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夫人和陆夫人撑了半天也没能把船撑出来,皇上起来撸起衣袖说:“朕来试试看。”
纪夫人笑道:“怎好劳烦皇上动手?万一伤了龙体,臣妾心里何安?”
皇上说:“朕连千军万马都指挥得,何况这小小的舟船?”纪夫人笑着把竹撑递给皇上,自己到萧后身边坐下。皇上把竹撑深深地插进湖底的淤泥里,用劲儿一推,船向后退了一点儿,陆夫人接着撑了一下,船完全退出了荷花丛中,两艘船又向前驶去。纪夫人站起来说:“皇上,还是让臣妾来吧,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就好好让臣妾表现表现吧!”皇上笑着把竹撑递给纪夫人,又和萧后同坐。
又行驶了一段,到了一条小渠,进去有数座桥,还有渠两边的建筑,是模仿的江南小镇的构造。皇上对撑杆的两位夫人说:“你们把小船撑进渠里,体验一下江南情趣。”两夫人答应着依言做了,小船转过头,摇摇的荡进小渠,后面的船赶紧跟上。皇上指着由远处慢慢朝船靠近的那座拱桥对萧后说:“你看那座桥,是不是典型的江南风格?”萧后还未来得及回答,船已钻进了桥洞中,萧后扬起头看着桥洞上面向后移去,刹那间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一时间,萧后觉得好像所有思维都凝固住了,停止了思想,脑海里一片空白,可是这是多么的舒适啊!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这种干净透明的时刻?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二十二节 启民入朝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正月,启民可汗入隋朝拜,一进入大殿,只觉得满眼金碧辉煌,刺得眼睛都花了,定了定神,方看清楚坐在大殿当中的隋帝,着“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的九章冕服,后面两名官衣宫女交叉举着彩扇,下面左右两排分别站着文官武将,服装统一,配饰炫亮。启民看罢,心中十分羡慕,对皇上说:“大隋的服饰威仪而大气,请求圣上容许我小朝也能沿袭大隋的服饰制度。”
皇上说:“你们以游牧为主,生活习俗皆不同于中原,沿袭中原风俗不妥,还是用你们自己的传统服装好。”启民听了,还想再请求,又想在这朝堂之上这样做有顶撞皇上之嫌,只得先罢了。
第二天,启民带上自己的跟随的官员,以上表表明自己的诚意,希望皇上能让他们从中原官服。皇上十分高兴,但仍不同意。后来对牛弘、何稠等人说:“现在我大隋服饰制度的完备,使突厥首领要移风易俗改变服饰效我大隋,是你们的功劳啊。”因此赐给了他们很多东西。
转眼既是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皇上特许宫中宫女除值守的以外都可以出宫随意游玩,天明之前回宫即可。萧后另赐宫女零碎银钱以便她们随意购物。皇上又安排虞世基陪启民可汗畅游上元节。
虞世基带了几名随从陪启民一行人来到端门街,有玩儿杂技的场子,左右五千步,有吹笛箫奏琴弦等的乐人上万人,声音数十里之外都能听见。街上两边酒肆的屋檐房宇整齐规划如一,从门口过就能看见里面的盛设帏帐华美精致。各种商户里面的货物琳琅满目,甚至卖菜的都是用龙须草席陈设菜,沿街的树都缠着红绸彩带。路上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都是华服美饰。
启民走一路,心里惊叹一路,走到一家酒肆面前,虞世基对启民说:“现在还不是最好玩儿的时候,我们先进去吃点饭,天黑了再出来,那才是最热闹的时候。”走到门口,一曲具有异域风格的鼓声传了出来。走了进去,在最显眼的地方,一个罩着面纱的波斯舞女正踏着鼓点跳舞,眉眼、项颈、腰肢、手腕儿同时弹动,灵活的像一条受惊的蛇。这家酒肆在东都是数一数二的,来往的都是达官贵人,虞世基一进去立刻有几个同僚向他问好致意,邀请他们与他等同桌进食。虞世基一面笑着回礼,一面谢绝了,带着启民等人找了几个连在一起的空座坐下。店主人亲自上前伺候,先摆上了几样小菜,又拿出了菜单请列位大人点菜。虞世基请启民先点,启民不好意思的说:“还是虞大人点吧!我对中原的菜品不熟悉。”
虞世基笑道:“哦!瞧我,是我错了。”说着,扭头向店主人点菜:“来一个金齑玉脍、熊白啖、镂金龙凤蟹、辋川小样……。”听的启民等人云里雾里。
店主人又问:“大人们用什么酒?”
