匦拧R荒曛笪一乇本┨角祝胖牢业诙庑偶牡剑丫髁斯拧P恍辉暮鸵迕牛依刖┣澳芄欢嗉淮危切芯图娓托辛恕�
《流年碎影》 南徙从戎
我由1931年暑后到北京上学,以各种因缘,“心情上”竟觉得这住得不很久的古城是个定居之地。然后,以这种心情为依据,1935年暑后到1936年暑前往天津,1936年暑后到1937年暑前往保定,1945年夏往上海,都多多少少有一些飘泊之感。1937年七七事变,形势成为欲飘泊而不得,之后就,说安居也好,说困守也好,一直住在这个古城之内,如果有兴趣自我陶醉,还可以夸夸其谈,说住在风景佳丽之地,因为与名刹广化寺为邻,面对后海,朝夕可以听梵呗声,南行几十米即可近看烟波、远看西山。也商业化,打算盘,是在这个风景佳丽之地已经连续住了三十年出头。浮屠三宿桑下,尚且生恩爱,况三十年以上乎?当然舍不得离开。可是在上者只关心改造,不管在下者舍得舍不得;或者说,惟其舍不得,就更要改造。若干年来,是非是决定于权力大小的,在上者有权有力,说到干校改造必要,在下者就只能在讨论会上说“是是是”之后,回家整理行装,准备出发。
准备,麻烦不少,总的说,是多带东西,累赘,少带东西,怕用而未备。推想俞平伯先生和金禹民先生是宁偏于多带的,因为物之外还带了夫人。我单身前往,带物的原则是“允执厥中”。但就是这样,损之又损,也是装捆之后,大大小小好几件。箱子和被卷是大件,8月5日起程,已于3日送到社里,统一运。其余零零碎碎,出发之前,孩子帮助收拾,计又集为三件,手提包,网兜,书包。东西不少,看着也心烦,不由得因感慨而想入非非。先想到比丘的云游,规定或习惯,是三衣一钵,我则大大小小,总不少于百八十种吧,真是惭愧。接着由出世间回到世间,想到唐朝陆象先的名言:“天下本自无事,只是庸人扰之,始为繁耳。”庸人扰之,又岂止干校,扩而大之,至于文化大革命又何独不然?还是“君子思不出其位”,只说干校,一阵风,都下去了,像是热气冲天,又一个百年大计,事实呢,只是两三年,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无限,都无声无息地扔了。说是庸人自扰吗?至少前一半不对,因为如果是庸(用平常义)人,他就不能不负胡来的法律责任,早就走入牢狱了吧?
还是少想入非非,说离家往干校。入8月,1日、2日、3日,很快到了5日,黎明即起,不洒扫庭除而收拾行装。记得是十时半起身,不言而与妻及住房作别。走出大门口,见同院不少人相送,面容都客气而带些无可奈何。这也是一种“得意忘言”,意是“不得已,只好去受,何时能回来呢?当然谁也不知道”。想不到这忘言的意竟成为预兆,是百日之后,又一个形势所迫,不得不扔掉这住了三十年以上的住房,我一年之后回北京探亲,下火车走向家门,那门已经不是这一个。话归本题,是在京的两个女儿送往火车站,汇入昔为同事今为校友的人群,登中午略过开往福州的列车南行。次日侵晨到蚌埠,下车,改乘卡车东南行,约行几十里到凤阳(府城)干校总部。像是在南门外,原是个监狱,据说不久前王耀武等人还关押在那里。因为再前行再过午,闲时利用,还到已无城的城内鼓楼一带看看,也许受心情的影响吧,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午饭之后,乘卡车再东南行,约一个小时到了目的地。路上几乎无可看,大概在总铺左近,向右手看有个大水塘,惜已忘其名,面积大,水多,略可以显示南地的气象。教育部由部长起都上干校,校址总而言之是凤阳。何以选此地?因为“十年倒有九年荒”,不能“赏心乐事”。部下属有各司,有直属单位的出版社,都从戎,就不得不学军,分为排、连等。总部是否名为营、旅之类,不知道;分为排、连,劳动地点是如何安排的,我也不知道。不知道,原因的多半是没有兴趣问这些;少半是不敢问,因为问编制,问地点,可能被判定为阶级斗争新动向。所知限于切身的,出版社改牌号为干校的七连,可见其前还有六个连。七连的劳动地点名三合输,比喻为吾乡之村,其上为镇,在北面三四里,名黄泥铺。三合输像是没有村庄,茅草房、葡萄园等都属于凤阳园艺队的二队。房屋,田园,都少生气,可见原来就经营得不怎么样。但究竟是他们的产业或事业,以何条件让给教育部干校,我也不知道。总之是有这么个简陋的底子,初来,热气还没降温,就会幻想一霎时守成,转眼就会大发展,平地起楼台,贫瘠的田园变成亩产若干万斤。暂且说守成,我们都挤进茅草房,我那一间住四个人,都是语文室的。床是由北京运来的,床头有一块空地,可以安置箱子等什物。床上立即支起蚊帐,因为一到黄昏,蚊子就塞满空气。园艺队留有水井,卡车带来粮食,总之可以度日了。
