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但这又有什么用呢?“重”字,颇见精神,况周颐评:此词“近于清
言玉屑矣”!
山花子
其一
莺锦蝉縠馥麝脐,轻裾花早晓烟迷。■■战金红掌坠,翠云低。星靥笑
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碧萋萋。
【注】
莺锦蝉縠——如莺羽般的锦绸,如蝉翼般的薄纱。
馥(fǜ复)——香气浓郁。
麝脐——麝香。麝香在麝的腹脐内,其阴囊近旁有香腺,其分泌物香气
浓烈。传说商汝山中多麝,绝爱其脐,为人逐急,即投岩,举爪剔其香,就
絷,犹拱四足保其脐。
轻裾句——意思是轻薄的衣服上鲜花和烟云。裾(jū居):衣服的前襟,
也称大襟。《汉书?邹阳传》:“■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花早——指花初发。
■■句——钗头上的■■闪着金光,红穗须下垂。战金:金光闪烁。红
掌:钗的垂须。
翠云——比喻头发。
星靥——酒窝处的妆饰。见温庭筠《归国谣》“其二”注。
蹙金——金线盘绣。
襜(chān 搀)——短衣。
银泥——涂染着银色。
【析】
这是一首写闺妇春思的词。
上片拼凑了“锦”、“縠”、“麝”、“花”、“■■”、“红掌”、
“翠云”等一连串金玉琳琅的字眼,来写女主人公豪华的妆束,全无风味。
下片着重写她的情思。星靥妆饰着她容光如霞的笑脸,表现她面目之俊
美;蹙金外衣衬着银光闪闪的内衣,表现她衣着华丽。结尾二句,写她春思
之情与芳草同生,虽有情味,然无新意。
其二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纹簟冷画屏凉。玉腕重因金扼臂,淡梳妆。几度试
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注】
银字——管乐器名。《唐书?礼乐志》:“本属清乐,形类雅音,有银
字之名,中管之格,皆前代应律之器也。”《古今词话?词品》:“银字制
笙,以银作字,饰其音节。‘银字笙调’,蒋捷句也;‘银字吹笙’,毛滂
句也。”据此,银字是笙管上音阶的标记之类。
玉腕句——洁白的手腕上带着金圈。金扼(è厄)臂:手臂上所带的金
圈、金镯之类的饰物。
试香——以手试探香炉。
蝇拂子——扑打蝇蚊的器物,用丝或马尾制成。
擅郎——晋潘安小字檀奴,姿仪秀美。后以檀郎为美男子的代称。罗隐
《七夕》诗:“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这里是对郎君的爱称。
【析】
这首词写少年夫妇闺房媳戏的情形。
上片写室内环境和少妇的妆束。笙寒调长,簟冷屏凉,是秋夜的气氛描
写。“玉腕重因金扼臂”,表明衣着不多,才能见到玉腕,所以接着就说“淡
梳妆”。
下片刻画她的行动。“试香纤手暖”,“尝酒绛唇光”,虽是客观描述,
其实则是其夫君的所见所感。结尾二句,她竟拿起红丝蝇拂,佯打檀郎;一
个撒娇少妇的情态,毕露眼前。后片写得情趣横生。正如《古今词话》说:
“《花间集》状物描情,每多意态,直如身履其地,眼见其人。和凝之‘几
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 。是也。”
何满子
其一
正是破瓜年纪,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却爱
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
【注】
破瓜年纪——十六岁的少女,旧说“瓜”字可分剖成二个八字,二八即
为十六。晋孙绰《情人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饶——怜爱。
精神——这里指风韵。
鹦鹉舌——言语灵巧。
【析】
这首词是写男子对少女的爱慕之情。
首句写女子正是青春年少之时,第二句泛写她含情时,常常得到人的爱
慕。第三句用“桃李精神”来描绘她的风韵,用“鹦鹅舌”来表现她语言灵
巧。第四句笔锋一转,表示了对她的青春虚度的惋惜感情。结尾两句,设想
新颖,用语明快。既突出了少女的美姿,又表现了主人公对少女的爱慕。
其二
写得鱼笺无限,其如花锁春晖。目断巫山云雨,空教残梦依依。却爱熏
香小鸭,羡他长在屏帷。
【注】
鱼笺——书信。
锁春晖——笼罩于春光之中。
小鸭——形状如鸭的香炉。
羡他句——羡慕小鸭香炉长在屏风帷幕之内,同所思念的女子为伴。
【析】
这首词与前首一样,写男子思念女子之情。
首句说男主人公写了许多书信,表现他对女主人公的追求。第二句是写
女子在深闺中有如锁着的一朵鲜花。第三句是写他的春思,用“巫山云雨”
来表现他对爱情生活的向往。第四句意思一转,愿望都变成了梦幻。最后两
句,与前首构思相同,形如鸭状的香炉为无情之物,然而却能长在屏帷之中,
与伊为伴。和凝《河满子》两首的结尾,情味深切,为世所推重。
薄命女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镣绕,窗里星光少。冷雾寒侵帐额,残月光沉树杪。
梦断锦帷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注】
宫漏——宫中漏壶,以滴水计时。
