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不认人,眼珠翻转气煞人,你只能去找“娘家人”消费者协会来作主了。
世界,朗朗乾坤,如果没有温柔,谁还有如火的激情;没有温柔,地球也是一颗缺乏生气的行星。人们因温柔而感到温暖,觉得温馨。也会因温柔而陶然,因温柔而不设防,忘记了温柔之外,还有“白面蚍霜”、还有“糖食坏齿”、还有“棺材毛竹钉”、“封喉不见血”的阴谋暗器之类。由此洞深开去,你会感到吃饭购物被“温柔一刀”事尚小,而致使失节堕落、腐化变色事却大。有人深知钓大鱼也要舍得花点黄豆粉,骗小孩也须买几块巧克力的通俗哲理,于是想方设法地让有些拥权可用者,置身于玫瑰花、夜来香、勿忘我组成的温柔之中:吃不完的生猛海鲜,游不尽的天涯海角,道不光的你好我好,扯不完的儿女情长,玩不厌的灯红酒绿,忘不了的刺激娱乐。这够温柔了吧!但桃花潭中有风浪,温柔过后敬一刀。所有这些女人的殷勤,小人的哈腰,别人的逢迎,他人的回钞,无不要你将原则贱卖掉、人格拍卖掉。邪恶一旦与私欲接了吻也就生出许多罪恶来。这一刀是别人给你的一刀,显然也是你自己给自己磨得锋利的夺命刀。
生活中有多少醉人的温柔,有多少迷人的诱惑。加饭酒是醇的,葡萄洒是甜的,起初不当一回事,使性斗气,自恃好酒量,又能奈我何?但低估了后劲,涌将上来,醉翻多少雄壮身!自然界也有这种种迷幻的温柔,海外有一种香花树,散发的气味赛过法国香水,但一沾上身,小虫小蚁之躯,便会成为这树生长的肥料。莽林中的野猪,靠着一双锋利的獠牙和壮硕的躯体,使威武的老虎和凶猛的群狼也奈何它不得。
而一只小小的豺狗跟在野猪身后,很温柔地舔着它的屁股,等舔到野猪如醉如痴之时,豺狗猛地一口咬住野猪的肛门,拖出肠子,饶树三匝,野猪立马毙命,豺狗大快朵颐。这恐怕也算是典型的“温柔一刀”吧。本还就此絮叨几句,但忽而想到有时立此存照远胜千言万语,看官读者又都是明白人,就此打住,就此打住吧!
名节如美玉
中国人历来重名节。旧时文人即使身处“屋小如船”之中,依旧是保持“人淡似菊”的操守。古代贞女被市井泼皮碰碰手臂,竟然屠刀断手,以致留下贞节碑坊。汉代苏武被迫牧羊,在冰天雪地中“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凛然持汉节而不改其志。“时穷节乃见,一一垂青史”。所有这些,都留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佳话。
为人处世,尤其是作为一个“龙马精神海鹤姿”的堂堂正正的人,的确不可小视名节。在廉政廉洁方面,尤其是这样。
在这方面行为端庄、贤良方正的人,更是把名誉节操看得比泰山还重,这虽说是一种精神的东西,但却是人的灵魂和支柱,也会焕发生机,增添力量。
“公生明,廉生威。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把廉洁看成是最大的名节。百姓心头有杆秤,称得轻重称得准。是贪赃枉法还是克己奉公?是多行不义还是无私奉献?缘有心秤留分量,都有心碑作记载。“你的档案在别人心中”,是为此理。朱镕基总理曾告诫过一些官员要“少长脂肪,多长骨头”。也就是希望有些当官掌权的人物多些正气,多点骨气,要有好名声,留得好名节。陆游有诗曰:“但见官清吏不横,正是村中歌舞时。”这正是当官的个个重名节,百姓们人人尽开颜的写照。
名节如美玉,万古留清辉。在苏州中学校园的东南隅,有一块汉代名物廉石。这块经1700多年风雨沧桑的名石,在向人们诉说汉代的陆绩,为官清廉,在他任广西玉林太守任满回乡时,经海道坐船返回故里,因实在没有可以运回家乡的东西,又怕压不住海上风浪,陆绩就请人搬来一块巨石压在船头。后人就将这块“廉石”作为宝物而睹石思廉。
而明朝主考官李汰重名节,做到了君子慎独,他为回绝趁夜色行贿的考生,特意写诗而抒怀:“利义源头识颇真,黄金唯能换腐贪。莫言暮色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这些人视名节如贞操,不使浊流染自身,因此都留下了上好的口碑。
人生在世,名誉节操很重要。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在这方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勤政清廉、严于律己,他们的谦虚谨慎、大公无私,他们的人格操守、高风亮节,无不如一座高山,耸立在我们的面前;又恰似一面镜子,让我们照出不足。“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注重名节,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注重名节,更是做人的准则,也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品行。高尚的名节,不是靠吹出来、写出来的。它是理想、道德、追求在个人身上的具体反映;它是人格的力量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一种体现。它要求我们“要”拘小节,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好,在勤政廉洁上写好志气篇唱好正气歌。而“一岁种之以谷,十岁种之以木,百岁种之以德”,它更需要我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视名节如泰山,以大志导航,为人民谋利,这才是可贵可赞的名节。千万不可在五光十色的诱惑中,欲把人格当商品,却将名节贱卖掉!
