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签一次婚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年签一次婚约-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了这个样子。八成她是哪个留学生的家属,办到美国来,看看孙子,做做家务,
房前房后见缝插针,栽三把韭菜两把葱。今天有空了,就到这里转转,租一盘录
像带消遣。纽约的带子,红的血红,粉的艳粉,搂搂抱抱,杀杀砍砍,未必合老
人的心思。她应该喜欢评戏或者二人转,可能还会依依呀呀唱两口,比如《茶瓶
计》,比如《小姑贤》。

    这一次我没全猜对,老吴太太喜欢东北地方戏不假,说她是家属也不错,但
却不是当今留学生的老人,而是前国军的妻眷,念过私塾和国高,算得上很有来
历了。多年前她随丈夫从大陆东渡台湾,后来又辗转到了美国。她的丈夫也是沈
阳人,戎马半生,官至上校。假如这些年我的岁数一点儿没长,仍然停留在少年
时代,相信我的反应会很强烈。国军!上校!这两个词可不简单,能引出一长串
让人心跳的东西:大盖帽,小配剑,白手套,长筒靴,鞋根儿周围非常厚实,好
像还钉了铁,以便提到蒋委员长时啪地一磕,打个立正。给我上!谁不上我毙了
谁!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了……等等等等。然而,我已经老大不小了,
又赶上见怪不怪的多元社会,出国后阅历更是大增,因此,我只是模棱两可地说
了声挺好,并不是特别的惊讶。

    老吴太太提起往事,语气也很平淡,仿佛在谈针头线脑一类的家常话。她哪
里像个官太太,她那双手勤劳朴素得可以纳鞋底子。补靴子可能也行。在纽约的
洋氛围和华人聚居地的粤语环境中,听她用醇厚的乡音讲话简直是一种享受,眼
睛一闭甚至有回家的陶醉感。我家在沈河区,沈河区的北边是皇姑区,再往北走,
穿过楼群,穿过铁路,穿过河流与小湖,就是新城子区的大片庄稼地。我念初一
时曾到那里的一个村庄参加过夏锄,夕阳西下,暑气渐消,齐腰深的苞米黑绿黑
绿的,冒着清甜的香气,用手一握苞米秆儿,凉津津的特别好受。夜幕四垂,年
轻的女教师素手一挥,我们便七长八短、高高低低地唱起来:天上布满星,月牙
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

    老吴太太说出她家所在的村名,问我当年去的可是这个堡子,我说记不清了。
她有几分失望,又详细打听我父母家的住址,听说住在三经路,便很兴奋,露出
不胜向往的神情。她似乎对那一带很熟悉,一连提了好几个街名和老旧的建筑物,
还提到市府广场的那幢咖啡色大楼,说抗战胜利后,全市开大会,老蒋和宋美龄
就站在楼上,向欢呼的东北百姓频频招手。当时老吴太太还是没出阁的黄花闺女,
也在场,穿一条蓝色的旗袍,激动得直想掉泪,嗓子都喊哑了。

    我说我也在市府广场开过会,庆祝十一,批判四人帮什么的。参加会的官员
也不少,挤挤擦擦都站楼上,只是没有特别大的,最高才是省委书记,离得又远,
隔着人山旗海、军警民兵,根本看不清长的什么模样。

    老吴太太笑说,中国人就是爱开大会,吾们开完了你们接着开。

    我说现在不怎么开了,再说那个楼也不行,矮爬爬的,跟周围一些摩天大厦、
玻璃大厦相比,灰头土脸,黯然失色。广场倒是扩大不少,一律种上青草,围上
栏杆,不准进去耙踏,谁进去罚谁款。

    两个老乡相识之后,经常在法拉盛的音像店见面,因为都是同一时间租带,
所以差不多是同一时间还带。

    租完了还,还完了租,转眼冰消雪溶,春风拂面,我与老吴太太已经很熟了。
她老人家快人快语,热情乐观,性格挺像我母亲,我们自然相谈甚欢,谈的范围
极广,南朝北国,东海西洋,逮啥谈啥。对台湾一些比较露脸的成就,我竖大拇
指说好,多好啊。老太太却不满意:不行不行,糟心的事也挺多,那口吻像是一
位胸怀全局的高级长官。我并不认为可笑,因为我恭维老太太面相年轻时,她也
会一迭声地说不行。

    当然,争执还是有的,尽管不很激烈。比如有一次,提到简化字的问题,老
太太就很不屑:你们大陆啊,尽胡来。好好的汉字,用了几千年,说改就改,丢
胳膊落腿的,还得从左往右看,别扭不别扭?

    我听了有点儿不乐意:你们的繁体当然好了,不但消磨时光,还锻炼体力,
而且从右往左看,字里行间遇到洋文或者阿拉伯数码——这些都是从左往右看,
你们的脑袋就往这边一甩,然后再往那边一甩,知道的说你在读书,不知道的还
以为你在跳探戈呢。

    老吴太太朗声大笑,并不以为忤,反而称赞我口才好,说大陆出来的口才都
好,难怪台湾连推带挡,磨磨蹭蹭,不愿意跟北京谈判。

    她的嗓门非常豁亮,这一点也像我母亲。不论是夸我们,还是训(东北土话
叫“狠叨”)我们,母亲一律高门大嗓,余音绕梁。甚至文革中说当局的怪话,
余音也敢绕梁,害得天天挨批斗的父亲胆战心惊,一再哀求:小点儿声,小点儿
声。两位东北妇女的区别在于,母亲嫁的是共产党,老吴太太嫁的是国民党。这
一嫁,注定了她大半辈子呆在远方,想念家乡又够不着家乡。

    我说,为啥你们的嗓门都那么大?

