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的人民。《史记·周本纪》载:文王“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诗·大雅·生民》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周原甲骨还有“楚子来告”的记录。文王积聚力量,周人迅速地发展起来。
陕西扶风周原发现文王时期的周人甲骨,文字简略,刻划纤细,其中有一条“彝文武帝乙”之辞。《说文》云:“彝,宗庙常器也。”彝,为祭祀之意。这是周作为殷王朝的臣属方国,去祭祀殷人祖先。文丁和帝乙的时代,殷周关系有时是友好的。
周人的强大,肯定会引起殷人疑忌。《晋书·束皙传》引《竹书纪年》曰:“文丁杀季历”,《史记·周本纪》说,“纣囚西伯于羑里”,西伯即文王。至武王时,周仍对殷臣服。周人三代受屈辱,其甚者威逼至死,但仍须夙夜不懈,以服事殷。殷大周小,周人必须隐忍待时。 '5'
周人王季历称王,文王继位也称王。他们对内称王,对外也已经开始称王,并做反商的准备。《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史记·周本纪》载:“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俱让而去。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明年,伐邘。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明年,西伯崩。”殷为天下共主,虞、芮决狱断讼不往殷而往周,也就是周人反商、翦商之始。周欲向东发展,必先除后顾之忧。此后周人累年向外扩张,先伐犬戎、密须。耆,《尚书》作黎,在今山西中条山长治壶关诸地;邘在今河南沁阳,已入殷畿内。崇在秦晋之间,即今河南嵩县以西之地,崇以筑有高城而著称,是殷西重镇。这些地方的陷落,使殷人在西方无险可守。周迁丰以后,由崇渡河向殷都朝歌进军,沿途皆平坦大道。文王时代,就已经积极做好伐商的准备工作。然而,迁丰后不久,文王死去。
二、武王克商
武王发即位以后,修文王绪业,继承文王遗愿,进行伐商的准备工作。武王东观兵于孟津,向殷王朝示威,并观察殷王朝的动静。此时,殷纣王一味贪恋淫乐,已无暇顾及周人炫耀武威的举动了。但是,武王见殷王朝的内部尚无隙可乘,遂还师。武王没有胜利的把握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又过二年,殷纣王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内部矛盾毕露,于是武王遂帅师东伐,于十二年 '6' 二月甲子朝 ( 即公元前 1046 年二月甲子的早晨 ) ,至于商郊牧野。
武王伐纣是有充分准备的。武王率领戎车三百辆,虎贲 ( 勇士 ) 三千人,诸侯军旅,西南地区的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孔颖达《正义》曰:“此八国者,皆西南夷也。”顾颉刚对《牧誓》中记载的“八国”进行考证: '7' 庸,《左传》杜预注曰:“庸,上庸县。”在今湖北竹山县。
蜀,初在汉中、南郑一带。
羌,今甘肃东北东南部,离岐周不远。
髳,《左传·成公元年》:王师“败绩于徐吾氏 ( 茅戎 ) 。”茅、髳同声,即一族,今之山西南端平陆县一带。顾颉刚认为在四川境内。
微,过去曾以为“微”在四川省眉山县,不确。顾颉刚先生在认为在陕西省郿县。
卢,《国语·周语中》:“庐由荆妫。”韦昭注:“庐,妫姓之国。”今湖北南漳县东北 50 里有中庐城,为春秋时卢戎古国。
彭,《左传·桓公十二年》:“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杜预《春秋释例》:“彭水出新城,昌魏县东北,至南乡、筑阳县入汉。”昌魏、筑阳等地皆在湖北,那么“彭”亦在今湖北。
濮,濮人当散处在武当、荆、巫诸山之中,及今河南西南部地区。
在武王伐纣的战役中,此“八国”军队跟随出征,是打败殷商王朝的重要力量之一。
《诗·大雅·大明》曰:“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颍砼恚ι懈福蔽パ铮贡宋渫酰练ゴ笊蹋岢迕鳌!币馑际牵涸诠愦蟮哪烈罢匠。苡锰茨局圃斓恼匠捣浅F粒嗝赘沟穆砬孔秤辛Γι懈浮。ā〖唇。〉木臃浅M洌缣诜傻挠ィㄗ粑渫酰フ鞣ゴ笊蹋谇宄坑肷探徽健?杉苋司拥耐湫圩场!
