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刃而殪,望敌而走,下兵也。凡上兵一支中兵十,中兵十支
下兵百。此非独吾有,敌亦不无也。为将者不以计用之,而曰
敌以上兵来,吾无上兵乎?以中兵来,吾无中兵乎?以下兵来,
吾无下兵乎?然则胜负何时而决也。夫胜负久而不决,不能无
老师费财。吾故曰难乎制敌也。若其善兵者则不然。堂然而阵,
填然而鼓,视敌之兵有挺刃大呼而争奋者,此其上兵也,以吾
… 页面 77…
苏洵集 ·76·
下兵委之。吾进亦进,吾退亦退者,此其中兵也,以吾上兵乘
之。满镞而向之,其色动,介马而驰之,其辙乱者,此其下兵
也,以吾中兵袭之。夫如此,敌之上兵乐吾下兵之易攻也,必
尽锐不顾而击之,吾得以上兵临其中,中兵临其下,此皆以一
克十,以十克百之兵也,焉往而不胜哉!是则敌三克吾一,而
吾三克敌二。况其上兵虽胜,而中兵、下兵即既为吾克,其势
不能独完,亦终为吾所并耳。噫!一失而三得,与三失而一得,
为将者宜何取耶?昔田忌与齐诸公子逐射,孙膑见其马有上、
中、下,因教之曰:“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
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忌従之,一不胜而再胜,卒获千金。夫
膑之说乃吾向之说也。徒施之射,是以知其能获千金而止耳,
苟取而施之兵,虽穰苴、吴起,何以易此哉!
【喾妃论】
《史记》载帝喾元妃曰“姜原”,次妃曰“简狄 ”。简狄
行浴,见燕堕其卵,取吞之,因生契,为商始祖。姜原出野,
见巨人迹,忻然践之,因生稷,为周始祖。其祖商、周信矣,
其妃之所以生者,神奇妖滥,不亦甚乎!商、周有天下七八百
年,是其享天之禄以能久有社稷,而其祖宗何如此之不祥也。
使圣人而有异于众庶也,吾以为天地必将构阴阳之和,积元气
之英以生之,又焉用此二不祥之物哉。燕堕卵于前,取而吞之,
简狄其丧心乎!巨人之迹隐然在地,走而避之且不暇,忻然践
之,何姜原之不自爱也。又谓行浴出野而遇之,是以简狄、姜
原为淫佚无法度之甚者。帝喾之妃,稷、契之母,不如是也。
… 页面 78…
苏洵集 ·77·
虽然,史迁之意 ,必以《诗》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厥初生民,时维姜原。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
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而言之。
吁!此又迁求《诗》之过也。毛公之传《诗》也,以鳦鸟降为
祀郊禖之候,履帝武为従高辛之行。及郑之《笺》而后有吞践
之事。当毛之时;未始有迁《史》也。迁之说出于疑《诗》,而
郑之说又出于信迁矣。故天下皆曰:圣人非人,人不可及也。
甚矣,迁之以不祥诬圣人也。夏之衰,二龙戏于庭,藏其漦,
至周而发之,化为龟,以生褒姒,以灭周。使简狄而吞卵,姜
原而践迹,则其生子当如褒姒以妖惑天下,奈何其有稷、契也。
或曰:然则稷何以弃?曰:稷之生也,无菑无害,或者姜原疑
而弃之乎?郑庄公寤生,惊姜氏,姜氏恶之。事固有然者也。
吾非恶夫异也,恶夫迁之以不祥诬圣人也。弃之而牛羊避,迁
之而飞鸟覆,吾岂恶之哉?楚子文之生也,虎乳之,吾固不恶
夫异也。
【管仲论】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戎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
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
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
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则齐之治
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
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
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
… 页面 79…
苏洵集 ·78·
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
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
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乎耳,色不绝乎目,而非三子
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
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
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
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
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邪?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
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
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霸莫盛于桓、文。
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
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
主者百有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
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
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
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须无
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是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
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鳅以不能进蘧伯
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
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
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
者,何以死哉。
… 页面 80…
苏洵集 ·79·
【明论】
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虑有所及,有所不及。圣人
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愚者
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丧其所及。故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
而贤人之治天下也以时。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
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常
也者,无治而不治者也。时也者,无乱而不治者也。日月经乎
中天,大可以被四海,而小或不能入一室之下,彼固无用此区
区小明也。故天下视日月之光,俨然其若君父之威。故自有天
地而有日月,以至于今而未尝可以一日无焉。天下尝有言曰:
叛父母,亵神明,则雷霆下击之。雷霆固不能为天下尽击此等
辈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时而不测也。使雷霆
日轰轰绕天下以求夫叛父母、亵神明之人而击之,则其人未必
能尽,而雷霆之威无乃亵乎!故夫知日月雷霆之分者,可以用
其明矣。圣人之明,吾不得而知也。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约
而成功博也,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是无他也,
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
及必粗。及之而精,人将曰是惟无及,及则精矣。不然,吾恐
奸雄之窃笑也。齐威王即位,大乱三载,威王一奋而诸侯震惧
二十年。是何修何营邪?夫齐国之贤者,非独一即墨大夫,明
矣。乱齐国者,非独一阿大夫,与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
亦明矣。一即墨大夫易知也,一阿大夫易知也,左右誉阿而毁
即墨者几人易知也,従其易知而精之,故用心甚约而成功博也。
天下之事,譬如有物十焉,吾举其一,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
… 页面 81…
苏洵集 ·80·
也。历数之至于九,而不知其一,不如举一之不可测也,而况
乎不至于九也。
【辨奸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
晕而风,疏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
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
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羊叔子见
王衍曰 :“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 。”郭汾阳见卢杞曰:
“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
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
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従
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
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従而用之。
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
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
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
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
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巨虏之衣,
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
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
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
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