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新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间集新注-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烟花句——美丽的景色过了一年又一年。
行客句——意思是不闻猿啼,飘泊的旅客本来就已经有许多愁了,更何
况又闻猿啼呢!《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
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
【析】
这首词是缘题写景。
上片首二句互文见义,写神女庙、细腰宫的依山傍水的美丽景色,这是
就眼前实景写起的。次二句由实而虚,在山色水声中心驰神往,追怀古事,
用“水声山色锁妆楼”七字,写尽楚王的荒淫,“声”、“色”二字,皆为
双关,一个“锁”字,透露了当年宫女的幽禁之苦与作者的深深同情。
下片“云雨”二句虚实合写,古今同咏,在空灵飘渺中,把时移景迁,
世态变幻的慨叹悠然吐出。结尾二句,转折使用猿啼泪落,往复低徊,沉吟
咏叹,感人至深。
第一首词以“客”起,第二首以“客”结,看似无心之笔,实为有意在
先。二首词皆可看成行“客”的吊古伤今之作。
临江仙
其一
帘卷池心小阁虚,暂凉闲步徐徐。芰荷经雨半凋疏。拂堤垂柳,蝉噪夕
阳馀。不语低鬟幽思远,玉钗斜坠双鱼。几回偷看寄来书。离情别恨,相隔
欲何如?
【注】
低鬟——低头。
双鱼——钗上的花饰。
【析】
这首词写少妇思夫。
上片重在写景,“池心小阁”是地点,“夕阳”是时间。雨后夕阳,拂
堤垂柳,蔓荷凋疏,蝉声阵阵,景色是凄清的。这景中的人在上片只是“闲
步徐徐”,加上“帘卷”“阁虚”,这已暗示了她的心思。
下片写情。“几回偷看寄来书”中的一“偷”字,可知是情窦初开的少
女。“不语”二句以娇羞之态,传思人之情。结尾二句,作问语,直抒相隔
难耐,离情别恨深切。
其二
莺报帘前暖日红,玉炉残麝犹浓。起来闺思尚疏慵。别愁春梦,谁解此
情悰? 强整娇姿临宝镜,小池一朵芙蓉。旧欢无处再寻踪。更堪回顾,屏
画九疑峰。
【注】
莺报——莺啼报晓。
疏慵——疏慢懒散,精神不振。
情悰(cóng 丛)——欢乐之情。
悰:欢乐。谢朓《游东田》诗:“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九疑峰——九疑山色,指画屏上所绘。
【析】
这首词写妇人早起的情态。
上片“莺报”两句写晴日早上室内室外景象;“起来”三句写妇人早起
的疏慵之态,以及无人理解的春梦、闺思、别愁。
下片“强整”二句,用“小池一朵芙蓉”作比,写出妇人临镜的美艳。
“旧欢”三句,又用屏上九疑之峰难辨,喻“旧欢无处再寻踪”,使疏慵情
态可见可感。
南乡子
其一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
平春色暮。
【注】
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倾风定云
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临野渡——靠近荒野渡口处。
【析】
这首词写在江南暮春烟雨中的思乡之情。
首三句写出江南水乡烟雨茫茫的风光;后三句于潮退水平、扁舟野渡、
暮色迷离之中渗透着淡淡的乡愁。
其二
兰棹举,水纹开,竟携藤笼采莲来。回塘深处遥相见,邀同宴,绿酒一
卮红上面。
【注】
藤笼——采莲时所用的藤筐。
绿酒——酒上有绿色的浮泡,又称“绿蚊”。
厄(zhī支)——酒杯。
【析】
这首词写采莲女的生活片断。
开头三句写采莲女携笼、举樟、采莲的轻盈动作;后三句描绘她们相邀
于回塘深处痛饮的场面。“绿酒”一句,娇态如见。
其三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
垂千万朵。
【注】
扣舷歌以楫击船边而歌唱。舷(xián 贤):船的两边。
真珠——珍珠。蚌壳内所生的圆形颗粒,可作贵重的妆饰品和药品。古
时珠崖郡和合浦郡均以产珍珠著名。
山月过——月亮从山间穿过。这是行船时所见。
豆蔻花——多年主草本植物,初夏开淡黄花,密集成穗状,秋结实,多
生于我国南方。
【析】
这首词描绘了采珍珠女郎傍晚归来的情景。
头三句写水风轻荡,放歌归来的愉快;后三句写“扣舷歌”时美丽晚景:
山月在天,烟景迷离,曲岸小桥,花垂万朵。情景历历如绘。
其四
夕、回回回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
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注】
彩舫(fáng 仿)——有彩绘的小船。
棹(zào 赵)歌——少女们唱的船歌。
偎伴——伴侣们相互依偎着。
争窈窕(yǎotiǎo 咬朓)——意思是各自都有美好的姿态。
【析】
这首词写了一群游女的一个生动活泼的场面。
