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完整)1--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完整)1--8-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流,恨思悠悠。
  [旦云]妾身这一去,虽为国家大计,争奈舍不的陛下![驾唱]
  「黄锺尾」怕娘娘觉饥时吃一块淡淡盐浇肉,害渴时喝一杓儿酪和粥。我索折一枝断肠柳,饯一杯送路酒。眼见得赶程途,趁宿头,重回首,则怕他望不见凤阁龙楼,今夜且则向灞陵桥畔宿。[下]
  ?第三折
  孟称舜曰:“全折俱极悲壮,不似喁喁小窗前语也。”清楚说明它不是写儿女爱情的悲剧,而是概括更其深广的社会内容的悲壮之作。孟氏取它为《酹江集》的首选,也说明了这一点。
  昭君临别,留下汉服;后又投江自尽,不赴胡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民族意识。
  清杨恩寿《词余丛话》说:“明人演作传奇,叙昭君上马之顷,文武跪送,昭君顾而长叹。其词曰:”你看这文官济济中何用,便是那武将森森也枉然,却教我红粉去和番!‘下语如铸,愧煞千古须眉。“骂得确实痛快,但还是此剧借元帝之口,反复怨恨、申斥文武无能。更为合情合理。
  「七弟兄」以下三曲,先写别离场景的悲凉,字字着色,语语生情;至“銮舆返咸阳”以下,以首尾相接,回环相生的叠句,抒发别后凄凉的想象,节促音哀,沉痛欲绝;至「收江南」曲,忽又下一转语:“不思量除是铁必肠”,见得这种因国家衰弱而带来的民族灾难,决不只是元帝个人的悲哀,意境就更深广了。
  煞曲写元帝伫立凝望,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与《西厢记》长亭送别折收尾相似,但境界更阔大,神情更逼真。
  ——
  [番使拥旦上,奏胡乐科,旦云]妾身王昭君,自从选取入宫中,被毛延寿将美人图点破,送入冷宫;甫能得蒙恩幸,又被他献与番王形象。今拥兵来索,待不去,又怕江山有失;没奈何将妾身出塞和番。这一去,胡地风霜,怎生消受也!自古道:“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驾引文武内官上,云]今日灞桥饯送明妃,却早来到也。[唱]「双调。新水令」锦貂裘生改尽汉宫妆,我则索看昭君画图模样。旧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长。本是对金殿鸳鸯,分飞离,怎承望!
  [云]您文武百官计议,怎生退了番兵,免明妃和番者。[唱]
  「驻马听」宰相每商量,大国使还朝多赐赏。早是俺夫妻悒悒,小家儿出外也摇装。尚兀自渭城衰柳助凄凉,共那灞桥流水添惆怅。偏您不断肠,想娘娘那一天愁都撮在琵琶上。
  [做下马科][与旦打悲科][驾云]左右慢慢唱着,我与明妃饯一杯酒。[唱]
  「步步娇」您将那一曲阳关休轻放,俺咫尺如天样,慢慢的捧下觞。朕本意待尊前捱些时光,且休问劣了宫商,您则与我半句儿俄延着唱。
  [番使云]请娘娘早行,天色晚了也。[驾唱]
  「落梅风」可怜俺别离重,你好是归去的忙。寡人心先到他李陵台上?回头儿却才魂梦里想,便休题贵人多忘。
  [旦云]妾这一去,再何时得见陛下?把我汉家衣服都留下者。[诗云]正是: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色![留衣服科][驾唱]
  「殿前欢」则甚么留下舞衣裳,被西风吹散旧时香。我委时怕宫车再过青苔巷,猛到椒房,那一会想菱花镜里妆,风流泪,兜的又横心上。看今日昭君出塞,几时似苏武还乡?
  [番使云]请娘娘行罢,臣等来多时了也。[驾云]罢罢罢!明妃,你这一去,休怨朕躬也。[做别科,驾云]我那里是大汉皇帝![唱]
  「雁儿落」我做了别虞姬霸王,全不见守玉关征西将。那里取保亲的李左车,送女客的萧丞相?
  [尚书云]陛下不必挂念。[驾唱]
  「得胜令」他去也不沙架海紫金梁,枉养着那边庭上铁衣郎。您也要左右人扶侍,俺可甚糟糠妻下堂!您但提起刀枪,却早小鹿儿心头撞。今日央及煞娘娘,怎做的男儿当自强!
