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慌,手一抖,“哧儿!”就在乾隆皇帝的后脑勺上拉了一个口子。乾隆喝
骂一声:“混账东西,你要刺王杀驾吗?把他拉出去!”护卫们立刻把理发
师傅拉出去砍了头。乾隆把太监骂了一顿,命令再请一个手艺真正高的理发
师傅来。
工夫不大,又找来一位理发师傅。乾隆把三条规定重说了一遍,还加了
一句:“如给朕拉了口儿,可小心你的脑袋!”这句话又把理发师傅吓得脸
色惨白,手哆嗦得更厉害了。剃了没有三下,嚓的一声,在乾隆的脑门子上
又拉丁一个口子。乾隆更恼火了:“好大胆的贱民,敢在朕的面前行凶,快
给我推出去!”护卫们又把这位师傅砍了头。
一连拉了两个口子,可把乾隆气急了,拍着桌子命令太监:“快去把他
们掌柜的叫来!”太监也害怕了,慌里慌张地跑进剃头棚,冲着掌柜的撒气
发威:“好你个猴崽子,你叫两个手艺孬的废物鸡去给皇上剃头,把皇上脑
袋瓜儿拉了两个口子,直冒血筋儿;皇上急了,叫你亲手去剃,剃好了有赏,
剃不好你也别要脑袋了!”掌柜的一听,只吓得魂不附身,体似筛糠,急忙
跪下磕头求饶:“太监老爷,我胆小不敢见皇上,您另请高明吧!”太监骂
道:“你敢抗旨不遵吗?难道你就不要脑袋啦!”掌柜的心想:“两位手艺
高的师傅都不行,我这两下子更是白搭了。哎,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于是他面带假笑他说:“您别着急,我去。请您稍等一会儿,我到后边换件
衣服,解泡手就走。”掌柜的点头哈腰说着就溜到后边,逃走了。
这时剃头棚里只剩下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徒弟,他是宝抵县人,因为家
乡连年闹灾荒,逃难到天津卫求条生路,就在这家剃头棚立下了卖身契学手
艺。从前学徒的不许用姓名,只叫小名。这小伙一口宝抵县的土腔,掌柜的
和师傅们给他起了个外号,都叫他“小怯勺”。别看他说话口音侍,可人聪
明、勤快,是个机灵鬼儿。他正在练剃头的基本功哪:手拿着剃头刀刮冬瓜
… Page 319…
皮上的一层白霜,一刀一刀地把白霜都刮掉,刮得干干净净,还不许刮破一
点冬瓜皮儿。小怯勺已经练得挺好了,很想给人剃头试试手,可是掌柜的还
不敢叫他上座。这时,小怯勺早猜透掌柜的使了金蝉脱壳计,溜号啦。他眼
珠一转,想了一个主意,就装作没事儿似的,站在墙角不紧不慢、稳稳当当
地刮冬瓜霜。
太监等了一袋烟的工夫,还不见掌柜回来,就冲着这小怯勺大发雷霆地
喊道:“你们掌柜的怎么还不回来?”小怯勺笑笑说:“公爷,您别着急。
实话对您说吧,我们掌柜的怕见皇上,他是脚底下抹油——溜啦。让我去给
皇上剃头中不中啊?”太监一听,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似的:“你简直胡闹!
两个耍手艺的老师傅都砸了锅,你个小毛孩子更不行了,弄不好连我的脑袋
也保不住了。”小怯勺一本正经他说:“咋的?公爷您别看我岁数小,咱的
手艺比他们高着哩!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嘛!您就让我去
吧,准保让皇上满意。”太监一琢磨:掌柜的跑了,正愁没处找人,只好带
着这个小替死鬼去交差喽。
他们来到龙亭,乾隆看是个小孩,立刻满脸怒气,刚要斥责太监,小怯
勺马上给乾隆磕头说:“启禀皇上,您这是咋哩,别看我人小,手艺可是呱
呱叫呀,大伙都叫我 ‘剃头的小神童’啊,我要是给您剃不好,就杀我的头
中不中?”乾隆一听这小嘴真乖,能说会道的,气消了一半;再仔细一瞧,
这小孩五官端正,个头儿不高不矮,长得显着那么精神,心里又生了三分喜
爱,于是就答应让他剃头了。
小怯勺开始也有点怕,可心里却打好了谱:“如果俺一失手给你拉个口
子,那就豁出去了,不等你砍我的头,我就来个先下手为强,喀嚓一下先把
你的脑袋削下来,拿我这条小命儿换你这皇帝的老命也够本了。”他这样一
想,也就不害怕了。再者,小怯勺的基本功也练得扎实,心里沉稳,手头灵
巧,动作轻快,干净利索,不大会儿工夫就剃完头,刮完脸,梳好了辫子。
乾隆皇帝好象一点感觉没有,舒舒服服的就理了发,整了容。拿镜子一照,
嘿!又美观,又大方,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不由地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真
不愧是剃头的小神童!”又转回头埋怨太监说:“要是早请他来何至于给我
拉两个口子!”太监急忙跪下说:“奴才有罪,奴才该死!”
