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诗选-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上写从凤翔到邠州,下面转写自邠至鄜。 

      '二十'“坡陀”,冈陵起伏之地。“鄜畤”,鄜州的别称。因古代设有祭坛(畤)而得名。其 

地较高,所以远远就望见了。 

      '二十一'这两句说自己已至水滨,回望仆人还在高处,象在树梢头一样。 

      '二十二'“百万师”,指哥舒翰镇守潼关的二十万军队。“卒”,同“猝”,仓卒。《旧唐书·哥 

舒翰传》:哥舒翰在杨国忠的督逼下,“不得已引师出关。六月四日次于灵宝县之西原,八日与贼交 

战。……因为凶徒所乘,王师自相排挤,坠于河。后者见前军陷败,悉溃,填委于河,死者数万人, 

号叫之声振天地,缚器械以枪为揖投北岸,十不存一二” 

      '二十三'这两句写潼关失守后,安史叛军直驱关中,人民死亡近半。 

      以上三十六句写归途观感,着重描绘出一幅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图景。 

      '二十四'“堕胡尘”,至德元年(七五六)七月,杜甫由鄜州赴灵武途中被叛军所俘,送至长 

安。 

      '二十五'“经年”,杜甫从去年(七五六)七月离家,至今年(七五七)闰八月返回,历时一 

年。 

      '二十六'“娇”,一作“骄”。“白胜雪”,指面色苍白,无血色。 

      '二十七'以上四句总承上句“补绽才过膝”。唐代衣物常绣珍禽怪兽的花纹。《山海经·海外 

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音虹)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 

八尾,皆青黄。”又《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 

鸟身,名曰九凤。”“海图”、“天吴”、“紫凤”,都是“旧绣”上的文饰。“天吴”和“紫凤” 

这两种和水有关的神异的禽兽,可能就是“海图”中的物象。因剪旧物补衣,所以把花纹拆移、颠倒 

了。“裋褐(音束贺)”,指“两小女”穿的粗布衣。 

      '二十八'“那无”,奈何没有。 

      '二十九'“粉黛”,淡青略带黑色的粉,古时妇女用来画眉。“包”,指粉黛包,与下句对举。 

一说指杜甫带回来的行李包裹,非。 

      '三十'“衾”,被头。“裯”,帐子。 

      '三十一'“移时”,一会儿工夫。“朱铅”,胭脂和铅粉。“狼藉”,散乱之状。这四句写小 

儿女的娇痴天真,似受左思《娇女诗》的启发:“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 

赤。”后来卢仝《寄男抱孙》、《示添丁》,李商隐《娇儿诗》等,似都从此生发。 

      '三十二'“杂乱聒”,指上“问事竞挽须”。“聒”,吵闹。 

…  15…

      '三十三'“生理”,生计。 

      以上三十六句备述到家后悲喜交集的情形。 

      '三十四'“蒙尘”,指皇帝尚在外避难,“休练卒”,停止训练军队。“几日休练卒”,是说 

 “能有几天停止军事训练”,句意表明还在艰苦的练军阶段。 

      '三十五'这两句以天气的变化喻国事的转机。“妖氛”,喻安史叛军。“豁”,开朗。 

      '三十六'这两句以阴风西来为喻,说明回纥入境将带来新的祸患。“回纥”,部落名,匈奴族 

的一支,唐末迁入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旧唐书·回纪传》:至德二年(七五七)九月,“回 

纥遣其太子叶护领其将帝德等兵马四千余众,助国讨逆,肃宗宴赐甚厚。又命元帅广平王见叶护,约 

为兄弟,接之颇有恩义。叶护大喜,谓王为兄”。诗中“回纥”一作“回鹘”,未当,德宗贞元四年 

始改称“回鹘”。 

      '三十七'“助顺”,指援助唐王朝平定叛逆。“驰突”,奔驰冲突。 

      '三十八'“少为贵”,以少为贵。“勇决”,勇敢果断。 

      '三十九'这两句写唐肃宗对回纥的援助颇寄重望,而朝臣们迫于形势也不敢再坚持异议。“时 

议气欲夺”,犹言舆论沮丧。 

      '四十'以下六句言只要官军善于调遣,完全可以十分迅速地收复两京,恢复中原,直捣贼巢, 

不必依靠回纥的援助。“伊洛”,两水名,在河南省境内,这里代指东都洛阳。 

      '四十一'“青徐”,青州和徐州,今山东省及江苏省北部,这里泛指西京以东的中原地区。“旋 

瞻”,转眼可见。“恒”,恒山,今山西省境内。“碣”,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这里泛指 

