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洵集-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 
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 
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 :“此不足为吾学也。 
 “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 
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 
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久之 ,慨然曰 : 
“可矣!”由是下笔顷刻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 

…  60…

苏洵集                                                           ·159· 

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故得之精。 
 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 
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初,修为上其书,召试紫微阁, 
辞不至。遂除试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 
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 
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而以疾卒,实治平 
三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闻而哀之,特赠光禄寺 
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君娶程氏,大理寺丞文应之女。 
生三子:曰景先,早卒;轼,今为殿中丞、直史馆;辙,权大 
名府推官。三女皆早卒。孙曰迈,曰迟。有《文集》二十卷, 
 《谥法》三卷。君善与人交,急人患难,死则恤养其孤,乡人 
多德之。盖晚而好《易》,曰 :“《易》之道深矣,汩而不明者, 
诸儒以附会之说乱之也,去之则圣人之旨见矣 。”作《易传》 
未成而卒。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君生 
于远方而学又晚成,常叹曰:“知我者唯吾父与欧阳公也。”然 
则非余谁宜铭?铭曰: 
      苏显唐世,实栾城人。以宦留眉,蕃蕃子孙。自其高曾, 
乡里称仁。伟欤明允,大发于文。亦既有文,而又有子。其存 
不朽,其嗣弥昌。呜呼明允,可谓不亡。 

                     【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司马光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二孤轼、辙哭 
且言曰 :“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蜀人之祔也,同垄而异 

…  61…

苏洵集                                                            ·160· 

圹。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子为我铭其圹 。”光固辞, 
不获命,因曰 :“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 
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光拜受,退而次之曰:夫人姓程氏, 
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而苏氏极贫。 
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 
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或谓夫人曰 :“父母非乏于财,以父 
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 
言乎 !”夫人曰:“然。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 
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卒不求。时祖姑 
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独 
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 
慨然谓夫人曰 :“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 
生,奈何?”夫人曰 :“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 
子苟有志 ,以生累我可也 。”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 
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夫人喜读书, 
皆识其大义。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 
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 。”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 
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 
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自宋兴以来,惟故资政殿大学士吴公 
育与轼制策入三等。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之也。 
若夫人者可谓知爱其子矣。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 
 “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孤穷者, 
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比其没,家无一年 
之储。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其年十二月庚子葬 
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享年四十八。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 
凡生六子,长男景先及三女皆早夭。幼女有夫人之风,能属文, 
年十九既嫁而卒。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 

…  62…

苏洵集                                                           ·161· 

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 
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 
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铭曰: 
      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 
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底于光大。寿不充德,福 
宜施于后嗣。 

                             【老苏本传】 

      国史 
      苏洵,字明允,眉山人。数举进士、贤良不中。当至和、 
嘉祐间;与其子轼、辙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洵《权》《衡》 
论策二十二篇,大爱其文辞,以为虽贾谊、刘向不过也。以其 
书献,得召试,而洵不就。除秘书省校书郎。会诏太常集建隆 
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同编 
纂,为《太常因革礼》百卷。书方成,奏未报而洵卒。赠其家 
银百两,绢百匹。以其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敕有司具舟载 
其丧归;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洵与轼、辙皆善为 
文,而修所献洵《机策》、《衡论》文甚美,然大抵兵谋权形机 
变之言也。 

                    【老苏先生哀词〈并引〉】 

…  63…

苏洵集                                                             ·162· 

      曾巩 
      明允姓苏氏,讳洵,眉州眉山人也。始举进士,又举茂才 
异等,皆不中。归焚其所为文,闭户读书,居五六年,所有既 
富矣,乃始复为文。盖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 
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 
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 
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其略如是,以余之所言,于余之所不 
言可推而知也。明允每于其穷达得丧、忧欢哀乐,念之所属, 
必发之于此;于古今治乱兴坏、是非可否之际,意有所择,亦 
必发之于此;于应接酬酢、万事之变者,虽错出于外而用心于 
内者,未尝不在此也。嘉祐初,始与其二子轼、辙,复去蜀游 
京师。参知政事欧阳公修为翰林学士,得其文而异之,以献于 
上。既而欧阳公为礼部,又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等。于是, 
三人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者皆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 
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 
书。既而明允召试舍人,不至,特用为试秘书省校书郎。顷之, 
以为霸州文安县主薄,编纂太常礼书。而轼,辙又以贤良方正 
策入等。于是三人者尤见于时,而其名益重于天下。治平三年 
春,明允上其礼书,未报,四月戊申以疾卒,享年五十有八。 
 自天子、大臣至闾巷之士,皆闻而哀之。明允所为文集有二十 
卷行于世,所集《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更定《谥法》三卷, 
藏于有司。又为《易传》未成。读其书者,则其人之所存可知 
也。明允为人聪明,辩智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 
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二 
子,轼为殿中丞、直史馆,辙为大名府推官。其以明允之丧归 
葬于蜀也,既请欧阳公为其铭,又请余为辞以哀之。铭将纳之 
圹中,而辞将刻之冢上也。余辞不得,乃为其文曰: 

…  64…

苏洵集                                                             ·163· 

      嗟明允兮邦之良,气甚夷兮志则强。阅今古兮辨兴亡,惊 
一世兮擅文章。御六马兮驰无疆,决大河兮啮扶桑。粲星斗兮 
射精光,众伏玩兮雕肺肠。自京师兮洎幽荒,矧二子兮与翱翔。 
唱律吕兮和宫商,羽峨峨兮势方飏。孰云命兮变不常,奄忽逝 
兮汴之阳。维自著兮暐煌煌,在后人兮庆弥长,嗟明允兮庸何 
伤? 

                          【老苏先生哀词】 

      章望之 
      子之生兮岷峨之英,子之振兮汴都之倾。烂文采兮晔其声 
名,奄忽逝去兮漠然其灵。魂之逝兮幽墟,骨之葬兮蜀山之隅。 
猿哀吟兮乌叫呼,神气如无兮宁与物俱。日舒晓兮月开夜,风 
雨晦明兮寒暑变化。魂冥冥兮何在,其疾其徐兮四维上下。独 
播世兮休誉,不试之嗟兮何时而罢? 

                          【老苏先生祭文】 

      蒲宗孟 
      呜呼!天有灵气,不知自秘,无物得之,独先生兮敛为才 
智。地有灵光,不知自藏,无物得之,独先生兮发为文章。先 
生之才,非众人之才也,凌厉勃郁,驾空凿密,超后无前兮自 
为纪律;先生之文,非众人之文也,健紧遒壮,排山走浪,谈 

…  65…

苏洵集                                                            ·164· 

笑睥睨兮若无巧匠。峭华绝顶,长松孤劲,拔俗掀崖兮未足方 
先生之行;泰山飞云,溶泄缤纷,盘空绕日兮未足为先生之文。 
呜呼!在古有人,犹得而践,独吾先生,不可为而可羡。出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