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7[1].7-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什么?你决意翻盘?从一开始?”她问。 
  秦石山说确实是。推翻一个已定方案很不容易,哪怕手握重权,行事也要非常小心周密。他不能表露自己的想法,让人抓住把柄,必须不偏不倚。非常公正,绝对尊重事实,让人无话可说。原方案牵扯的不光是几个开发商、公路部门,还有多个曾参与决策的政府单位和重要官员。面对他们,他特别需要帮助。为什么非把刘畅请来?因为她能助一臂之力。从旧城墙那回开始,他就对刘畅有数,知道她有足够的专业水准,还有爆发力,二者对他对这件事都非常需要。事前他却不能跟刘畅说明白,因为彼此没有足够的信任基础,可能招致反感,弄巧成拙。所以只能悄悄掌控。研讨会最后关头,他下令周水沐去游说刘畅帮助作假,还让周给刘畅发钱,特多拨刘畅一千。这本来是财务人员的事,现在派给周水沐。周蒙在鼓里,以为是好事,喜不自禁就去发钱、传话,诱刘畅合作。其实秦石山派他上是断定刘畅肯定不齿,周水沐表现得越充分,刘畅就越会被惹恼。不出所料。刘畅跳起来了。 
  “你那发言很解决问题。”他说。 
  如此闻知内情,刘畅震惊不已。她居然是被秦副市长准确算中?不可能。 
  她说不对吧。要是出现另外的结果怎么办?难道就不怕她喜滋滋签字拿钱,谋划尽成泡影?秦石山说如果那样他会另想办法。当时他觉得把握很大。 
  “当领导,看人用人是基本功。”他说。 
  刘畅发愣,半晌无言。秦石山说刘研究员还不相信吗?刘畅摇头,说明白了。弄半天,这才发现是被利用了。感觉真是一个非常不爽。 
  秦石山说:“你是不是愿意苍柏关被夷为平地?” 
  刘畅说她愿意要的是真实。 
  秦石山说人必须面对现实,应对复杂现实要有智慧,还要有勇气。他清楚自己执意改线,不管做得多么细致周到,给人以迫不得已非得这样的印象,终究还是要触动一些利益集团,有风险,有代价。但是他觉得很值。一个官员获得权力,能做大事才有意义。做成这件事,表面看报纸上挺风光,背地里可没少人告状,关键时刻杀气腾腾。刘畅一定也感觉到了。 
  “他们告我跟你合谋,给你钱,送你手机,授意你发难,再乘机把事情翻转过来。所以考察组要去找你核实。”他说,“事实证明纯属诬告,刘研究员替秦市长有效洗刷了诬言,尽管骂得更难听。人品低劣。真是那么严重吗?” 
  刘畅说她从前掌握的动听词汇的确不多,现在恐怕更少了。 
  秦石山说无论如何应当表扬刘畅,为了前往东京的关隘和秦代市长。为什么直到现在他才特予表扬?以前不是时候,不好说,现在可以了。那个关口已经过去。 
  刘畅恨恨不休,说她觉得未必。至少对她而言。 
   
  4 
   
  周水沐给刘畅打电话,说秦市长交代他跟刘畅联络。该市准备利用苍柏关一带目前形成的地理、土地和交通优势,建设一个以古迹为中心的主题公园,兴建一批服务设施,开发旅游,拟聘请刘畅为该项目顾问。刘畅说建议在旧日官道上搞几个小卖部,挂几件宋代官服,供游客租用,远望东京,豪情万丈,拍几张照片。官服上可以印字,“秦”,一个字斗大。周水沐说这意思是刘畅答应了?刘畅说秦市长准备安排多少顾问费?正高三千,副高两千吗?周水沐说钱肯定给,多少再议,只要刘畅不要当众点数。刘畅说这回免了,秦市长的顾问刘副研究员当不起。 
  周水沐没多强求,估计秦石山就是让他问问,没太强调。刘畅的个性他很清楚。 
  “有一篇文章求你帮个忙。”周水沐说,“刊物上给发一下吧。” 
  刘畅说这又什么事了?周水沐说是评职称。上副高得有两篇论文,报了几年,都通不过。以往他的论文发的档次不高,评委不认。现在他手头有一篇,自己感觉不错,得争取上好点的刊物,才能解决问题。 
  刘畅即嘲笑:“这回写什么?北宋苍柏关遗址B点?” 
  周水沐叫,说刘畅别这样。太刻薄哪个男的不怕呢。 
  刘畅说:“他们怕关你啥事?你不早跑远了?” 
