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到现在才告诉我?啊?”知县瞋视着梅娘,眼里闪过一丝温色,“你是怎么知道她害死了秦钟的?那一夜你和我在这儿,你不可能亲眼看见的。”
梅娘说:“我是听她说的。她说秦钟以后再来找我,她就把他杀了。说这话的时候,没有别人在场,只有我和她。”
知县问:“她为什么要杀秦钟?”
梅娘说:“这个……她没说。我不知道她为何要杀秦钟。”
“你说你知道秦钟是阿雄害死的,凭的就是阿雄的那句话?”知县再次觉得这女子真是不可思议的轻薄,除了在床上能风情万种外,其余时候,她永远处在颟顸可笑之中,头脑简单得就象是一盆随风起皱的清水。
梅娘睁大眼,问道:
“她亲口说的,还不能为凭吗?”
知县觉得一时无法向她说清他目前陷阱般的处境。他垂着头,问:
“你能确定阿雄跟踪你了?”
“秦钟死后,阿雄看我的眼神不对,”梅娘说,“她是生怕我说出她跟我说的那句要害死秦钟的话,其实,我也对得起她了,不是她逼到这一步,连你我也没说。”
“我是问,你怎么知道阿雄跟踪你了?”
“有一次,”梅娘说,“我在街上遇到她……”
雨雾之中,阿雄在烟馆门前看到了行色匆匆打着花伞的梅娘,阿雄追上去,问道,怎么,你不是回娘家了吗?梅娘的娘家在鸡笼山下的一个小镇上,属巢湖县管辖,离这儿较远,当然这都是梅娘在介绍自己身世时说的,至于是否属实另当别论,至今陈家大院内无一人见过梅娘的父母或娘家的兄弟姐妹,象许多妓女的来历一样,梅娘的身世也扑溯迷离。梅娘胳肢窝里夹着一杆烟枪,梅娘跟陈金坤——陈掌柜的儿子偷情,她无所顾忌,吸大烟却藏之若禁,唯恐别人瞅见。梅娘看到阿雄,下意识地把烟枪朝里掖了掖,说,噢,我来这儿办点事,这就回去。
“回哪儿?”阿雄问。
“回娘家。我是从娘家回这儿办点事的。”
“我知道你回的是哪门子娘家!”阿雄嗤笑道。
梅娘紧张地问:
“你怎么知道的?”
阿雄依旧笑着说:
“我跟踪的!”
“那是秦钟死之前,还是死之后?”知县问道。
“死之前,”梅娘说,“没错,是死之前。”梅娘愣怔片刻,恍然道,“也怪了,死之前她为何就跟踪我了?”
在这个秋风瑟瑟的深秋之夜,翠苑楼一如既往地沉浸在浓酽的淫欲之中,打情骂俏的拉客声,肆无忌惮的呻吟声、叫喊声,不时越过纸窗,回荡在忧心如焚的年轻知县耳际,这位在有限的史籍里尚无法查到姓氏的初入仕途的知县为自己的前途深深忧虑,他已经意识到他落入罗网是阿雄的一次即兴式的意外收获,对陈家大院妻妾们争风吃醋的种种传闻他早就略知一二,阿雄如果确实跟踪了梅娘,很可能是为了要获得在陈掌柜面前占上风的资本,对于眼下的情形,知县清楚,它绝不是阿雄原先料到的。
三星偏西的时候,翠苑楼依然一片沸腾。一个神秘的女人敲开了西厢房的门,此时年轻的知县惶恐得都忘了惶恐,他打量着经过充分化装的阿雄的神情木然而又平淡。
昏暗的晨曦中阿雄的嘴角浮动着含混不清的笑意。
五
鸡笼山坐落在和县西北二十里,群山环绕,一峰独雄,状若鸡笼,因而得名,县志对此山有精致描述:“平峦连蜷,突起一石,峰如巨鳌之戴,自顶至踵无寸土,高数百切,蹬道狭不容趾,偏山皆铁维,攀縆;而升,有若蚁附,登巅四顾,人出云上。”鸡笼山上还有“南天门”、“一线天”、“溶岩洞”、“百岁缺”等诸多险景。鸡笼山终年香火不绝,每逢朔望日,和、巢两县的善男信女绵绵不绝来此朝山进香。有一点查遍史籍却无记载,每年秋后,两县共同在鸡笼山南天门下处决一批罪大恶极的犯人,民间称之为“秋决”。
这一年的“秋决”又到了,两县知县亲自挂帅,随同押运囚车的许作、县吏,向鸡笼山出发,围观的人照旧密密麻麻,他们挤挤搡搡地随着囚车向鸡笼山走去。这些人好象不是去看死人的,嘻笑怒骂,夹杂着压低了声音的调情声,热闹非凡。直到行刑开始,围观的人们的脸上也沾上了血腥气,死尸般恐惧而僵直,只有几个胆大的不动声色,冷眼盯着落在干草地上的人头。
围观的人当中就有陈府家丁焦大,“秋决”结束,十来名罪犯成了刽子手斩刀下的鬼魂之后,围观看热闹的人随着县衙官吏往回走的时候,和县知县一眼瞥见了蓬头垢面的焦大。焦大正在跟旁边的人起劲地说着什么,脸色惨白,年轻的知县和巢湖县大小官吏—一寒暄完毕,分道往本县行进的途中,突然萌发了好奇之心,便要轿夫停轿,他走下官轿,叫住了焦大,把他带到一处无人的草棚里,此时天色已晚,草棚的茅草在向晚的寒风中簌簌出声,不远处的林子里传来嗈嗈鸟啼。焦大被刚才鸡笼山南天门下的血腥场面早就吓得晕头转向,见知县截住他,更是浑身觳觫。
“得得得……”他的牙齿打颤的声音让和县的知县觉得非常好笑,“大……大……大人叫我何事?”
