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正想着等会见到魏郯该如何开口,忽然,一名侍从走过来,向我一礼:“夫人,丞相派主簿侯均来探望大公子,请夫人回去?”
侯均?我讶然,与魏慈对视一眼,快步朝行帐走去。
才入帐中,只见一个中年人立在榻前,正与一名郎中模样的人说着话。
见我进帐,侯均忙过来行礼:“拜见少夫人。”
“侯公。”我忙还礼。
侯均此人我算不上熟悉,他的名字却是响亮的。他出身寒门,却满腹学识又足智多谋,跟随魏傕多年,是魏傕帐下的得力谋士。
“丞相今日闻得夫人来到,遣某来探望;又恐这帐中用物不足,令某带了些用具;少夫人若缺了什么,亦可告知。”侯均微笑道。
此人的另一个名声是好脾气和爱絮叨,我答道:“多谢侯公,此处用物俱全,暂无缺少。”
这是,榻上一声低低的呻吟传来,打断了我和侯均的对话。
侯均连忙走过去:“大公子……”
“大公子是梦中呓语,近来昏睡,常常如此。”郎中在一旁道。
我看他一眼,郎中脸上掠过些讪然之色,低头袖手。再朝那榻上看看,只见魏郯额头上裹着巾帕,闭着眼睛,脸色苍白,唇色也全无刚才的活气,全然是个生了大病的样子。
正当诧异,侯均转过脸来,忧心忡忡:“大公子病了一月,竟无好转。我等私下说起,亦十分担心。”
他话音才落,突然,魏郯重重咳了两声。
侯均一惊,我也愣了一下。
“大公子。”侯均立在榻旁,小心地唤了一声。
魏郯毫无反应。
侯均又想用手去探额头,我连忙上前,抢先把手覆在额头上。
一点也不烫手,与常人无异。
“如何?”侯均问。
我虽知真相,但在魏傕的人面前,该演的还是要演。
我看看他,摇摇头,片刻,轻叹口气:“妾在雍都听闻夫君病重,已是十分忧虑,不想来到,比心中所想更甚。”
“夫人操劳。”侯均忙道。
“妾操劳不足挂齿,”我的声音悲伤,“只盼夫君可从此好转,妾再累再苦亦是无怨……”说着,我的头更低,还特地举袖,装模作样地点点脸颊。
侯均亦叹气。
我看向魏郯,他的手露在薄被外面。我心想装得真像,故意把他的手塞回被子里。不料,他反握住我的手指,我暗自挣扎,他怎么也不放开。
“南方天气溽热,行军在外,水土不服乃是常事。不过大公子此番病势汹汹,亦是始料不及。”侯均道。
我缓缓点头。
被子下,手指用力挠魏郯的掌心,魏郯却握得更用力,我险些哼出声来。
“少夫人亦不必太担心,大公子身体强健,人言急病易愈慢病难医,丞相已遣人到邻近的沐阳去寻良医,如今又有少夫人在侧,大公子必可早日康复。”
魏郯的手已经把我按住,将计就计,挠得我手心发痒。
我觉得脸憋得要抽筋,只能将头压得更低,双肩微颤,声音像挤出来一样:“谢侯公吉言……”
侯均再叹,道:“少夫人勿悲伤过甚,某叨扰过久不宜,就此告辞。”
我起身要送侯均,魏郯却不放手。
我恼起,用力掐他掌心,他才终于松开。
“妾不得远送,侯公慢行。”我起身行礼。
侯均再礼:“少夫人且坐。”说罢转身,随着郎中走出帐去。
待到帐门落下,未几,王晖探个头进来:“少夫人,他走远了。”
我这才松下口气,转头,却见魏郯缩在被子里,双肩一抽一抽的。我瞥着他,上前用力扳着他的肩膀将他翻过来。
果不其然,魏郯笑得不能自已,脸上灰败的颜色跟那开心的模样毫不相称。
我绷着脸瞪着他,可过了一会,自己也像被传染了一样,“噗”地笑出声来。
魏郯一把将我搂到怀里,我不肯,用力将他推开。这时,手蹭到他的脸,只见一层灰灰白白的,像调了油的铅粉。
“真脏。”我吐吐舌头,一边笑着一边用力抹到魏郯的衣领上。
魏郯却把我的手捉住,按着我。
“不恼了?”好一会,他笑够了,眼睛弯弯地问我。
“谁说不恼?”我抹一下他的唇,看看手指,居然也是那些,毫无愧疚地擦到他另一边衣领上。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回家太晚,让大家等了很久,不好意思~
☆、骐陵(下)
二人正闹着,帐门外面突然传来重重的咳嗽声。
我一惊,停住手,魏郯亦面露诧色。
“何人?”我让声音显得镇定,问道。
片刻,帐门掀开一条边,魏慈笑嘻嘻的脸探进来:“长嫂。”
我松下一口气,魏郯却将额巾抓在手里,朝魏慈猛地掷去。
魏慈吓得一缩,额巾在离他两三丈的地方就落了下去。
“捡起来。”魏郯冷哼。
魏慈一脸讪笑,进来将额巾拾起,恭恭敬敬地送到榻前。
“做甚?”魏郯问。
魏慈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那棋不是还未下……”
魏郯坐起来。
