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帝王故事100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帝王故事100篇-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信唯有帕麦斯顿能够赢得战争,维多利亚女王被迫违心地于1855年任命帕麦 

斯顿为首相。尽管帕麦斯顿上台以后,联军的作战能力改进不大,但战争还 

是打赢了。而且,多亏帕麦斯顿在缔结和约时的坚决态度,俄国被迫割地给 

土耳其,并放弃在黑海留驻舰队的权利。 

     维多利亚女王赞赏帕麦斯顿在和平谈判中的表现,同她的关系开始好 

转。女王同首相关系好转的另一个原因是,帕麦斯顿成功他说服议会,最终 

满足女王的愿望,将“女王之夫”这一头衔正式授与艾伯特。 

     维多利亚女王同首相较好的关系只维持了几年。1864年,德国和丹麦爆 

发了战争,帕麦斯顿和他的外交大臣罗素支持丹麦,而女王却同情德国,所 

以出现了新的紧张关系。帕麦斯顿1865年就去世了。女王说:“上帝知道, 

在外交事务方面我们与他有多少分歧。不过,作为首相,他在国内搞得不错, 

对我也很好。可我从来就不喜欢他。” 

     1861年12月,维多利亚女王经历了个人最大的悲剧:艾伯特死于伤寒, 

享年42岁。女王因丈夫之死而身心交瘁,她几次哭昏迷过去。 

     丈大去世后,维多利亚女王完全隐居起来了,大臣们要求她亲自主持议 

会开幕式,要求她至少偶尔在臣民中露面,她一概不予理会。但在丈夫去世 

的最初几天里,女王仍强忍悲痛审阅外交文件。后来,女王大部分时间住在 

苏格兰高地的别墅中,那是她与艾伯特于1847年得到的,他俩曾在那里度过 

快乐的时光。 

     艾伯特死后的10年中,维多利亚女王处于一名苏格兰臣仆布朗的影响之 

下。布朗的率直态度和善意关心很使女王高兴。当他把一条围巾披在女王双 

肩上,防止她着凉并训斥她不注意照顾自己身体时,竟称呼“女人”而不是 


… Page 429…

 “女王”。女王并不在意。维多利亚女王在这一点上和丈夫生前一样,认为 

劳动人民忠于君主而不遵守宫廷礼仪的常规,远比那些傲慢、虚伪而且常常 

道德败坏的贵族强得多。女王遗憾的是,她的儿子威尔士亲王就成了他们那 

一伙。 

     维多利亚女王理想的政府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国王,根据宪法治理心满 

意足的忠实臣民。女王认为她的这一理想被自私而一心追求享乐的贵族和信 

仰民主的激进派,双双破坏了。 

     1868年,本杰明·迪斯雷利成为首相。尽管他在职仅仅9个月,但与维 

多利亚女王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他1874年第二次出任为期6 

年的首相时更为密切。迪斯雷利告诉一位朋友说:“人人喜欢奉承。见到女 

王,竭力奉承就行了。”他求见女王或给女王上书,言词都非常夸张,到了 

肉麻程度,但并没达到女王反感的程度。 

     维多利亚女王给了迪斯雷利非凡的荣耀,在他倒台时,女王亲自到他的 

乡间别墅看望他。第二年,迪斯雷利死时,女王也十分悲痛。 

     维多利亚女王回忆迪斯雷利生前,曾劝说同意授予她印度女皇尊号,这 

使她感到满足。维多利亚女王津津乐道于这一头衔,对她的殖民地印度帝国, 

表现出强烈的关心。 

     1857年5月,在英国军队中占绝大多数的印度高等种姓军人起义时,由 

于英国殖民者及其家族在坎普尔等地遭到杀害,英国国内舆论要求对印度人 

大开杀戒,以示报复,而维多利亚女王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保持冷静的人之 



一。 



     维多利亚女王回忆,那时艾伯特还健在,精明能干的丈夫协助他妥善处 

理了印度的突发事件。女王授意印度总督坎宁勋爵发表通告,劝说战场上的 

各级指挥官,在处死印度人时一定要克制。女王对她的印度臣民具有高度责 

任感。对印度就像对英国一样,她的理想是家长式的政府。当她看到在印度 

的英国军官流露出种族偏见时,总是怒不可遏。 

     在维多利亚女王的晚年,她由于与一名印度臣仆关系密切而激怒了朝 

臣。当时在南非的布尔人——荷兰人的后裔,对当地黑人大肆杀戮;英军在 

女王号召下,发动了两次对布尔人的战争,并且消灭了两个布尔人的共和国。 

由此可见维多利亚女王反对种族歧视的开明态度,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然而,毕竟因为历史的局限性,当沾满中国太平军战士鲜血的英军将领戈登, 

