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演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唐演义-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倒也有理。来呀!去把众太保给我找来,我们要共同商议。”
  有人去找十二位太保,老王爷才命人打来洗脸水,让王铎洗了脸,换了一身衣服,然后摆下一桌便宴。这时,十二位太保全到了,大家在桌上团团围坐,一边饮酒,一边商议,都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洛阳离汴梁很近,如果能在那里找到了立足之处,再收复岳燕贞的三十万大兵,与朱温两军对垒,虽不能立刻就胜,也不见得立即就败。如果李存孝的大兵再赶到洛阳,灭梁复唐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所以,大家当即约定,第二日点兵起程,直下洛阳。
  闲言少叙。第二日,大兵起程。大太保李嗣源暂代了前部先行官,带兰千人马先走了。然后,老王爷立即点齐二十万大兵,带着十一位太保,押解着粮草帐篷直下中原。非止一日,路上也没遇到什么阻挡,便来在洛阳城下了。离城十里安下营寨,商议进城送信的方法。王铎献策,写一封书信,绑在箭上,夜晚偷袭粱营,杀到城下,把书信用箭射进去。老王爷听罢,点头说好。然后,命人取来纸张。亲笔写了一封书信,约定了日期,要里应外合,攻打梁营。
  转眼已到三更,唐营里号炮齐鸣,从里面杀出一彪人马,领头的将官乃是大太保李嗣源。这些人一个个精神百倍,煞神附体,就象恶虎下山一样直闯梁营。到在里面,高声大叫:“大唐朝老王爷驾前十三太保李存孝带飞虎军闯营来了!怕死的赶紧逃命,不怕死的交出脑袋,杀呀一!”这么一喊,还真起作用。梁营里的军兵不知底细,本来就睡在梦中,突然被这阵杀声惊醒,还以为来的真是十三太保和飞虎军呢,赶紧爬起来逃命。有的一着急,把别人的裤子给穿上了,那个人起来找裤子,没有了,那也得逃命啊!光着腚就往外跑。只有少数愣头青起来以后拿兵刃来战。但是,终因寡不敌众,事先还没有准备,全都把命交待那儿了。转眼之间,李嗣源已来到城下,面对城头高声大叫:“城上的人马听真,大唐朝老王爷李克用率二十万大兵前来解围,现有书信一封,请速交岳元帅。看箭!”“喧!”这支利箭带着风声,把那封书信送到城里去了。
  李嗣源见完成了任务,赶紧带人马往回冲。您别看来时那么容易,回来可就难了。为什么?刚才是出其不意,乘人不备呀!现在人家知道信儿了,把大兵都调起来了。将官们听说来的是李存孝,自己不敢上来打,让手下的军兵往前冲,谁往后退就砍谁的脑袋。军令如山,谁敢违抗哪?这些军兵就玩儿了命似地往前上。这一阵杀可真够狠的,就象到在西瓜地砍西瓜似的,人脑袋“咕噜,咕噜”直往下掉。死尸就象干柴捆似的“扑通,扑通”直往下倒。人喊声,马叫声,鼓声咚咚,炮声隆隆,工夫不大,双方的将士死伤无数。李嗣源见状不妙,赶紧高声传令:“大唐的军兵听了!不准散开,跟我一块儿往外冲!”这些军兵赶紧抱成一团,紧跟在李嗣源的马后。李嗣源边杀边喊:“十三太保来了,不要命的上来!”他越让人家往前上,人家还越往后退。这就叫英雄威名,令人闻风丧胆。好在是个黑天,人家也看不出来。这要是在白天,从个头上就能看出他不是李存孝了,那也就不好办了。就这样,李嗣源终于带着这些人闯出了梁营。到在唐营一清人数,咳!死伤过半。
  不提李嗣源在老王爷的面前交令,再说朱温知道老王爷带兵前来,也是吃惊非小。本来自己正要派兵去攻打长安,想不到长安的大兵却先来打中原了。后悔自己不该为了收一个王铎,让儿子到他家抢亲,才引起了这场变故。突然之间,大梁的军兵减少了三十万,在自己的一前一后出现了五十万敌兵。这且不算,老王爷一来,李存孝准来。这员无敌大将所到之处,从来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谁敢跟他对阵哪?那不是送上门去找死嘛!朱温想来想去,越想越怕。到了晚间睡觉,他也没睡安稳。本以为第二天就要开兵见仗了,想不到半夜里十三太保就来攻营。他也不能挺着挨打呀!赶紧起来组织人马来战李存孝。可是,就打这么一会儿工夫,人家撤了,这是什么战术?一想:“哦!明白了:这不是偷营,这是给城里送信哪!这下子更完了。两边儿的人马联合在一块儿,我要攻域,李克用就得打我的后背。我要攻打唐营,岳燕贞就得抄了我的太营。这可怎么办?朱温头一回没了主意。
  朱温这边没有了主意,人家那边约定的日期,预定的时辰到了。猛听得洛阳城内和大唐营里同时炮响:“当!当!当……!”一阵连珠大炮响过之后,洛阳城城门开放,老帅岳燕贞带大兵从里面杀出。再看西边,老王爷一马当先,带二十万大兵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杀将过来。面对此情此景,朱温也并不是没有准备。我早就想好了主意:捉鱼捉头,擒贼擒王,到打起来的时候,我不管别人,专对付老王李克用。只要我把李克用拿住,十三太保也就没有主心骨了。到了那时,我朱温还是胜利在握,兵权在手,我大梁的江山照样是万古千秋。
  闲言不表,朱温一看双方的人马都杀过来了,忙按预定的计划行动。让大太子朱琪、二太子朱真带一半人马去战岳燕贞,自己带另一半人马来找李克用。一声令下,大梁营里也是响炮连珠,战鼓咚咚,各路人马分头迎战,朱温带着一队大兵就来迎战李克用。转眼之间,来在两军阵前。眼睛紧盯唐营众将,挨着个儿地瞅:哎哟,往常打仗,十三太保李存孝总是冲在前头,怎么今天不见李存孝,反而换上了李克用?太好了!只要十三太保不在,剩下这帮人哪里是我的对手?上去杀吧!催马就来在李克用的跟前:“李克用,你我在汴粱城一别多年,今日又见面了。那时节,你我乃是翁婿,咱们互有谦让。今天,你我乃是两国的仇敌,只能是决一死战了!”
