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危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危言-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附泰西邮政考 
     欧洲风气未开之时往来信件或用舟船,或用驴马,任百姓自为携带,与 
国家绝不相干。 
     道光十四年,法王以军书被误,知民间寄信总不可凭。且当时送信之资 
轻重靡定,但视路之远近以为衡,物件之重在一百磅以外者概不寄带;其余 
每件在五十里内信资银一佛郎,此就十磅内重物言之;若十磅以地三十磅则 
收一佛郎半;三十一磅至五十磅收两佛郎;若过十磅则当由物主自送。法王 
见民间通信一事种种未便,爰自设文报局并代民间寄信,物件不寄,后数年 
又专设寄物件之局。各国见所行甚善,争相效之。适火船、火车通行,始将 
寄送物件之局归并火车、火船公司,由国家督办,并严民局寄信之禁,无论 
官、商、兵、民,凡文件、札信、日报、书藉均归国家公局代寄,是为邮政 
开创之始。 
     初或有海关兼办,后则专人司理,推广章程,又创售卖信花之法,中国 
俗名“人头”,其信四方式,每方约大半寸,由局中自造,上盖印花。初行 
时间有分价值五六等十数等者,如百里内,若干千里内。若干后则嫌其纷杂, 
一律改定,凡在国中送信,无论一里之内、千里之外,皆一律英洋五分,此 
就本省送至本省言之也;若隔一省,则加五分;英送至外国,更加五分。近 
日邮务通行,生意大为起色,故再减其价,本省只收三分,外省则收五分, 
他国则收一角。如有信须寄外国者,但购一角价之信花粘贴信上,即万不虑 
或有遗失也。其余物件则须称其轻重,惟书籍、公文、国纪、日报则只收三 
分之一;茗烟酒食品则须信之,此近日邮政之大略也。 

… 页面 90…

                                    旗籍 

     窃尝思古之王者居中国为一人,合天下为一家,甚盛轨也。溯我朝龙兴 
辽沈,入关平祸乱,天下生民皆仰赖焉。二百余年来,久应域全销矣,顾满 
汉之名犹别,旗籍之生未遂,甚非所以示宽大图久远也。 
     考旗籍有三:上则天潢之贵胄,中则勳戚之世裔,下则甲士之子孙。国 
初生息无多,原可人给廪饩,迄中叶后生齿日繁、户口滋盛、廪给钱米何足 
以济其事?畜除汉军旗,已于乾隆初年奏准出旗自便外,尚有满、蒙二籍闲 
散无所事事,置产营建有禁,出京四十里有禁,侷促一城俨同党锢,日臻贫 
乏,乃失恒心,作奸犯科者有之,窝赌包讼者有之,此强有力者所为也。弱 
者则弯易姓名冒汉产,赴各处省谋生者有之,甚至服役执鞭亦所不辞。其贫 
瘠莫能谋生之苦已可概见,是非有善法以疏通而安插之不可。其疏通安插之 
法似应酌量内外情形分别而调济之,凡在京城内外旗籍,除世爵、有世绿得 
俸较丰足赡身家及各参领,佐领本有职事俸禄编入羽林军籍不计外,其余应 
请饬下九门提督照领粮户口,查明档册,先稽核其户口人口实数而后下一明 
诏,许其解散旗籍,悉听自便谋生,农商百业任其他出经营,则十分中可去 
其一二矣。继乃查验其无业营运,无技操作者,悉计其户口,发就直隶本省 
及直隶边近地方屯田为农。 
     其说亦有二:查天津小站海边旷地不下数十万亩,向年周武壮暨周刚敏 
总统盛军驻屯于此,约计马步炮队十三四营,每营开水田不下七八千亩,一 
营每年收稻米不下万石,杂粮在外,总全屯当在十万亩有奇,每年收谷亦即 
有十余万石,合之杂粮盖不下二十万石矣。今盛军裁撤,小站屯田已虚,岂 
宜再令败将家属,散勇余丁私利其地?计莫如即以分授旗民。以一户授田百 
亩计之,即可容插一千数百户,此十成中又去其四五矣。再查直隶就近边外 
热河朝阳之地本亦膏腴,奈力田者少耳。前岁土民之乱十户九空,死亡无数, 
其地必更形荒废,签旗籍以实之,当可容插一二千户,则京师旗籍之游闲可 
以扫数安顿矣。惟津沽最近,朝阳较远,遣屯者不免有苦乐之分,是则在上 
者设法以均平之。或于屯田津沽者每户预发五年应领朱粮,折实钱以给之, 
俾为耕种资本;其就热河朝阳屯垦者则发十年廪粮,信于津屯,折实银以资 
其行,再饬都统将军妥调护之,又永免其丁粮赋税,则自有愿往者矣。至小 
站屯田每年出米十万石,皆上等白米,较之漕运南米尤佳。 
     与其国家每岁费无数帑项以转运南漕,何如遣旗民授亩耕屯,后每年所 
出之米即以折漕粮之价收之,是旗民与天瘐两有利益,下可资耕凿之计,上 
可省转运之劳。抑亦更有关要图者,如一旦海疆有事,南北漕运不通,有此 
十万石粮米岁入仓场,亦可稍补万一,免立时为庚癸之呼,际此铁路未成, 
南北道路修阻尤为有裨于大局也。若夫小站屯田本为成熟之地,并无开垦之 
劳,惟赋税须先准免十年,俟旗籍力田得利后乃可徐议升科。况小站军屯十 
数年来从未有一粒一钱完粮解部者,则免赋十年未为过也。此酌量要顿京城 
内外旗民之法也。 
     至如外省驻防,计陕西之西安,四川之成都,湖北之荆州,岭南之广州, 
江苏之南京、镇江,浙之杭州,闽之福州各处旗营户口乱后生息又复日多, 
是宜饬下各省将军按籍重查户口,编造清册,挑其壮丁年三十以上五十以下 
者,验明身体坚强,气力足用,即编选入营。每将军以前、后、左、右、中 
五营为度,认真操练,另扎营盘,不得日至夜归,每月只许宁家四次,余日 

