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鱼玄机辈,多与文士往来。故唐人诗词咏女冠者类以情事入辞。薛(应为
“牛”)氏四词虽题《女冠子》,亦情词也。插入道家语,以为点缀,盖风
流若是,岂可与咏高僧同格耶?”
其四
双飞双舞,春昼后园莺语,卷罗帷。锦字书封了,银河雁过迟。鸳鸯排
宝帐,豆蔻绣连枝。不语匀珠泪,落花时。
【注】
锦字书——用五彩丝织成的书信。《晋书?窦滔妻苏氏传》:“窦滔妻
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
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
八百四十字。”又:据武则天《璇玑图序》中说,前秦苻坚时,窦滔镇守襄
阳,把宠姬赵阳台带到任上,和妻子苏惠断绝了音讯。蕙织锦为回文,五色
交错,纵横八寸,题诗二百多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都成文章,名为
《璇玑图》寄给窦滔。后滔览锦字,感其妙绝,乃具车迎苏。“锦字”以后
就用来泛指妻子给丈夫的书信。
豆蔻——花名,见皇甫松《浪淘沙》“其二”中注。
【析】
这首词写闺阁怀人,与女道士之事无关。
上片起句是女子卷帏时的所见所闻,也兼有比的作用,重用“双”字,
反见女子的孤单,因而有了下文的“锦字书卦了”的行动和“银河雁到迟”
的想象。河大水深,情书很难迅速传到,体会入微,足见怀念深切。
下片“鸳鸯”句写帐之华美,并突出鸳鸯、连理枝,又深一层孤单之感,
以至夜不能寝。最后二句倒装,见落花而怀人,呼应前面的春昼,时物感人,
最伤情怀。
全词一写昼,一写夜,线条清晰。
梦江南
其一
含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注】
占得——占据。
杏梁——用杏树所做的屋梁,泛指优质木材所做的梁柱。
因缘——指双燕美好的结合。
【析】
这首词借物咏怀,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
开头三句是引子,为后面的感慨作了铺垫。这是单起,下面是双承,由
燕得主人的怜爱,而于羡慕之中流露出自伤之情,不如双燕。
这首词也可看作身世之感,蕴藉而有风致。
其二
红绣被,两两间鸳鸯。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全胜薄情郎。
【注】
间(jiàn 见)——隔开,这里有对称之意。
尔——你。
为缘一是因为,连词。
【析】
这首词也是借物咏怀,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负心情人的怨恨。
开头二句,标出所咏之物,有兴起的作用。接着写女子对鸳鸯的爱慕,
用“不是”、“为缘”相呼应,似对非对,突出了鸳鸯两情的笃厚,亲密相
伴。最后结出“全胜”的主旨,人不如鸟钟情,可叹可怨,一种被遗弃的愤
憋,溢于言表。
全篇先写物态,后写人情,通俗流利。《栩庄漫记》引姜夔评此二词曰:
“牛松卿《望江南》词,一咏燕,一咏鸳鸯,是咏物而不滞于物也。词家当
法此。”
感恩多
其—
两条红粉泪,多少香闺意。强攀桃李枝,敛愁眉。陌上莺啼蝶舞,柳花
飞。柳花飞,愿得郎心,忆家还早归。
【析】
这首词写香闺念远。
上片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念远的形象。“两条”二句,无限委婉,“红”、
“香”对举成文,把不可捉摸的香闺思念,与有色有形的红粉泪珠揉合在一
起,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挚、长久的眷念之情;又将“两条”与“多少”
对比写来,泪只两行,而意无穷无尽,难倾难诉。真是“不必着力,只任意
写来,自臻妙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强攀”二句,是写其思
念后的举动,正如汤显祖评说:“中有伤心处,借此消遣耳。”消遣不得,
反倒愁眉,真是无可奈何。
下片先写“攀”时所见所闻,接着写由“柳花飞”产生的联想:希望丈
夫的心不像柳花,随风飘飞不定,而要想家早归才好。层层递进,极为自然
贴切。
其二
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近来情转深,忆鸳衾。几度将书托烟雁,泪
盈襟,泪盈襟。礼月求天,愿君知我心。
【注】
南浦——泛指送别之处。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
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丁香结——紫丁香的花蕾。诗词中多用来比喻愁思凝结不解。李商隐《代
赠》诗之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礼月——拜月。礼:拜。马戴《赠道者》诗:“往往龙潭上,焚烟礼斗
星。”
【析】
这首词写女子怀人。
上片“自从”二句写别后愁思之重,以“丁香结”作比,喻其愁之难排
难遣。“近来”二句写想念之深。
下片“几度”承上,从“将书托烟雁”的角度再写怀人。“泪盈襟”以
下”,为书中之言:想念流泪,且拜月求天,无非祝愿在外平安,及早回来,
