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询问《青云学园》作者的读者来信找孙严。
“孙编,这些全是请求转交给紫郢和青索两位作者。占了全部读者来信的80%。”他擦了擦汗,满脸红光,“这两位作者真是太受欢迎了!”
到了月底,杂志社开了一个表彰和庆功大会,孙严为首的小组大大的露脸。而上边的领导在鼓励和表扬的他的同时,话里也提醒要提高新近受欢迎作家的待遇,不要被竞争的杂志社给抢走了。绿芽改版前,连续几个月销量下滑,就是因为几个顶梁柱作者的稿件被其他杂志社挖走了。孙严对此深有体会,市场经济下,不得不拼啊!
会后,他立刻联系杨小曼。
“小杨。恭喜你啊!”
“孙老师,如果要跟我拜年有点早哦。大年初一还得一星期后。”杨小曼此时已经放寒假回到家中。
孙严一愣,一月底将近过年,确实是放寒假的日子。
这时,身边开完会的编辑陆陆续续离开杂志社。他们还跟他打着招呼:“老孙,不赶着过小年,还不回去?”
原来已经腊月二十三了,他这段时间都忙昏头了。
他对着电话继续说道:“拜年正好赶上时候,今天是小年。不过对于你来说可是双喜临门。”
杨小曼狐疑地瞅了眼墙上的挂历,小年不是正月二十四吗?今天可是正月二十三。不过她没有反驳:“那么也先给你拜个早年。不过孙老师,还有一喜呢?”
“这次的新刊的销售量从十五万涨到了四十万。”孙严脸部表情舒展着,从内心深处涌现出甜蜜的喜悦,“你们的《青云学园》也深受读者的好评。从读者调查里进行抽样统计,你们的好评率占了80%以上。可以说你们为新刊的热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小曼在构思和写作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状态不错。不过她没有想到会这么受到读者的欢迎。看来她的对市场的分析是没错的!
“太好了!新刊大卖啊!同喜,孙老师。不过你过奖了,新刊能取得成功是大家的共同的努力。”杨小曼琢磨着,光精神表扬不够啊,还得物资奖励才算双喜嘛。
像是应和了她的想法,孙严在电话里补充道:“社里的领导已经拍板了,说要提高你们的稿费,从千字五十涨到千字八十。方圆,我没有她的电话,麻烦你通知她。”
涨稿费了!杨小曼知道华夏的稿费制度很奇葩,曾经试过几十年不变。所以千字八十放在投稿作者里,也算成熟作者那个档次。像她们作为新手,能这么快得到涨价,说明了绿芽杂志社的诚意。
她笑道:“谢谢孙老师,能选择绿芽发表小说,也是我最好的选择。现在实现双赢,值得庆贺。”
这时,杨母在厨房里喊道:“小曼,过来帮忙。”她赶紧和孙严寒暄几句便挂了电话。
“妈妈,什么事?”她站在厨房门口。
厨房里杨父正在将两个肘子肉过油锅为明天的小年做准备。杨母清洗着一只刚宰杀的小母鸡。见杨小曼走过来,便指着桶里的葱蒜和红菜苔让她洗菜择菜。
“刚才的谁的电话呀?”杨母挂着老花镜,拿着镊子,细细地钳着小母鸡上的细绒毛,“我发现你最近越来越忙,电话不断。”
杨小曼摸摸鼻子,她最近好像就和文心通电话多点;唐瑾打了一通电话,简单地问了问她的近况。他好像很忙,大概到了出国的最后阶段。
“刚才编辑跟我打电话,不是跟你说投了稿。”
“编辑退你的稿子了?”杨母就是觉得奇怪,自己女儿应该是学计算机的,怎么不务正业跑去写文章了。被退稿也正常。
“没呀,稿费涨了,从千字五十涨到了千字八十。”杨小曼将青菜压进水里,“所以编辑来跟我道喜。”
杨母一听有些高兴,毕竟自己女儿做出了成绩,但是嘴里还是说:“拿到八十块,给家里加加菜也好。不过你要记住,学习是正途,成绩最重要,不能耽误正常的学习。写作作为爱好就好了。”
杨父在一旁听着,插嘴道:“小曼的成绩单不是寄回来了吗,科科都是a,我们家女儿成绩很优秀了。小曼啊,投稿投了几千字?一共多少稿费?”
“投的是三十万的小说,不过因为是连载,所以稿费是分段结账。”
“三十万!”杨母大吃一惊,“这得写多久,稿费多少钱来着,老杨,你算算。”
杨父乐了:“好孩子,要写就写好。三十万字,稿费两万四。菜洗完了?去歇着吧,有灵感就去写作。”
杨小曼擦了擦手,离开厨房,站在了通往客厅的过道上。
这里还能听见杨母跟杨父说:“小曼也是作家了。哈哈,我要跟我的朋友说去。她们谁家也没出个作家。”
杨父劝阻道:“你别瞎嚷嚷,到时各个跑来问,小曼受到影响怎么办?作家写东西就是要安静,不受干扰,你懂不懂!”
