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2006年第6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译林-2006年第6期-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科瓦斯:格罗克·马克思怎样呢?格罗克在电视连续剧《我梦见珍妮》中作为特邀嘉宾出现,我对自传中这一段的描写很感兴趣。你们两位是密友,是吗? 
  谢尔顿:是的,我们是极其亲密的朋友。他可能对你尖刻,可能给你帮助,可能为你做任何事。我从他那里得到非常多的友情。 
  科瓦斯:是什么使得格罗克·马克思如此特别?你讲述了那些令人愉快的故事:他怎么来到你家,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告诉他们娱乐行业的事情。 
  谢尔顿:使得格罗克如此特别的原因是他善于使用肢体语言。他还使用戏谑的语言。当格罗克说某些事的时候,他意指的那些东西别人往往意识不到。 
  科瓦斯:你是以歌曲作者的身份开始你的职业生涯的。我对你遇到欧文·柏林并和他一起工作这件事很感兴趣。和欧文·柏林一起工作的情况怎样? 
  谢尔顿:我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敬畏。 
  科瓦斯:你写道,他坐下来边唱边弹奏钢琴,作为一名歌手,他没有多少技巧。 
  谢尔顿:是的,一点没有。他曾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听这首歌!”然后他便自顾自地唱起来,我从他的歌声里根本听不到任何悦耳的音调。他压根儿就没有嗓子。 
  科瓦斯:这很令人惊奇。 
  谢尔顿:他拥有的是天赋。 
  科瓦斯:你写道,你最珍爱的财富是你的书写纸和笔。一场大火摧毁了你居住在峡谷中的房子,你当时抢救的是你的纸和笔。 
  谢尔顿:警察来了之后说,如果发生了大火,我们应该抢救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我妻子抢救了我们的孩子,我只抢救两样东西:我的纸和笔。然后我准备逃离。我知道我们将在一家汽车旅馆待上一阵,我希望能继续写作。所以我丢弃了房中的奖章和奖品——它们对我来说无关紧要。 
  科瓦斯:在你写作剧本《我梦见珍妮》的过程中,你有了写作一部小说的念头,但你觉得你那时还不能写作一部小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改变了想法,觉得自己能写小说了? 
  谢尔顿:首先,我从未确定我能够写小说。当时的情况是,在我写作《我梦见珍妮》时,我有了一部小说的概念,它很令人兴奋,但我知道我还无力写一部小说,于是我就忘记了这件事,继续去做其他事。但是这个概念事后又被忆起。为了最终摆脱这件事的缠绕,我认为我应该把它写出来。但是我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对我的生活意味着什么。结果书销售得很好,所有的乌云一扫而尽。于是我又开始写另一部小说——《午夜的另一面》(The Other Side of Midnight),这部小说反响很好。 
  科瓦斯:你的自传中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任何天赋只是件礼物,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工作。” 
  谢尔顿:确实如此。有些作家说,“吉,我是个天才,看我写的东西。”然而,我对此深不以为然。我认为他们需要帮助。天赋可以作为礼物给予,它也可以被拿走。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 
  科瓦斯:当我阅读你自传的时候,我惊讶于你并没有投入更多的时间在你的小说上。但是我自认为明白你为何那样做;因为当我重读《午夜的另一面》时,我对于里面人物的理解比你自传中的要好。 
  谢尔顿:是的,自传叫《我的另一面》。小说是虚构的。而在自传中我想告诉公众我生活的故事。 
   
  科瓦斯:你的处女作《裸脸》销售了17000册,但你并不满足。你能就此事对读者作个解释吗? 
  谢尔顿:我认为这个销售数字是失败的,虽然出版商很满意。这本书荣获了埃德加奖中的最佳处女小说奖。但是我的电视剧每周的观众就有2000万。 
  科瓦斯:在自传中你讲到了你与拉里·霍格曼之间的冲突。他想成为《我梦见珍妮》中的明星,但是芭芭拉·伊登占据了所有的风光。这件事使得角色安排上出现紧张局势了吗? 
  谢尔顿:是的,是这样。拉里的母亲是玛丽·马丁,她是百老汇的著名明星之一,拉里觉得他必须赶上她,以显示他所拥有的天赋。这件事折磨着他,以致他遭到重大打击;这我们大家都知道。 
  科瓦斯:回顾你的职业生涯,似乎你在写作小说中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谢尔顿:是的,毫无疑问。当你创作一个电影剧本时,你是在使用一种简略的表达方式。你不说你的英雄是高的、瘦的和懒散的。你本来考虑把剧本交给约翰·韦恩来主演,而他们却选择了达斯汀·霍夫曼。所以你只能笼统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在一部小说中情况正好相反。如果你不把人物的性格精确地刻画出来,读者就不知道你想要说的是什么。 
  科瓦斯:有没有一件事让你觉得作为一名作家是最值得自豪的? 
