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扈行。帝欲南巡,杰谏曰:“圣躬未安,不宜远涉。”帝怒,叱左右掖出。及驾还,
渔于清江浦,溺而得疾。至临清,急遣使召杰,比至,疾已深,遂扈归通州。时江彬握
兵居左右,虑帝晏驾己得祸,力请幸宣府。杰忧之,语近侍曰:“疾亟矣,仅可还大内。
倘至宣府有不讳,吾辈宁有死所乎!”近侍惧,百方劝帝,始还京师。甫还而帝崩,彬
伏诛,中外晏然,杰有力焉。未几致仕。子希周,进士,户科给事中;希曾,举人。
又有许绅者,京师人。嘉靖初,供事御药房,受知于世宗,累迁太医院使,历加工
部尚书,领院事。二十年,宫婢杨金英等谋逆,以帛缢帝,气已绝。绅急调峻药下之,
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帝德绅,加太子太保、礼
部尚书,赐赍甚厚。未几,绅得疾,曰:“吾不起矣。曩者宫变,吾自分不效必杀身,
因此惊悸,非药石所能疗也。”已而果卒,赐谥恭僖,官其一子,恤典有加。明世,医
者官最显,止绅一人。
其士大夫以医名者,有王纶、王肯堂。纶,字汝言,慈谿人,举进士。正德中,以
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精于医,所在治疾,无不立效。有《本草集要》、《名医杂著》
行于世。肯堂所著《证治准绳》,为医家所宗,行履详父《樵传》。
凌云,字汉章,归安人。为诸生,弃去。北游泰山,古庙前遇病人,气垂绝,云嗟
叹久之。一道人忽曰:“汝欲生之乎?”曰:“然。”道人针其左股,立苏,曰:“此
人毒气内侵,非死也,毒散自生耳。”因授云针术,治疾无不效。
里人病嗽,绝食五日,众投以补剂,益甚。云曰:“此寒湿积也,穴在顶,针之必
晕绝,逾时始苏。”命四人分牵其发,使勿倾侧,乃针,果晕绝。家人皆哭,云言笑自
如。顷之,气渐苏,复加补,始出针,呕积痰斗许,病即除。有男子病后舌吐。云兄亦
知医,谓云曰:“此病后近女色太蚤也。舌者心之苗,肾水竭,不能制心火,病在阴虚。
其穴在右股太阳,是当以阳攻阴。”云曰:“然。”如其穴针之,舌吐如故。云曰:
“此知泻而不知补也。”补数剂,舌渐复故。
淮阳王病风三载,请于朝,召四方名医,治不效。云投以针,不三日,行步如故。
金华富家归,少寡,得狂疾,至裸形野立。云视曰:“是谓丧心。吾针其心,心正必知
耻。蔽之帐中,慰以好言释其愧,可不发。”乃令二人坚持,用凉水喷面,针之果愈。
吴江妇临产,胎不下者三日,呼号求死。云针刺其心,针出,儿应手下。主人喜,问故。
曰:“此抱心生也。手针痛则舒。”取儿掌视之,有针痕。
孝宗闻云名,召至京,命太医官出铜人,蔽以衣而试之,所刺无不中,乃授御医。
年七十七,卒于家。子孙传其术,海内称针法者,曰归安凌氏。
有李玉者,官六安卫千户,善针灸。或病头痛不可忍,虽震雷不闻。玉诊之曰:
“此虫啖脑也。”合杀虫诸药为末,吹鼻中,虫悉从眼耳口鼻出,即愈。有跛人扶双杖
至,玉针之,立去其仗。两京号“神针李玉”。兼善方剂。或病痿,玉察诸医之方,与
治法合而不效,疑之。忽悟曰:“药有新陈,则效有迟速。此病在表而深,非小剂能
愈。”乃熬药二锅倾缸内,稍冷,令病者坐其中,以药浇之,逾时汗大出,立愈。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
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
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
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
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
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
附方。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元以父
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
子建中,四川蓬谿知县。
又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而希
雍常谓《本草》出于神农,硃氏譬之《五经》,其后又复增补别录,譬之注疏,惜硃墨
错互。乃沈研剖析,以本经为经,别录为纬,著《本草单方》一书,行于世。
