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史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史记-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
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大王之贤,由灶上骚
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
复︹,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
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
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後。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
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
书曰: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
迎蹇叔於宋,来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
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
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
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
︹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
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
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
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
之所生然後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後
宫,而骏良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後宫
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
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
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
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观而
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
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
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
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
敌国,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
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
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
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使秦无尺土之
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後无战攻之患。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
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
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
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谬
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
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
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
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
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
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
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
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
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
阳,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
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
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
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
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馀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
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馀子莫从。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
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
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馀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
无真太子,故礻必之。置始皇居せ京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せ
京车中可诸奏事。
    赵高因留所赐扶苏玺书,而谓公子胡亥曰:“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
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柰何?”胡亥曰:“固也。
吾闻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赵高曰:“不
然。方今天下之权,存亡在子与高及丞相耳,愿子图之。且夫臣人与见臣於人,
制人与见制於人,岂可同日道哉!”胡亥曰:“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
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讠翦,︹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
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高曰:“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焉,不
为不忠。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德,孔子著之,不为不孝。夫大行不小谨,盛
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故顾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犹豫,後
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後有成功。愿子遂之!”胡亥喟然叹曰:“今大
行未发,丧礼未终,岂宜以此事干丞相哉!”赵高曰:“时乎时乎,间不及谋!
赢粮跃马,唯恐後时!”
    胡亥既然高之言,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
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
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
如?”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
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
孰与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高曰:“高固内
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馀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
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皇帝二十馀子,皆君之所知。长子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於乡里,明矣。高受
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於心而
诎於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君计而定之。”斯曰:
“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诏,听天之命,何虑之可定也?”高曰:“安可危也,危
可安也。安危不定,何以贵圣?”斯曰:“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为丞相,
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负哉!夫忠臣不
避死而庶几,孝子不勤劳而见危,人臣各守其职而已矣。君其勿复言,将令斯得
罪。”高曰:“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睹归。物
固有之,安得常法哉!方今天下之权命悬於胡亥,高能得志焉。且夫从外制中谓
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
君何见之晚?”斯曰:“吾闻晋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
纣杀亲戚,不听谏者,国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斯其犹人
哉,安足为谋!”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
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
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
“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命哉!”於是斯乃听高。高乃报胡亥曰:
“臣请奉太子之明命以报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
    於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
“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
有馀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毛,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
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
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
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於上郡。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