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面 93…
百战奇略 ·91·
纳了荀攸的这一建议,打败了围困白马的袁绍军,击斩了袁军
大将颜良,解除了白马被困之危,创造了以佯动为“示形”内
容而战胜强敌的成功战例。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人兵力众多,就要用制造虚形假像
的“示形”之法来改变敌人的兵势,迫使它不敢不分兵来防备
我。敌人的兵力既然分散了,那么,它在每处的兵力必定减少;
而我军集中兵力于一处,兵力自然众多。用我众多的兵力攻击
寡少的敌人,是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 :“用制造虚形
假像之法诱使敌人暴露弱点,而把我军真实情况隐蔽来不为敌
人所知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曹操同袁绍
对抗于官渡地区。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率兵进攻驻扎
在白马的曹操部将、东郡太守刘延所部,袁绍亲自率兵进至黎
阳,准备南渡黄河。是年夏四月,曹操率军北进援救刘延。荀
攸向曹操献策说 :“现在我军兵少难以抵挡袁军,如果分散他
们的兵力,然后才可以战胜它。您带部分人马向延津方向,摆
出将要北渡黄河攻打其后方的样子,袁绍必定会西来应战。然
后我们率领轻装部队袭击白马,乘其不备而攻之,颜良就可以
为我们所擒 。”曹操听后采纳了他的建议。袁绍听到曹军要从
延津北渡黄河的消息后,立即分兵西向应战。曹操乘机率兵日
夜兼程直趋白马,当进抵距白马尚有十余里时,颜良得悉大为
吃惊,匆忙前来迎战。曹操派大将张辽、关羽为前锋,打败了
袁军,击斩了颜良,于是解除了白马之危。
【原文】
… 页面 94…
百战奇略 ·92·
凡与敌战,若彼众多,则设虚形以分其势,彼不敢不分兵
以备我。敌势既分,其兵必寡;我专为一,其卒自众。以众击
寡,无有不胜。法曰 :“形人而我无形。”①汉末,建安五年,
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②。绍遣郭图③、淳十琼、颜良攻曹将
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④,绍率兵至黎阳⑤,将渡河。夏四月,
曹操北救延。荀攸⑥说操曰 :“今兵少不可敌,若分其势乃可。
公到延津⑦,若将渡河向其后,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
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 。”操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
操乃率军兼行趋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迎战。操使张
辽、关羽前登,击破之,斩良,遂解白马之围。⑧
【注释】
①形人而我无形: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官渡:古地名。位于今河南中牟东北,临古官渡水。东汉建
安五年(公元200年 ),曹操以劣势兵力歼灭袁绍主力于此,
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今尚存上垒遗迹,称中牟台,又名曹
公台。
③郭图: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字公则。为袁绍谋士,
曾劝绍乘汉献帝东迁,将其挟持于邺,但不为绍从。
④白马:古县名。位于今河南滑县东。
⑤黎阳:汉置县 。位于今河南浚县东。《汉书·地理志》注引
“晋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
名,取水之阳以为名。’”
⑥荀攸:东汉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字公达。东汉末,曾任
黄门侍郎,后为曹操军师,从征屡献计谋,被任为尚书令。后
随曹操攻孙权,病死于途中。
… 页面 95…
百战奇略 ·93·
⑦延津:古津渡名。位于今河南汲县东之古黄河渡口。
⑧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 页面 96…
百战奇略 ·94·
24.势战
【提示】
本篇以《势战》为题,旨在阐述充分利用有利态势击敌的
问题。它认为,作战上所讲的“势”,就是利用击敌的有利态
势问题。只要抓住敌人可被击败的有利态势,不失时机地进攻
之,就一定能够打败敌人。因此,本篇这里所讲的“乘势”问
题,从作战指导的角度看,乃是一个如何正确选择战机的问题。
作战时机,特别是战略决战时机,选择得是否恰当有利,将直