杨母讪讪道:“我就是顺口一说。不过,你有没有发现,小曼一下子就长大了,很多事都是自己做主。这冷不伶仃冒出一茬,我一点也不习惯。”
“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总要出去闯闯,这是好事。你可别拖后腿啊。”
“我就那么一说嘛,我心里舍不得。哎哟,我这心里酸。”
“刚还和你说别拖后腿,这么大年纪,真是……”
慢慢传来细碎的安慰声,让杨晓曼迈不动腿,只能贴着墙壁回味着爸妈的交谈。她感觉自己的身上仿佛被套上了一个软和的,暖暖的绳索。以后无论走到哪,她都会因此想到家。
作者有话要说:改个错,上个章节的笔名调整为紫郢和青索。
第49章
江南一带的冬天虽然很少下雪;但是冻雨贯穿了整个寒假。细细密密;缠缠绵绵的雨,将湿冷刻进了每个江南人的骨子里。
难得的寒假;杨小曼原本想睡懒觉,可惜脚边的热水袋已冷。她从冰凉的被子里爬出来,将冰凉的指尖放在嘴边呵气,可是暖了手,棉拖鞋里的脚趾已经冻得麻木。这一刻她无比想念帝都的暖气。
客厅里一个人没有,杨父杨母在初七过后回单位上班。她将自己裹得像只笨重的熊,挪到了电暖桌附近。两根红外线灯管通电后很快释放出暖暖的热量;她迫不及待将两只脚踩上去;才觉得自己恢复了知觉。
电视被打开;此时的上星卫视稀少;有名的芒果,番茄,荔枝台还在襁褓之中。被无数个西游记和新白娘子传奇的轮番轰炸后,她毅然调至新闻台。
喝完一杯热茶,她听到了一个久违的消息。播音员在主持台后字正腔圆地播着财经新闻:纳斯达克指数狂泄,几个有名的网络企业股票大跌。电视背景立刻被切换到美国交易所现场,液晶屏上满屏飘绿。而下一条新闻里,华夏股市新年后一开盘,网络科技股领跑,带动整个大盘指数上扬。此情此景,与国外的惶恐形成鲜明地对比。
“世界网络经济的凛冬将至。”杨小曼轻轻说道,“华夏的网站又能支撑多久。”
她突然盯着新闻下方的小字看了很久,那里显示着个股行情:亿安科技的股价达到了102元。它的股价现在已经突破百元大关,向着更高的价位进军。也不知道,纪文宇到底掺合进去没有,只希望当它的股价下跌时,散户能及时逃离。
这时,她的手机响了起来。
“你好,我是纪文宇。”
“新年好,纪先生。”杨小曼眼睛没有离开电视,因为她发现亿安股价100元后面的那个向上的红箭头变成了向下的绿箭头。
“如果你家里有有线电视,可以调至股票信息。”纪文宇沉稳的说道,“看看亿安科技神话的破灭。”
“看见了,谢谢你。”杨小曼感到一阵轻松。
看来有了纪文宇的阻击,亿安科技将不会再升至曾经那个顶点价位。
然而第二天,华夏的大盘出现了连锁反应,国外的大量游资纷纷退场,提前半年与世界的网络经济共同进入寒冬。她的一次决定,竟然成了这个大事件的推手,这是杨小曼未曾想到的。
此时的她正为太阳雨打来的电话欣喜若狂。
“你好,我是两个月前曾给你打过电话的太阳雨,粉色女生网的站长,你还记得吗?”此时的太阳雨心情非常低落,因为七天春节假日一结束,她就被领导叫去谈话。
谈话的内容是,临海电信局对建立的网站进行裁撤和合并。而她负责的粉色女生读书网就属于被裁撤的部分,而她本人也将会被调至其他工作岗位。
现在,粉色女生网面临着关站的危险。因为它将不被允许免费使用电信局的服务器空间。如果要继续网站的营运,就必须租用空间。而这个钱没人出。
粉色女生网的很多工作都是靠热心书友自发进行,而且这些书友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太阳雨不想在增添她们的负担。所以她想起了曾经说要投资的杨小曼。
“记得,记得。你好,太阳雨。我姓杨,你叫我小曼好了。”杨小曼抱着手机在床上愉悦地打了好几个滚,真是曙光再现!
太阳雨有些不好意思,她之前还誓言旦旦,不会接受风投形式的投资。结果没过多久,她就得主动询问还能不能得到投资。可是为了粉色女生网的长久运营,她必须要踏出这一步。但是她会坚持对粉色女生网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成为女性阅读的乐园。如果投资人要进行改变,那么她宁可自己慢慢支撑。
“小曼你好,我这次跟你打电话,其实是想问问,上次你提到的投资,还有这方面的意向吗?”
“哦?我记得你当时不是说不接受投资?”
“因为电信局业务的调整,粉色女生网要变成个人网站。”太阳雨解释道,“需要租空间来运行。现在扫校上传的书籍和论坛部分的数据合起来不超过一个g,租用并不需要的多少钱,而且我们的流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杨小曼很清楚,现在的粉色女生网的论坛还没完全做起来,重点都放在文学城书籍的上传和下载上面,所以互交数据不大。
她必须清楚她对网站能掌控多少:“你接受的投资形式是怎么的?”
“我只能出让你一半股权,而且你不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