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句说我欲按照越人所述而梦游吴越。“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五'“湖月”以下写梦游所见。“谢公”,指谢灵运。谢灵运为游山特制一种木屐,世称“谢
公屐”。《南史·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
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青云梯”,指山中石级。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
客,共登青云梯。”
'六'“天鸡”,《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
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七'“瞑”,夜。
'八'这句谓熊咆龙吟的声音殷殷然震响于岩石与泉水之间。“殷(音隐)”,形容大声。
'九'“列缺”,闪电。“洞天”,指神仙居地。“石扇”,石门。“扇”,一作“扉”。“訇
(音轰)”,大声。
'十'“青冥”句言洞中另现天地。“青冥”,指高空。“金银台”,神仙居处。郭璞《游仙诗》: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十一'“云之君”,《楚辞·九歌》有《云中君》篇。这里泛指神仙。
'十二'这两句都是写神仙的游乐。“虎鼓瑟”,张衡《西京赋》:“白虎鼓瑟,苍龙吹篪。”
“鸾回车”,据《太平御览·道部·真人上》引《白羽经》:“太真丈人,登白鸾之车,驾黑凤于九
源。”“列如麻”,言神仙众多。
'十三'“向来”,指觉醒前。
'十四'这两句大意说最好还是到名山求仙。“白鹿”,《楚辞·哀时命》:“浮云雾而入冥兮,
骑白鹿而容与。”
'十五'末两句说不能忍辱受屈奉事权贵。“摧眉”,低头。“折腰”,弯腰。萧统《陶渊明传》: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缓出职,赋《归去来》。”(见《昭明太
子集》)。
金陵酒肆留别'一'
'二'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三'。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一'李白出川去越中时,曾在金陵逗留。这诗或即当时所作。
'二'“压酒”,新酒酿熟时,压紧榨床取酒。
'三'“欲行不行”,指行人(李白自己)和送行的金陵子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
'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黄鹤楼”,见崔颢《黄鹤楼》注'一'。李白在安陆居住时认识了孟浩然。这诗大约是送
孟浩然游吴越时所作。“广陵”,即今江苏省扬州市。
… 页面 76…
'二'“烟花”,指春天繁华的景物。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一'
'二'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成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
'三'
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
'一'此诗当是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东游齐鲁时所作。诗中反复提长安,又言“此情不
可道”,似有不平之意。“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西京”,长安,天宝初改称西京。
'二'“咸阳”,实指长安。唐代长安城的范围较今西安城大,咸阳即长安市郊。这两句说我心
跟着归客,随风飞到长安去了。
'三'这两句说看着看着终于看不见你西去的身影,只见连绵的山峦升起云雾。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一'
'二' '三'
君思颖水绿,忽复归篙岑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
'四' '五'
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
'一'原诗二首,此为第二首。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送裴图南,发了一通洗耳洗心的议论,表现
了对归隐与出仕的看法,对当时沽名钩誊的隐士,是深刻的嘲讽。
'二'“颖水”,源出河南省登封县西南,东南流到安徽省正阳关人淮河。“篙岑”,篙山。
'三'“洗耳”,相传尧曾请高士许由做九州长,许由听了立刻到颖水边洗耳,认为尧的话污了
他的耳朵。这两句劝裴图南不要洗耳,应该洗心。
'四'这两句承前进一步说明“洗心”可以使感情纯洁,“洗耳”则只是为了沽名钓誉。唐代有
些隐士把“隐”作为邀取功名利禄的手段。如《新唐书·卢藏用传》云:“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
人目为 ‘随驾隐士’,晚乃徇权利,务为骄纵,素节尽矣。司马承祯尝召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
南曰: ‘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李白这里就是反对这些欺世
盗名的假隐士。
'五'末两句说谢安最后还是为了民族国家起而出仕,有劝裴出仕及申述自己心愿的意思。“谢
公”,指晋朝的谢安。据《晋书·谢安传》说谢安早期屡次辞官不就,当时有人说“安石(谢安字)
不肯出,将如苍生何”!李白在《永王东巡歌》中也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话,
安邦济世是李白一贯的思想。
送友人
'一' '二'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三' '四'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一'“郭”,外城。
'二'“孤蓬”,蓬草遇风吹散,飞转无定,诗人常用来比喻游子。
'三'这两句说浮云如游子行踪,来去无定。落日依依山峦,不忍与大地告别,正似故人惜别。
“故人”,是李白自称。
'四'“萧萧”,马鸣声。《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这里
是说分别时两方的马也象不忍离别而萧萧长鸣。
送友人入蜀'一'
… 页面 77…
'二' '三'
见说蚕丛路 ,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 ,
'四'
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
'一'本篇从诗中语气看来,友人是由秦入蜀。大约与《蜀道难》为同时之作。
'二'“蚕丛”,见《蜀道难》注'三'。
'三'“秦栈”,自秦入蜀的栈道。参阅《蜀道难》注'五'。
'四'末两句大意是说,这位友人的官爵地位早有定局,不必再起妄想,去算命卜卦。“君平”,
西汉人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市上卖卜 (见《汉书》卷七十二)。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
'二'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三'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四'
明朝散发弄扁舟 。
'一'诗题《文苑英华》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谢脁楼”,南北朝时南齐诗人谢脁(四六
四——四九九)所建。又称谢公楼或北楼,唐时改名叠嶂楼。在今安徽省宣城县。“校书”,秘书省
校书郎的简称。“云”,人名。
'二'这两句是李白赞美李云 (或李华)的文章和自己的诗歌。“蓬莱文章”,汉代官家著述和
藏书之所称东观,又称之为“老氏藏书室,道家蓬莱山”。据说蓬莱是仙府秘录所在(见《后汉书·窦
融传》李贤注)。“建安”,见《古风》(“大雅久不作”)注'八'。“小谢”,指谢脁。世称谢灵
运为大谢,谢脁为小谢。明人唐汝询 《唐诗解》释“蓬莱”句云:“子(李云)校书蓬莱宫,文有建
安风骨;我 (李白)若小谢,亦清发多奇。”亦可通。
'三'“览”,同“揽”。
'四'末两句说做官既不能称自己的心意,不如到隐逸生活中去找乐趣。“散发”,披发狂放之
意。《后汉书·袁闳传》:“延禧末,党事将作,闳遂散发绝世。”“扁舟”,小舟。
山中问答
'一' '二'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
间。
'一'“碧山”,在今湖北安陆县境。据《安陆县志》卷二六转引《湖广志》:“白兆山,一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