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 第25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聪结婚刚半年,便被打成了“右派”。

  结婚一年后爱人生了孩子,丁聪没有享受初为人父的喜悦,只在医院隔着玻璃窗望了望自己的儿子,便被发配北大荒,劳动改造去了。

  说起来颇有“讽刺”味。茅盾在题为《谈丁聪的(阿Q正传)故事画》一文中曾说:“‘小丁’给我的第一眼的印象是一位运动员,直到现在,我每逢读到‘小丁’的画,眼前便跳出一个短小精悍、天真快乐的运动员。”

  “反右”以后20多年间,丁聪确实是一位资历颇深的“运动员历次政治运动中挨整的“动动员”

  丁聪最初被送往北大荒,四年后又去了黄村干校。“文化大革命”中被不清不白地打发到最偏远的地方去养猪。直到1979年春节,丁聪才得到彻底的平反。

  “文革”时造反派的头头让丁聪交待黄苗子的反革命罪行。黄苗子夫妇当时被关在监狱。早在30年代,黄苗子就和他熟悉。黄苗子参加革命很早,但30年代的国民党上海公安局长吴铁城做过他的干爸,所以黄苗子现在就“反革命”了。丁聪没办法只好交代“黄苗子这个人不够朋友,精得很,干了那么多的坏事,竟然都不给我说”。结果挨了一顿打。

  吴祖光也“反革命”了,又和丁聪一起是所谓“二流党”的骨干分子,自然又得丁聪“揭发”。实在没啥可揭发的,丁聪只好老老实实地说:“吴祖光确实和我是老朋友,我了解他。我俩一起在上海主编过《清明》月刊。他不该在刊物上发表一些进步人士的文章,他也不该不先弄清自己姓啥为老几就给当时的地下党夏衍等人借我们的编辑部多次秘密开会。此人脑袋可灵了,文章写得漂亮,出手又快。毛病也有,比如才高八斗难免会有几分傲气……”结果,又挨了一顿打。

  丁聪先后喂过多年猪,对猪的习性、饲料、饲养、疾病等很作了一番研究。他喂的猪,经常是一天长一斤多重。他对猪的了解,使他发现了一个他有时不免提起的看法:“猪比人好。猪不打小报告。猪有猪情味。比起人来,与猪相处要让人觉得好玩得多!……”

  后来人家劳动改造了几年以后都先后回去了。丁聪就是回不去,他问军宣队的头头:“我到底有什么问题?”答曰:“上边只是说让你劳动。”

  多年以后,丁聪才了解到:30年代他在上海认识江青的男人,他编的刊物上有江青和她的前夫的照片。这就是原因。

  “漫画是揭露‘丑’的,但形式千万不能丑”

  1979年刚一平反,丁聪便发誓要追回失去的时间。于是,接下来的13年便是丁聪真正的创作鼎盛期。仅在1978年至1984年丁聪就出版了五本漫画集,这还不算他创作了插图的十几本书;1985年至今他几乎年年都要出版一本漫画集;他先后出版的外文版作品共有11种,这全部是1981年以后的事。单是1992年三联书店就要给他出版《漫画集》、《古趣集》和《今趣集》三本书。还要将《绘图新百喻》和《阿Q正传插图》再版,英文的《现代笑话》第三次印刷,德文的《古趣集》再版,还要出版英文的《丁聪人物肖像选》。深受知识分子喜爱的《读书》杂志,每期都有丁聪一幅“作业”,这已坚持10余年了;《文汇读书周报》、《河南漫画》等期刊,丁聪同样不断地交着“作业”,读者都知道这些作品必须是新近才创作的;今年元宵节,丁聪又应福建方面的多次邀请,偕夫人赴厦门举办个人创作展览,共展出不同时期六种类型的500余幅作品……

  丁聪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谈道:

  “我这个人很不幽默。

  “我是讽刺多,有锋芒,是很严肃的。我的作品总要伤一些人,但只要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我是不管其他的。

  “漫画的创作、生存,需要相应的社会氛围,极‘左’思潮的影响,片面强调‘以正面为主’,使漫画创作受到了一些限制。更严重的是上纲上线,说你‘抹黑’等等。我觉得对‘正面宣传’人们经常存在着片面理解。‘正面宣传’不能全搞成‘红、光、亮’。解放以来40多年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却有快30年没有漫画,从其中我们大概可以获得一点什么,最少是记取一点教训。这个误解更使漫画家受到误解,先是从事漫画创作的人就少下去一大截儿,再是有新发现、好构思而不敢去创作,最后的结果便是好的作品出现得太少。

  “漫画是揭露‘丑’的,但形式千万不能‘丑’,反而要美。京剧里的丑角艺术,给人的启示很多。

  “有很多人的漫画现在画得很马虎,我不想说,一说就显得我怎么样。我觉得这又是对漫画艺术本身的误解,是不正确的。有人认为,漫画不同于别的画种,不需要太多的基本功,只要能挖掘题材,有巧妙的构思,用图画表现出来即可。这种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从流派上、风格上谈,不能人人都是丰子恺派。

