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单承,用“萧索”突出思者与被思者的情状,十分痛惜。这是她的推想:
是不是因为离别后,音信难通,而使情感冷淡了呢?心上的人如今又飘泊到
何处了呢?末尾以问语出现,推进一层,表现了思念之切,也突出了女主人
公此刻茫然无依的心绪。
其三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离别橹
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注】
铜鼓二句——铜鼓敲响,赛会迎神来了;满庭院的旌旗羽盖来回飘扬。
铜鼓:古代南边少数民族的乐器,如坐墩,中空,满鼓皆有细花纹,四
角有小蟾蜍,两人抬着走,击之声如奢鼓。《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在交
趾(今越南一带)得骆越铜鼓。赛神:赛神会,又称“赛会”。唐代风俗,
在神诞生之日,具备仪仗、金鼓、杂戏等,迎神出庙,周游街巷。幡(fan
番):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盖:荷盖,像伞一样的仪仗器物。这两
句写赛会的热闹场面。
水村二句——水村里、江边上,好像风行雷过,楚山烟雾消散,清丽如
画。
浦:水滨。风雷:形容迎神之车马声如凤雷震荡。
橹声——离别时船桨击水的声音。橹(lu 鲁):大船桨,用人摇动而拨
水,使船前进。
青麦两句——麦色青绿,燕子自由地飞来飞去,女主人公在珠阁之上,
卷起帘幕,愁对春景。青麦:麦青时节,约夏历三月。落落:形容燕子飞行
悠然自在的样子。珠阁:华丽的楼阁。“卷帘愁对珠阁”应理解为在珠楼中
卷帘愁对帘外春色。
【析】
这首词是写别易会难的怨艾。
上片初看是写赛神会的盛况:山村江浦,铜鼓声声,幡盖阵阵,车驰风
雪,何等热闹。赛会一过,烟开云散,楚山历历,何等空寂。这虽只是就题
写来,而却别有深意:以赛会的两个场面,喻神之来去自由,反衬出人别易
会难,去而不归。可以说这几句是从旁以横笔铺写的。
下片则是中锋纵笔,抒写人情。“离别”句是追忆兰舟送别的苦况:橹
声似也因惜别而萧索,衬托别情难耐;“玉容”句写女主人公因离别而惆怅
消瘦。末二句写她深感聚首不易,后会难期,怀远之时,卷帘只有空阁相对!
而暮春三月,麦草青青,紫燕双飞,更使她触景伤怀,倍增其怨。《栩庄漫
记》评道:“上半阕颇有《楚辞?九歌》风味,‘楚山’一语最妙。”
女冠子
其一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雪胸鸾
镜里,琪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注】
含娇二句——带着娇态,含着微笑,隔夜的翠眉已薄,脸上的胭脂已淡,
而仍然显得美丽。宿翠残红:指脸面上的残妆,未重新打扮。窈窕(yǎotiǎ
o 咬挑):形容女子文静而美丽。《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
子好逑。”也有形容少年美貌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云有第三郎,
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寒玉二句——晶莹的玉簪寒如秋水,帷幕的轻纱如卷碧烟。“簪”、“卷”,
都是动词。
雪胸句——在鸾镜中,微露如雪的胸脯。鸾镜:见温词《菩萨蛮》“其
十”注。
琪树句——女主人如亭亭玉立的琪树,在凤楼之前。琪树:仙家的玉树。
李绅《诗序》:“琪树垂条如弱柳,一年绿,二年碧,三年红。”《竹林诗
评》:“邱迟之作,如琪树玲珑,金枝布护。”凤楼:泛指华丽的楼阁。鲍
照《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这里是指仙家所居
之楼。
寄语句——指女方寄言给自己的伴侣,劝之早日求道成仙。寄语:传信。
青娥:扬雄《方言》:“秦谓好曰娥。”“青娥”指美丽的少女。江淹《水
上神女赋》:“青娥羞艳。”
【析】
这首词完全只着意于女道士的容貌刻画,结尾二句写其心愿,都无深意。
其二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玉楼相
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注】
霞帔三句——彩霞般的披肩,云一般的鬓发,镶金的镜子里,出现了她
如雪洁净的容貌,她对镜正画着略带愁意的蛾眉。霞披:彩色的披肩。钿镜:
用金片妆饰的镜子。
遮语二句——写女主人含羞的姿态,回转轻扇遮着面说话,含着羞涩放
下锦绣帷幕。
玉楼二句——写女主人望女伴早日来到。花洞:百花遍开的仙洞。意思
是站在玉楼上盼女伴已久,恨女伴来迟。
早晚二句——写女主人的愿望:自己迟早总要乘鸾而去,希望女友不要
遗弃。鸾:仙人所乘坐的鸾凤之类。据《集仙录》载,天使降时,鸾鹤千万,
众仙毕集,高者乘鸾,次乘麒麟,次乘龙。
【析】
这一首与前一首一样,也是写女道士的,全是铺陈外貌妆束,无可取之
处。
玉蝴蝶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注】
