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唱片仅有三张,所有权不归我。主人怕唱片被粗秃的唱针磨坏,总是鼓动我听相声,如侯宝林先生的《戏曲与方言》,这样使我在听老柴时少了一些理直气壮。侯宝林先生说相声听起来比较正常,不像老柴的音乐那样飘忽不定。三张唱片我只听得出《天鹅湖》,后来才知道另两张是《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悲怆》,作曲家被我们叫做〃柴司机〃。
至于读《人体解剖图谱》,基本上是地下活动,因为它来路不正,是我从锁着的书柜里顺出来的。行窃技术不复杂,只要稍微推一推简陋的柜门,便可露出一个足以抽出一本书的缝隙。也赶巧了,倘若它再厚一点,或者摆在里头而非立在门边,听老柴的感觉就会另一样了。厚厚的图谱是彩色的,印刷很精致。它召得我有空就研读人的皮里怎么长得这样奇形怪状?平时看小人书可以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但图谱读得很刻苦,因为我断定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搞到这样一本〃少儿不宜〃。
每天家里人上班、上学后,屋里便成了我的天下。那架转速不匀的唱机意志很顽强,无论我怎样企图通过调整水平改善它的平稳性都无济于事。但是它相当忠于职守,每日不厌其凡地轮流播放那三张疲惫的唱片,让空荡的房间里充满了我的〃柴司机〃,养病的日子也因此而明媚起来。
看图谱的工作和听老柴基本上同步进行,开始觉得听觉受用而视觉比较恐怖,尤其是翻到那幅展示头颅骨骼的骷髅时。慢慢就有点视听合一了,趴在床上翻开图谱,耳边老柴的旋律力透纸背,觉得人的〃里边〃其实挺好看的:纹理粗而长的肌肉,像苍柏的枝干;细密而遍布全身的血管与神经,像纵横大地的道路与河流;形状各异的空腔或实质脏器,有的像某一种成熟的果实,有的像抽象派艺术家的作品,有的竟美丽如珊瑚。
昨天的老柴就这样有了特定的背景,听上去也就有了特别的感觉。在美妙的旋律中窥测人的内层,窥测人的灵魂尽管唯物主义者说人没有灵魂。那是怎样的一种刻骨铭心啊。病愈复学后,凭着对老柴和人体的理解,我成了班上思想最〃复杂〃的学生之一。
经历了一段没有音乐、没有书本的岁月以后,可听可视的东西突然多起来,以至于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泛滥,难免喜新厌旧。但是,老柴的先入为主,使我对他始终一往情深。一次我的一位朋友惊奇地问:〃你这样标新立异的人,居然听老柴这么俗的音乐?〃我于是反思,自己骨子里是不是很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头一回在现场听《第一钢琴协奏曲》。演奏者是曾在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比赛获奖的青年钢琴家李坚。听着熟悉的旋律从李坚青春而富有弹性的手指间流泻,那一刻我竟激动得不能自持。我承认我依然喜欢它,我也承认它有点俗,心想俗就俗去吧,干吗不说自己喜欢老柴?
至于《悲怆》,更觉得它与生命有着某种贴切,它的旋律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一层一层地剥离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一页一页地揭示着灵魂的幽深莫测,就像剖析我小时候读过的那本厚厚的图谱。其实,我始终不知道老柴想通过他的音乐告诉我们什么,但是我知道自己从他的音乐里得到了什么。
这就是昨天的老柴。后来,那种刻骨的透彻与深奥,永远地和老柴的音乐融合在了一起,直到今天,我听老柴的时候还会怀有一种触及灵魂的敬畏。
人间万象
恩师如父
我只上过七年学,从小学到初中,教过我的老师大约有几十位。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几十年过去,教诲之恩未曾敢忘,老师们的姓名和音容笑貌,大多都还记得,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倪宝恕先生。
倪宝恕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如今已八十高龄。其实他没有教过我任何一门课,我上初一时,他是教导主任,后来又担任校长,说是他的学生,有点抬举自己。倪老师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在司法机关工作了几年后转到教育口,先后在四所中学担任教导主任、校长,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当时他大约四十岁出头,阅历丰富、学识渊博,雄心勃勃地打算把我们这所新建校发展成重点中学。倪老师不仅教学管理经验丰富,而且多才多艺,书法、篆刻、作曲、弹琴,几乎无所不通,在全校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被他“发现”很偶然。我小时候读书不甚用功,听课不安生,作业做的也马虎。我上的是实验班,倪老师常来班上听课,注意到我在课堂上很活跃,却又心猿意马,便建议数学老师辅导我读点课外书,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不断从阅读中获得乐趣,还很快迷上数学,以后又把兴趣扩大到其他科目,从此读书渐渐上心,成绩突出,也逐步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倪老师十分高兴,还让我在全校大会上介绍过学习经验。