  “漫画家个人风格的形成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有一个痛苦的摸索阶段。我个人30年代主要是受了美国的版画家肯特和漫画家格鲁泊等人的影响。从他们的作品中我学会了很多。但要发展到有自己风格的东西,不是光学某某人便可以的。华君武受了俄国的萨帕乔、德国的白劳恩的影响,张仃受了墨西哥的柯伐罗皮亚斯的影响,但后来都经过借鉴、吸收、创新,形成了个人的风格,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

  丁聪有一本戴逸如主编的《世界漫画大师精品珍赏》。书中收丁聪的作品29篇,扉页上并有丁聪有关漫画艺术的题词,现谨录于下,以慰同好:

  “尽管你掌握了熟练的绘画技巧,如果脱离了当代的社会生活,对是非没有爱憎,还是画不了漫画的。”

  诸般雅好,总关“艺”、“文”

  丁聪的业余爱好第一是吹笛子。

  丁聪老早就讲过:“我的业余专业是吹笛子。”

  早在上海读中学时,因为丁聪的父亲是个京剧迷,丁聪也就经常进剧场,也常从收音机和唱片上去听。他嗓音不行,便摸索着吹笛子和拉胡琴,他并没想去当乐师,但很能自得其乐。首次为人伴奏,是1940年为一位叫周志斌的名票彩唱《雅观楼》和《夜奔》帮忙,因为周在上海时曾为丁聪说过这两出戏。当时笛子有两根,一根是著名昆曲艺人方传芸,另一根是丁聪。两根笛居然能合拍,使在场的田汉等人大为奇怪。后来他还多次干过业余的“专业笛师”。1941年成都演出《牛郎织女》时,前台牛郎(耿震饰)做吹状,后台便飘出丁聪吹的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的乐调;张瑞芳饰的织女在前台演唱《织女之歌》,也是丁聪从旁伴奏。1946年,欧阳山尊、李丽莲自延安来到上海。他们表演秧歌剧《兄妹开荒》,丁聪给他们吹笛子伴奏。

  最后一次吹笛子是吴祖光与新凤霞结婚的那天晚上。欧阳予倩老要清唱《思凡》,座中找不到吹笛子的,丁聪便挺身而出。

  丁聪的第二个爱好是拉胡琴,丁聪自己也承认拉胡琴不如吹笛子出头露脸多,但也确实“风光”过几次。如1951年的“五·一”节,在朝鲜战场司令部的坑道里,丁聪为一同前去慰问志愿军的侯宝林用二胡伴奏过京剧《萧何月夜追韩信》;直到“文革”后的一次联欢会上,丁聪给李万春清唱《连环套》伴奏,用的也是二胡。

  年岁一大,气跟不上了,两项业余爱好也就放弃了。现在,大概只剩下他一生中最长久、最顽强的第三个爱好爱书成癖。

  欧阳修在其传世名篇《醉翁亭记》中开首一句是:“环滁皆山也”,走进丁聪的家门,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环壁皆书也。”

  要不是解放前生活的四处奔波,要不是“反右”和“文革”,不夸张地说,丁聪的藏书大概可以开个像样的图书馆。

  丁聪说:“除过画画,我最爱书了。”

  怎么个爱法呢?如醉如痴,爱得一塌糊涂。

  从50年代起,丁聪的工资就是215元,他当时又有稿费收入,但他结婚时存折只有一张200元,自然钱都买书了。他买书、看书的范围很广,美术书占的比例较大,文学书也不少,其他如哲学、美学、历史,多了。

  70岁以前,丁聪一家住的房子很小。据一位记者讲,他们夫妇住的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子里,竟然放着大小10个书架,整个房子的空间全让书给占了。有了新家后,又增加了一倍以上的书架,时髦的组合家具里全塞满了书,还不够,便堆在墙角、地下,真有些“斯文扫地”。

  丁聪喜欢收藏不同版本的书。即使同一个人的作品,他也特别注意出版的时间和版次。北京有一次举办《傅雷家书墨迹展》,同时展出了傅雷早期的作品版本,有些连其家属都没能收存,在丁聪家里却能借到,他为此得是小得意了一阵子。

  以前毁了,丢了一批又一批的书,现在买了一批又一批的书。就这丁聪还不满足,说:“明天我要死了,今天我还要买书。”

  这就是丁聪,身为漫画艺术家的丁聪……

????

Number : 7523 

Title :赫鲁晓夫和《裸女》

作者 :红帆

出处《读者》 : 总第 144期

Provenance :《文汇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1962年在莫斯科练马广场举行过一次俄罗斯联邦美术家协会莫斯科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画展,第一次在正式画展上公开了不少以前被禁的作品。当时,赫鲁晓夫也兴致勃勃地前来参观。谁知,他看后很不喜欢,特别令他反感的是罗伯特·法尔克用现代派手法画的《裸女》。

  几年后,被解除了职务的赫鲁晓夫在和著名作家伊·爱伦堡谈起此次画展时,感慨万千地说:“应该好好教育像法尔克这样的青年画家,要帮助他走正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