虞世基说:“先来四壶竹叶酒,烫四壶烧春酒,一坛乾和葡萄酒。”
完毕后,店主人说:“众大人请稍等片刻,小的这就下去准备。”大家说着话,酒菜已陆续摆上。虞世基把菜一样一样介绍给启民听,原来金齑玉脍就是鲈鱼脍,熊白啖是烹熊鹿肉,镂金龙凤蟹是醉蟹,辋川小样是辋川地区几个特色小菜的拼盘。……启民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
酒足饭饱后,虞世基、启民一行人出了酒肆,外面已经天黑,街上越发的热闹起来,华灯齐上,人潮涌动,和白天另是一番景象。启民等人紧跟着虞世基,生怕走散了找不到回去的路。前面似乎是一家富户,门口的彩灯格外明亮,花式也比别处繁多,彩灯下写着几个大字——以武会友,周围挤满了人。虞世基见启民感兴趣,便拉着启民挤了进去,里面拉开一处空场,只见一人在里面蹴鞠(踢一种布球)。那鞠就像是粘在那人身上似地,不管怎么舞动,那鞠总不落下。突然鞠离开了那人抛在空中,周围人为那人捏了一把汗,以为他要出丑了,谁知那人不慌不忙的朝上一跃,亮出脚尖踢在那鞠上,那鞠便稳稳当当的落在后面放鞠的架子上。周围一片喝彩,掌声长久不衰。
虞世基、启民等人好不容易挤了出来,向前走,不远处和刚才那家门口情况相似,只是牌子上写的是以文会友。这是虞世基擅长的,本想去凑凑热闹,又想启民等人对这肯定不感兴趣,只好罢了。启民感概的对虞世基说:“不到中原来,如何知道天底下的繁华可以到这个地步!”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二十三节 计划北巡
三月,隋帝从东都洛阳回到西都长安。四月,隋帝下诏安抚河北,开始北巡。这一天的萧后,正和萧嫔准备着杲儿一周岁的生日。中宫里热闹非凡,搬东西的人络绎不绝,好不容易忙的差不多了,皇上还未回宫,萧后和萧嫔坐下来聊聊天。萧嫔说:“听说皇上又要北巡,我们都得去?”
萧后点点头说:“是的,就这几天就要动身了。”
萧嫔说:“北方比不得南方,道路又难走,又相对贫瘠,为什么非要去呢?”
萧后说:“皇上说北方的突厥等小国,不知道我们大隋的实力,时常骚扰我大隋边境。以前就是因为双方缺少交往,相互不了解,才战事不断。这回北巡,就是要和他们面对面,让他们知道我大隋有多强大,从此不敢再侵扰我大隋。”
萧嫔说:“那为什么非要让我们后宫也去呢?边境的安危不是驻守大将的责任吗?”
萧后说:“皇上是想让突厥看到,就是我隋后宫想到边境上来,也是随时能来的,何况百万大军。再者国与国之间交好,他们知道了只要他们敬重我大隋,我大隋既会以诚相待,岂不胜过兵戎相见?皇上认为用建交的方式解决边境问题比用兵力去解决更能取得长久的效果。”
萧嫔说:“可是去北方没有船可坐,怎么去啊?只能骑马,我们在西苑骑马游玩儿还行,真要是骑马跑那么远的路,谁受得了啊?况且北边一直荒凉,万一走到一处没有人呆的地方,到时候连居住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岂不得站到荒郊野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后宫里对这件事早就议论纷纷了,都害怕的不得了。娘娘何不劝劝皇上,不去不行吗?”
萧后说:“能劝我早劝了。皇上他说的话句句有理,我怎么劝?他常说自古成大事者需不拘小节,前怕狼后怕虎什么也做不成,我细想也是。如果真是有皇上说的那样有效果,我们后宫吃点苦倒也无所谓。而且皇上也想到这些,已经命人制造临时可以居住的设备,以便随时可以安营扎寨,料想也没有什么大碍,应该比他们行军打仗舒服多了。”
萧嫔说:“娘娘不是一直反对皇上巡游的吗?怎么现在到好像开始支持皇上了?”
萧后说:“此一时、彼一时。以前我一直守着先帝先后在时的观念看待问题,总觉得皇上过于奢侈了。现在看到皇上继位的这两年,大隋并没有像我预料的那样衰退下去,反倒繁荣了起来,国民生产总值连年提升,国力也在快速发展。我就想是不是我的思想太保守,做人有时候不应该总执着于最初的观念,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皇上他精力充沛,敢想敢做,认定了目标不松手,正是做大事首领必备的魄力,我现在只是在担心皇上他做事时对度的把握。凡事过了度就该走向反面了。”
萧嫔笑道:“娘娘一向谨慎,有娘娘在皇上的身边,应该不会怎么样的。”
萧后笑笑,一想说:“咦!奇怪了,往日这个时候皇上早应该散朝回中宫来了,今天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呢?”说着,扭头对张公公说:“你去看看皇上怎么现在还没回来。”
张公公答应着,正要离去,皇上身边的王公公来请萧后:“启禀娘娘,圣上命小的来请娘娘去大殿前。圣上命宇文恺等大人制造的观风行殿和行城制造好了,摆在大殿前,圣上请娘娘去一起观看。”
萧后对萧嫔笑道:“我说呢,怎么现在还没回来。圣上高兴,我不能扰了他的兴头,我去看看,你带着杲儿先在这里等着,我们很快就回来。”萧嫔点点头,抱过乳娘怀里的杲儿,向萧后行拜别礼。杲儿还在牙牙学语,学着萧嫔教他的话说:“送——母——母!”引得周围人都笑了,萧后笑着离开。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二十四节 北巡
萧后来到大殿前,那里已经竖起了两栋装饰豪华的新建筑,周围围了好多人在指指点点的观看,萧后还是一眼看见了皇上。萧后走到皇上面前盈盈下拜,皇上拉起她一脸的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