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碎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年碎影-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吧?”玄翁答曾学画。她进一步说:“我想跟您学画。”接着就到我们共住的地方来,成为玄翁的“入室”弟子。她已经离开学校,多闲,不能如旧时代闺秀之安坐室内绣花,就常跑来,坦白她的生涯和幻想,其中有出国、恋爱等等。像是想得很多,实现的很少。因为常见,对我也不坏,玄翁返晋南以后还来看过我几次。去者日以疏,渐渐,不来了,也许真就到国外了吧?祝愿她有不少的幻想能够成为现实。还是说玄翁,因为有个新规定,帮忙要是户口在北京的,他不是,不得不回山西。记得是1983年的3月中旬,他收拾行装,准备又出国门。我表示惜别,小礼是招待一顿酒饭,大礼是拼凑一首七律,题目是“玄翁将归晋南以戏语赠别”,诗云:
  晚岁书林试滥竽,输君嘉遁出王都。讲章作嫁非真智(翁常谓我做选注工作乃为他人作嫁衣裳),匡雅传名信若愚(时翁奋力治《尔雅》)。胜业久参刘子骏(汉刘歆字子骏,精《左传》,翁亦然),清才应愧柳蘼芜(柳如是,号蘼芜,翁曾为我临其画,今尚存箧中。柳纤足,翁每有微辞,余曰,钱牧斋、陈寅老尚五体投地,况吾辈乎)。追思一事留余憾,未得寒宵听鬼狐(翁喜论道,无柳泉居士之雅兴)。
  与玄翁在这间屋里共住近两年,得他的助益,除许多幅画(有不少是为友人求的)之外,还由他的介绍,印了一本《佛教与中国文学》,受他的激励,写了一本《禅外说禅》。


《流年碎影》 旧地新情(2)


  玄常兄走了,这间屋由我一个人住。未派来新人,是出于惜老怜贫的厚意。老年人多喜静,一个人住有许多方便,此惜老也。我原来城里有住房,文化大革命中不得已而放弃,于今有了一间房,比如老伴进城干什么,就也有了下榻之地,此怜贫也。就这样,我在这间敞亮的屋里独自住了五年多一点,半方舟的这座楼也要现代化,或说经济化,两层变为三层,即将动工,我只好迁出去,当然仍有下榻之地,但不再是母校原有的。五年,时间不短,所经历,身,心,都不少,也可算作千头万绪吧,因而就写不胜写。幸而前些年写过一篇《府院留痕》(收入《负暄续话》),其中关于这方面,曾说了几句概括的话,为避难就易,抄在这里:
  我没有孟老夫子四十不动心那样的修养,有时难免有些感慨,因为抚今思昔,恰好是半个世纪。在这间屋里一共住了七年,春风夏梦,可怀念的不少。但记得最清楚的还是面壁时的岑寂,见夕照,闻雁声,常有风动竹而以为故人来的怅惘。幸或不幸,总算都过去了。
  现在想,只说到岑寂,还是轻描淡写了,因为分明记得还写过这样的诗:
  感怀仍此室,闻道竟何方。有约思张范(张劭、范式为生死交,见《后汉书》),忘情愧老庄。欲问星明夜,摇红泪几行(摇红,烛也)。
  依中国文学的传统,蜡烛垂泪是替人的,则心之所经就不只是岑寂了吧?也是总算都过去了。
  如果迁入工字楼的这间屋也计数,算作一迁,我在母校第二院的居住史就可以上比孟母,共迁了三次。二迁是迁到招待所;在新建的三号家属宿舍楼西部一半的地下室。招待所有南北两个门,进西端的南门,下台阶,右拐右手(向南)第一间房就是我住的。面积小多了,但保持原状,仍支两个床,我睡西面的一个,东面一个可以放些东西。我是1988年4月7日迁入的,住到1990年4月17日,共是两年多一点。招待所是旅店性质,语云,官不修衙,客不修店,人同此心,我也就没有结庐安居的感觉。
  还是1989年的初夏,社最北部东西一个长条的五号楼(两层,下为家属宿舍,上为办公室)楼上有空屋,曾建议我迁过去,我谢绝了,因为这座楼屋顶不能隔热,夏天室内温度太高,难得入睡。到1990年春季,不知什么人想的高招,楼顶加个大块空心砖的砖棚,推想可以隔热,我于4月18日迁过去。房为筒子形,南北对面两排,我的一间在南面,编号为221,在楼的中间偏西,估计地点相当于原公主楼的东端。室宽大,缺点是窗外不远就是五层的四号家属宿舍楼,阳光几乎永远不来“光”顾。这关系不大,因为大白天,我总是在办公楼的办公室里活动。三迁到这里,我有了陶渊明“结庐在人境”的安心之感,于是模仿帝王,得天下要制礼作乐,除由工字楼带来一个大而旧的书桌以外,又由社里借个书柜,还有公家赠送的一个小木柜,可以安置书和其他长物了。计住到今日已是六年有余,室内由原来的空荡荡变为桌上,柜内,以及那个空床位之上,都不再有隙地。俗语说,破家值万贯,物多也影响心情,是有时安坐室内,客至,宾主就都觉得是个家了。由1995年9月起,我不再有编审公家书稿的任务,因而走入这个家就由经常变为偶尔。形势是我不能不扔掉这个家;或者升级,由于健康的情况,总会有一天,我走出这旧府院之门,含泪回顾,与母校告别吧?还是舍远取近,只说这个家,也是春风夏梦,有说不尽的悲喜。难尽,但也未尝不可以因小见大,那是所写的《案头清供》(收入《负暄三话》,下一篇同),供是供在这间房里,所写的《剥啄声》,轻敲之门也是出入这间房的那一个。


