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彻夜无眠。转眼“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令人益增愁思。这首春宵怀人的
小词,情景兼融,婉丽多姿,为“花间”名篇之一。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上阕言春夜之怀人。质言之,人既不见,虚索
之梦又无凭,则当前相伴,惟此一点纱灯,照我迷离梦境耳。下阕言春日之怀人,霞明
雾散,见燕双而人独也。
栩庄《栩庄漫记》:如此首之婉而多怨,应为其压卷之作。
四
阎 选
定风波
江水沉沉①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渡江双双飞白鸟,烟袅②,芦花深处隐渔歌。
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作者简介】
阎选,孟蜀时布衣。以小词供奉南唐后主,人称为阎处士。其词与毛文锡相伯仲。
《花间集》收阎词八首。
【注释】
①沉沉:深沉。
②烟袅:云烟缭绕。袅,形容烟之状态。
【评解】
江水沉沉,白鸟双飞,枫叶芦花,征帆渐远。“人去”之后,惟见园荷滴露,冷月
照人,莎满荒径,凄凉冷落。这首词着意描绘了萧索的秋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含蓄
地流露了诗人的无限感怀。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纯是写景,惟“人去”二字见本意。在陆则莎
满径荒,在水则露寒月冷,一片萧寥之状,殆有感于王根,樊重之家,一朝零落,人去
堂空,作者如燕子归来凭吊耶?
欧阳炯
南乡子
画舸①停桡。槿花②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作者简介】
五代后蜀词人欧阳炯,益州华阳(今四川双流县)人。善吹长笛,工词,曾任前蜀
中书舍人。前蜀亡,又任后蜀翰林学士等。后蜀亡,仕宋,任散骑常侍。曾为赵崇祚所
编《花间集》作序,说明编选的宗旨。
【注释】
①画舸:彩饰游船。 桡:船桨。
②槿花:一种落叶灌木,紫色浅花,南方民间多用以代替篱笆。
【评解】
《花间集》收欧阳炯《南乡子》八首,此其二。词写舸中游人与沙岸上女子的搭话,
笑语可闻,情态宛然。全词风格清新婉丽,情感健康纯朴,气氛欢悦、和谐。起句优美
多姿,结句饶有余思。为词家所称赏。
【集评】
汤显祖《花间集评》中,曾对欧阳炯《南乡子》词八首作过这样评价:“诸起句无
一重复,而结语皆有余思。”
《全唐诗话》:欧阳炯《南乡子》词最工。
《栩庄漫记》云:写景纪俗之词,与李珣可谓笙磬同音。俨然一幅画图。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欧阳炯《南乡子》词写蛮乡新异景物,以妍雅之笔
出之,较李珣《南乡子》词尤佳。
南乡子
路入南中①,桄榔②叶暗蓼花③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④,树底纤纤抬素手
⑤。
【注释】
①南中:古地区名。可以泛指我国南方,也可以专指云、贵、川一带。但这里是指
南粤。
②桄榔:常绿高大乔木,多产在南国。
③蓼花:这里指水蓼,花淡红色或白色。
④红豆:朱红色,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⑤纤纤素手:古代指女子柔细的手。
【评解】
欧阳炯《南乡子》具有南粤浓烈的乡土气息。把南国风光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引人
入胜。南国的秋天,景色佳丽。一阵细雨,桄榔树浓荫遮暗,淡红的蓼花掩映其间。就
在这风光如画的环境里,一双纤纤素手正在树下采撷红豆。全词色彩艳丽,语言清新,
不故作愁苦之态。这些都是欧词艺术上的特点。
【集评】
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欧阳炯词,艳而质,质而愈艳,行间句里,却有清气往
来。大概词家如炯,求在晚唐五代,亦不多见。
《唐宋词鉴赏集》:欧词《南乡子》主要写南粤景色。这是诗词园地的新天地。这
里有“海南”红光艳发的石榴,有越王台前的刺桐花,有“认得行人惊不起”的孔雀,
有“芭蕉林里”的人家。词中的妇女虽然还是花间美人,但已经洗去脂粉。她们或者
“竟携藤笼采莲来”,或者“竞折团荷遮晚照”,或者就象这首词写的那样,女子正在
桄榔树下采撷红豆。总之欧阳炯笔下的南国风光,不仅在唐五代词里别开生面,就是在
宋以前的诗歌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古今词统》卷一徐士俊云:致极清丽,入宋不可复得。
江城子
晚日金陵①岸草平,落霞②明,水无情。六代③繁华,暗逐逝波声④。空有姑苏台
⑤上月,如西子⑥镜,照江城⑦。
【注释】
①金陵:今江苏南京。
②落霞:晚霞。
③六代: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金陵。
④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
⑤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
