耧(落候切)车、下种器也。《通俗文》曰,覆种曰“耧”,一云“耧犁”,其金似镵(chán,蝉)而小。《魏志略》曰,黄甫隆为敦煌太守,民不知耕,隆乃教民作耧犁,省力过半,得谷加五。崔寔(shì,是)论曰,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輓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据齐地大亩,一顷为三十五亩也。今三辅犹赖其利。自注云,“按、三犁共一牛,若今三脚耧矣”。然而耧种之制不一,有独脚、两脚、三脚之异;今燕赵齐鲁之间,多有两脚耧,关以西有四脚耧,但添一牛,功又速也。
夫耧、中土皆用之,他方或未经见,恐难成造。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垅,横桄(guāng,光)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旁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王荆公诗云:富家种论石,贫家种论斗,
贫富同一时,倾泻应心手,
行看万垅间,坐使千箱有,
利物博如此,何惭在牛后。
耧车,据史书记载,西汉时赵过首先创制有三个耧腿的三脚耧。先在西汉首都长安附近推广,后传到全国各地。近年在山西平陆县发掘的汉墓壁画中就画着三脚耧播种的图像。……
不用耧车而进行条播,就必须先在田中开沟,接着把种子一粒粒撒入沟内,然后覆土,要经过三道工序。用耧车播种则把这三次工序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耧车是农机具史上一项重大发明。
孙子牵着黄牛走在前头,爷爷扶着耧车跟在后头。一个七岁,一个七十岁。随着起伏的脚步,山谷里响起叮当叮当的牛铃声,舒缓,从容,悠远得好像一个神话的开头。
就像是知道人们要播种了,昨天下了整整一天的春雨。一夜醒来,田野山林忽然平添了许多亮眼的绿色。明艳的太阳把潮湿的山野晒出一层淡淡的雾气,一转眼,薄雾散尽,树丛里跳出耀眼的连翘花,黄灿灿的像火炬,在山坡上东一簇西一簇地燃烧着。布谷鸟的叫声远远地传过来,忽隐忽现,总让人想起哀怨的女人。老福田看着孙子稚嫩的后背,圆圆的脑袋,心里不由得一阵发软。
“牛牛,你累吗?累了就歇歇吧。”
孙子牵了牛,只能侧回半个头。孙子脆生生地回答:“爷,走吧,我不累。”而后,又反问,“爷,你累吗?”
老福田开心地笑起来,“呵呵,不累,不累,牛牛不累,爷爷更不累。”
翻耕过的土地吸了雨水了,又松又软。镶了铁犁铧的三条耧腿插进松软的黄土,随着老福田晃动的双手,三行谷种顺着空芯的耧腿,均匀密集地播撒到浅浅的犁沟里,随即,又被翻落下来的黄土轻轻覆盖。正是开耕下种的好日子,可是山谷的梯田里冷冷清清的,只有孤零零的这爷孙俩。蓝天黄土之间,两个人,一头牛,一架耧车,排成小小的一个队伍。一垄三行,一去一回。渐渐地,播种好的行垄宽阔起来。
dvbbs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恢复默认设置
动网默认风格
青青河草1
红红夜思
粉色回忆
水晶紫色
123
版面双列
版面双列
星秀
星秀
C。B。O
C。B。O
msn
msn
向左走,向右飞
向左走,向右飞
花城
花城
空谷圣诞风格
空谷圣诞
绿色清爽
绿色清爽
默认风格'2005…10'
默认风格
青青河草
默认风格'2005…10'
青青河草
默认风格'2005…10'
青青河草
默认风格'2005…10'
青青河草
竹林春色
竹林春色
默认风格'2005…10'
默认风格
秋意盎然
棕红预览
紫色淡雅
青青河草
橘子红了
红红夜思
粉色回忆
水晶紫色
竹林春色
竹林春色
绿色梦幻
绿色梦幻
yws1976 重登录隐身用户控制面板搜索 风格论坛状态论坛展区道具中心退出
我的收件箱 (0)》》 小说月报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云梦中文网 → ≡世界纵横≡ → 【文学天地】 → 《小说月报》 → 《小说月报》2006年第5期
赞助商链接 您是本帖的第 466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收藏 修复 标题:《小说月报》2006年第5期涢水客
等级:版主
文章:8826
积分:4944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1月29日
第 25 楼
爷爷还是心疼孙子。又问,“牛牛,咱歇歇吧?”
孙子还是不回头,还是脆生生地回答,“爷,再走走吧,爷。”
老福田说:“咱们不累,花摇摇可是累了,花摇摇肚子里还有个犊子呢。”
花摇摇是孙子手里牵的母牛。
孙子熟练地拉住牛绳,停下来,“那就让花摇摇歇歇吧。”
春天的气息被太阳晒得很舒服,很暖和。停止了耕作的母牛放松了身体,轻轻甩着尾巴,开始有滋有味儿地反刍,温顺的大眼睛一眨一眨。黄牛身后,爷孙俩在梯田边的石塄上坐下来,也放松了身体。布谷鸟的叫声又在山谷里响起来。
牛牛说:“爷,好听。”
老福田说:“是呢,怪好听。”
牛牛说:“爷,你说是谁告给它的,为啥它种谷的时候就叫呀?”