《流年碎影》 又一家乡(1)


  我出生地的家乡,小村中一个院落的故居,40年代后期土改,动产净尽,房屋分出一部分,50年代后期大跃进,吃饭困难,家里人都外出,各找各的生路,房屋空闲,用作生产队的办公存物处,1976年唐山地震,房屋全部倒塌,砖瓦木料由大队运走,地基改为通路,这故居就由败落化为空无。我自20年代中期外出,外面有住处,可是万一富而且贵,想行古人之道,“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就会有无家可归的处境,也总是个遗憾吧。幸而我没有富而且贵,这遗憾也就可以化为空无。但花花世界,未来之事移到眼前,常常有出人意料的。是1986年的夏秋之际,一个不认识的女士,由一个认识的女士介绍,到我的办公室来访问,目的是了解一些旧事。她自我介绍,说到籍贯是香河县,我的心一震,因为,就算作封建思想吧,她是由本乡本土来的,只是听到乡音也感到亲切。她姓王,职业是教师,兴趣是写作,而且在县里已经有些名气,常常参与县政协的一些活动,也就与县里的上层人士多有交往。她喜爱文学,看到我的拙作《负暄琐话》以及编的几本书,认为可以算作香河县的荣誉,到县里,有机会就吹嘘。于是渐渐,县里的有些人就知道有我这样一个老朽在北京,说香河,道香河,是可以提一提的。
  依照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知要化为行,于是县政协的头面人物就有接我到故土看看之议。议后要执行,于是择吉,于1987年3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来车,接我到已经没有城的县城去。这是解放后的第一次去,住了四夜才回北京。时间不短,事情不少,只说说值得记下来的。吃了香河的名产肉饼,不只一次。到那里的次日,乘汽车西行几里,先看自西而东,由县城以北流过的潮白河,河身仍有昔年风韵,只是水已不多。然后大致是沿着运河的东岸南行,至一地名红庙,估计是在河西务以北不远,看运河支流青龙湾由运河分出的情况。青龙湾由运河分出后向东偏南流入七里海,我的家乡在青龙湾南十里,我幼年在家乡受河决口之灾共两次,先是运河,后是青龙湾,所以看这两条河水的分合之点,心里就不免萌生忆旧之情。只是可惜,这分合之点并不分明,远望只是一片黄沙。看景物,路上忙里偷闲,曾到一个村庄名七百户的看一个朋友,因精神患病扔掉律师职业,多年家居的李朝瑞。找到他的家宅,未能见到人,因为已经于几年前往生净土。也许因为发现我多有怀旧之情吧,东道主说有时间,有车,可以南行,过青龙湾,到老家看看。我感激他们的好意,但谢绝了,因为一,亲友太多,我没有都看看的时间和精力;二,坐汽车还乡,有炫耀之嫌,则万万不可也。东道主还说了个更值得感激的意见,是生于香河县,虽然我的老家于50年代划归武清县,我应该不忘故国,仍说是香河县人,恰好老家已经没有住处,那就欢迎我到县城住,把县城看做家。这个意见,我欣然接受,因为写籍贯,改为说是武清县,总觉得很别扭。
  香河县城大致方方正正,周围有四华里吧,不大,城内由东门到西门一条线,由南门到北门一条线,交叉为“十”字,把城内的地盘分为四块,靠东南的一块名东南后(不知何以名为前后的“后”),西南的一块名西南后,其余两块同。我下榻于县政协,在东南后,与东街平行而紧邻的一条街路北。有闲,可自由活动,当然要到各处,尤其昔日有印象的各处看看。最可惜的是那个完整的砖城,拆了,连痕迹都没留下。连带东门以北城墙上那个魁星楼,当然也没有了。城中心有个两层的观音阁(当地土音称为ɡǎo),也不见了。我当年到县城,大多住在西街路北我长兄工作地点的县立小学,小学的建筑变了,其东邻的县政府迁了,再东邻文庙,大成殿未毁,改为文化馆的什么室。还有两处不见经传的,一处是小学对面一个卖烫面饺的小铺,因为做烫面饺的是个头发少的姑娘,通称秃丫头烫面饺,味道很美,找而不见了;另一处是北门内路东,上小学时期到县里开观摩会住过的客店,我的一篇拙作《起火老店》(收入《负暄续话》)曾提到它,也无影无踪了,都禁不住兴起逝者如斯之叹。
  这还乡的开卷第一回是个大举,住了四天之多,认识不少人,主要是县政协的,上至正副主席,下至普通职员以至看门的老王。香河县城离北京几十公里,他们不断来北京办事,也就常到我这里来。所谓“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