帐额——帐门上面的横条形装饰。
眉小——因皱眉而显得短小。
【析】
这首词写思妇在东方欲晓时的孤凄之感。前五句写环境,天将明时,万
籁俱静,只听得残漏点点滴滴,穿花绕室。窗口外,星光稀疏,月下树梢,
冷雾带着寒意,浸透帐帘,这些,都给人沉寂清凄之感。最后两句,写思妇
的情态,她春梦初醒,觉锦帐里唯我一人,好不孤凄,她沉默无语,满腹忧
愁,只从眉头上表现出来了。《栩庄漫记》曰:“明艳似飞卿,佳词也。”
望梅花
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馀踪迹。越岭寒枝香自坼,冷艳奇芳堪惜。何事
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
【注】
腊雪——腊月所下的雪。
越岭——指梅岭,位于广东、江西交界处,相传汉武帝时,有姓庾的将
军筑城岭下,故又名大厦岭。唐代为通粤要道,张九龄督所属部开凿新路,
多植梅树。杜甫《哭李常侍峰》诗之二:“短日行梅岭,寒山落桂林。”
自坼——指梅花自开。
何事句——为何寿阳公主无处可寻?有“物是人非”之感。《太平御览》
卷九七○引《宋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卧
于含章檐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花妆”。
牛峤《红蔷薇》诗:“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何事:何为,
表疑问。杜甫《上水遣怀》:“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吹入句——谁家横笛吹奏《梅花落》曲,乐府横吹曲中有《梅花落》之
类,唐大角曲亦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
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悔花。”
【析】
这是一首咏梅怀古的词。
头两句写冬春相交之季,青草未萌,残雪犹存的景象,为梅花开放作铺
垫。三、四两句正面咏梅,越岭寒枝,暗香浮动,冷艳奇芳,令人喜爱。结
尾两句,因梅而怀古,想到了南朝宋武帝时寿阳公主的故事,而今,寿阳公
主安在?而咏梅花的乐曲,却流传了下来。潜藏着“物是人非”的幽意。全
词语言明净流畅,韵味清丽。
天仙子
其一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
一片春愁谁与共?
【注】
柳色——深绿色。
金缕风——用金丝绣成的凤凰图形。
拈(niān 年阴平)——用姆指、食指和中指夹。
红豆弄——弄红豆。弄:玩。
翠蛾双敛——双眉微皱。翠蛾:代指眼眉。
桃花洞——指仙女所居处。
瑶台梦——指仙女思凡之梦。瑶台:泛指仙人所居之处。晋王嘉《拾遗
记》卷十:“昆仑山者,西方曰须弥,山对七星之下,出碧海之中,上有九
层。??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李商隐《无题》: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析】
这首词是咏天台山神女之事。
第一句写仙女的穿着。第二句写她玩赏红豆以寄相思之情。第三句写其
面部表情。四、五句写她身居仙境,而梦人间。结句点题,表明仙女的孤凄,
春愁无与人共。语言含蓄,情在词中。
其二
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绿,阮郎何事不归来?懒烧金,慵篆玉,
流水桃花空断续。
【注】
春红——春花。以花色借代花。
蔌蔌(sùsù素素)——纷纷下落的样子。元稹《连昌宫词》:“又有墙头
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阮郎——阮肇,此泛指所爱之人。见温庭鸳《思帝乡》注。
懒烧金——懒于去燃金炉。
慵篆玉——懒于去烧盘香。篆(zhuǎn 赚)玉:指用以熏香的料,盘香
之类。“篆”在此用为动词,与上句“烧金”互文,意思相同。
【析】
这一首是承前首,继续写仙女春愁。
首句刻画了暮春落花纷纷的景象。第二句写仙女含愁的模样。第三句将
春愁的内容具体化,是因为阮郎一去不归。传说汉代刘晨、阮肇,入天台山
采药,溪边有二女子,忻然如旧相识,乃留刘、阮止焉,居数月,而还人间,
已隔数世,遂复入天台,迷不知其处矣。这里的“阮郎”,也就是仙女所恋
的男子,仙女怨他,何事不归?“懒烧金,慵篆玉。”写仙女因相思而懒于
燃炉烧香,以表相思之苦。结尾用“流水落花”的残春景色,收束全篇,进
一步抒发仙女良辰空度之情,并照应首句“红飞蔌蔌”的残景。此二首词均
为借仙女之身,而抒凡人之情。
春光好
其一
纱窗暖,画屏间,亸云鬟。睡起四肢无力,半春闲。玉指剪裁罗胜,金
盘点缀酥山。窥宋深心无限事,小眉弯。
【注】
亸(duǒ朵)——下垂。
罗胜——花胜,首饰的一种。
金盘句——金盘中,点缀着蜡脂做成的小山。酥山:牛羊乳油之类凝结
后制作的观赏物品。
窥宋句——窥探宋玉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