周述学,字继志,山阴人。读书好深湛之思,尤邃于历学,撰《中经》。用中国之
算,测西域之占。又推究五纬细行,为《星道五图》,于是七曜皆有道可求。与武进唐
顺之论历,取历代史志之议,正其讹舛,删其繁芜。又撰《大统万年二历通议》,以补
历代之所未及。自历以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舆地、算法、太乙、
壬遁、演禽、风角、鸟占、兵符、阵法、卦影、禄命、建除、葬术、五运六气、海道针
经,莫不各有成书,凡一千余卷,统名曰《神道大编》。嘉靖中,锦衣陆炳访士于经历
沈炼,炼举述学。炳礼聘至京,服其英伟,荐之兵部尚书赵锦。锦就访边事,述学曰:
“今岁主有边兵,应在乾艮。艮为辽东,乾则宣、大二镇,京师可无虞也。”已而果然。
锦将荐诸朝,会仇鸾闻其名欲致之,述学识其必败,乃还里。总督胡宗宪征倭,招至幕
中,亦不能荐,以布衣终。
张正常,字仲纪,汉张道陵四十二世孙也。世居贵谿龙虎山。元时赐号天师。太祖
克南昌,正常遣使上谒,已而两入朝。洪武元年入贺即位。太祖曰:“天有师乎?”乃
改授正一嗣教真人,赐银印,秩视二品。设寮佐,曰赞教,曰掌书。定为制。
长子宇初嗣。建文时,坐不法,夺印诰。成祖即位,复之。宇初尝受道法于长春真
人刘渊然,后与渊然不协,相诋讦。永乐八年卒,弟宇清嗣。宣德初,渊然进号大真人,
宇清入朝恳礼部尚书胡濙为之请,亦加号崇谦守静。
再传至曾孙元吉,年幼,敕其祖母护持,而赠其父留纲为真人,封母高氏为元君。
景泰五年入朝,乞给道童四百二十人度牒。濙复为请,许之。寻欲得大真人号,濙为请,
又许之。天顺七年再乞给道童三百五十人度牒,礼部尚书姚夔持不可,诏许度百五十人。
宪宗立,元吉复乞加母封,改太元君为太夫人,以吏部言不许,乃止。初,元吉已
赐号冲虚守素昭祖崇法安恬乐静玄同大真人,母慈惠静淑太元君,至是加元吉号体玄悟
法渊默静虚阐道弘法妙应大真人,母慈和端惠贞淑太真君。然元吉素凶顽,至僭用乘舆
器服,擅易制书。夺良家子女,逼取人财物。家置狱,前后杀四十余人,有一家三人者。
事闻,宪宗怒,械元吉至京,会百官廷讯,论死。于是刑部尚书陆瑜等请停袭,去真人
号,不许。命仍旧制,择其族人授之,有妄称天师,印行符箓者,罪不贷。时成化五年
四月也。元吉坐系二年,竟以夤缘免死,杖百,发肃州军,寻释为庶人。
族人元庆嗣,弘治中卒。子彦嗣,嘉靖二年进号大真人。彦知天子好神仙,遣其徒
十余人乘传诣云南、四川采取遗经、古器进上方,且以蟒衣玉带遗镇守中贵,为云南巡
抚欧阳重所劾,不问。十六年祷雪内庭有验,赐金冠玉带、蟒衣银币,易金印,敕称卿
不名。彦入朝所经,邮传供应或后期,常山知县吴襄等至下按臣治。
传子永绪,嘉靖末卒,无子。吏部主事郭谏臣乘穆宗初政,上章请夺其世封。下江
西守臣议,巡抚任士凭等力言宜革,乃去真人号,改授上清观提点,秩五品,给铜印,
以其宗人国祥为之。万历五年,冯保用事,复国祥故封,仍予金印。国祥传至应京。崇
祯十四年,帝以天下多故,召应京有所祈祷。既至,命赐宴。礼臣言:“天顺中制,真
人不与宴,但赐筵席。今应京奉有优旨,请仿宴法王佛子例,宴于灵济宫,以内官主
席。”从之。明年三月,应京请加三官神封号,中外一体尊奉。礼官力驳其谬,事得寝。
张氏自正常以来,无他神异,专恃符箓,祈雨驱鬼,间有小验。顾代相传袭,阅世既久,
卒莫废去云。
刘渊然者,赣县人。幼为祥符宫道士,颇能呼召风雷。洪武二十六年,太社闻其名,
召至,赐号高道,馆朝天宫。永乐中,从至北京。仁宗立,赐号长春真人,给二品印诰,
与正一真人等。宣德初,进大真人。七年乞归朝天宫,御制山水图歌赐之。卒年八十二,
阅七日入殓,端坐如生。渊然有道术,为人清静自守,故为累朝所礼。其徒有邵以正者,
云南人,早得法于渊然。渊然请老,荐之,召为道箓司左玄义。正统中,迁左正一,领
京师道教事。景泰时,赐号悟玄养素凝神冲默阐微振法通妙真人。天顺三年,将行庆成
宴。故事,真人列二品班末,至是,帝曰:“殿上宴文武官,真人安得与。”其送筵席
与之,遂为制。
又有沈道宁者,亦有道术。仁宗初,命为混元纯一冲虚湛寂清静无为承宣布泽助国
佐民广大至道高士,阶正三品,赐以法服。
时有浮屠智光者,亦赐号圆融妙慧净觉弘济辅国光范衍教灌顶广善大国师,赐以金
印。智光,武定人。洪武时,奉命两使乌斯藏诸国。永乐时,又使乌斯藏,迎尚师哈立
麻,遂通番国诸经,多所译解。历事六朝,宠锡冠群僧,与渊然辈淡泊自甘,不失戒行。
迨成化、正德、嘉靖朝,邪妄杂进,恩宠滥加,所由与先朝异矣。
列传第一百八十八 外戚
明太祖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