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译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荀子译注-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它的细节,然后才有了礼。这三者都精通了,然后才是正道。
  [原文]
  27.23 货财曰赙(1),舆马曰赗(2),衣服曰禭,玩好曰赠,玉贝曰唅。赙、赗,所以佐生也;赠、禭,所以送死也。送死不及柩尸,吊生不及悲哀,非礼也。故吉行五十,犇丧百里,赗赠及事,礼之大也。
  [注释]
  (1)赙(f)傅):帮助别人办丧事而赠送的财物。(2)赗(f8ng 奉):帮助别人办丧事而赠送的
  车马。
  [译文]
  帮助别人办丧事而赠送的财物叫做赙,赠送的车马叫做赗,赠送的寿衣衾服叫做赗,赠送死者所玩赏嗜好的物品叫做赠,赠送的珠玉贝壳供死人含在口中的叫做唅。赙、赗,是用来帮助死者家属的;赠、禭,是用来葬送死者的。送别死者时不见到棺材里的尸体,哀悼死者而安慰其家属时不达到悲哀,是不合乎礼的。所以参加吉礼时一天走五十里,而奔丧时一天要跑一百里,帮助别人办丧事而赠送的东西一定要赶上丧事,这是礼节的大端啊。
  [原文]
  27.24 礼者,政之挽也(1)。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
  [注释]
  (1)挽:牵引,引申为引导。
  [译文]
  礼,是政治的指导原则。治理政事不按照礼,政策就不能实行。
  [原文]
  27.25 天子即位,上卿进曰(1):“如之何忧之长也?能除患则为福,不能除患则为贼。”授天子一策(2)。中卿进曰:“配天而有下土者(3),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4),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授天子二策。下卿进曰:“敬戒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豫哉!豫哉!万民望之。”授天子三策。
  [注释]
  (1)上卿:依周朝的官制,宗周及诸侯都设置卿,分上、中、下三级,上卿是朝中最尊贵的大臣,相当于后世的宰相。(2)策:通“册”,成编的竹简。此指写有上述文字的册书。(3)配天而有下土者:指天子。古人以君权为神授,天子被看作为天帝的儿子,所以说他“配天”。(4)接:通“捷”,敏捷(杨倞说)。
  [译文]
  天子刚登上帝位时,上卿走上前说:“忧虑这样深长,您怎么办呢?能够除去祸患就有幸福,不能除去祸患就会受害。”说完就把第一篇册书交给天子。中卿走上前说:“和上天相配而拥有天下土地的人,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要考虑到那事情,在祸患来到之前就要考虑到祸患。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考虑到那事情,这叫做敏捷;能够敏捷,那么事情就会圆满成功。在祸患来到之前就考虑到祸患,这叫做预先准备;能够预先准备,那么祸患就不会发生。事情发生以后才加以考虑的叫做落后;落后了,那么事情就办不成。祸患来了以后才加以考虑的叫做困厄;困厄了,那么祸患就不能抵挡了。”说完就把第二篇册书交给天子。下卿走上前说:“慎重戒备而不要懈怠!庆贺的人还在大堂上,吊丧的人已到了大门口。灾祸和幸福紧靠着,没有人知道它们产生的地方。要预先准备啊!要预先准备啊!亿万人民都仰望着您。”说完就把第三篇册书交给天子。
  [原文]
  27.26 禹见耕者耦,立而式(1);过十室之邑,必下。
  [注释]
  (1)式:通“轼”,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叫“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低头表示敬意。
  [译文]
  禹看见耕地的人两人并肩耕作,就站起来扶着车厢前的横木;经过十来户人家的小镇,一定下车。
  [原文]
  27.27 杀大蚤(1),朝大晚,非礼也。治民不以礼,动斯陷矣。
  [注释]
  (1)杀:指猎取禽兽,一说当作“祭”。大(t4i 态):同“太”。蚤:通“早”。
  [译文]
  猎取禽兽太早,上朝太晚,不合乎礼。治理民众不根据礼,一动就会失足。
  [原文]
  27.28 平衡曰拜(1),下衡曰稽首(2),至地曰稽颡(3)。
  [注释]
  (1)平衡:本指衡器两端重量相等而秤杆处于水平状态,此指弯腰后头与腰像秤杆平衡时一样呈水平状态。拜:两手相拱抵头弯腰以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即后世之作揖。(2)稽(q!起)首:古代跪拜礼的一种,跪下后两手相拱拜至地,低头至手。一说低头至地。(3)颡(s3ng 磉):额。稽颡:古代跪拜礼的一种,跪下后两手拜至地,低头使前额着地。
  [译文]
  弯腰后头与腰相平叫做拜,头比腰低叫做稽首,头着地叫做稽颡。
  [原文]
  27.29 大夫之臣拜不稽首,非尊家臣也,所以辟君也(1)。
  [注释]
  (1)辟(b@避):通“避”。
  [译文]
  大夫的家臣对大夫只拜而不稽首,这不是为了提高家臣的地位,而是避免大夫和国君在礼节等级上的相同。
  [原文]
