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心里话:两军交战,他来找我,我去会他,会着了就应该打一仗,以一决雌雄。怎么我的人才到山根,他就转身走了呢?曹仁暗暗提醒自己:你要好好想想啊!
曹仁不愧文武双全,凝神仔细一想:噢,明白了。刘备孤穷,能有多少兵丁?新野县弹丸城池,岂能容我十万大军践踏?我进山,左右两座山头,就遇到一万兵丁,现在没走多远,又遭遇一万。这分明是诸葛亮疑兵吓我,叫我不敢朝前走。诸葛亮啊,你这种计能欺旁人,可欺不住我曹仁。“来!传本督口令,点鼓前进!如到下两座山头,再遇青、红两色旗的敌兵,尔等不必理睬,这分明是诸葛村夫用的疑兵之计。我们只管朝前走,直到新野城下,打破城池再说。”“遵令!”曹仁说完,一挥手,鼓手点鼓,大军又朝前走了。
谁知走了里把路,又听到右面山上“嗒通”一通炮响,左面山上战鼓紧敲。曹兵都晓得了:哈,又来了。有的兵丁就一面走,一面朝山上喊了:“喂!青红二色旗的朋友听着,不要来啦!我们大都督已经识破你们了。你们再来就谬了!”
诸葛亮用兵喜欢明取,他不喜欢暗伤,现在他已经告诉你曹仁了,我是用的二把火。在哪块告诉他的?他叫关平、刘封执青、红两色旗帜。青属东,东方甲乙木,木能生火,这是一把火;红属南,南方丙丁火,又是一把火。你曹仁来,我是用的二把火。到了三把火,诸葛亮就格外有道理了,也是挂的明招牌,告诉曹操:我要用三把火。如何告诉他的?在七星坛祭风前一天,诸葛亮就关切周瑜,说道:你在二十大早,叫黄盖写角密禀把曹操。密禀上写明,在二十这天晚间,带着粮船前去,在第三号船上插青龙牙旗。这青龙牙旗,不插头船,不插二船,插在三船。这就是告诉曹操,我是用的三把火。你见不到,是你学问浅薄。而且三把火更难用啦,水能克火,诸葛亮跟周瑜偏在水面上用火,可是格外奇了?因此,后人给诸葛亮做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底下也用十个字来和它: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怎么解释呢?上一联的含义是:“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可是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嵌在里头?下一联这“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是指:“征南蛮,定西蜀,东和北拒,中军帐内,演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副对联可是把诸葛亮的一生业绩概括得很全面?
曹仁这时心里得意啦,自认为识破了诸葛亮的疑兵计,因此鼓手鼓点敲得震天响,队伍仍然朝前走。又走了四五里路的样子,忽然听到远处咙里呜里哇的奏乐声。曹兵一听:“哎,听见啦,谁家在办喜事啊?”“新野城里的人,胆子不小啊,我们这块兵伐新野,还有人家抬花轿,娶新娘?”“你不要在这块说笑话,怕的是死人抬棺材哟!”“哎,你听这曲牌,死人抬棺材要吹'哭皇天',他是吹的'大开门'啊。”“噢!”“咦!看哪,看哪,就在那座山,喏,还有顶帐篷,帐篷里头有桌酒肴呢。对面坐着两个人,上面坐的金冠蟒袍,嗯,那不是大耳贼刘备吗?对陪这一个看不到脸,只看到在摇鹅毛大扇,是诸葛亮哟!要死,胆子不小啊!居然我们十三万大军杀得来,他们还在这块饮酒作乐。回下子,回下子,回下子!”曹兵不走了。
曹仁见前面队伍忽然不走,才令人查,面前已有人报得来了。
曹仁听了禀报,抬头一望,见刘备正端着杯酒在朝诸葛亮嘴边送,刘备膀子又长,只差把酒送到诸葛亮的嘴里。诸葛亮把杯子接过来,一饮而尽,接着把杯底一亮。曹仁隔得远,听不见,好像听到诸葛亮在说一个字:“干!”曹仁心里怄啊!要死,干!一刻儿工夫,都把你们杀干了!我十三万大军杀来,他居然在山顶上饮酒作乐,如此的清闲?“来人,传本督口令,如有人登山,生擒刘备,活捉孔明者,千金赏,万户侯!”