  周水沐说老同学一场,怎么能不关心?他让刘畅赶紧找个男的把自己嫁了,大家有喜酒喝,他也不致心理负担太重。 
  刘畅和周水沐当年有过一段故事,是在大三,当时周水沐追刘畅,穷追不舍,黏糊执着。刘畅是省立医院两个名牌医生的独女,长得清楚,有点脾气,眼界很高,一般男孩不敢追,周水沐当年贼大胆。有一回两人相约到郊外爬山过周末,周水沐跑去采购,把一兜食品拎到刘畅宿舍。刘畅一看,什么面包酸奶全是过期的,她说这是到垃圾箱里捡的吗?逼周水沐马上就去退换。周水沐生气,说刘畅太挑剔。太难侍候,也太占人便宜。不说超市里买的东西,这些日子全是他打的饭,饭卡都是用他的。刘畅不觉发笑,说行了行了。对不起。她从小包里掏出一张饭卡,让周水沐尽管去刷。她还让周水沐拿买东西的发票找她报销。完了就各走各的吧。 
  事后周水沐挺后悔,想讲和,刘畅没兴趣了。不久周水沐找了个小师妹。毕业后大家各奔前程,来往很少。所以那一回周水沐突然给刘畅打电话,请她到香格里拉大酒店吃饭,刘畅确实很吃惊,小男子一变而豪情万丈,真是月亮从西边上来了。 
  现在来了一篇文章。刘畅心知周水沐就那么回事,碍于同学情面和当年故事,不好即刻回绝。她给了周水沐一个电子邮箱址,让他传过来看看。 
  这文章有些意思,不是B点,却跟苍柏关相关。文章不长,就七千来字,写的是当地一个历史人物,题目十分炒作化,不像学术论文,叫做《一个尘封的抗日英雄》。周水沐从旧报章、档案和民间资料中挖出一个叫黄胜的人,为他写了文章。这位黄胜生于清末,农家子弟,粗通文字,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他当过兵,后来回乡拉一支队伍,自号“司令”,在家乡附近三县交界的山区地带占一块地盘,与官府对抗,成为“悍匪黄胜”。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附近沿海港口,曾数次组织小部队深入侦察袭扰,几次都在苍柏关一带被黄胜部阻击,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中,日伪军伤亡数十名,当时抗战报纸以“苍柏关大捷”为题加以欢呼。抗战胜利后,黄胜曾率部下山,接受改编,不久再次作乱,重起江湖为匪。一九四七年秋,黄胜部被官府“清剿”部队包围于苍柏关一带,双方激战,黄胜被打死,余部投降。周水沐叙述了这位黄胜事迹,着力阐述一个观点,说以往人们提及这位近代人物,总是按照当年官方说法称之为“悍匪”,人云亦云,这不对。这个人实为抗日英雄。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好汉。周水沐还考证出黄胜部曾与活动于附近山区的共产党游击队协同作战,对抗“清剿”的史迹,认为对这位地方近代人物应当全面肯定,正面评价。 
  刘畅所在的社科院办有一份学术刊物,行内颇知名。该刊辟有历史栏目,该栏文章由历史研究所负责组稿、编审,周水沐想上的就是这个栏目。刘畅看过论文后没往上推,她也不跟周水沐联系,知道他自会找上来。 
  果然,只一星期,周水沐来了,不是打电话,是直接跑到省城来了。 
  刘畅对周水沐说,她不会用这个稿子。周水沐写的人物挺有意思,观点很鲜明,有关抗战期间苍柏关战事的史实也有价值。但是文章的学术性不强,涉及的也不是重要历史人物,跟他们的刊物配不上,放到地方编的文史资料去发可能比较合适。周水沐叫,说早发过了,现在要的就是权威学术刊物。刘畅摇头说:“不行。” 
  她看到一层汗珠从周水沐的额头上冒将出来,真是奇妙无比。 
  “怎么又来了!”刘畅惊讶道,“你这练的什么功!” 
  周水沐大汗淋漓。还能为什么?与秦石山有关。原来研究“悍匪黄胜”是秦石山亲自给周水沐下的命令。秦市长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亲自听周水沐汇报过情况,看过稿子,推敲过文章的观点。他还要求文章不能简单处理,必须上重要学术刊物。只会写文章不行,不在外界产生影响,“要你这个周水沐干什么。” 
  刘畅冷笑,让周水沐转告秦石山,请他赶紧调科社院任院长。周水沐哎呀哎呀发急,说刘畅开什么玩笑,这不是要人命吗!还不知道那个人吗! 
  刘畅当然知道那个人。人家现在不得了,市长大人。这个人还是小小建设局长的时候,周水沐见他就像老鼠见了猫。眼下泰山压顶,还能不浑身发抖? 
  刘畅说周水沐肯定还隐瞒了一些东西,老实招供,别作假。 
  周水沐招供。他说的职称论文啊什么的不是假话,确实有需要。目前比较直接的问题是提拔,当初他曾经跟刘畅汇报过。他们方志办的副主任已经按时退休,竞争者有好几个,这对他很重要,是正科级,资深副主任有望带个括号,副处级。 
  刘畅让周水沐回去跟秦石山汇报,就说刘研究员拜读过稿子,评价很高,认为已经有了正科级水平。这篇稿子她不能发,因为重大历史发现应当发表于世界级权威学术刊物。秦市长不相信可以亲自给刘研究员打电话询问并做指示。 
  周水沐还那样,大汗淋漓。刘畅没管他,这种事她从不含糊。 
  周水沐回去了。很有意思,他真去找秦石山汇报,也不知是怎么说的,秦石山居然亲自给刘畅打来电话。秦石山在电话里告诉刘畅,周水沐没有假传圣旨,事情确实是他交办的。秦石山说如果刘畅受聘为顾问,他就会提请刘顾问亲自担纲,研究本地历史知名人物。看来刘畅没兴趣顾问,类似问题只得依托本地土专家办理。周水沐虽然曾为刘畅同学,眼下的学术水准实在远不是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