  [尚书云]陛下,咱回朝去罢。[驾唱]
  「川拨棹」怕不待放丝缰,咱可甚鞭敲金镫响。你管燮理阴阳,掌握朝纲,治国安邦,展土开疆;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若是他不恋恁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尚书云]陛,不必苦死留他,着他去了罢。[驾唱]
  「七弟兄」说甚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禁他临去也回头望。那甚这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
  「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
  [尚书云]陛下,回銮罢,娘娘去远了也。[驾唱]
  「鸳鸯煞」我索大臣说一个推辞谎,又则怕笔尖儿那伙编修讲。不见他花朵儿精神,怎趁那草地里风光?唱道伫立多时,徘徊半晌,猛听的塞雁南翔,呀呀的声嘹亮,却原来满目牛羊,是兀那载离恨的毡车半坡里响。[下]
  [番王引部落拥昭君上,云]今日汉朝不弃旧盟,将王昭君与俺番家和亲。我将昭君封为宁胡阏氏,坐我正宫。两国息兵,多少是好。众将士,传下号令,大众起行,望北而去。[做行科][旦问云]这里甚地面了?[番使云]这是黑江,番汉交界去处。南边属汉家,北边属我番国。[旦云]大王,借一杯酒望南浇奠,辞了汉字,长行去罢。[做奠酒科,云]汉朝皇帝,妾身今生已矣,尚待来生也。[做跳江科][番王惊救不及,叹科,云]嗨!可惜,可惜!昭君不肯入番,投江而死。罢罢罢!就葬在此江边,号为青冢者。我想来,人也死了,枉与汉朝结下这般仇隙,都是毛延寿那厮搬弄出来的。把都儿,将毛延拿下,解送汉朝处治,我依旧与汉朝结和,永为甥舅,却不是好?[诗云]则为他丹青画误了昭君,背汉主暗地私奔;将美人图又来哄我,要索取出塞和亲。岂知道投江而死,空落的一见消魂。似这等奸邪逆贼,留着他终是祸根;不如送他去汉朝哈嘈喇,依还的甥舅礼,两国长存。[下]
  ?第四折
  “对银台一点孤灯”,与白居易《长恨歌》的“孤灯挑尽未成眠”一样,都不是实写帝王家的生活,而是概括了更多的普通人的生活的。“万里龙庭,知他宿谁家一灵真性”也不是历史上汉元帝所可能产生的想法,百是成千上万因边疆少数民族入侵百妻子被掳者的深哀巨痛。
  即景生情,借题发挥,继承了传统诗歌的比兴手法,表现了亡国人民前怕狼后怕虎的痛苦心情。
  此折关目,从元帝挂图解闷,梦会昭君,到听孤雁飞鸣而哀伤欲绝,与《梧桐雨》写唐明皇还京,供养真容,梦见贵妃,听梧桐雨声而抒发悲情相类似。
  ——
  [驾引内官上,云]自家汉元帝,自从明妃和番,寡人一百日不曾设朝。今当此夜景萧索,好生烦恼。且将这美人图挂起,少解闷怀也呵。[唱]「中吕。粉蝶儿」宝殿凉生,夜迢迢六宫人静。对银台一点寒灯,枕席间,临寝处,越显的吾身薄幸。万里龙廷,知他宿谁家一灵真性。
  [云]小黄门,你看垆香尽了,再添上些香。[唱]
  「醉春风」烧尽御炉香,再添黄串饼。想娘娘似竹林寺,不见半分形;则留下这个影、影。未死之时,在生之日,我可也一般恭敬。
  [云]一时困倦了,我且睡些儿。[唱]
  「叫声」高唐梦,苦难成。那里也爱卿、爱卿,却怎生无些灵圣?偏不许楚襄王枕上雨云情。
  [做睡科][旦上,云]妾身王嫱,和番到此地,私自逃回。兀的不是我主人!陛下,妾身来了也。[番兵上,云]恰才我打了个盹,王昭君就偷走回去了。我急急赶来,进的汉宫,兀的不是昭君![做拿旦下][驾醒科,云]恰才见明妃回来,这些儿如何就不见了。[唱]
  「剔银灯」恰才这搭儿单于王使命,呼唤俺那昭君名姓;偏寡人唤娘娘不肯灯前应,却原来是画上的丹青。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说甚箫韶九成。
  「蔓青菜」白日里无承应,教寡人不曾一觉到天明,做的个团圆梦境。[雁叫科,唱]却原来雁叫长门两三声,怎知道有个人孤另!
  [雁叫科][唱]
  「白鹤子」多管是春秋高,筋力短;莫不是食水少,骨毛轻?愁江南网罗宽;待向前,怕塞北雕弓硬。
  「幺篇」伤感似替昭君思汉主,哀他似作薤露哭田横,凄怆似和半夜楚歌声,悲切似唱三叠阳关令。
  [雁叫科][云]则被那泼毛团叫的凄楚人也。[唱]
  「上小楼」早是我神思不宁,又添个冤家缠定。他叫得慢一会儿,紧一声儿,和尽寒更。不争你打盘旋,这搭里同声相应,可不差讹了四时节令?
  「幺篇」你却待寻子卿、觅李陵。对着银台,叫醒咱家,对影生情。则俺那远乡的汉明妃,虽然薄命,不见你个泼毛团,也耳根清净。
  [雁叫科][云]这雁儿呵。[唱]
  「满庭芳」又不是心中爱听,大古似林风瑟瑟,岩溜泠泠。我只见山长水远天如镜,又生怕误了你途程。见被你冷落了潇湘暮景,更打动我边塞离情。还说甚雁过留声,那堪更瑶阶夜永,嫌杀月儿明!
  [黄门云]陛下省烦恼,龙体为重。[驾云]不由我不烦恼也。[唱]
  「十二月」休道是咱家动情,你宰相每也生憎。不比那雕梁燕语,不比那锦树莺鸣。汉昭君离乡背井,知他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