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目标-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设备的使用率衡量一个部门的生产力和效益等等,他们把这些做法奉为金科玉律。但是,为什么很多忠实奉行这些金科玉律的机构,仍然会陷入困境呢?难道一切困难都可以归究于外来的、不可控的因素吗? 
  高德拉特认为:不能盲目地死抱这些“金科玉律”,必须以崭新、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企业的现象,寻找它们背后的规律、法则和秩序。 
  而“TOC制约法”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以物理学上的法则,应用于管理学上,这是一大创举,也是他以科学家的身份,对企业界的贡献。 
  高德拉特常说:“复杂的解决办法是行不通的,问题愈复杂,解决办法愈是要简单。” 
  如果深入分析TOC的精髓,你看见的正是一整套简单、容易明白和接受的法则,简单到甚至接近 “常识”(monsense)的地步。这正是TOC最大的特点和威力所在。 
  打破复杂的旧框框 
  常识是否代表一些粗浅、没有价值的东西?恰恰相反,如果企业管理层事事都能以常识来判断及处理,很多困扰都会马上消失。本书中载有无数实例,令你看到打破复杂的旧框框,用常识来处理问题,分别会有多大。 
  因此,读者不用担心研读这本书需要硬吞一套艰深复杂的理论或方程式。恰好相反,运用常识,正是TOC之所以能在欧美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高德拉特以一个崭新和大胆的形式——小说,作为这本书的表达方法,这在财经企管类别的书中,十分罕见。以此书全球三百多万本的销量来看,这个策略(或险着)是极为成功的。 
  这是一本真真正正的小说,脉络分明,有危机,有高潮,有冲突,有矛盾,有悬疑,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峰回路转,同时也妙趣横生。 
  但是最令广大读者惊叹的是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很多读者说,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将书中的人和事,套入他们自己的企业单位中。小说的情节和他们日常遇到的问题太相似了,因此产生了高度的共鸣。很多读者花两、三个通宵一口看完这本小说后,才肯把它放下:有的人一看再看,每次都有新的领会和感受:也有些主管买了好几箱的书,派给下属看,大家再讨论各自的心得,及如何在企业内实行TOC等。包括哈佛商学院在内,很多欧美大学也都把这本小说列为财经企管系学生必读的书。 
  读者大概都读过很多财经企管大师的著作和各种管理文章,读一读《目标》这小说,您会有一种十分清新的感觉。 

  苏格拉底的指导方法 
  很多人都晓得,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著名指导方法是:只问问题,不提供答案,要学生自己思考、摸索、假设,以行动引证,最后找出答案来。 
  本书就是用这个方式写成,书中两个主要人物罗哥(厂长)及钟纳(罗哥大学时代的物理学教授)对企业的很多问题,看法都不同,最后通常都是由钟纳向罗哥提出一个看似简单,但其实不容易解答的问题,接着下来,小说描写罗哥找寻答案的心路历程及其的种种曲折、挣扎、实践、求证…… 
  当然,所有这些苏格拉底式的问题,本书最后都说出了答案,但最引入入胜的是:读者一直陪伴着罗哥,看这位受过专业技术及管理训练的厂长,如何堕入困境,再如何从谷底一步步爬出来,每解答一个钟纳的问题,他要克服多少困难,化解多少压力、挑战和推翻多少条被奉为金科玉律、但却十分有害的管理概念。在这过程中,读者深刻体会到TOC的每个概念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它针对的是什么问题等等。 
  苏格拉底的思考方式,真是最有趣味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读者们不妨和主角罗哥来个比赛,试试您能不能比他更快、更直接地回答钟纳的问题,然后比较答案,您一定会得益不浅。 
  还必须再三强调的是,本书是为了各类型企业而写的,而不是只为了制造业,否则制造业以外的朋友会失诸交臂。 
  尽管这本小说是以工厂作为故事背景,但故事引发出来的TOC法则却能适用于所有的组织,包括所有营利和非营利机构,如医院、学校等。全球数以千计实行TOC的机构中,各行 
各业都有,制造业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不断的探索和实验
  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思考、探索、实验,希望这本书能带给读者一点小小的推动和启发作用。 
 《目标》只是一个起点,读完本书后,很多朋友可能会问:“书中有些新方法,我可以马上尝试实践,但我想知道更多关于TOC的更深入和更具体的理念,我应该怎么办?” 
