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诗选-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代神话表示怀疑。 

      '四'这三句说日月运行终古不息,人怎能与日相同。“元气”,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形成世界 

最原始的东西是元气,无形状可言,天地万物都由元气所生。“其始终古不休息”,一作“其始与终 

古不息”。 

      '五'这两句说草木的繁荣与凋谢,都各顺应自然,不谢也不怨。《庄子·内篇·大宗师》郭象 

注:“故圣人之在天下,煖焉若阳春之自和,故蒙泽者不谢;凄乎若秋霜之自降,故凋落者不怨也。” 

      '六'这两句说并不是有什么人挥着鞭子驱策四时运转,万物的发生发展及死亡都是自然而然 

的。“四运”,指春、夏、秋、冬四时。 

      '七'这两句问羲和怎么会沉没在浩渺的波涛之中。照应前面“入西海”。“汩(音古)没”, 

沉沦。“荒淫”,广阔浩渺。 

      '八'这两句说鲁阳公有什么本领,能挥戈使太阳停下来? 《淮南子·冥览训》说鲁阳公与韩作 

战,正在十分激烈时,时间已经黄昏,鲁阳公援戈一挥,使太阳退了三舍(一舍三十里)。郭璞《游 

仙诗》:“愧无鲁阳德,回日向三舍。”李白此处反其意而用之。 

      '九'这两句说违背自然规律,实际是不真实的。“矫诬”,虚伪。 

      '十'末两句说若能顺应自然,自己(精神世界)即能与自然融为一体。有庄子“外死生”之意。 

 “囊括大地”,即庄子“万物与我为一”、“大同于溟涬”的意思。“溟涬(音铭幸)”,自然之气。 

 “同科”,同类。 

… 页面 66…

                                       北风行   '一'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 
                                    '二'                                             '三' 
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 
                                          '四'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五'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 
                      '六'                                             '七' 
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 

      '一'鲍照有 《匕风行》,咏北风雨雪,行人不归。李白此篇拟鲍作,突出写幽州气候严寒及思 

妇之苦。 

      '二'前六句都是写幽燕地方苦寒。略谓烛龙栖宿寒门,用它的眼睛代替了太阳。日月的光辉为 

什么不照耀到这块地方?只有北风怒号,大雪纷飞。“烛龙”,古代神话中司冬夏及昼夜的神。人面 

龙身而无足,住在极北太阳照耀不到的寒门。烛龙衔烛照耀,以开眼、闭眼分昼夜,吹吸分冬夏 (见 

 《淮南子·地形训》)。“燕山”,在今河北省河北平原北侧。“轩辕台”,遗址在今河北省怀来县 

乔山上。 

      '三'“幽州思妇”以下均写思妇悲苦。“幽州”,见陈子昂《感遇》(“朔风吹海树”)注'三'。 

 “双蛾”,双眉。古代以蚕蛾的两个触角比女子的眉毛,也以蛾作眉的代称。 

      '四'这两句写思妇担心丈夫远征受冷。此诗开始极写幽州寒冷,此处却说思妇忧念身在长城的 

丈夫“苦寒”、“可哀”,可知长城苦寒较幽州更甚。这点深一层的含意,诗人井未直笔表露。“良”, 

甚、很。 

      '五'“鞞靫(音卑叉)”,装箭的袋子,饰有虎文。因出征时间已久,留在家中箭袋里的羽箭 

已蛛网尘结。 

      '六'这四句明言其夫已死。与前写担心丈夫远征苦寒略有矛盾。 

      '七'末两句写思妇悲恨难消。 《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 

不知量也。”原写孟津不可塞,此处李白反其意而用之,以为河可塞而恨难消。 

                                       长于行'一' 

                               '二'                                 '三'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于里, 
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 
                      '四'                 '五'                '六' 
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 ,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 
                                         '七' 
滟濒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 
                    '八' 
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九'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 

      '一'“长干”,古金陵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南,乐府占辞有《长干曲》,属《杂曲歌》。 

      '二'“剧”,游戏。 

      '三'“骑竹马”、“弄青梅”和前句的“折花”,都是描写小儿女游戏的情事。 

      '四'这句是对丈夫表白,愿共生死。 

      '五'“抱柱信”,《庄子·杂篇·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 

去,抱梁柱而死。”后人用抱柱为守信约之词。 

      '六〕“望夫台”,古代许多地方都流传有男子久出不归,其妻登山眺望的故事。因而有“望夫 

山”、“望夫石”、“望夫台”等名。 

      '七'这四句写女子惦念丈夫的平安。“瞿塘”,峡名,在今四川奉节县东,是长江三峡之一。 

 “滟濒堆”,瞿塘峡口一块巨大的礁石。梁简文帝《淫豫歌》:“淫豫大如服,瞿塘不可触。金沙浮 

… 页面 67…

转多,桂浦忌经过。”淫豫堆即滟濒堆。行人以能濒堆被水淹没的深浅,来测舟行的险易。五月江水 

暴涨,滟濒堆几乎垒被淹没,舟行容易触礁沉没,故称“不可触”。“猿声”,古乐府《西曲歌·女 

儿子》:“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三峡多猿,呜声哀切,引起旅客愁思。 

      '八'这四句写丈夫久出不归,门前旧时的行迹,都被青苔覆盖。李白 《自代内赠》诗:“别来 

门前草,秋巷春转碧。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与此处的意思相近。 

      '九'“三巴”,巴东、巴郡、巴西的总称。“不道远”,不言路远。“长风沙”,地名,在 

今安徽省安庆市东长江边上。陆游 《入蜀记》:“自金陵至长风沙七百里。”这四句写女子听到丈夫 

将归,不辞七百里遥远路途,愿自长千前往迎接。 

                                    古朗月行'一' 

                                                   '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 
              '三'               '四'                                              '五'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 
                              '六'                                '七' 
弄昔落九鸟,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八' 
凄怆摧心肝  。 

      '一'“朗月行”,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此诗 

虽然用旧题,却没有因袭旧的内容。前八句写儿童对月不理解的心理与稚气的疑问:后八句写月蚀。 

前人或以为有所讽刺,但寓袁不明。 

      '二'“瑶台”,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三'这两句形容月初升时逐渐明朗的情况。据虞喜《安无论》说,裕传月中有仙人和桂树,初 

生但见仙人的脚,渐明始见仙人和桂树之影成丛的形状(见《初学记》卷一)。 

      '四'“白兔捣药”,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五'这两句说月蚀。《淮南子·山林训》:“月照天下,处于詹诸(蟾蜍)。”高诱注:“詹 

诸月中虾蟆,食月,故曰食于詹诸。”“大明”,月亮。 

      '六'这两句说古代善射者羿,射落了九个太阳,使天、人都免滁了灾难。“乌”,指日。据《楚 

辞·天问》“弄焉■日?乌焉解羽?”王逸注,羿射十日,其中九个日中的乌都被射死,羽翼堕落。 

又《淮南子·本经训》说尧时,十日并出,禾稼草木都被烧焦,人民没有吃的,于是尧使羿射日。 

      '六'“阴精”,月。这两句说月亮遭遇这样的劫难,失去光彩,不能观赏了。 

      '八'末两句写为月之被蚀而伤忧。 

                                      塞下曲'一' 

                              '二'                                '三'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四'                                '五'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一'“塞下曲”,是唐代乐府题,出于汉《出塞》、《入塞》等曲。参见王昌龄《塞下曲》注 

'一'。原诗六首,这是第一首。 

      '二'这两句说塞外五月飞雪,不见花开,只有寒意。 

      '三'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