开头三句叙述游女驶舟莲塘,棹歌惊起鸳鸯;后三句描绘了“惊起睡鸳
鸯”之后,少女们的瞬间情态:笑语盈盈、偎伴争美、折荷遮面。尤其最后
一句,是以一个极其自然合理的动作,表达了她们对生活的乐趣而又带有羞
涩的心情。
其五
倾绿蚁,泛红螺,闲邀女伴簇笙歌。避暑信船轻浪里,闲游戏,夹岸荔
枝红蘸水。
【注】
绿蚁——酒,米酒未过滤时上泛酒糟,如蚁,呈淡绿色。
红螺——酒杯。泛:溢出。
信船——纵任小舟飘荡。
【析】
这首词描绘了南方女伴江上泛舟游乐的情景。
前三句写南方女子悠闲相邀,泛舟饮酒、奏乐歌唱的欢快场面。后三句
重在突出信舟乘凉戏游时,所见两岸荔枝红透的景色,设色明情。
其六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
舟篷底睡。
【注】
回棹——回船。
碧湾中──长满水草的水湾处。
春酒香熟——春酒已酿成,香气扑鼻。华本注:“春酒句,与前词‘带
香游女偎伴笑’,同属拗句,《词律》以为‘伴’字是平声之讹;‘春酒香
熟’,是酒香春熟之误。不知李秀才本调词十首,此句拗者二,平起句格者
三,仄起句格者五,恶得有其三,以漫其五哉?故此句句格,平仄不拘。”
鲈(lú卢)鱼——鱼名。体长侧扁,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
味美。
缆却——以绳系住船。
篷底——船篷下。
【析】
这首词写南方渔翁的自在生涯。
开头三句写尽渔翁或出没于风雨之中,或回棹在碧湾之处的劳动情景;
后三句写他自足自乐的旷达生活。也可以说词人身临其境,也陶醉融化在这
个环境里了。
其七
沙月静,水烟轻,芰荷香里夜船行。绿鬟红脸谁家女?遥相顾,缓唱棹
歌极浦去。
【注】
极浦——远浦,遥远的水边。
【析】
这首词纪水乡夜行。
前三句境界清幽:月白、沙净、水明、烟轻,是静的;“芰荷香里夜船
行”是动中之静。后三句用绿鬟红脸的少女,缓歌归去作点缀,使画面生气
盎然。
其八
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
猩啼瘴雨。
【注】
越南——今闽粤一带。越通粤。
望中微——望去微茫一片。
待潮——待潮涨而便于船起锚。
送春浦——送客于春江岸边。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此词后释道:
“送字疑误,此处应用平声字。”
猩猩——又称褐猿,前肢特长,体高一米多,树栖,能直立行走。李白
《远别离》诗:“猩猩烟兮鬼啸雨。”
瘴雨——瘴气所凝聚而成的雨。瘴:南方山林间的湿热蒸气,可使人致
病。杜甫《梦李白》诗:“江甫瘴病地,逐客无消息。”
【析】
这首词写行客于渔市日暮的感受。
前三句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南方日暮,市散人稀,烟树迷茫的景象,
这是行客所见。后三句是行客春浦待船,猩啼瘴雨给他的感受。
其九
拢云髻,背犀梳,焦红衫映绿罗裾。越王台下春风暖,花盈岸,游赏每
邀邻女伴。
【注】
犀梳一一以犀角制作的梳子。
焦红——即“蕉红”,用红蕉花染成的深红色。
越王台——遗址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北越秀山上,汉时南越王赵佗所筑。
【析】
这首词写邻女相邀郊游。
前三句是女伴们的形象。后三句点明地点(“越王台下”)、时间(“春”)、
环境(“花盈岸”),最后一句为倒笔。
其十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
人先过水。
【注】
刺桐——又名“海桐”,落叶乔木,枝上有黑色棘刺,花有橙红、紫红
等色。
回眸(móu 谋)——回转目光。
深属意——表示深切的情意。属(zhǔ主)意:留意、寄托着情意。刘琨
《答卢谌诗序》:“不复属意于文,二十馀年矣。”
遗双翠——故意丢失头上的双翠羽(首饰)。
【析】
这首词写了南方少女的情意。
开头三句直叙在晚晴天里、刺桐花下,越王台前,偶然相遇。后三句连
续写了少女的几个“深属意”的动作:“暗里回眸”、“遗双翠”、“骑象”、
“过水”,可以说是殷勤企望,暗托深情。
李扆《南乡子》十首,皆志风土,“均以浅语写景,而极生动可爱,不
下刘禹锡巴渝竹枝,亦《花间集》中之新境也”(李冰若《栩庄漫记》)。
这些词可以说是反映了当时南方社会比较安宁、富裕的面貌,具有浓厚的乡
土气息。
女冠子
其一
星高月午,丹桂青松深处。蘸坛开,金磬敲清露,珠幢立翠苔。步虚声
缥缈,想象思徘徊。晓天归去路,指蓬莱。
【注】
月午——月挂中天,即午夜。
丹桂——桂树的一种,叶如桂,皮赤色。左思《吴都赋》:“洪桃屈盘,
丹桂灌丛。”
金磬二句——意思是金磬在清凉的晨露中响起,珠旗在翠阶上树立。磬
(qìng 庆):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如钵,铜制成。幢(chuang 床):仪
仗中的一种旗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