  TOC是个不断在演化和改进的概念,作者在一九九四年出版《目标》的续篇《绝不是靠运气》IT’s NOT LUCK,一九九七年出版 《关键链》CRITICAL CHAIN,令读者对TOC有更深刻、更进一步的了解。 
  另外,高德拉特博士还创立了全球性的 “高德拉特学会”Avraham Y.GoldrattInstitute(简称AGI),发展和主办各种TOC课程,这也是进一步了解TOC的重要途径。作为“高德拉特学会”的区域总裁,本人负责推动本区在这方面的活动。
  恳切希望藉着《目标》这本书,能结合对TOC 有兴趣的人士,形成网络,为大家提供一个讨论、探索和学习TOC的渠道。(请参考第389页)
  恳请读者赐给我宝贵的意见。'作者为“高德拉特学会”(Avraham Y.Goldratt Institute)区域总裁及“力天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前言  勇敢的挑战基本假设 
  高德拉特 
  这本书谈的是有关“制造”的全球新法则,谈的是一群人如何试图了解他们的世界运转的窍门,并且因此改善周遭的一切。当他们不断以逻辑来思考问题时,他们找出了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归纳出一些能挽救工厂,成功经营的基本原则。 
  在我眼中,科学其实就代表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理解。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的科学知识代表的都只不过是我们目前所知。我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真理,我恐怕相信绝对的真理反而会阻碍我们追求更深入的理解。每当我们以为已经掌握了最后的答案时,所有的进步、科学发展和深一层的理解也就戛然而止。然而,我们不是单单为了了解这个世界而了解这个世界。我相信,我们之所以孜孜不倦的追求知识,是为了改进世界,充实我们的生活。 
  我选择以小说的形式来说明我对于“制造”的了解,原因有很多。首先,我希望让大家更了解这些原则,同时也说明这些原则将如何为工厂中常见的混乱,带来秩序。第二,我希望描绘出真正的理解是多么重要,以及它能带来多大的好处。透过真正的理解而产生的成效,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经过了众多工厂的实践后,证明的确是达得到的目标。西方世界不一定只充斥着二三流的制造公司,只要我们了解并运用正确的原则,我们就不再畏惧任何竞争。 
  我也希望读者能够看到,无论你把这些原则用在银行、医院、保险公司及家庭等不同的组织中,都还是有它的价值。或许每个组织中,都隐藏了相同的成长和改进的潜力。 
  最后,同时也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杰出的科学家。我相信,成为优秀科学家的秘诀不在于我们的脑力,我们用脑已经用得够多了。我们只需要看看现实,然后很有逻辑而且很精确的评估一下我们所见到的现况就好了。真正的关键在于,要有勇气面对我们眼中所见、脑中所推论,以及实际的做法之间的矛盾。必须要像这样挑战基本的假设,才能有所突破。 
  几乎每个曾经在工厂里工作过的人,都对于采用以成本计算效益的方式来控制我们的行动,感到不安,然而会直接挑战这个金科玉律的人却寥寥无几。我们周遭世界究竟是如何形成今天的面貌?又为何是这个样子?假如你想要进一步了解,就必须挑战基本假设。假如我们能更了解我们的世界和统治这个世界的原则,我想,我们的生活都将变得更美好。在你追寻这些原则以及了解这本书的路上,祝你好运。 

     1  晴天霹雳 
    大清早七点半钟,我就开着车驶进停车场,老远可以看到对面已经停了一辆鲜红色的奔驰轿车。那辆奔驰就停在工厂旁边,紧挨着我的办公室,而且稳稳的停在我的车位上。除了皮区之外,还有谁会这么做?他完全不管当时整个停车场都空荡荡的,也不管停车场上还有很多标示了“访客”的车位。不,皮区非要把车停在标示了我的头衔的车位上不可,他最喜欢利用这种微妙的暗示了。好吧,他是事业部总裁,而我只不过是区区一名厂长罢了。他爱 
把那辆该死的奔驰轿车停在哪儿都成。 
    我把别克轿车停在奔驰轿车旁边(停在标示了财务长的位子上)。下车后,我瞄了一眼车牌号码,更确定这一定是皮区的车子,因为车牌上写着:“一号”。我们都晓得,这是皮区向来戮力追求的目标,他希望能当上最高主管。我也想啊,只是现在可能变得机会渺茫了。 
    无论如何,我朝着办公室大门走去。我的肾上腺激素已经开始加速分泌,不晓得皮区究竟在这里干嘛,看来今天早上别奢望能完成任何工作了。我通常都很早来上班,以便理一理白天抽不出空来处理的事情。通常在会议尚未开始,电话铃声尚未响起,以及还没有蹦出任何紧急情况之前,我确实可以完成很多工作。但是,今天看来就要泡汤了。 
     “罗哥先生”我听到有人大喊。 
    我停下脚步,有四个人从工厂侧门冲了出来,分别是主任丹普西、工会干事马丁尼兹、 一名工人,还有个叫雷伊的领班。丹普西告诉我出问题了,马丁尼兹嚷嚷着快要发生罢工事件了,那名工人嘟哝着有人骚扰他,而雷伊则大叫:我们没有办法完成某件东西,因为缺了一个零件,他们全都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