  27.30 一命齿于乡(1);再命齿于族;三命,族人虽七十,不敢先。
  [注释]
  (1)这一章指乡内以射选士前饮酒时的礼仪(参见《礼记·祭义》郑注)。一命:命,官爵等级。周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一命是最低一级的官,包括公爵、侯爵、伯爵属下的士和子爵、男爵属下的大夫。再命(二命)包括公、侯、伯的大夫和子、男的卿。三命包括公、侯、伯的卿。见《周礼·春官·典命》。齿:按年龄大小排列次序。乡:古代行政区域单位,周代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
  [译文]
  在乡内饮酒时,一级官员和乡里的人按照年龄大小来排列位次;二级官员和同宗族的人按年龄大小来排列位次;至于三级官员,那么同宗族的人即使七十岁了,也不敢排在他前面。
  [原文]
  27.31 上大夫(1),中大夫,下大夫。
  [注释]
  (1)大(d4i 代)夫:古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官分卿、大夫、士三等,大夫又分上、中、
  下三级。
  [译文]
  大夫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原文]
  27.32 吉事尚尊,丧事尚亲。
  [译文]
  在吉庆的事中官位高的人位次在前,在丧事中与死者关系亲近的人位次在前。
  [原文]
  27.33 君臣不得不尊(1),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驩。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天地生之(2),圣人成之(3)。
  [注释]
  (1)此章为 10.7 节的摘录。不得:指得不到君子的管理。参见 10.7。(2)之:指人。天地生之:天地使人存活,指自然界供给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3)圣人成之:指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使人去掉兽性而成为真正的人。《孟子·滕文公上》说:“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这便是此文“圣人成之”的具体含义。
  [译文]
  君臣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有尊重,父子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亲近,兄弟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和顺,夫妻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欢乐。年幼的人靠了君子的治理而长大成人,年老的人靠了君子的治理而得到赡养。所以天地养育了人,圣人成就了人。
  [原文]
  27.34 聘(1),问也。享(2),献也。私觌(3),私见也。
  [注释]
  (1)聘:见 27.10 注(1)。(2)享:供献,把礼品献给天子、诸侯。(3)私觌(d0 敌):奉命出使外国而以私人身分见所在国国君。觌:见,相见。
  [译文]
  聘,就是问候。享,就是进献。私觌,就是私下会见。
  [原文]
  27.35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1)。朝廷之美,济济■■(2)。
  [注释]
  (1)穆穆:温和的样子。皇皇:堂堂正正,形容光明正大。(2)济济:(j!己):形容威仪隆盛的样子。■■:《礼记·少仪》作“翔翔”,通“跄跄”,形容行走有节奏的样子。古人形容威仪常用“济济跄跄”,如《诗·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诗·大雅·公刘》:“跄跄济济,俾筵俾几。”《礼记·玉藻》:“朝廷济济翔翔。”
  [译文]
  形容说话的美好,就说“穆穆皇皇”。形容朝廷的美好,就说“济济跄跄”。
  [原文]
  27.36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1),有亡而无疾,有怨而无怒。
  [注释]
  (1)讪(sh4n 扇):诽谤。
  [译文]
  给人当臣子的,只能规劝而不能毁谤,只能出走而不能憎恨,只能埋怨而不能发怒。
  [原文]
  27.37 君于大夫,三问其疾,三临其丧(1);于士,一问,一临。诸侯非问疾、吊丧,不之臣之家。
  [注释]
  (1)临(l@n 吝):吊丧,到死人家里祭奠死者。
  [译文]
  君主对于大夫,在他生病时去慰问三次,在他死后去祭奠三次;对于士,慰问一次,祭奠一次。诸侯如果不是探望疾病、祭奠死者,不到臣子的家里。
  [原文]
  27.38 既葬,君若父之友食之(1),则食矣,不辟粱肉(2),有酒醴则辞(3)。
  [注释]
  (1)若:或。食(s@饲):通“饲”,给…吃。(2)辟(b@避):通“避”。(3)醴(l!理):甜酒。此章又见于《礼记·丧大记》。按古代的礼制,为父母守丧期间不能吃肉喝酒,但若有尊贵的人请自己吃,可以破例吃肉,但由于喝了酒会使脸色改变,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