还愿丈夫知道她的一片心意。
《栩庄漫记》说:“二词情韵谐婉,纯以白描见长。”
应天长
其一
玉楼春望晴烟灭,舞衫斜卷金条脱。黄鹂娇啭声初歇,杏花飘尽龙山雪。
凤钗低赴节,筵上王孙愁绝。鸳鸯对含罗结,两情深夜月。
【注】
条脱——或写作“调脱”、“跳脱”、“条达”等,手腕上的钏饰。汉
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
环。”《全唐诗话》:宣宗语飞卿曰:“近得一联金步摇,未能属对!”飞
卿应声曰:“玉条脱差可拟也。”
龙山——山名,位于今辽宁省朝阳县东甫,又称和龙山或凤凰山,东晋
时前燕属地,筑有龙城,立龙翔祠于山上。此处泛指朔方。又解:龙山在今
湖北江陵县西北,山势婉蜒如龙,故名,即晋孟嘉重九登高落帽之处。
凤钗句——以凤钗轻轻击拍而歌。赴节:按节拍而敲击。白居易《琵琶
行》:“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王孙——泛指贵族公子。
愁绝——原义为愁到极点,这里是感情激荡之义。
罗结——罗带结成花结。
【析】
这首词写一舞女。
上片写杏花飘飞、玉楼春暖中的舞女形象。可见其是豪门责族的玩弄对
象。
下片写她对王孙的一片痴情,表现了她对自由、幸福、爱情的追求。
其二
双眉淡薄藏心事,清夜背灯娇又醉。玉钗横,山枕腻,宝帐鸳鸯春睡美。
别经时,无限意,虚道相思憔悴。莫信彩笺书里,赚人肠断字。
【注】
背灯——掩灯。
别经时——别后所经历的一段日子。
虚道——说假话。
赚——诳骗。
【析】
这首词写一被欺骗女子的觉醒,寄予了词人对弱女的同情。
上片写女主人公与男子的欢会。“鸳鸯”,借代用法。
下片,用“别经时,无限意”与“虚道相思憔悴”,“赚人肠断字”对
比,指责了男子对女主人公真情的玩弄,“莫信”二字完全写出女主人公的
觉醒和对男子的虚情假意的憎恨。《栩庄漫记》引陆游评语:“莫信彩笺书
里,赚人肠断字,刻细似晚唐。”
更漏子
其—
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声怨?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挑锦
字,记情事,惟愿两心相似。收泪语,背灯眠,玉钗横枕边。
【注】
轮台——地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米泉县,在乌鲁木齐市东北八十
里许。唐代属北庭都护府管辖。《唐书?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有轮台
县,大历六年置。”《古今词话》:“轮台古迁谪地也,牛峤词‘何处轮台
声怨’,中吕宫乐章集有《轮台子》。”唐宋边塞诗同中常见“轮台”一词,
如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
落。”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此处“轮台声怨”即怨戍轮台之声。
挑锦字——用前秦安南将军窦滔之妻苏蕙织绵回文的典故,见牛峤《女
冠子》“其四”注。
【析】
这首词写少妇对征人的思念。
上片用“何处”一句,点明事由,其余全写客观环境,用一“怨”字,
将景与情统一起来。
下片写女主人公的行为、心理,明写对征夫的思念,语言清丽,情真意
切,质朴感人。
其二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惊梦断,锦屏深,两乡明月心。闺草
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
【注】
夜阑——一夜深。
两乡——两边,两处。
归客——指远行的丈夫。
辜负三句——郎辜负我,我后悔自己大怜爱他,这种心情,向天倾吐,
而天何尝有情?可谓爱深怨切,“悔”是假,“怜”是真。
【析】
这首词是写女子春宵怀人。全词从梦断后写来。
上片写梦断后女主人公室内景况:漏残、灯烬、屏深,以及梦断后对月
怀人。
下片由明月过渡到室外,转换自然。“闺草”三句,触景怀人;最后三
句,明为怨辞,实是想念之深的心理状态。
其三
南浦情,红粉泪,怎奈两人深意。低翠黛,卷征衣,马嘶霜叶飞。招手
别,寸肠结,还是去年时节。书托雁,梦归家,觉来江月斜。
【注】
南浦情——离别之情。南浦:泛指离别之地,此处借代指“离别”一事。
寸肠结——形容悲伤,柔肠百结之意。
书托雁——将书信托给鸿雁,《汉书?苏武传》:“昭帝即位数年,匈
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
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
丝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言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
谢汉使者曰:‘武等实在。’??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
还者九人。”据此,后人就有“雁传书”之说。
【析】
这首词写女主人公对征人的想念。
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