秋风二句——秋风飒飒,景物凄凉,使人感伤离别,想到远去的亲人还
未回返。
塞外二句——边塞的草木早已枯黄,而鸿雁南飞,为何到迟?雁到迟:
语意双关,有“雁书”到迟之意。
芙蓉二句——如荷花一样美丽的面容已显凋谢之意,如柳叶一样的黛眉
已枯萎斜坠。芙蓉:荷花。堕:下落。这里指眉色淡如枯柳。
【析】
这首词写闺人秋日怀远。
上片开头二句,一写往日离别,一写今日望归,双起单承。而秋风则是
共同的典型环境,由“伤离”而“未归”,其间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出语
看似平淡,而词情酸楚,韵调悲凄,后二句全由“未归时”展开,写女主人
公的内心活动:“塞外”句一笔宕开,设想远人所在的地域状貌,“江南”
句由远及近,由“塞外”而“雁”,由“雁”而连及远人的书信,线条明晰,
思远情致描摹深透,一种细腻之情洋溢字里行间。“草先衰”,“雁到迟”,
足见地远天遥。上片在时间与空间上回环跳跃,把殷切怀人的情意,表达得
淋漓尽致。
过片句写女主人公的形象:嫩脸憔悴,如荷花凋落,愁眉懒画,皆因行
客未归,结尾二句,总揽全章,纵笔写情:草木凋落的秋天,本来就使人悲
凉,在思妇看来则更增愁情,而这种伤心的境况又有谁知道呢?语语沉痛,
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哀思无限。《白雨斋词话》评:“塞外十字,抵多少
《秋声赋》。”又评:“飞卿词‘此情谁得知’、‘梦长君不知’、‘断肠
谁得知’,三押‘知’字,皆妙。”
□花间集卷二
温庭筠 十六首
清平乐
其一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怎奈长安路远?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锁千门。竟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注】
上阳——唐代宫名,今洛阳市境内。《新唐书?地理志?元河南志》:
“东都上阳宫,在禁苑之东,东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李白《上皇
西巡南京歌》:“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宫女句——暮春时节,宫女们带愁的蛾眉黛色已淡薄。
新岁句——新的一年来到,正是太平日子,宫女们都盼望着能与皇帝同
车游览。清平:世道太平。辇(niǎn 碾):古时用人力拉的车子,后多用来
指皇帝坐的车。《通典?礼典》:“夏后氏末代制辇,秦为人君之乘,汉因
之。”《一切经音义》:“古者卿大夫亦乘辇,自汉以来,天子乘之。”
怎奈句——无可奈何,长安离上阳路程遥远。怎奈:怎能奈何,没有办
法的意思。长安:唐代君王所住之地,京都。这里说“长安路远”,含意是
君王与宫女们的关系疏远。
凤帐句——绣有凤彩的罗帐,绣有鸳鸯的锦被熏香也是枉然。徒:空,
白白地。
寂寞句——花枝封住了重门,门内无限寂寞。锁:封闭住。
竟把二句——争着把黄金去买辞赋,请为她呈送给英明的君王。黄金买
赋:司马相如《长门赋序》:“汉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
愁闷悲思,闻蜀郡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
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幸。”这里用此典故,表
示宫女的愁苦以及她们的愿望。
【析】
这首词是写宫怨。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统治阶级的荒淫,成千成万的青
年女子被幽禁在皇宫之中,消磨了宝贵的青春和人生。宫怨词无论从哪个角
度写来,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对宫女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是有一
定的社会意义的。
这首词的上片是写宫女春晚愁容,以及新的一年给她带来的新的希望和
失望。
下片写她孤独、寂寞的环境,纯是以物寄怨。鸳被徒熏,宫门重重,花
感寂寞,人何以堪!“竞把”句写其最后的希望与挣扎,饱含着泪水。
其二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注】
洛阳二句——春暮之时,洛阳城内,杨花柳絮如雪飞舞,少年见景生情,
愁思至极。
终日句——来往行人,从早到晚,都有随意攀折柳枝的,以资赠别。
马上二句——在将行时,争着劝酒,表示送别之意;南浦传来了莺啼声,
听了更加伤心。觞(shāng 伤):酒杯。离觞是离别时所用的酒器。南浦(p
ǔ谱):泛指送别之地。浦是水边的意思。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
之何!”
愁杀二句——由于离别而使少年十分悲伤,他依依不舍,回首相顾,泪
流纵横。愁杀:说明愁到极点。平原:古地名,战国时赵国的都邑,今山东
平原县。
【析】
这首词写平原年少,霸陵惜别。
上片“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