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的问题是:既然做钟点工那么辛苦,居无定所,食无定源,像来弟这样的“资深保姆”,如果有一家人愿意出高工资来聘请她,请她住在家里做固定的保姆,报酬和她每月做钟点的钱差不多,她愿不愿意干呢?
来弟有点兴奋地回答说:噢噢,真有这样的人家呢。我以前做过的一家人,男的不知干什么的,好像发了财,那女的一次在路上碰到我,还让我回去哩,开的就是你说的那个价。我怎么回去呀,我那么多主家,已经干了那么些年,一下子都辞了,家家都受影响。再说,我要是在她家干不长,不干了,怎么办?回头来找这边的主家,谁还要我?那不是把现在的主家都丢光了吗?
老刘说:那你可以尽量往长了干嘛……
来弟想也不想,坚决地摇了摇头:那也不干!
老刘大惊,问她为什么不?
来弟不语,想了一会,说:我不愿住在人家里,像个佣人,受人管。我干钟点多自由啊,出一份力拿一份钱,干完了就走,谁也不烦谁。再说,我自己还有个家呢,再破再小,也是自己的家啊……
来弟又看了一次表,脸上略略显出了焦急的神情。她扭头对着梅子说:我还得去干活,你们说你们的吧。
来弟走开后,梅子对老刘说:我发现,钟点工极少有重新回到人家家里去做全日保姆的。据我对来弟的了解,除了她自己说的那些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来弟自从做了钟点工,早出晚归,开始产生了一种上班的自我认定。整天奔波虽然很累,但她不再觉得自己是在给人做保姆,而是一份——工作。
老刘茫然地点点头,又呐呐地问了几句,拿了资料便走了。
梅子想,老刘做的调查,也不过是一项工作而已,他能真正懂得来弟这样人的心思么?进城来做工的农民,其实心里都有很深的伤痛,那是城里人不容易知道也并不想知道的……
梅子看看表,已近5点了。本打算在下午把论文的初稿拉出来,让老刘这一搅,今天的工作计划就乱了。梅子恼恨那些不尊重别人时间的人。
一天做16个小时
17:00——
来弟在厨房,开始擦洗油腻的炉台、水池和油烟机。
她想那个姓刘的老师问那些干什么呢?就算上了报纸,又有什么用?钟点工按钟点拿钱,一天做16个小时,是自己愿意。放着老家楼上楼下的新房不住,跑到城里来住大杂院,不是为了多多挣钱拿回家去,到城里来受这些罪?
电话铃响了,一连响了好几声,梅老师才去接。说话的声音有一搭没一搭地灌进来弟的耳朵,她听出那电话像是梅老师的女儿从外地打来的。来弟在梅家几年,发现梅老师的女儿多半在下午这个钟点打电话来的。梅老师每次接女儿电话,总是听得多说得少,听着听着就哈哈大笑,倒好像那不是她的女儿,而是一双挠痒痒的小手……
来弟想起自己每天晚上回到家,小孙女都已经睡着了;她早上出门时,小孙女还没醒来。一星期能见到小孙女一回醒着的样子,她哪怕就是张嘴打个哈欠,自己也忍不住笑得像个弥勒菩萨。
梅老师放了电话,到厨房来续茶水。
来弟和梅老师打趣说:女儿离得这么老远,想不想啊?
梅老师说:怎么不想啊,晚上做梦,没别的,都是她小时候的事儿……
来弟觉得自己的魂灵一下子就从窗户里飞出去了,在城里一座座高楼的尖顶上游荡。魂灵轻得没有分量,像云彩一样任风吹着走。来弟喜欢刮北风,假如在刮西北风的冬天里,她的魂灵顺着风就飘到老家去了。她离开老家跑到城里来的时候,大的儿子7岁,小的女儿5岁,孩子长大之前,还没有跟她来北京的那些年里,她每天都像总是丢了魂灵一样,一点精神气都没有……
来弟刚到北京那时,主家说她梦里都在叫着一个人的名字,问她那是不是她的丈夫,她羞红了脸,说那是她儿子的名字。儿子9岁那年,有一次掉在门口的水塘里,差点没淹死。事情过去两年后,男人才写信告诉她。那已是她来北京的第4年,来弟从到北京做保姆,一咬牙4年没有回家。主家的饭桌上,那孩子总是东挑西捡的,今天不吃肉明天又不吃鱼。来弟想起自家的孩子,怕是连肉的滋味都忘了,心里一酸,抱着碗就躲到厨房里,眼泪啪啪掉在饭碗里,那饭粒都是咸的……
那时隔上三五个月,男人会有一封信来,三言两语的,给她说一说孩子的事情。她看不懂信,每次都让主家上学的孩子给念。家里来过两三次信了,她便求主家的孩子,给她写一封回信。平日里攒了那么多想说的话,看着那孩子不耐烦的眼神,她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她在梦里想了一百回的话,就是让孩子好好念书。她想他们,想又有什么用?如果她不出来做事,两个孩子恐怕连学费都交不起,认不下字,又得像她一样做文盲,他们这一辈子还会有出头之日么?她这个做娘的,不要悔死么?