后来,他鼓励我要有一两门课程达到免修,争取提前毕业,考名牌大学。然而一年后,文革浩劫碾碎了他的理想,也埋葬了我的前程。从此师生各经磨砺,我再也没能回到学校读书。但他的赞赏和期待,一直激励着我,成为我前进的动力。从他那里获得的自信,几乎影响了我的一生。
流年似水,二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再度相见,是在校庆三十年纪念会上。握手相认,我们都动了感情。倪老师说:“在我印象中你还是个孩子,转眼就人到中年了。”
先生的一句话不由使我忆起许多往事。上中学不久,有次我生病,被同学讹传为乙型脑炎,还传言说弄不好会变成傻子。倪老师听说后,立即和一位老师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地赶到医院看我,见了医生便焦急地问:“这孩子的病不会损伤脑子吧?”直到医生说只是重感冒,他才放下心来。还有一次,我的小学同学,一位考到另一所中学的男孩给我来了一封信,被同学看到,在班上引起议论。那时候中学生男女之间界限森严,一封男生来信,足以坏掉一个女孩的名誉。倪老师听说后,特意到班上来和大家谈心,说男女同学之间应该有正常往来和友谊,不必多加议论,更不要小题大做。倪老师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处境,解除了我的心理负担,也使我建立了健康交友观。
离开学校以后,多次产生再见恩师的念头,又多次按耐住了这种欲望。一想起他曾经对我寄予过那样的厚望,他曾经那样期盼我有所作为,就十分犹豫起来,以我如今的平庸,如何见他呢?
然而,桃李天下、学生中名流辈出的倪老师,竟不介意学生不成气候。他说:“没有再上学;不是你的责任,后来的路,也不尽由你选择。只要努力了,不管成就如何,老师都会高兴,为什么不来见我呢?”
于是我不能原谅自己想“混出个人样儿来让老师看”的那种虚荣。可以告慰的是,半生坎坷,多少次与机遇失之交臂,我仍然没有自暴自弃。有人说,少年时如得到赏识,日后多半勤奋进取,这大概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吧?
我的不肯堕落,恐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年倪老师的激励。
再见恩师,转眼又是三年,这期间仅去过他家一次。那天他买了很多好吃的款待我,而我只坐了半小时就赶去加班了。后来又找他,是有事请他帮忙。倪老师退休后干起了律师本行,那时我正为单位草拟准备签约的合同,于是打电话讨教。倪老师特意邀来他的老友,一位经济律师一同出谋划策。当我如约来到位于中山公园附近的律师事务所时,远远看见倪老师早已在路边等候。听我谈了大致情况,他便建议留下材料,待和朋友研究后,写出书面意见。当时我因另约了一位朋友去前门办事,于是匆匆告辞。
倪老师执意要送我。推辞不过,只好替他推着自行车,边走边聊。我们沿着中山公园的红墙行至长安街,又信步到公园南门,几次劝他回去,他都不肯。阳光下,我发现他的步态已经有些迟缓,面相也显出苍老,不再是从前精力充沛的样子。
直到走过天安门,他才止步说,“你去吧,平常工作劳累,要注意身体。”
我走了。几番回首,他还在风地里站着,任衣襟随风抖动,像一面旗帜。
几天后在单位接到收发室电话,原来倪老师来过,送来一只盒子和一封信,改好的合同就装在信封里,盒内还有两块怪石——他知道我喜欢石头。
后来我打电话给他:“倪老师,那份合同,本当我自己去取的,劳您亲自送来,真过意不去。您怎么不顺便到办公室坐坐呢?”
“你忙,我就不打扰了。合同送过去,怕耽误你用。”他平静而温和地回答。
我的心头一热。为了我的合同,这样冷的天,竟让一位古稀老人独自骑自行车从西城赶到东城。忽然想起那天去律师事务所走得匆忙,居然连一件小礼物也不曾带给他。
不久,他又通过收发室转送一包东西给我,里面是一本精心装裱的文册、一枚印章和一封信。连忙拆开信看,倪老师写道,文章他已一一读过,有的还点评了。他说:“每次看到你的文章,心里都非常高兴,有时间可要多写啊。”又说,“印刻得不好,久不动刀,手生了。以后有好石头,另刻一方送你。”打开文册,竟是我发表过的一些文章,那枚光洁润泽的印章,用篆字镌刻着我的名字。丈夫见我捧着信、文册和印章发呆,便凑过去看,良久才说:“你的老师对你真好啊。”
写到这里,想起又是好久没见倪老师了,总说忙,电话都很少打,偶尔写一封信,谈得最多的也是自己。于是匆匆挂通一个电话,方知倪老师依然在忙,他正应一家杂志之约撰写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听到是我,格外高兴。我知道他最愿意听到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