… 页面 91…

概归伍,在营厚给月粮以代绿营孱弱老兵之额。其少年子弟则挑选其聪敏强 
健者派入学堂,或入方言馆,或入水师学堂,名入武备学堂,或入技艺学堂, 
虽世家不得规免,贫者亦不可遗漏。不但教育成材,可备干城象胥之用,亦 
可令其技艺通习资生有路也。若夫开烟馆、设赌场、游手无赖好斗生事则严 
禁之。其有读书成名,早习商贾营运为生自有作业者,亦悉任其呈明自便, 
不在选练营兵及入学堂之数。如是而再游惰,自甘暴弃、废业则是咎由自取, 
穷苦更无所怨尤矣。此酌量安置各省驻防旗籍之法也。 
     夫有恒产斯有恒心,三代以下之生民孰是能甘心冻馁而死守道义者?况 
皇仁广布,必使一夫皆得其所,今独于旗籍之万众不加优恤,俨同禁锢,是 
直以汉末党人之法治从龙之勳裔也,岂祖宗立法之初意哉! 《易》曰:“穷 
则变,变则通。”及今而泥守成规,则窒碍难行者众矣,又岂仅旗籍之一端 
已耶! 
     按:八旗生计前贤固早有及此日之弊者。顺治十四年,给事中王益朋有 
全地利重根本一疏,请将辽阳等处田地分酌功臣家开垦、厚功臣以收地利云 
云。乾隆二年,御史舒赫德有“请八旗开垦边地”一疏,亦言固格本变通布 
置,使不聚于一方,庶可并得其利益,收益于日后,务使家有恒产,人有恒 
心云云。五年,又有御史范咸奏请八旗屯种辽东,使旗人生计有余而边圉之 
苞桑永固云云。近年李祖陶亦有旗户分居议。前大学士沈桂芬亦有请等费移 
屯东三省兼舒国用一疏,言尤剀切详明。故时有发遣旗籍迁垦东三省之议, 
奈各旗民以关山修阻,畏难苟安,又或恐官给行粮,屯本必不敷用,与其流 
离道路,何如老守都城?其议竟格,余尝闻而惜之。若今日之情势则又与前 
大异,朝鲜已去,藩离尽撤关东,北偪强俄,东邻朝、日,虎狼咄咄,势难 
与争。则旗籍之屯垦生计惟有就近筹画矣。 
     直省近附畿甸,或当为旗籍所乐居;热河亦附边熟地,非关东可比。亦 
乘今日朝阳之乱初平,赤地必广;小站防军已撤,沃壤空悬,所谓因势以利 
导之,事半而功信也。及今再不为之所,则满、蒙穷困固无已时,而国家岁 
糜廪饩,亦将有难继之势矣。梁诗正侍郎云:旗人穷乏,不使之自为养而常 
欲以官养之,此势有所不能者也。旨哉斯言!查各国均无天潢贵胄、勳戚世 
裔永远仰食国家,不准谋生之例。除太子、亲王、公主外,凡有功于国者, 
不过食俸终身,世袭一人而已。夫宗室功臣之子孙给以薄俸,使其饥寒,岂 
得谓之厚待乎?当立法之初不知今日物价之昂,库饷之绌,现在时势迥异, 
各国成例:凡有病于民者无不随时改革,其地少人多,觅食艰难,则必谋辟 
土地以殖其民。英移民于澳洲、美洲,近俄移民于西比利亚、珲春等处,给 
以地亩并免税若干年,俾勤开垦以实边隅,其法最善。中国西北荒地最多, 
满、蒙穷民颇众,胡不仿而行之? 

… 页面 92…

                                    弭兵 

     先王耀德不观兵,诚以兵凶战危,不得已而用之也。洎周室既衰秦汉以 
来,竟以武力取天下而战争之祸遂无已时,辟地争城,生灵涂炭,此也喋血, 
彼也舆尸,老弱罹锋镝,血肉膏原野,闾阎凋敝,帑藏空虚,默揣仁爱之天 
心,当亦恻然不忍矣!呜呼!好战非策,佳兵不祥,天命靡常,盛衰如寄, 
岂独中国为然哉! 
     尝读西人“万国史记”,历观泰西古昔雄才大略之君往往好大喜功,穷 
兵默武,如罗马、法兰西并吞列国,囊括欧洲,自谓无敌,卒至身七国破, 
弗戢自焚,未尝不废书三叹也。夫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古今诸国莫不 
弱肉强食,虎视鲸吞。其国之大者,兵将日广,炮舰日坚,机械日精,火器 
日利,奇技新法层出不穷,皆为争地杀人。此攻彼守之计,万钧之炮,百钧 
之弹,以之平城郭、坏村舍、杀人亿万盈野盈城,何其残忍若此?盖天地之 
杀机至今日而尤酷尤烈矣。《普法战纪》载师丹之战一日殒数万人,蔑士之 
战一日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