殷纣王在位年久,内部矛盾重重,“亿兆夷人离心离德。”其主要矛盾是纣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收容叛逃,损害了统治部族内部的自身利益。如《尚书·牧誓》云:“今商王受,……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商纣收容叛逃,并使他们为大夫卿士以凌驾于其旧贵族之上,为害百姓和广大商邑人民。牧野之战,如《大雅·大明》所云:“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殷商军队像树林一样多。但“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 '8' 商纣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崩溃,内外矛盾交织。
武王以甲子朝克商,《利簋》铭云:“武王征商。惟甲子朝,岁则克。闻,夙又 ( 有 ) 商。辛未,王在阑师,易 ( 锡 ) 又 ( 右 ) 事利金。”此铭记载武王克商的史实。岁是岁星。“岁则克”是右史利的建议,闻是上闻于武王,武王采纳了利的建议,因而就在祭岁星的早晨 ( 夙 ) 就占有了商国。辛未是甲子日后的第八天。阑师地在管,管在今郑州。此次打败殷商,因为右史利的建议而获胜,因而武王赐之以金 ( 即铸簋的铜 ) 。
牧野之战,殷人倒戈以开武王,使武王迅速地进入殷都朝歌。纣王逃跑不及,退至鹿台之上,穿宝玉衣自焚而死。周人经过数代的努力、发展,终于在武王时期,推翻了殷商王国,建立了周王朝。
三、武庚三监之乱与周公东征
周人取得了政权后,并没有完全消灭殷商国家,而是根据当时人们“灭国不绝祀”的原则,保留殷人的祭祀。周武王让纣的儿子武庚仍继承殷王位,统治殷商故地。武王又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殷都周围的邶、啵⑽廊约嗍游涓烦啤叭唷!敝苋肆⒐次龋康谢肥樱渫跷掠锹牵3R共荒苊隆K担骸拔旖ㄒ螅涞敲袢倭颍幌砸嗖槐雒穑灾劣诮瘛N椅炊ㄌ毂#蜗久隆。 薄。9'
克商后的第二年,武王有疾,死去。成王即位,年幼,由周公代行王事。周公当时已称王,在颁布的一些诰命中,皆有“王若曰”句,如《尚书》中《大诰》、《酒诰》等。武王的弟弟中管叔最长,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他有资格继承王位。如今周公立武王子成王,成王年幼,周公自己称王执政,这引起了武王群弟的不满和猜忌。《尚书·金縢》载:“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在这种情况下,管、蔡与武庚联合作乱。武庚早有复国的野心,这时不仅联合“三监”,而且又和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串通,叛乱反周,局势十分严重。
管、蔡以及武庚与东夷地区的叛乱,严重地威胁了周王朝的安全。周公团结召公姡В扇」洗胧茁蚀缶鳌6鞫怨毯偷於ㄎ髦芡醭鹆酥匾饔谩!
《尚书·金縢》记:“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周公首先镇压“三监”,制止了流言,杀了管叔放逐了蔡叔;还诛杀了武庚,以纣王庶兄微子继承殷朝,在宋建国,史称宋国。
武庚覆灭后,周公继续东征,经过三年艰苦斗争这场动乱才告平定。
东征范围似较广阔,穷追猛打,声势达于江南。《吕氏春秋·古乐》:“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江南。”周公东征至江南,可以在铜器铭文中找到旁证。丹徒出土的《俎侯夨簋》铭曰:“唯四月,辰在丁未□□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图。王□于俎,□□□飨。王令虞侯夨曰:‘□侯于俎。……锡土,厥川三百□,厥□百又□□□邑卅又五,□□□百又卌,锡在宜。王人□□又七姓;锡郑七伯,厥□□□五十夫;锡俎庶人六百又□□六夫。俎侯夨扬王休,作虞公丁尊彝。”“□武王成王伐商图”,即查看了武王、成王伐商的地图,把俎这个地方封给宜侯。周人的声威可能达到了江南。此器,或说是成王时器,或说是康王时器。根据铭文中“武王、成王伐商图”,此器当为康王时器,可能周王室的东征一直延续至康王。
周公东征胜利以后,彻底消灭了殷商王朝的残余势力,扩大东方境土。为了巩固周王朝在东方的统治,周公进一步营建东都雒邑和封建诸侯。周公、成王、康王时期是西周王朝稳定发展时期,“刑错四十年不用”, '10' 史称“成康盛世。”
四、营建雒邑
周王朝在灭商以后,将其兵力分为三部分:殷八师、成周八师和西六师,以保卫全国。殷八师驻在殷之故地朝歌,主要是对付殷人和东夷。《小臣 言速 簋》铭载:“揸 !( 今 ) 东夷大反,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夷。”可见东夷作乱是殷八师镇压的。西六师驻守西土,拱卫丰、镐宗周之地。营建东都雒邑后,成周八师驻守在雒邑,以保卫成周。《录卣》铭曰:“王令 曰: !( 今 ) 淮夷敢伐内国,汝其以成周师氏,戌于叶师。”“成周师氏”即周八师的师氏;《競卣》铭载:“惟白屖父以成师即东,命戌南。”成师即成周八师的省称,南淮夷的作乱则用成周八师前往征讨。
为了控制东方,威服南土,周公决定“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周公定鼎于郏鄏 ( 今洛阳市内郏鄏陌 ) ,在今河南境内建造雒邑。这里地处天下之中,是伊、洛、瀍、涧四水流经之地,土地宽平,千里沃野,是天然的粮仓。在它的东边,又有伊阙之险隘,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