为了表示这既不是易地安居,更不是如若干年后,以学习、开会等之名行旅游之实,而是改造,就是变斯文扫地等的严厉为更加严厉。利用数十年之经验,由“组织”做起。“军”在各行各业中最严,学军。全出版社算作一连,排行第七。连当然有连长,可惜天高皇帝远,我竟忘了是哪一位。连之下为排,我分入一排,排长为姜君,是借了主持批斗我几次的光,我还记得他。排之下为班,我分入三班,班长像是有虚名而无实权,吾从众,也不能不势利眼,所以就不记得是哪一位了。编制定,以后的生活是看排长的脸色,今天让你挑水,就去挑水,明天让你淘粪,就去淘粪。还有额外的,比如正在床上梦见周公,会叫你一个人起来,去卸车,车上常常是石灰。费力的劳动多种,当然不能选择,令下,对应之道只能是由小学一位业师王先生那里学来的,“我绝对服从,看你把我怎么样!”但这位姜君还是能够来点怎么样,是常常,袖手旁观,怒目而视,有时,兼发言:“你为什么不好好干!”我当然不敢反驳,但要对应,之道只能是低头。还有较长时间的低头,是受命站在“战友”的中间,接受批斗(俟另篇详记)。写至此,忽然想到各种作文教程所说,感到题目的“从戎”不对了,因为戎马生涯,将校对于兵士,要关心,甚至身先,而我之所受,分明不异于罪犯。罪犯能从戎吗?显然不能。如此,求名实相副,就应该称为“充军”。但改题,又一劳动也,还是凑合过去吧。
《流年碎影》 地理志
我有个老习惯,到个新地方,总愿意先看看当地的地图,以便低要求,知道落脚之地及其周围是什么情况,高要求,有什么名胜,可以安排时间去看看。可惜到这个新地方凤阳,身分是待改造的准罪犯,当然不敢找地图,也许竟没有全县的详图。二十年之后,我上升为兼能涂涂抹抹的普通人,或者算作碰巧,凤阳的文教界人士,有书信交往的竟不只一位。怨我无未雨绸缪之明,没有向他们讨县的地图。现在拿起笔,想写在干校所见与地貌有关的情况,就不得不安于差不多主义。幸而关系不大,确切与否就不深究了。地的种种,有大小远近之别,以先远后近、先大后小为序。
先总说,用家门北京的眼看,凤阳在其南略东千四五百里。北京是海拔不高的平原,凤阳则是丘陵地带,所以风多,大到七八级的也不罕见。地瘠民贫,常说“凤阳花鼓”,推想,至少是起初,是出外讨饭时唱的。因为民贫,住房很简陋,都是土坯墙,上盖茅草。这样的房面对大风,自然就常不免于有“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灾难。总之是个苦地方,就是与我们家乡,北方的普通农村相比,也可以说是得天很薄。
但是回顾历史,也不少值得夸耀的,只举两桩。一桩远到战国,是《庄子·秋水》篇末尾说,庄子和惠子曾在濠梁之上辩论人能不能知鱼之乐的问题,这濠水在钟离郡,即后来的凤阳县。《庄子》“寓言十九”,这二位是不是真到过濠梁之上呢?可是成玄英疏还进一步,说“有庄子墓在焉”。我的想法,这类传说纵使查无实据,终归与假药不同,因为轻信也无害,所以就无妨信以为真,发点思古之幽情。听说濠水在临淮关(在县之东部),主观愿望,真想去看看。这想法显然不利于改造,也就只能埋葬在心里。且说藏于心,十年之后还冒出来一次,是70年代末,有闲,附庸风雅,诌《古稀四首》,第一首颈联云:“辇毂风高怀砚老,濠梁梦断看鱼归。”其实是既未脚踏濠梁,更未见“鯈鱼出游从容”,只是表示曾到凤阳,并得放还而已。
另一桩是这个穷苦地方竟出了个皇帝,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他诞生之地在哪里,没听说过。可见的遗迹,最早的是他出家的皇觉寺,在府城东北不远,已改名为龙兴寺。记得是9月初,全连乘卡车到校总部去听录音,借中午休息之暇去看了一下。像是未遭捣毁之劫,不只有山门、钟楼、大殿,还有个牌坊。外院已利用为工地,好多妇女正在那里劳动。这位皇帝,因为是开国的,就出身不高,推想出家是由于走投无路,混碗饭吃。及至做了皇帝,有了饭吃,就不再念南无阿弥陀佛,而去修宫室、制礼乐了。修宫室是统一天下、定都之后的事,这位皇帝在定都的大事上还发过奇想,是足不出户而能统治天下,即想建都于出生地凤阳。皇帝,位、权、力都至上,说了算,于是,凤阳高升为中都,筑城,建宫殿。其后又变了主意,定都南京,这中都就半途而废。但就这半途也留下一些遗迹。我看见,是由于受命乘卡车到那里运砖。这个砖城在府城西北不远,占地不很大,墙却高而厚。砖很大,一块重五十斤,上面大多有字,是江西等地造的。我们去运砖,是先拆城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