安史叛军所据之地。 

      '四十二'“昊(音耗)天”,天的泛称。“积霜露”,比喻有“肃杀”之气。 

      '四十三'“其”,岂。“皇纲”,指唐王朝的政治命脉。 

      以上二十八句写国事,叙说对时局的估计和复国策略的建议。 

      '四十四'“狼狈初”,指玄宗仓皇奔蜀事。 

      '四十五'“奸臣”,指杨国忠。“菹醢(音居海)”,砍成肉酱。据《通鉴·唐纪三十四》, 

杨国忠在马嵬驿,“军士追杀之,屠割支体,以枪揭其首于驿门外”。 

      '四十六'“同恶”,指杨的家族和党羽。“荡析”,飘荡离析,这里指死亡。《通鉴·唐纪三 

十四》记载杨国忠被杀后,军士们“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暄及韩国、秦国夫人。(接,新旧《唐书·杨 

贵妃传》皆言秦国夫人先已死去)御史大夫魏方进曰: ‘汝曹何敢害宰相!’众又杀之。……国忠妻 

裴柔与其幼子唏及虢国夫人、夫人子裴徽,皆走至陈仓,县令薛景仙帅吏士追捕,诛之”。 

      '四十七'旧史家从女宠祸国的观点出发,认为夏、殷和西周的灭亡,是由于夏桀、殷纣王、周 

幽王三人各自宠幸妹喜、妲己、褒姒的结果。“褒妲”,联系上句“夏殷”,似当作“妹妲”才与史 

实扣紧。这里是指杨贵妃缢死马鬼驿事,见前《哀江头》注'八'。“中自”,言主动。唐玄宗命杨妃 

死实际是被迫的,这里是讳饰之词。 

      '四十八'“宣光”,周宣王、汉光武帝。他们是振兴西周和建立东汉的中兴之主。这里比肃宗。 

      '四十九'“桓桓”,威武貌。“陈将军”,指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马嵬事变的主持者。“钺”, 

大斧。“仗钺”,言持钺代皇帝诛戮罪人。 

      '五十'“微尔”,没有你。“人尽非”,亡国之后,大家都沦为异族。“非”,指种族的类别 

而言。这句就是《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意思。 

      '五十一'这两句是联想安史叛军占领下长安宫阙的萧条,与 《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情 

景相同。“大同殿”,宋敏求《长安志》卷九:“南内兴庆宫,……勤政楼之北曰大同门,其内大同 

殿。”“白兽闼”,即白兽门。据《三辅黄图》,未央宫有白虎殿,后因避唐太祖李虎(唐高祖李渊 

的祖父)讳,改称白兽殿。 

      '五十二'“翠华”,饰有翠羽的旌族,是皇帝仪仗的一种。此句亦即“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 

更望官军至” (《悲陈陶》)之意。 

…  16…

      '五十三'“佳气”,良好的气象。古代迷信方所谓望气术,望气象而预知运数如何。这句是暗 

示唐朝还有中兴的希望。“金阙”,指唐宫。 

      '五十四'“园陵”,唐朝历代皇帝在长安的坟墓。“数”,礼数。 

     这句言京都收复以后,可以扫洒先帝园陵,以全礼数。 

      '五十五'结尾以重建唐太宗的业绩为期望。 

      以上二十句表示乎乱在即、中兴在望的热情期待。 

                                      义鹘行'一' 

阴崖有苍鹰,养子黑柏巅。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雄飞远求食,雌者鸣 
                                      '二' 
辛酸。力强不可制,黄口无半存  。其父从西归,翻身入长烟。斯须领健鹘, 
              '三'                               '四'                                '五' 
痛愤寄所宣  。斗上捩孤影,噭哮来九天 。修鳞脱远枝,巨颡坼老拳 。 
                              '六' 
高空得蹭蹬,短草辞蜿蜒  。折尾能 
      '七'                                                 '八' 
一掉  ,饱肠皆已穿。生虽灭众雏,死亦垂千年  。物情有报复,快意贵 
      '九'                                                                 '十' 
 目前 。兹实鸷鸟最,急难心炯然。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贤 。近经潏 
水湄,此事樵夫传。飘萧觉素发,凛欲冲儒冠'十一'。人生许与分,亦在顾盼 
间'十二'。聊为义鹘行,用激壮士肝'十三'。 

      '一'本篇是寓言诗,写一个潏水樵夫所传鹘杀白蛇,为苍鹰报仇除害的故事。“鹘(音胡)”, 

猛禽,即游隼,为隼类较大的一种。 

      '二'“黄口”,婴儿(唐代户口以初生儿为黄口),这里指小鹰。以上写白蛇吞食小鹰过半。 

      '三'“其父”,指雄鹰。“长烟”,指云雾。“斯须”,一会儿。“所宣”,指雄鹰对鹘的诉 

说。后两句说雄鹰很快就带来一只健鹘,将满腔悲愤表达在对鹘的宣诉中。 

      '四'“斗”,即“陡”。“捩(音列)”,转。“孤影”,指鹘(鹘在高空,远望模糊如影。 

空中只有一鹘,所以说“孤影”)。“噭哮(音叫消)”,呼叫声。“九天”,九重天(古代传说天 

有九重),这里指天空高处。这两句说那鹘陡然直上高空,又陡然将身躯翻转,长鸣着俯冲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