为长夜之饮。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
⑦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
【评解】
此词是五代词中写怀古题材较早的一首。把金陵的景象与词人眼见古都兴衰而慨然
兴叹的悲凉情感,形象地描绘并抒写出来。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全词感情色彩极浓,
写景抒情,真切动人,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集评】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欧阳炯)为《花间》里堪继温、韦之后的一个
大作家。”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写景与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全词情景交融,可
谓天衣无缝。
《大雅集》卷一陈廷焯云:于伊郁中饶蕴藉。
《栩庄漫记》:此词妙处在“如西子镜”一句,横空牵入,遂尔推陈出新。
毛熙震
清平乐
春光欲暮,寂寞闲庭户。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含愁独倚闺帏,玉炉
烟断香微①。正是销魂时节,东风满树花飞。
【作者简介】
毛熙震,蜀人,后蜀孟昶时,官至秘书监。通音律,工诗词。“词中多新警,而不
为儇薄。”(《齐东野语》)《栩庄漫记》谓其词:“浓丽处,似学飞卿,然亦有清淡
者,要当在毛文锡上,欧阳炯、牛松卿间耳。”《花间集》收其词29首。
【注释】
①烟断香微:言无心在香炉内添香,故“烟断香微”,正是愁人情态。
【评解】
暮春时节,庭户寂寞,粉蝶穿槛,疏雨黄昏。东风送暖,落红成阵。此情此景,令
人魂销。闺中人独自含愁,哪里还有心肠料理玉炉香烟!这首词通过春景的描写,含蓄
地透露了人物内心的离别相思之情。诗人以风华之笔,运幽丽之思。
全词写得清新柔美,婉转多姿。
【集评】
《全唐诗话》:熙震有《清平乐》词云:“含愁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香微,东风满
树花飞。”为人们传诵。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仅为清稳之作,结意含蓄,自是正轨。
陈廷焯《别调集》卷一:情味宛然。又《白雨斋词话》:“东风”六字精湛,凄艳。
定西番
苍翠①浓阴满院,莺对语,蝶交飞,戏蔷薇。 斜日倚阑风好,余香出绣衣。未得
玉郎消息,几时归?
【注释】
①苍翠:青绿色。指枝叶繁茂。
【评解】
春风和煦,绿阴满院。蔷薇盛开,莺啼蝶飞。风光绮丽而玉郎未归。黄昏倚阑,不
觉勾起了绵绵相思。这首春日怀人的小词,写得情殷语婉,纡回不尽。
【集评】
《花间集注》:“戏”是嘲弄之意。而“蔷薇”则是作者的“自喻”。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多新警,而不为儇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下阕之结句,皆善用迂回之笔。
孙光宪
风流子
茅舍槿篱溪曲①,鸡犬自南自北。菰叶②长,水葓③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
促,轧轧鸣梭穿屋。
【作者简介】
五代词人孙光宪,字孟文。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人。后唐时为陵州判官。
后又在南平国任御史大夫等职。降宋后,任黄州刺史。《花间集》共收他的词61首。是
五代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一位。著有《北梦琐言》等集。
【注释】
①槿篱:密植槿树作为篱笆。 溪曲:小溪弯曲处。
②菰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我国南方浅水中。春天生新芽,嫩茎名茭白,可
作蔬菜。秋天结实如米叶菰米,可煮食。
③水葓:即荭草。
【评解】
这是一首较早地描写水乡农舍风光的词。作者以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典型的具有
水乡特色的农舍图。春水绿波,曲溪澄碧在槿篱茅舍中传出了织布的声音。这首小词内
容丰富,凡水乡农家具有代表性的东西,皆写入词中,有景有声,虽无一字描写人物,
但从井然有序的庭院景物及织机声,可以想见男耕女织的勤劳情况及水乡农事繁忙的景
象。全词朴实无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爱慕水乡的思想感情。
【集评】
《栩庄漫记》:《花间集》中忽有此淡朴咏田家耕织之词,诚为异采,盖词境至此,
已扩放多矣。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四:词人藻,美人容,都在尺幅中矣。
酒泉子
空碛①无边,万里阳关道路②。马萧萧③,人去去,陇④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
⑤,胡霜⑥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