    老吴太太说,小子,松辽大平原你知道吧?宽宽绰绰的,亮瓦晴天的,又没
墙又没盖儿,人就爱敞开嗓子可劲喊,这样才痛快。

    /* 38 */第三队第40节 老吴太太(2 )

    我们虽同操乡音,互听不厌,但有时也会遇到语障,谈话就卡了壳,你看看
我,我看看你,以为嘴或耳朵出了毛病。细一问,却原来布希是布什,卡斯楚是
卡斯特罗,飞弹是导弹,便当是盒饭,徐蚌会战是淮海战役,大陆沦陷是中国人
民站起来了……于是她笑我,我笑她,笑过之后每每发问:刚才吾们谈到哪儿了?

    店主允诺的那盘东北片,姗姗的,终于进货了,竟是我在文化一元时代看过
无数遍的黑白老片——《铁道卫士》,里边的台词熟得都能背下来。我对老太太
说,这盘真还就挺不错,是在吾们沈阳拍的,有中街百货大楼,还有中山公园,
你老先睹为快吧。老太太说演的啥内容,我说防奸反特,反你们国民党。谁们国
民党?老太太说,你看我像国民党吗?我要是说了算,国民党也不会有今天。

    我和老太太都不是政治人儿,好不容易碰到一起,理应多聊点儿别的。美国
一般民众,该吃饭吃饭,该娱乐娱乐,没事谁扯政治干嘛?我曾问一个修车老头
儿谁是国务卿,老头儿一翻白眼:我有必要知道这个吗?然而我跟老吴太太却很
蹊跷,两人不管唠什么,三弄两弄总弄到政治上,仿佛我们兴冲冲赶到音像店,
是来参加例行的干部学习活动。这老太太发言极踊跃,心得体会也多,有一些我
听来相当新鲜,甚至匪夷所思。比如她指出,“八一五”光复后,应该把张学良
放出来,派他回东北主事,这样共产党就不好意思打了。谁知老蒋错了一步棋,
把陈诚派了出来。陈诚这个人哪,太“正”,喜欢清水养鱼,伪满军队送上门都
不要,嫌人家不干净,结果可倒好,全让林彪接过去了。林彪还嫌兵不够,就把
炕烧得滚烫,让农村小伙儿都坐上去开会,讨论抽丁的事。庄稼院的人顾家,不
愿跟共军走。可是炕太热,屁股烙得直冒烟儿,一挪窝儿,得,人家说你表态了,
主动要求上前线。

    我觉得她这么说,有点儿抹杀人民的积极性,就反驳道,老百姓其实最不愿
当的是中央军。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老吴太太眉毛一挑:中央军并不都像你们说的那么糟,也有一些纪律严明的。
她还顺手举了几个例子,滔滔不绝说谁谁如何英勇,如何善战,说得我挺来气,
真想噎她一句狠话——你们那么能打,为啥还“转进”到台湾去了。又一想,算
了,人家不过一个老太太,属群众一级,犯不上那么严肃。再说仗也不是我打的,
是我打的老提当年勇也没意思,有能耐把大陆弄得好好的,让台湾老的少的,穷
的富的,本地的外省的,都争着抢着搬过去,咋撵也不走。

    见我不吱声,老太太好像觉察到了什么,语调随即蔫下来:你看我这嘴,尽
说些没用的,你别往心里去。我没旁的意思,就是爱跟家乡人唠,唠啥都高兴。
你心肠子热,不嫌我老婆子絮叨,换个旁人,老外不用提了,一般中国人也不行,
谁希罕听这些陈芝麻烂谷子?这些年,还是头一回,我当当当当,一下说了这么
多话。

    我说没事,我挺爱听的,在国内时,一回家,我妈也总念叨过去的事。我说
妈,我帮你干点儿活吧。我妈说不用你干活,跟我唠嗑就顶干活了。

    老吴太太叹口气,前言不搭后语地说,人哪,谁都不愿说自己白活了一辈子。

    有一天傍晚,还完录相带,老太太执意要请我吃饭。我怕她着急,就不过分
推托。纽约的中餐馆大多是南方口味,偶尔有一两道北方菜,做的也随心所欲,
四六不着调。于是,我们在餐桌上怀念起东北的吃喝来。我说现在要是有一碗猪
肉炖粉条,让我到中东当敢死队都不惧。以前北京人说相声,嘲笑东北土老冒,
就知道吃这个。如今他们品出味道,也想当老冒了,街头巷尾,恨不得每个小馆
都炖一大锅。

    大锅炖怎么行?老吴太太提出疑义,又不是连队伙房,剁几斤肥肉片子,撒
两把糟粉条子,咕嘟咕嘟就得。正经的猪肉炖粉条相当有讲究,不是随便哪一个
老张老李就敢整的,那肉得五花三层,那粉得上好的土豆宽粉,别小看宽粉,学
问大了……老人两眼放光,说得十分仔细。那一瞬间,她还真有几分食不厌精的
官太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