“我们没有鲁迅”
听说这么一件事,很是感慨:有个地方代表团赴韩国访问,看到友邦的城市建设、交通设施、环境保护方面的种种成就,不由地啧啧称赞起来。而韩国人在一番客套之下,竟严肃地对客人们说:“我们没有鲁迅。”
这番话说得意味深长,其内容言简意赅。“我们没有鲁迅”,这是韩国人的深深遗憾。应该说,多灾多难的韩国人也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从发明“龟船”英勇抗击倭寇而流芳百世的李舜臣到19世纪末于哈尔滨火车站勇刺伊藤博文的安重根;从轰轰烈烈的“三一运动”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所有这些民族的精神财富,他们感到还不够,尤其与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泱泱中华来比,他们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文化战线主将鲁迅的风骨和文品更是钦佩有加,十分羡慕中国拥有鲁迅这样的人杰文瑞。
“我们没有鲁迅”,这来自韩国人的倾慕之声,正是我们的骄傲之处。但是我们身在这块土地上,有没有这么深刻的感受呢?的确,在我们浩瀚的中华遗产和伟大的民族史诗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人士,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财富。
但是在今天,有些人则是熟视无睹灯前瞎,有眼不识三春景,渐渐在“钱”途利场上厮杀,而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我们民族最为可贵的东西,遗忘了我们国人最可骄傲的“财富”。
不说我们有些人爱国心淡漠了,遗忘了宋代陆游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拳拳爱国之心;不说有些人为人处世少了些精神,遗忘了西汉苏武大漠孤烟不辱使命,秦关明月不改其志,千里冰湖挖鼠为生,红缨节杖心如铁石的伟大气节。在今天,我们则丝丝忧隐隐痛地看到,有的同志正逐渐遗忘了属于我们“民族魂”的宝贵财富,淡忘了我们的英烈志士用生命和热血构筑的铮铮脊梁。不是有这样的事吗?在某县的一次政治知识竞赛中,竟有好多人向旁人询问:雷锋的“锋”怎么写?其中也有写“峰”和“烽”的。
还有,一次杭州市某校宣布要去给于子三烈士扫墓,而有不少青年学生根本不知浙江大学的这位革命烈士,甚至还向老师询问“于子三是杭州哪座山?”由此联想前些天看到的一幅漫画:在芦沟桥畔,一名导游问一些旅游者这里曾发生过什么事?有的竟答是有人落水,有人跳河,有人救人这些如出一辙的麻木和茫然,恐怕也是一种写实吧!听了这样的事,无不让人感到丝丝隐痛阵阵忧。这说明有些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患上了可悲的“精神健忘症”。
们的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由此而思,我们更感到“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在今天是多么重要又多么必要。而身处神州大地,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拥有词赋悬日月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不辱使命的苏武、“穷年忧黎元”的杜甫、“精忠报国”的岳飞、“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辛弃疾、“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烈火焚烧若等闲”的于谦、勇敢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严禁鸦片的林则徐、捐躯黄海的邓世昌、血染北京菜市口的谭嗣同,而我们更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和无数“头颅换得红旗五”的革命烈士、英雄仁人,我们更具有千百年来的光荣传统和伟大历史,这是莫大的骄傲和巨大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更应该发扬光大,这才是人间正道。如果淡忘了或者彻底遗忘了这些弥足珍贵的巨大财富,甚至如韩愈所说误将“琬琰易羊皮”,也就是说将绝世美玉去换成了廉价品,那就太可悲了!
一种庸俗的“考证”
毕竟有五千年文明历史了,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确有着许许多多值得考证的地方。“千古兴亡多少事”,无论从历史,从文学,从文物,乃至一部洋洋洒洒的《红楼梦》;也无论宏观星辰,沧海桑田,微至人物衣束,风土俗情,其奥妙无穷之中纷呈复杂之事之物,是可以考证出无数有益的东西的。
在《覆秦小岘书》中说:“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考证是一门大学问,想来这是不容置疑的。
既然如此,为发展中华民族文化,认真做做考证学问,当然是件好事。
然而,不知何时始,生活中的为考证而考证的“考证术”却越来越缭人眼花,令人懵懂。诸如鲁迅爱吃风干荸荠,曹雪芹喜欢喝什么老酒,林黛玉的头发是黑是黄,那拉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