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他们犯了一件残酷的罪行。经过预谋和恶意,他们杀死了那著名的、受人深爱的、被人尊崇的、古老的惯例。杀人犯们毫无怜悯地从这个古老的惯例身上剥去了粉饰的大衣,向观众展示了亲切的人生。他们用真实代替了谎话,众所周知,真实对于谎话是致命一击。”他以正义的名义宣判:“判处他们两人,以及全体艺术家,终身监禁在我们的心头!”
Number:6464
Title:道奇森与《艾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沈经农
出处《读者》:总第126期
Provenance:《环球》
Date:1991。10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本书超越时间和地域,译成过包括阿拉伯语和祖鲁语在内的50多种语言,西班牙画家达利用来作为探索潜意识意象的题材,美国电影大师迪斯尼用来创作他的第一部动画故事片。此书的主人公艾丽丝和作者卡罗尔已成了两个不朽的名字。艾丽丝实有其人,全名艾丽丝·普莱曾斯·利德尔,是英国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院长的女儿。卡罗尔是笔名,真名道奇森,是这个学院一位口吃怕羞的数学教师。
1862年的一个夏日,道奇森编造了一则故事,讲一个自命不凡的小姑娘艾丽丝跌进了兔子洞,到了一个“奇境”;身体缩小又拼命长高;遇到了团团转的兔子、发脾气的红心王后、疯疯癫癫的帽子商、吸水烟的毛毛虫;她参加了一次七颠八倒的茶会,玩了一阵以火烈鸟作为槌、刺猬作为球的槌球戏。经历这场冒险后她从所睡的草地上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
道奇森很爱孩子,特别喜欢刨根究底的小姑娘艾丽丝。他之所以创造“奇境”,从而改换了儿童视野,就是为了让这个小姑娘高兴。
道奇森的家乡达累斯贝利是个青翠之乡,他生于1832年1月27日,是13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父亲是该地教区的牧师。道奇森14岁进入英格兰中部的拉格比公学。这是英国上流社会子弟就读的学校之一。他在学校里总是局促不安,敏感怕羞。这种性格在以强劲灵活才算出风头的环境中,是一个不利条件。拉格比公学是美国足球前身橄榄球的发源地,但道奇森毫无体育细胞,只打了一次板球就被淘汰了。他受到取笑和欺侮,无所逃遁。
后来,他终于离开了拉格比公学,来到了离伦敦55英里的古老学府牛津大学。他以数学第一名毕业,受聘为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的数学讲师。此后除了假期或临时短时期去一次伦敦外,他在此度过了余生。
他喜欢小孩,喜欢玩具。他的住房至今保持着当年的风貌:机械蝙蝠和发条熊之类的玩具从书架下面的小橱里爬出来;八音盒在争夺桌子上的地盘;智力玩具和衣服塞得抽屉鼓鼓囊囊的。
他具有一颗童心,他讲的话是孩子的语言。但是,他与他教的大学生之间却没有共同语言,他们说他上课“乏味得像一潭死水”。他是只能在儿童世界才开的一朵野花。
在道奇森的办公室对面有一块绿色的草坪,他时常发现学院院长利德尔的几个小女儿在那里玩耍。她们是伊迪丝、洛莉娜和只有3岁、闪动着有一双若有所思眼睛的艾丽丝。
久而久之,她们与道奇森成了好朋友。他为3个女孩照像,邀她们共进茶点,给她们讲故事。
和孩子们在一起时,道奇森不穿平时的黑衣服,换上一套法兰绒的衣服,戴顶草帽,蓝眼睛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手里提着野餐篮。有一次,他们谈笑着来到了泰晤士河畔,在福利桥租了一艘船向上游划去。
泛舟远游而不讲故事是美中不足。“道奇森先生,给我们讲个故事吧!”孩子们要求道。
“艾丽丝在河边坐在姊姊身旁,没事干,开始觉得困得要命,一只红眼睛的小白兔在旁边奔过……”
道奇森讲到这里故意停住,说是“欲知后事,下回分解。”孩子们不同意,说“现在就是下回”。于是,他只好再讲下去……
故事讲了一回,又是一回,道奇森给孩子们一直骗下去。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艾丽丝本人,其他角色也都是孩子们所熟悉的。
他的故事大受欢迎,后来艾丽丝要求他把所讲的故事全部写下来,他同意了。
两年半后,他给了她一本墨绿封面、亲手插图的手写本《艾丽丝地下冒险记》,作为1864年的圣诞礼物。
小说家金斯利无意中发现了它,怂恿利德尔夫人力劝道奇森发表这部作品。于是道奇森把故事进一步铺陈演义,在1865年由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发行,改为今名《艾丽丝漫游奇境记》。插图出于名画家坦尼尔之手,珠联璧合。这本书在道奇森生前售出了十多万册,他收入丰厚得要求基督堂学院给他减薪。
手稿一直随着艾丽丝,但她并不以为它值大钱。她的孙女克莱尔后来回忆说:“道奇森给祖母的那部手稿放在门厅里的一只小茶几上,我们谁也不把它当成什么宝贝。”
艾丽丝在1928年把手稿拍卖掉,得到15400英镑,买主是一个美国收藏家。