这个问题有点难,老福田想了想,“是老天爷告的,山上树绿了,连翘花开了,布谷子就知道自己该叫了。”
牛牛叹了口气,正儿八经地发起愁来,“也不知道去了南柳村还有没有布谷子叫了?”
老福田心里一动,孙子说得是拆迁并村的事情。县政府、乡政府已经开过多少次会了,这一带的山底下勘探发现了大煤矿,已经开始修桥、修路,还要修建采煤厂,洗煤厂,焦炭厂,一切都已经决定了,要把偏远、人少的小村子,合并到大村子里去,给煤矿腾地方。还要统一盖房,统一安自来水,统一安电灯、电话、卫星电视,说是要建设新农村。新房都已经盖好了,每家一幢院子。到了“新农村”每家每户另外分地,大多数年轻人还要安排到矿上去工作。为这件事,南柳村还扩建了新学校。拆迁的村子全部撂荒,除了煤矿要占的地以外,剩下的退耕还林。老林沟也一样,人一走,村子就荒了。不用几年,原来住人的房子、院子里就会长满了树,长满了野藤荒草。村里的人已经迁走了一半,剩下的明年也得迁,到明年,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老林沟了。孙子的担心老福田回答不上来,老福田自己也不知道,开了煤矿的南柳村有没有布谷鸟。老福田只好把青筋暴突的老手伸出来,把自己的怜惜轻轻地放在孙子圆圆的小脑袋上。
牛牛忽然转了弯儿,“爷,花摇摇为啥会驾耧啊?”
老福田捏下孙子衣服上的一片草叶,“都是慢慢调教的。和你一样,你小时候不是也不会说话,不会干活儿,后来大人们慢慢教,就会了。”
牛牛又拐了个弯儿,“爷,咱的耧是你做的吗?”
“不是。”
“那是谁做的?”
“五人坪的金堂。”
“金堂会做耧,也是你教的?”
“不是。金堂会做耧是他师父传灯爷教的。”
“传灯爷做耧是谁教的?”
“是传灯爷师傅的师傅教的。”
牛牛有点掰不清了,“……师傅的师傅是谁教的呀?”
看着孙子还是有些困惑的眼睛,老福田笑了,“人不大,倒会刨根儿呀!行,咱就打破沙锅问到底,爷爷今天就给我牛牛说说耧车到底是咋来的,说说师傅的师傅,大人的大人到底都是从哪儿来的。”
一边说着,老福田点起一根烟。
“从前呀,咱们乱流河这道川里有个说书的秦瞎子,秦瞎子说书说了一辈子,谁也说不清楚秦瞎子到底有多大岁数了。这秦瞎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古到今没有他不知道的。秦瞎子说,老以前老以前,天和地就像个鸡蛋,蛋黄和蛋清是包在一块儿的,没有黑夜,也没有白天,就好比一包混水。这包混水里包了个盘古爷,一包就是一万八千年。说有一天盘古爷醒过来,起身一站,雷鸣电闪,一扯几万里,狂风大寸一下几千年,就把一包混水分开啦,清的飘上去变成天,混的沉下来变成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爷呢,一天九变,日长一丈。天越长越高,地越长越厚,盘古爷越长越长,不知长了几万几千年。你站在盘古爷的肩膀上看不见他的脚,你站在盘古爷的脚底下看不见他的脸,盘古爷就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后来,大英雄盘古爷一死,他的身子就变成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万物,从此就有了黑夜白天,就有了世界,可是没有人。就这样,不知又过了几万几千年,天塌地陷,大火烧山,洪水滔天,眼看没法儿了,眼看世界要毁了,就出了伏羲爷和女娲娘娘兄妹俩。女娲娘娘跟一只大海龟借来四条腿,东西南北一支,就把天给支起来,把地给摆平了。女娲娘娘又炼五色石补好天上的大窟窿。伏羲爷和女娲娘娘嫌这没有人的世界太荒凉,就生出来这世界上的第一个男人和第一个女人。女娲娘娘看看人还是太少,就照着那一男一女的模样,用河边的泥捏出没数的人来,从那以后,这个世界上就有了人,就有了大人和娃娃。伏羲爷教给人们打猎捞鱼,养牛养羊。那时候的人们,渴了喝河水,饿了吃野果,冷了盖树叶,没有一天好日子过,饿死、病死了不知道多少人。照这样,熬到哪一天才算是头呀?又过了几万几千年,总算熬出一个神农爷来,神农爷尝百草,教给人们用草药看病。神农爷辨五谷,教给人们用树枝子、石头片子挖土掘地种庄稼。你说木头、石头又笨又沉哪好使呀?可那时候开天辟地刚刚开头,啥都没有,你没有别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