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败。所以,正确选择战机问题,历来是为兵
家所极其重视和把握的问题。
西晋武帝咸宁五年(公元279年 ),晋灭吴战争,就是
充分利用有利态势,不失时机地发动进攻而取得决战胜利的典
型战例。司马炎(司马懿之孙)于魏元帝咸熙二年(公元26
5年)取代曹魏建立西晋以后,为了实现灭吴统一全国的宏图
大略,他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
施,经过十余年的稳步发展,使西晋一跃而成为当时“国富兵
强 ”(见《晋书·杜预传》)的中原大国了。相反,地处江东
的吴国这时在昏君孙皓的残暴统治下,却呈现出“吴之将亡,
贤愚所知 ”(见《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襄
阳记》)的衰败局面。晋武帝司马炎正是在这样对已极为有利
的形势下,及时采纳了镇南大将军杜预、中书令张华等人建议,
派遣大军对吴国发动战略进攻而取得决战胜利的。此役晋在作
… 页面 97…
百战奇略 ·95·
战指导上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能从敌我双方情况和地理条
件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 ”(见《资治
通鉴·魏纪十·元帝景元三年》)的正确战略方针,充分利用
吴国日趋衰败的有利态势和长江顺流而下的有利条件,以二十
万大军兵分六路齐进,给吴军造成不可阻挡的“破竹”之势,
从出兵到占领吴都建业,仅四个月时间,就灭亡了吴国,完成
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译文】
大凡作战中所说的“势 ”,就是利用击敌的有利态势的问
题。趁敌人出现的败灭趋势,我军不失时机地发动攻击,那么,
敌人必定会溃败。诚如兵法所说 :“要利用有利态势击破敌人。
“晋武帝司马炎秘密制定一个灭亡吴国的战略计划,但交给朝
臣讨论时,多数人的主张与帝意相违。唯有羊祜、杜预和张华
的看法与武帝意图相合。征南大将军羊祜病重时,曾向武帝举
荐杜预代替自己职务;待到羊祜一死,晋武帝便任命杜预为镇
南大将军,督统荆州一切军务。杜预奉命到镇后,修缮兵器铠
甲以搞好战备,加强部队训练以显扬武威。他在选拔精锐部队
大败吴国西陵都督张政之后 ,就向晋武帝请示大举伐吴的日
期,武帝回复说等到明年再考虑大举攻吴之事。为此,杜预再
次上表申述己见说 :“凡事都要分析比较它的利害得失,现在
攻吴之举,其有利方面占到十分之八、九,而不利方面只有十
分之一、二,其结局最差不过没有成功而已。朝臣们说吴国败
亡的形势还没有到来 ,(他们所以这样说)只是因为灭吴之决
策不是出于他们的谋划,胜利后的功绩也不能归于他们本身,
且又都羞于承认自己原来意见的错误,所以至今仍然固执己见
… 页面 98…
百战奇略 ·96·
而反对伐吴。往昔汉宣帝在朝臣讨论赵充国关于在羌族地区实
行屯田戍边的奏章时,经反复比较而采纳了充国的建议后,严
厉批评了那些参与讨论而持反对意见的大臣,迫使他们各个都
叩头请罪。宣帝这样做为的是杜绝那些固执异说的反对者。自
入秋以来,伐吴之事已经逐渐外露,倘若中途停止而拖延进攻
时间,那么,吴国皇帝孙皓因担心被伐而想出对策来,或如迁
都武昌,增修江南城防设施,疏散城镇居民,将会给我们造成
城镇不可攻拔,野外无所掠获的被动局面,一旦吴国把大批舰
船集中到夏口对我进行防御,那么,明年伐吴的计划或许就落
空了 。”就在晋武帝与中书令张华下围棋兴致正浓之时,恰逢
杜预的奏表送到 。张华立即推开棋盘拱手向武帝说:“陛下英
明伟大,战无不胜,国家富饶,兵力强大;吴王孙皓荒淫暴
虐,滥杀贤能之人,现在立即出兵进攻他,将不费多大代价就
可以平定吴国 。”晋武帝听后,就批准了杜预的建议。杜预于
是把部队集中到江陵,并派周旨、伍巢等将率军乘船夜渡长江
以袭击乐乡;晋军沿途多插旗帜,点火于巴山之上,出击其要
害之地,从心理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俘虏了吴军都督孙歆。晋
军在平定了长江上游地区后,从湘江以南至交州、广州的广大
地区的吴国州郡,都望风不战而降,杜预则亲执符节宣读皇帝
诏书,一一加以安抚。在晋军众将举行会议时,有人提出说:
“已据江南百年的吴国敌寇,是很难一下子把它完全战胜的。
如今正值酷暑,雨季已经开始,疫病将要流行。因此,我们应
当等到冬季到来之时;再大举进攻吧。”杜预则坚定地回答说:
“从前燕国大将乐毅凭借济西一战,而一鼓作气地吞并了齐国。
现在,我军已经声威大振,对敌进攻如同刀劈长竹一样,数节
劈开之后,其余的就会迎刃而解,再也用不着费力了 。”于是,
杜预指挥众将率军直趋吴国京都建业,沿途所过城镇的吴军,
… 页面 99…
百战奇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