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诗六首,这是第一首。
'二'这两句说塞外五月飞雪,不见花开,只有寒意。
'三'这两句说戍边的人只从笛声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实际上春天却还没有来到边疆。与前
句“无花”相应。《折杨柳》出于汉《横吹曲》。
'四'这两句写战斗生活中的紧张与辛苦。
'五'“楼兰”,泛指向内地骚扰的敌人首领。参看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注'三'。
… 页面 68…
丁都护歌 '一'
'二' '三'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
'四' '五' '六'
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游 。
'七'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
'一'“丁都护歌”,即《丁督护歌》、乐府《青商曲·吴歌》曲名。《宋书·乐志》:“《都
护哥 (歌)》者,彭城内史徐这之为鲁轨所杀,宋高祖使府内直督护丁旿收殓殡霾(埋)之。逵之妻,
高祖长女也,呼旿至阁下,自问殓送之事,每问辄叹息曰: ‘丁督护!’其声哀切,后人因其声,广
其曲焉。” 《唐书·乐志》:“《丁都护歌》者,晋宋间曲也。”按《乐府诗集》所存《丁督护歌》
都是咏叹戎马生活的辛苦和思妇的怨叹。李白用旧题别创新意,写当时官吏为从云阳拖船运送盘石至
上游,役使众多劳动人民,突出描写拖船者的悲苦。
'二'头两句说从云阳向上水拖船走上,两岸商贾众多。“云阳”,今江苏省丹阳县。
'三'这句指天气炎热。《世说新语·言语》:“(满)奋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刘
孝标注:“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
南上多暑,而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一何”,多么。“一”是语中助词,
无义。
'四'这两句说盛夏河水涸竭,水混浊如泥浆,盛入壶中,一半沉淀为土,不堪饮用。
'五'这两句谓诗人一听拖船者所唱,心伤泪下。“都护”,明胡震亨谓指“当时监督之有司”。
'六'这两句说石头大且多,从事采凿者数以万计,运送到江边更是一件困难的事。“盘石”,
大石。“浒”,江边。
'七'末两句说盘石广大,采之不尽,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痛苦。“芒砀”,叠韵连词,即茫荡,
这里形容盘石广大。
静夜思
'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一'“望明月”,一作“望山月”。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第十八首有“仰头看
明月,寄情千里光”。
春思'一'
'二'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
'三'
人罗帏 ?
'一'本篇写丈夫远戍燕地,妻子留居秦中,对着春天景物思念远人,想象远人也正在想家。
'二'这四句大意:当燕草细嫩如丝的时候,秦地的桑叶已经很茂密,使得枝条低垂了。两地春
来迟早不同,而春光逗引人的相思却是一样的。
'三'末两句写少妇孤眠独宿。晋 《子夜四时歌·春歌》:“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李白
用“不相识”、“何事”反诘语气,更见天真活泼。
子夜吴歌'一'
'二' '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 页面 69…
'一'本题《乐府诗集》作《子夜四时歌》,原诗共四首,写四时,这是第三首《秋歌》。六朝
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有《子夜歌》、《子夜四时歌》、《大子夜歌》、《子夜变歌》。李白此
题承四时歌而来。据《旧唐书·音乐志二》:“《子夜》,晋曲也。晋有女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
因属吴声曲,又称《子夜吴歌》。
'二'“捣衣”,见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注'四'。
'三'“玉关情”,指怀念玉门关外远戍的丈大的相思之情。
江上吟'一'
'二' '三' '四'
木兰之枻沙棠舟 ,玉萧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 ,载妓随波任
'五'
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
'六' '七'
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
'八'
应西北流 。
'一'题一作 《江上游》。作于早期游江夏时。
'二'“木兰”,树名,落叶乔木,俗称紫玉兰。“枻(音接)”,同“楫”,舟旁划水的工具。
“沙棠”,木名。据《山海经·西山经》说,沙棠出昆仑山上,人吃了它的果实“入水不溺”。这里
是形容舟的名贵,并非实指。
'三'这句写船的两头坐着吹奏玉萧金管的歌妓。
'四'“樽”,酒器。“斛(音壶)”,十斗为斛。这句夸说饮酒之多。
'五'这两句写诗人飘然欲去求仙和摆脱功名宫贵的出世心情。“乘黄鹤”,见崔颢《黄鹤楼》
注'一'。“仙人”句说欲成仙则须凭借于黄鹤之来。“海客”,见王维《积雨辆川庄作》注'六'。“无
心”,无机心,故可以与海鸥相得。
'六'这两句说功名富贵不能长在,而诗赋文章则可以不朽。屈原,名平。《史记·屈原贾生列
传》中评价屈原的 《离骚》是“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
泥而下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台榭(音谢)”,台上之屋称榭。楚灵王有章华
台,楚庄王有钓台,均以豪华驰名。
'七'这两句矜夸自己的诗歌可以气振河山。“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
岳恒山,中岳嵩山。“沧洲”,指江海之涯。“五岳”、“沧洲”都是隐者的去处。这两句说隐去后
还要以诗赋自适。
'八'“汉水”,发源于陕西宁羌县,东流至襄阳会白河,折而南流。这两句意思说,功名富贵
是绝对不会长在的。
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一'
'二'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毅转秦地雷。
'三'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四' '五'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
'六'
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邱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
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九重出人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
'七' '八'
归 。玉浆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
'一'“西岳”,华山。“云台”,见《古风》(“西上莲花山”)注'四'。“丹邱子”,即元
丹邱,李白于安陆时所结识的一位道友,于颜阳、嵩山、石门山等处都有别业。李白从游甚久,赠诗
亦特多。本篇写黄河的奔腾冲泻之势及华山的峥嵘秀伟,运用神话传说,驰骋想象,使山河更带有神
… 页面 70…
奇的色彩。
'二'这两句写华山的雄伟及登山远眺所见到的黄河。据《华山记》所载,从华山的落雁峰“俯
眺三秦,旷莽无际。黄河如一缕水,缭绕岳下”。
'三'这四句写黄河。先写河的触山动地的汹涌澎湃之势,继写何的急流盘旋成涡,声如巨雷,
最后写何水在阳光下,反映出灿烂辉煌的色彩,并把它和人的命运连系起来。“盘涡毂(音姑)转”,
车轮的中心处称毂,这里形容水波急流,盘旋如轮转。“荣光休气”,形容河水在阳光下所呈现的光
彩,仿佛一片祥瑞的气象。都是歌颂现实。“千年一清”,黄河多挟泥沙,古代以河清为吉祥之事,
也以河清称颂清明的治世。“圣人”,指当时的皇帝唐玄宗。
'四'这两句写河水咆哮奔流,分擘了中条山 (即雷首山,又称首阳山)和华山,使得洪波能直
流喷注东海,描写了黄河的伟大力量。据《水经注·河水》引古语:“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
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踏,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
'五'这两句写巨灵擘山后给山带来的影响。“三峰”,指落雁峰、莲花峰、朝阳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