这时小怯勺接话说:“启禀皇上,这咋能怨公爷呀。其实那两位师傅都
比俺手艺高啊,因为他们害怕给您剃坏喽,手就哆嗦,才伤了您的龙头呗。”
乾隆很纳闷地问:“那你怕不怕呢?”小怯勺不慌不忙地回答:“您是真龙
天子,天下属您最尊贵啦!您叫我剃头,就把龙头交给我了,刀子在我手里
攥着,您都不怕;我是个小剃头的,象棵小草,跟您相比,是一天一地,俺
还怕啥!”
乾隆听了这番话,前思后想,恍然大悟,心说:“唉呀!那两位师傅是
忠于我的,才怕我……错杀了,错杀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只好给他俩好装
裹,好棺材,出大殡吧。多给他们家属抚恤银两。”乾隆想罢,便开付银票,
命地方官去办理善后。
乾隆很喜欢小剃头的手艺好,还有心胸,有理智,有能言善辩的口才,
就封他为五品随驾官,专给自己理发整容。后来小怯勺回家探亲,真是衣锦
还乡,全县人都远接高迎,非常羡慕。从此以后,宝坻县的人都争先恐后地
学习理发手艺。他们学会手艺,奔赴各地,大多数是下天津卫干理发行业。
相沿至今,天津市有许多老理发师还都是宝抵人哩!
… Page 320…
宋文良整理
… Page 321…
七子山
'中国'
乾隆皇帝下江南,听说苏州城西南有个石湖,景致实在好,就要去游玩。
这一日,春暖花开、风和日丽。通向石湖的河面上,一行有三条雕花油
漆大船。开路的一条船上,立满了锦衣卫士,手执弓箭,好不威武;中间一
条是挂灯结彩、吹弹歌舞的画舫,乾隆端坐在船中,观望着两岸的美景;后
头又紧跟着一只大船,象是龙尾巴,船头上立满了地方官兵,算是殿后保驾。
这石湖边上,有几户渔民,都姓李,堂兄弟一共七人。他们世世代代在
这里,靠捕鱼苦度光阴。
这七个弟兄都是铁打的汉子钢打的人,奔跑起来象马,做起生活来象牛,
下到水里个个赛过蛟龙。平时勤劳刻苦,说话和气,可是碰到不公平的事,
就忍不住喉咙响、拳头粗了。特别是老大李梅生,黑脸足有笆头大,一双铜
铃眼,腮下生满了象钢针一样的连鬓胡子;臂膀钵头粗,肌肉结实得象铁铸
一样。
这一日,弟兄七人正在河里捕鱼。他们一个个闭着嘴唇,虎起眼睛,脸
孔绷得象铁板。为啥这个样子呢?因为乾隆皇帝这一天游石湖,点名要吃苏
州名菜:“菜花塘鲤鱼”和“松鼠桂鱼”。地方官昨天传下令来,要石湖上
捉鱼的人今天限时限刻献出乱蹦活跳的鲜鱼,供皇帝在龙舟上享用。说来也
刁,塘鲤鱼限定每条要在五寸半以上,哪里去捉那么大的塘鲤鱼呢?桂鱼每
条要重一斤,超过一两不要,为啥?桂鱼越大肉头越老,滋味就不鲜了。这
两种鱼,很稀少,几天捕不到一条,也是经常的事。地方官传旨,限期不交
货就要治罪,这不是硬逼山羊爬树嘛!
远远地传来丝竹鼓乐声音,乾隆皇帝的龙船摇进了石湖。这七弟兄便把
打鱼船的船头一拨,直穿过行春桥。最小的一个兄弟是个唱山歌的能手,这
时放开喉咙唱起山歌来:
东太湖里一张橹,
扯起黄旗敲金锣;
闲人说是官船过,
勿晓得是小小将军唱山歌。
当时虽是春天,那天却吹着东北风,歌声一直传到龙船上。乾隆皇帝正
坐在船舱里,听到了山歌,眉头一皱,不耐烦地问:“前面什么声音?”
船上的锦衣卫士忙拉直了喉咙喊:“前面是什么人?好大的胆,敢在这
里唱山歌!”七弟兄齐声喊:“我们是打鱼的!”“你们是吃了豹子胆吗,
还敢在这里拦路?快让开!”
李梅生响雷似的回答:“我们世世代代在这里捕鱼,从来没有让路的规
矩。就是皇帝老子来了,堆满了金山银山珠宝山,我们也不让!”说着,索
性把船头一横,横在行春桥桥洞里,不让龙船经过。
头一条船上的差役一看势头不妙,急忙说:“别开玩笑了,皇上龙船马
上驾到,赶快回避,不然要杀头的!”
李梅生说:“杀头?哈哈!捉鱼有罪吗?我们今朝捕鱼是皇差,皇上不
… Page 322…
是要吃塘鲤鱼和桂鱼吗?你们是要鱼还是要让路?”
老二说:“要鱼我们正在捕,要让路,交不出鱼我们不关事,你们向皇
上讲一声好了。”
差役被说得目瞪口呆。不一会,就象疯狗咬人一样窜出来,你一句、我
一言,乱哄哄闹成一团:“要鱼!要鱼!”“让路!让路!”“鱼也要,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