来弟认为自己鬓角上一丝丝隐隐的白头发,就是那些年想孩子想的。
到了儿子高中毕业,那年她回家过了年,就把儿子带来了北京。来弟去求她的主家,给儿子找一份儿事做。儿子先是在饭馆给人刷碗,又蹬过送货的三轮,替人换啤酒什么的,还在一家建筑包工队里挖过土方。儿子太老实,干的都是力气活。有一天,儿子说如今光有文化没有技术不行,把挣的钱都交了学费,去上什么电脑培训班。后来儿子就进了路边的一家店,在那里给人打电脑。来弟有一次特意绕道到儿子的店里去看他,见他两只手在一架机器上来回忙活,敲出嗒嗒嗒嗒的响声,比钟表的嘀嗒声还要快。就见桌上的电视里,噼哩啪啦地往上蹦字,像田坂里的蝌蚪一样密密麻麻,一会功夫,蝗虫似的飞起一大片。来弟看得发傻,欢喜得不行,心想自己到底是没白辛苦,儿子真是有出息了。儿子就在那店里认识了他后来的老婆,俩人一说都是安徽老乡,没几个月就定下了。来弟的儿媳妇是替人看摊卖衣服的,一个月挣得比来弟的儿子多好几百块,但她偏偏看上了来弟的儿子,说他脑子够用。
来弟的儿子结婚到现在,一直还跟来弟在一起过。一间房拉个帘隔两半,儿子媳妇睡里边。来弟和女儿睡外面。来弟有时在睡梦中听见那边的动静,翻个身把被子一拽捂上耳朵,心想若是让男人也来北京,这屋子可怎么个住法呢?
来弟的女儿士莲是初中毕业那年来的北京。女孩工作好找些,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来弟宁可一家人挤在一起,也死活不让女儿在饭馆里住。来弟认为那些进了城学坏的女孩,都是因为没有爹妈在一旁看管的缘故。
其实,来弟在乡下那个时候,要说生上三胎四胎也是可以的,顶多交点超生费就拉倒了。但来弟不愿意。来弟对男人说,就是十个八个我也生得出来,你能养得起么?你要让他们当文盲,我宁可断子绝孙的。男人就不再提生儿子的事。婆婆兴许就是因为这个,才把那双筷子敲在来弟脑壳上的……
来弟,快到点了啊——梅老师去卫生间路过厨房门口,敲了敲玻璃喊道。梅老师每次都是这样提醒她的。
来弟看了看墙上的钟,还差12分钟到6点。她低头对了对自己的手表,发现梅老师家的这一只钟,慢了7分钟。
来弟觉得自己的魂灵忽然就从窗外飞了回来。她每次干活的时候总这样胡思乱想,可从来也不会耽误手里的活计。这些活儿对她来说实在是太熟门熟路了,不用脑子也能干下来。钟上的指针嘀嘀嗒嗒地转,就像是蒙眼的驴拉着磨,一圈一圈地顺着磨盘走,就把米碾成了米粉……
来弟告诉梅老师那只钟慢了。梅老师笑笑说,我看,是你的表快了吧?
眼睛里已是一片泪水
18:00——
梅子见来弟解了围裙,洗净了手,却不忙着要走的样子,赶紧对来弟说,这一周的工钱放在门口的小柜子上了。来弟却说:梅老师,我想借你家电话用用,我跟李家大娘说好了,她让我今天6点给她打电话的。
来弟打电话的时候,梅子在屋里听见她好像在说着有关租房子的事情。
过一会,来弟放下电话,自言自语地叹道:我的妈呀,这么贵呵!这可叫人怎么活呀?
梅子出来送她,问她为了什么事。
来弟这才吞吞吐吐地告诉梅子,说这次她从老家回来的当天晚上,房东就限她们一周内搬家。他们全家磨破了嘴皮,说尽了好话,那房东就是两个字:没门。一个星期之内,上哪里去找现成的房子呢?全家6口人,也不是说搬就能搬的。何况她去老家过年以前,刚刚交了两个月的房租,现在又不让住了,那两个月的钱都扔水里了不算,一搬家还得花钱。来弟做钟点的李家答应帮她去找房子,刚才在电话里答复她,说在六里桥有个大楼的地下室,16平方米,一个月800块。路远且不说,价钱比这大杂院要贵200块呢……
梅子这才想起来弟今天来的时候,那付无精打采的样子,就像心里有事。但来弟并不打算求助于自己,她大概知道梅子这样的大学老师是帮不了她什么忙的。
梅子便问来弟,那房东到底为什么要撵他们一家人走?是不是为了提价,故意找个理由,你不想搬就得加钱;或者是嫌他们家里人太多孩子哭闹;如果是那一个地区房子要拆迁,就必须早想办法了。
来弟气呼呼地回答:搬家搬家,我这七八年,搬过多少回家了,从来还没遇上这样的事呢——那房东说了,不是他有意难为我们,这回是上头的命令,为了维护首都的安全,这一片地区统统不允许住外地人。
梅子第一次听来弟使用“维护”和“首都”这样的言词,觉得新鲜;又想来弟这样一个目不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