入一枚硬币或一张纸币在学生所持的钱箱里,而学生将“旗仔”(小标贴)贴在他的衣襟上,以示做了善事。虽然每个人付的款是小数,但有几千学生出动,一天总能募得几十万到百万元。
由于募捐频繁,为着能够吸引人们解囊,一些机构不免挖空心思,出奇招以收效。本文介绍近年来香港出现过的一些募捐新方式,姑称之为“花式募捐”吧。
步登大厦与高楼坠落
今年一月,由“怡和亲善大使计划”举办了一项“步登怡和大厦”的慈善筹款活动,吸引逾300名怡和集团职员及他们的亲友参加,一同跑步登上楼高49层、185米、有楼梯千级的怡和大厦顶层,这座大厦在70年代曾雄踞香港楼宇高度榜首。结果共募得善款25万元,移交“善终服务会”和“香港公益金”。第一位到达终点的女士是一位十多岁的外籍小姑娘,以10分钟完成全程。最有趣的是,一位年仅二岁半的小童在母亲陪同下,一步步拾级而上,以40分钟时间步完全程,虽是所有参加者中最慢到达终点的,但赢得众人的嘉许,他个人因而筹得了1万元。
与登楼方向相反,去年7月炎炎夏日,四名英军从200米高的合和中心沿绳坠下,虽然凌空飘摆,惊险有加,但最终成功着地,创下坠下最高楼宇的世界纪录,且为香港“肾病基金会”筹得50万元的善款。
人力拖飞机图破世界纪录
去年,在启德机场停机坪举行过一次企图破世界纪录的体力活动60名警务人员为筹募善款拖动一架重170吨的波音客机,在旁很多人呐喊助威。他们的目的要在57。5秒时间内将客机拖行100米,以打破英国警察和消防员所创下的纪录。结果花了71。43秒的时间而未能如愿以偿。此次活动为严重伤残人士筹得超过15万元的善款。
圣诞节打电话
节日是募捐的好时机,在特殊的气氛下若能投合人们的心理,可以事半功倍。去年圣诞节前,香港电话公司为了庆祝香港第一千部按钮式公众投币电话机安装完成,推出一项“打电话给圣诞老人”慈善活动。在12月7日至25日期间,不论日夜,任何人士使用遍设全港的1000部按钮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