手稿在1946年再一次拍卖。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伊文思打算买下来归送故土,这一计划得到若干美国人士的捐助,并在书商的协助配合下有意压价,所以只花5万美元就买到了手。
伊文思在1948年专程渡海赴英,把这本薄薄的手稿归还给英国人民。此稿现藏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无疑是无价之宝。
道奇森65岁时得了肺炎,死在萨里郡吉尔福德他独身的妹妹家中。从楼上下来报告死讯的医生轻声说:“你哥哥看上去年轻得不可思议。”无疑,这与他生前喜欢与孩子们在一起有关。
Number:6465
Title:快乐的农夫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6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有一个国王,郁郁寡欢,于是他就派手下的一个人四处寻找一个欢乐的人。这位国王命令道:“等你找到那位快乐的人,就把他带回来。”国王的人各处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一个快乐的人。终于有一天,当他走进一个最穷的国家的贫困地区时,听到一个人放声歌唱。循着歌声,他找到一个正在田间犁地的人。他问犁地人:
“你快乐吗?”
“我没有一天不快乐。”犁地人答道。
于是,国王的使者就把他此次使命的意图告诉了犁地人。
犁地人不禁大笑起来,为了表示感谢,犁地人又说道:
“我曾因没有鞋子而沮丧,直到我在街上遇见一个无腿的人。”
Number:6466
Title:迷与悟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6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将军在出巡中,去松荫寺拜访禅师,问道:“佛教里讲有地狱和极乐世界,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
禅师不答,却问他:“你是一位将军,是吗?”
“我是一位将军。”将军点头答道。
“将军要像将军的样子,问什么有没有天堂地狱,真是多嘴多舌。怎么,你怕地狱?”
将军好生纳闷:你太无理了,我是真心向你请教的。
“怎么,你发火啦?胆小鬼!”
将军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不由得用手握紧了剑柄。
“你看清楚了吧,”禅师声色俱厉地说,“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将军终于醒过神来,为刚才的失礼向禅师道歉。
“天堂之门向此洞天。”禅师笑道。
Number:6467
Title:合乎心意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6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有个人极其聪明,他问教士:“什么合乎上帝的心意是说话,还是做事?”
教士回答是做事。
“那就是说,”他说道,“在上帝面前论功的话,做念珠的要超过戴念珠做祷告的。”
Number:6468
Title:100个人的10年
作者:冯骥才
出处《读者》:总第126期
Provenance:
Date:1991。7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作者试图以100个普通中国人在“文革”中心灵历程的真实记录,显现那场旷古未闻的劫难的真相。
我有意记录普通人的经历,因为只有底层小百姓的真实才是生活本质的真实。
对他们的口述照实记录,不做任何渲染和虚构,我只想使读者知道如今世上一些人曾经这样或那样度过“文革”走到今天……
笑的故事
1968年30岁男F省S市某外贸公司干部
一
我相信一个心理学家的说法:
人的喜怒哀乐中,以笑的表情最多。
哀与怒,反映到人脸上,只不过有限的几样,可是人笑的表情就无穷无尽。你闭上眼好好琢磨琢磨人的各种笑吧,多丰富!比方,大笑、微笑、傻笑、憨笑、狂笑、疯笑、阴笑、暗笑、嘲笑、讥笑、窃笑、痴笑、冷笑、苦笑……哄笑、假笑、奸笑、调笑、淫笑等等等等,还有含情的笑、会心的笑、腼腆的笑、敷衍的笑、献媚的笑、尴尬的笑、轻蔑的笑、心酸的笑、宽解的笑、勉强的笑、无可奈何的笑……对,还有皮笑肉不笑、止不住的笑或仅仅笑一笑,还有!另外一类的笑含泪的笑、哭笑不得、似笑非笑仿效第八代评论家擅长模拟最新学科术语的方式来说,这属于“边缘的笑”、“交叉的笑”,或叫做“包容多种内心机制的笑”。瞧,你也笑了,又是一种笑蔫损的笑!
人这样会笑,富有笑,可是我姐夫居然一样儿也不会。这怪人,他不会笑!
头一个发现的是天才。这天才绝不是我姐姐。我姐姐是中学教数学的,她只对等号两边的数字最敏感,对人稀里糊涂,不然也不会二十六七岁才谈恋爱。头一个发现我姐夫不会笑的是我姐姐学校的政工干部小魏。当他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