  谢尔顿:当我确定我没有能力成为一个小说家,却完成了一部小说。那就是《裸脸》。 
  科瓦斯:谢尔顿先生,谢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采访。和你谈话真是荣幸。我强烈推荐大家都去买一本由华纳图书公司出版的《我的另一面》。这是一本令人着迷的书,其作者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谢尔顿:谢谢你,卡采。你太友善了。 




在路上:一个特立独行的奥威尔
李 锋 
  王小波推崇的作家不多,这寥寥数人当中,除去早成巨擘的罗素与海明威,其他几位,诸如昆德拉、杜拉斯、卡尔维诺,都在1990年代受到小资们的狂热追捧,至今余热不减,只有那个老是板着面孔的乔治·奥威尔,相形之下似乎总有些不温不火,个中原因十分复杂,不能一言以蔽之,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张“政治作家”的标签,让时下热衷格调、情趣的读者心生成见,可一旦我们细细品读他的小说和随笔,则每每会被其中的睿智和洞察力所折服,心灵也受到道德与情感的强烈触动。 
  李敖说过,“政治是一时的,文化是永久的。”政治似乎永远是艺术的天敌,总在毁损着它的价值,可奥威尔偏偏就能把政治作品书写成一种艺术,把政治讽刺写得撼人心魄。纵观中西文学史录,但凡经典之作,无不求索生命意义、触及人类本性,奥威尔的成功,就在于他的政治题材仅仅是个躯壳,而实际上苦苦探索的,依旧是人的情感、欲望和心性,而非宣扬哪种特定的意识形态或党派观点。 
  奥威尔的人性求索之路是艰辛与苦痛的,他一生辗转流离、饱经世事,阅读他的传记,有时会恍惚以为手上所执的是一本历险记,缅甸、巴黎、伦敦、西班牙、摩洛哥……倘若不是患病早亡,天知道他的下一站会是地球的哪个角落? 
  出身中产阶层的奥威尔,原本可以以安逸、体面的生活在英国终其一生。从公学毕业后,他没有像绝大多数伊顿生那样,去牛津、剑桥继续深造,而是远赴缅甸,当起了皇家警察,可谓是“文化苦旅”的肇始,也由此得以从英国本土作家所无法获取的跨文化视角来看待问题。服役期间,奥威尔深切体会到,大英帝国对亚洲的殖民统治,不论是对当地民众还是对管理领地的殖民者,都带来了沉重的心理痛苦,同时,他也为自己在当中扮演的角色疚愧不已,于是在回国休假期间,打定主意辞职,同时放弃的,还有高达700英镑的年薪。从这一刻起,奥威尔似乎就没有摆脱过贫困,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因为《动物农场》的成功而资财丰厚,却也为时已晚。 
  此后,他落魄于巴黎伦敦的街头,体味着肉体的苦楚和精神的困顿;北赴威冈码头考察工人生活,受尽艰辛;投身西班牙内战、抗击佛朗哥政权中差点成为党派争斗的牺牲品而被清洗掉,敌人的一颗子弹穿喉而过,更是让他险些命归西天……可奥威尔依旧行进在路上,去发现、去倾听、去战斗,直至病入膏肓才不得已隐居苏格兰的朱拉岛,可即使如此,他的思绪却仍然不肯停歇,而是在现实和梦幻中不停游走。无怪乎有评论家将奥威尔称为“体验者”(experiencer),而非“观察者”(observer)。当其他作家打着“体验生活”的旗号,仅仅满足于一些浮光掠影的采访、调查时,奥威尔已然启程上路,跟流浪汉一起去乞讨,跟矿工一起下井挖煤,跟西班牙民兵一同扛枪抗击法西斯。他甚至故意喝醉酒,跑到警察面前滋事,以期被抓进监狱,借此获取对穷人圣诞生活的直观认识,可他那字正腔圆的伦敦音恰似“打在舌头上的烙印”,马上暴露其真实身份,当警察听出这是一个“绅士”之后,只能善意相劝,但至少他投身生活的意愿和热情,足以令我们心生敬意,也让其他很多作家为之汗颜。 
  当然,奥威尔确实是个不太识时务的人,他的特立独行和坚忍克己,往往给人留下不合群、难与之交往的印象,也因此开罪了不少人,给自己造成了诸多麻烦。然“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奥威尔的个性与气质,看似离群而怪僻,却实在是出于一种巨大的道德力量,而非刻意的标新立异。文学界就是一个江湖,但凡江湖,就要有其潜规则,如果不按此游戏规则出牌,难免会碰壁受挫。拿奥威尔的书稿来说,面对编辑为了迎合市场所提出的修改建议,他常常不能变心从俗,而是坚守其原创的完整性,结果自然是销路欠佳、影响有限,自己也只能愁苦而终穷。不过,奥威尔始终认定,对文学价值的真正考验只能是时间。他自走自路,可谓无意间做到了“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因此反而在撒手人寰后不久被评论界和读者奉为经典。我在同西方学者谈到奥威尔时,凡是读过《向加泰罗尼亚致敬》的,几乎都对这本传记作品赞誉不已,称其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冷峻良心”,让人很难相信该书当年在英国面世时,居然鲜有人购阅,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更是没有出版社愿意将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