魏慈忙笑着说:“后来弟觉得长嫂也在,不忍扰了堂兄与长嫂相聚,想想又作罢了。”
“是么。”魏郯似笑非笑,“那你在外面咳什么。”
魏慈诚恳地说:“天热,弟偶有不适。”
魏郯拿起榻上一个木枕朝他扔去,魏慈面色不改,笑嘻嘻地接住。
我看着这二人,只觉无语。人前正经人后流氓,魏傕可以把这话写作匾额挂在堂上。
这时,我想起魏傕那边还要拜见,晚见不如早见,也正好成全魏慈。于是起身,对魏郯道:“夫君,妾还要去见舅氏。”
“嗯?”魏郯看看我,看向滴漏。
“长嫂才来,还未歇息,明日再见不迟。”魏慈道。
我摇头微笑:“回来再歇息也一样,姑氏和众姒娣也有物事要我带给舅氏与诸位叔伯。”
魏郯沉吟,没有反对。他叫来程茂,让他送我去前军。
我在路上,就一直听程茂说骐陵水寨如何如何壮观,但没往心里去,在我的想法里,就觉得大不了许多船挤在一块,跟长安游湖时节的码头也差不了多少。
可当大江出现在车马前,我望着外面,惊讶得几乎合不拢嘴。
我从来没有见过大江。上次去淮南,渡黄河的时候,我已经被那壮阔奔腾的样子惊得咋舌。而这大江,水波湍险不如黄河,却比黄河清澈,也更加宽阔。马车从江边驰过,碧空万里,那江面却全然望不到头,似乎无边无际。
更让我感到震撼的,就是魏傕的水寨。
营寨纵深十几里,从魏郯的后军一直绵延到江边。但这并不算完,魏傕的战船大大小小,放眼估计能有上千,却泊得有条不紊。魏傕搭起栈桥,一路延伸到江中;又分作岔路,像便道一样将各处连接,程茂得意地告诉我,要到哪艘船上,行马行车皆畅通无阻。
我叹服地颔首,心里又有些思索。如果魏郯仍统帅水军,这样的壮观之物,他会如何指挥?我甚至能想到他立在江边指点,意气风发的样子。
可惜,这些都不是他的。将来就算战胜,魏郯也最多升个虚号。
想到这些,我有些意兴阑珊,放下竹帘,坐好。
魏傕的营帐很宽敞,屏风、案席、书架等等,摆设得像家里的厅堂一样,案旁还有一只铜炉在焚着香。
我入内的时候,魏傕正在看着地图,旁边坐着魏安。
看到我,魏傕神色和蔼。
“阿嫤远道而来,一路辛劳。”见礼之后,他和声道。
我低头道:“儿妇乘车,些许路途不足挂齿。舅氏操心国事,更是劳心。”
魏傕抚须,微笑道:“你看过孟靖了?”
我答道:“正是。”
“孟靖这病来得凶猛,久而不愈。行军在外的都是粗人,阿嫤既来此处,还当多多照料。”他说。
我行礼:“敬诺。”
魏傕似乎对我照顾魏郯很放心,又谈了些魏郯的病况,我将郭夫人让我带着魏傕的物品奉上。没多久,帐外的军士来报,说扬州使者来到。
我知道魏傕有事要忙,起身告辞。
才出帐外,迎面走来几人,我看去,当先者是魏傕的谋士马宵,后面跟着一名衣冠严整的文士,脸面陌生。
马宵认得我,向我行礼,道:“少夫人。”
我还礼。错身时,文士的目光瞥来,似在打量。
回程之前,我又见了魏昭和魏贤等人,将女眷们托来的物什交给他们。
魏贤、魏平和魏纲都笑得合不拢嘴,惹得尚未有家室的魏朗也妒忌地嚷嚷,说等打完仗回雍都,他也要娶个贤妇。
魏昭拿着梁蕙给他的信,淡笑地瞥了瞥,收到袖中。
“多谢长嫂。”他朝我行礼。
我看他与其他堂兄弟一样,身上也穿着武服,不过说话举止,仍旧文质彬彬。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魏昭是个很特别的人。他有文才之名,有时耀眼,有时则内敛。但是,他一直是个持重的人,并且,他的持重与魏郯全然不一样。不管何种场合,他总是谦和有礼。就算醉了酒或者所有人都在笑闹,魏昭也不会放浪形骸。他也健谈,但是看人的目光总是清醒而审慎的。
在有些人眼中,这是君子之态,魏昭也很得他们称赞。可是在我眼中,魏昭总像带着个面具,教人猜不透他心中所想。也就是这个原因,我无法与魏昭说话熟络,即便我们同住在一处屋宅里。
魏安是个真心为兄长担忧的好孩子,我回去的时候,他一定要跟来,说要看兄长。
我推拒不得,只能带上他。
我以为魏郯会装作沉睡什么的不见魏安,直接把他打发走。
不料,魏郯看到他,笑起来,拍拍他肩头说好像又长高了,然后,神色悠哉地对这个满脸疑惑的弟弟说:“我已病愈,但此事只有你、我、你长嫂和子贤知道,不可告知别人,父亲也不可,明白么?”
魏安望着魏郯,满脸不解,片刻,却点点头。
“这几日你留在我这里,让子贤带你去看大船,嗯?”
“嗯。”魏安又点点头。
“来来,我现在就带你去。”魏慈笑着拍拍魏安的头,就要带他出帐。可是魏安走两步,却回头又走到魏郯面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