  老王爷一看朱温,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大胆的叛赋朱温,你身为太唐的驸马,不但不忠心保国,反而篡夺我言?天下乃人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唐僖宗软弱无能,祸国殃民,所以才把江山丢失。我朱温走马安天下,立马定太平,正该改朝换代坐江山。你李克用偌大年纪,还能活上几年?这些国家大事,你又管它何用?听我良言相劝,你放下兵刃,与我罢兵不战,我看在翁婿的份上,可以把你留在汴梁养息。你要不听我的良言相劝,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周年。你的一身朽骨也要葬在这荒郊野外!”
  老王爷听罢朱温这番话,直气得牙关紧咬,面如铁青,白眼珠子起了红线,血贯瞳仁。这就叫怒从心头起,恨在胆边生。把心中的一杆定唐刀抡了起来,大叫一声:“反贼!你看刀吧!”“呜”的一声直向朱温的顶梁砍去。您别看老王爷这么大的年纪,真要打起仗来,仍不减当年之勇。加上他真急了,好象煞神附了体一样,把这口刀抡将得象风车一样。但见:
  定唐大刀数尺长,双手一摆威风扬,
  迎头三刀招法巧,拦腰三刀力量强。
  前三刀风雷滚动,后三刀威震八方,
  上三刀珍珠点空,下三刀神鬼难防。
  只因老王杀叛逆,才如恶虎下山岗。
  也就是中山晋王啊!要换上别人,谁能有这两下子?朱温乃是一代枭雄,一杆大刀打遍天下,还没有碰上几个敌手呢。以前,他也没跟老王爷较量过。现在这一过招,不由得大吃一惊,哎呀呀!怪不得人家都说李克用了不起,想不到他这么大的年纪,还有这么一身武艺。也多亏他的年纪大了,要是他还年轻,我朱温早已命丧他手了!我朱温一辈子英名,如今要败在一个老头子手里,岂不要被人笑话?不!我一定要胜他!想到这里,他全神贯注,施展起了自己的一身本领。这一来果然见效,“刷刷刷!”几刀砍去,眼见着朱温就占了上风。
  不管怎么说,老王爷的年纪也是大了。刚才是一腔怒火,使的是一股猛劲儿,一阵儿过去,就觉得体力不支,渐渐地只有招架之功,无有还手之力了。眼看着命丧朱温之手,他能那么甘心就死吗?当然不能。赶紧逃命吧!虚晃一招,拨转马头,落荒就跑。
  朱温能让他跑吗?在后面就追。也不知道出去多远,追上了。朱温一看够得上了,把大刀一抡,“呜”的一声,斜肩带背向老王爷砍去。

第二十一回 大梁王败走后唐立 节度使劫后灾难生

    朱温手抡大刀,奔老王爷就砍,眼看着老王爷性命休矣。忽听“当啷啷”一声巨响,朱温手中的金刀被磕飞了。来的是谁?乃是岳燕贞帐前的蓝旗牌官刘嵩,刘知远。
  他不是中箭受伤了吗?怎么也出来了?原来,时隔这些天,他的伤口已经长好了。只是因为伤筋动骨一百天,外面虽已长好,里面还没有恢复。今天开战,岳元帅根本就没派他出来。他昕到信后,非要出战不可。伤口没好,端不住虎头枪,怎么杀敌?他有办法。双手不行,单手还可以吧?他的伤在左肩,右手照样好使。取来一把亮银锤,在元帅的面前舞了一阵,也还不错。所以,老元帅当即点头答应,他也就跟出来了。别看他只用一把单锤,因为他武艺好,加上劲儿大,所到之处,还是如入无人之境。杀着杀着,就杀到阵中来了。抬头一看;那不是朱温嘛!他在追赶一个人,看这个人金盔金甲,穿一件杏黄袍,知道不是一个小人物:我得去救他!正面追,追不上,从侧面就过来了。正赶上朱温举刀要杀老王爷,他上去就是一锤,一下就把朱温的刀给磕飞了。
  朱温取胜心切,把精神头儿都集中在李克用的身上了,没注意旁边又过来一个人,要是注意了,他的刀也不见得会被磕飞。现在一看刀没了,大吃一惊。没有刀怎么打仗?撒马就逃。刘嵩知道他的马快,想追也追不上,就又回来保老王爷。
  老王爷看看刘嵩:“小英雄,你是何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