话传出去后,可有人去?有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前队这起兵丁纷纷地奔到这座山脚下抬头一望,“呔!陡壁悬岩,怎么上去呀!”“哎,不好朝上爬啊!”“哎,这里有葛藤。”“最好了,攀藤扶葛,再用爬城索,朝上爬啊!”什么叫爬城索?爬城索是个四爪铁齿,铁齿下面有根绒绳,绒绳下面扣着一个铜环,把铜环朝手腕上一套,爬城时,抓住铁齿,往一撂,铁齿钩住砖缝,借助绒绳的力量就上去了。“嗯,叫他们擂鼓啊!”咚咙,咚咙,鼓声一催,一个号子,蹿上去一丈多高。稍微平下子气。“再擂鼓啊!”山底下,咚咙咚咙,鼓声这一响,两个号子上来,蹿上去将近有三丈。“嘿,再有两个号子就可以抓住刘备、诸葛亮了。先稍微平下气啊!”正在说着稍微平下气,只听到山上“咯啪”,梆声一响,咋!哗!啊唷!轰隆!嘎嘎,哗,哗!什么事情?梆声一响,山上的滚木擂石打下来了,打得曹兵盔扁头碎。有的跌死了,还有的跌伤了。没有爬上去的被上头死尸掉下来砸倒了,一些侥幸的,连忙退回头:“回、回都督,我们奉命登山,预备生擒刘备,活捉孔明。哪晓得山上有了准备了。我们爬了一半,上头滚木擂石就打下来了,死伤不在少数,请都督示下。”曹仁怄气啦:可要死,他们汗毛没动一根,我们家里先死了不少。
曹仁不能忍了:“传本督口令:如有人再登山生擒刘备,活捉孔明者,回去禀明丞相,官封上将军!”可有人去?有。就能去了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且许褚这前队的三万兵丁,人称虎威军,专在前头打冲锋的,何况还有重赏。兵丁们一声喊:“走!”哗,又冲到山脚下。把这些死尸垒在一起,还可以垫垫脚,仍然把爬城索拿出来,攀藤扶葛朝上蹿。一面蹿,一面招呼:“擂鼓啊!”一个号子蹿上去一丈多高。“再擂鼓啊!”两个号子蹿上去将近有三丈。“嗯,稍微平喘下子,大家注意看清楚啊!头一起的人,才到山半,他山上就有滚木擂石下来了。我们这次要注意了,只要听到山上梆声响,看见他滚木擂石下来,我们就一手攀藤扶葛,空出一只手把头护着,只要打不到我们的头,我们膀子上擦破点油皮不要紧,仍然可以蹿上去生擒刘备,活捉孔明。”“哎,不错不错,走!大家注意啊!”
正喊着大家注意,只听见头上“咯啪”一声响,众兵丁眼睛翻多大的望着:嗯?山上并没有擂石滚木下来!只听到“嗤”,一刻儿工夫,啪!啪!啪!啪!就跟放旺鞭一样,只听到半山腰这起曹兵,“啊唷喂!”轰隆隆!哔——,跌死的不在少数。什么道理?山上换了花样,这次不是滚木擂石,换的灰瓶火炮。
什么叫灰瓶火炮?就是用空瓷瓶先把石灰灌满,再用爆竹塞住瓶口。这瓶子口有大有小,爆竹有壮有细,一个不够,就塞上八个十个。你底下不来人便罢;来了,点着药瓶子朝空中一撂,爆竹一炸,瓷屑子、石灰到处纷飞。
这一起曹兵一个个抬着头,眼晴翻多大的在望,因此不是被瓷屑子炸伤,就是被石灰呛瞎,赶快退回头,奔曹仁马前:“回都督,我们这一次登山,山上换了花样,灰瓶火炮炸来,跌死兵丁不少,请都督示下。”曹仁更怄,两次损兵,他们汗毛没动一根!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传本都督口令:如有人再登山生擒刘备、活捉孔明者,本督愿将帅印相让。”当真把帅印相让吗?不过是拿这话来鼓动小兵,有兵丁去吗?岂能没有。我就不繁叙②了。到了山脚下仍然如此,一通鼓声,一排梆子,一个号子上去一丈多高,二通鼓响彻云霄上去约有三丈,到了第三通鼓响,嗯!上去了,上去了。先上去的兵丁招呼后面的:“后面的朋友下去吧,山上没得人了。”后面的兵丁埋怨:“好不容易忙了一阵,蹿上山来,这一刻又要下去!”退到原处一望,好,荒山一座,一个人没得。“回都督,我们第三起奉命上山,才到山半,山上没得人了。”“哦!?”曹仁更怄:走了?你能退到哪里?都在这条路上。“点鼓前进。”鼓点声响,队伍又朝前进了。
走了没有二三里路,又听到远处咙哩呜哩哇!诸葛亮、刘备又来了。曹仁还是命人登山活捉,哪晓得才到半山腰,刘备、诸葛亮又无影无踪了。兵丁们来禀明曹仁,曹仁怄啊,他想想:这分明是刘备、诸葛亮要挫我军中锐气。因为我们这一股大军有十三万人,气势很大。他要先挫败我们的锐气,叫我们忙了捉他,捉又捉不住,累得气急败坏,到了城下就不能交锋了。不能上他的当。“来人!传本督口令:我们大队朝前进,如果刘备、诸葛亮再在山头饮酒,尔等不准抬头观看,不必跟他琐碎。这分明是大耳贼刘备、村夫诸葛亮妄图败我军中锐气,尔等只管前进,到他城下,打破城池再说。如有抬头观望者,本督决不姑宽。”口令传下去,鼓点声响,队伍又朝前走了。
曹仁率领着队伍仍然朝前走。走着走着,过了罗口川,已经到了博望坡了。博望坡山谷不久前放火烧过,现在已成枯谷了。咚咙、咚咙,鼓声震耳,队伍依次进了山谷。正在走着,一个个曹兵都嗅起鼻子来了:“咦喂!臭啊!”不说不显,一说,大家都闻到了,臭得很哪!哗,一阵吵嚷,兵丁不肯走了。
曹仁见前面队伍突然停住,有吵嚷声:“嗯,前队为何不走?查!”招呼查,用不着,前面已有兵丁来到马前:“回都督,我们兵进博望坡山谷,闻到臭气,臭和得很哪。”曹仁打了个寒噤,坏了,十三万大队走到茅厕上去了!“何处臭?”“都督,哪晓得前首夏侯元让将军在博望坡被火烧败后,死的人不少,尸体至今尚未掩埋,一股尸臭在挡着我军去路。”“啊!”曹仁大怒,手里的枪指着新野县北门城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