在非洲苏丹被起义的人民杀死时,维多利亚女王却“非常震惊”,并且坚决 

谴责首相没有采取迅速行动去援救戈登。 

     维多利亚女王保守主义的、帝国主义的观点,与相当数量的英国人不谋 

而合。由索尔兹伯里勋爵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在她一生最后的 15年中执政 

12年。晚年的女王极受英国公众的崇敬以至于崇拜。 

     1896年9月23日,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她的在位期已比乔治 

三世的长了一天,任何一位以前的英王,在位都不如她的长。1887年庆祝维 

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大典,成了全国的狂欢节日。而 10年后的1897年庆 

祝她统治60周年的狂热场面,使10年前那次大典黯然尖色。庆祝登基60 

周年大典的高潮是,女王光临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万民欢呼,女王喃喃地说: 

 “我太感动了,也太感激了。” 

     在业余时间,女王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当她读完《爱丽斯漫游奇境》一 

书后,为其中情节所吸引,命人转达作者,下一部书一定要先送她一本。女 


… Page 430…

王果然很快又收到了作者寄来的新书。 

     维多利亚女王与中国也有过交往。当时中国的女统治者慈禧太后曾向维 

多利亚女王赠送过条幅,这条幅至今还存放在伊丽莎白二世的行宫温莎城堡 

中。 

     1890年,维多利亚女王送给清朝德宗皇帝一座自鸣钟,钟上镌刻贺联: 

 “日月同明,极十二时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寿康。”没想到 

慈禧生平最恨。“明”字,“日月同明”,在她看来,与民间反清秘密组织 

的口号“扶明灭清”无异,时钟被搬出大殿,封进库房之中,1900年4月, 

81岁高龄的雏多利亚女王,一改每年去法国南部度假的惯例,前往爱尔兰, 

以表示对爱尔兰为英布战争提供兵源的感谢。她在首都柏林住了3个星期, 

身体略感不适,此后一天不如一天,于1901年1月22日病故于怀特岛,维 

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如此之长,以致全国绝大多数人从记事起,就一直在她 

的统治之下生活。她的去世,使不少英国人惊恐万状,不知所措;官员们手 

忙脚乱,不知道新国王应该如何继位,因为这种事情已经中断了整整62年。 

女王的家族中已有37个曾孙曾外孙,遍布欧洲各国宫廷。 

     女王死后,59岁的王子威尔士亲土即位,他就是爱德华七世。 

                                                                     (贺文) 


… Page 431…

                           “水手国王”乔治五世 



     英国人普遍认为,乔治五世是一位“水手国王”。因为这4个字准确抓 

住了他性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乔治五世早年受的是当海军职业军人而 

不是当国王的训练,至今举止诙谐,那是早年在舰艇上生活留下的。 

     乔治五世1865年6月3日生于伦敦,是威尔士亲王和他的王妃的次子。 

他的欢乐的童年大部分在诺福克度过,不过也常去伦敦和威尔士亲王的庄 

园。他和哥哥维克托王子一起师从道尔顿牧师。 

     1877年,在道尔顿陪同下,两位王子作为海军学员,被派到达特劳斯的 

 “不列颠”号战舰上,接受航海教育。乔治王子是最年轻的海军学员,他很 

快便爱上了大海的一切。他和哥哥在道尔顿陪同下,又登上训练舰“巴坎蒂 

尔”号,进行了两次远航后,乔治更加热爱水兵生活了。后一次远航曾把两 

个王子带到澳大利亚和日本。 

     乔治18岁时,两位王子分开了。长兄被派到陆军深造,为他继承王位作 

好准备。而乔治王子的前途,则是一生在海军中做一名职业军官,乔冶身子 

不高,狮子鼻,一双明亮的蓝眼睛衬托着白哲的皮肤,还有他那有名的高嗓 

门,都与众不同。他能意识到自己的脾气非常暴躁,但这仅是表面现象,其 

实他心眼并不坏。 

     乔治王子对科学文化不感兴趣,但他却成了一名出色的海军军官。到 

1889年中期,他就成为一艘鱼雷艇的艇长。1891年,他升为海军中队长,不 

过,晋升不久他就害上了一场严重的伤寒。 

     伤寒病标志着乔治的海军现役生涯告一段落。 

     1892年1月14日,当他正在继续康复时,长兄维克托王子却死于肺炎。 

当时他的奶奶维多利亚女王还在位,乔治写信给女王说:“没有任何两个人 

能超越我们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仅在几个礼拜之前,其长兄刚与玛丽公 

主订婚,那是一位美貌而庄重的年轻姑娘,是特意选来约束生活放荡、头脑 

简单的王位继承人维克托的。没想到维克托竟早逝了。 

     乔治王子的处境由此而完全改变了。他被封为约克公爵,进入上院,并 

在27岁时受命从事其长兄所接受的那种教育,主要是师从贝吉和攻读英国宪 

法,还要攻读德语。 

     维多利亚女王非常关心乔治的婚姻问题。女王认为乔治那未过门的嫂嫂 

配他是再合适不过了。 

     18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