“叫你何事,你还不清楚?”知县在自己的官袍上用手排了掸,神情威严,“你这个贱奴,为何向本知县谎报案情?”
“小的不敢,小的不敢……”
“该当何罪?”
“啊!”焦大以为知县要把他押往南天门法场,失声惊叫。
“你为何捏造事实,说秦钟落井而死的那一夜的下半夜月黑风高,明明是有明月的,你却欺骗官府,制造伪证。这是为何?从实招来!”
“小的没有,小的说的句句是实话,大人。”焦大哆哆嗦嗦。第一次审他时,知县觉得这个家丁神态不俗,叙述从容,知县还有些赏识他,现在看他的样子和以前判若两人,缩成一团的家丁在知县现在看来就象一条落水的小狗。知县明白,他肯定是被南天门法场的一幕吓坏了。在这砷情形之下审他,纵有天大的胆他也不会撒谎的。如此这般,那么那个中秋之夜的情形家丁陈述的肯定属实,这就意味着少东家陈金坤撒谎,他为什么撒谎?
抑或仅仅是这个心理灰暗的残疾人所玩的一次恶作剧?
知县知道现在还来探究这些纯粹是出自一种无聊的好奇心,秦父诉案已被盖棺定论,如果不压制自己的这种好奇心,旧案重提,对他来说是危险的。
知县很快打消了再去审问少东家陈金坤的念头。
焦大是陈府的蟀夫,陈掌柜除了做生意就是玩蟋蟀,知县知道,焦大专管饲养陈府蟋蟀房的蟋蟀,这个原来给知县留下的印象不坏的蟀夫,象晚秋的蟋蟀一样不断地哀嚎道:
“小的没有撒谎,没有撒谎……”
焦大跪在知县脚下,伏地,头如捣蒜。
知县说:“起来,起来。”
焦大起身的时候,知县说:“给我揉揉腿,坐这么长时间的轿,我的臁骨生疼。”
知县伸出左腿,焦大喜不自禁地在他的左小腿上恭恭敬敬地揉着。
知县边享受着焦大的服侍边说:“我今天在这里审问你的事,不许对别人说,知道吗?”
焦大赶紧说:“小的明白。”
知县走出草棚的时候兀自笑了笑,他觉得自己有些荒唐,站在草棚外面的衙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怯怯道:
“知县大人,没事吧?”
“会有什么事呢?”知县笑道。
回县衙之后,知县对行役说,你去陈天万家一趟,找焦大要几只蟋蟀来给我玩赏。
第二章
一
陈掌柜从省城回来的那一天,正赶上那一年入冬以来下的第一场雪。一行骡马轿乘在雪花纷飞中回到陈府。陈掌柜的眼睛里闪烁着欣喜之光,阿雄由此判断陈掌柜此次久留省城可能大有收获,陈掌柜的痔瘘病已折磨他多年,每到严冬病发得越发厉害,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可望治愈的机会。这次听说省城有治疗痔瘘的名医,便匆匆忙忙赶在入冬前去了省城。果然如阿雄所料,陈掌柜安顿妥当后,便召集家人报告好消息,说,这下好了,已经根治了。陈掌柜说在省城呆这么多天就是想要根治的,吃的药都得要骡马拉。
“阿雄,”家人一一离开之后,陈掌柜叫住了阿雄,“你晚上上我屋里来一下。”
“知道了。”阿雄应道。
陈掌柜在阿雄走后便叫来家丁焦大,询问蟋蟀房的情况。
“老爷,你放心,一切都安顿得停停当当,没有半点差错。”
陈掌柜问:“我今夜买的那些盆都换上了吗?”
焦大说:“全都按你的吩咐做了。”
陈掌柜今夏特地去了苏州买来一批精美伶俐、透气性好的苏式蟋蟀盆,由细澄泥制作,盆上饰有鹤荷鹭鹿等物。陈掌柜以往用的蟋蟀盆均是北方式样,粗大笨拙。南方的蟋蟀盆大多产自苏杭一带,称之为苏式盆,陈掌柜看宋朝宰相贾似道所著的《促织经》,知道他用的盆均是苏式陶盆,遂也决定改为苏式盆,便奔赴苏州,寻到了苏州娄门外陆墓的产品,陆墓镇西余窑村,素以制作蟋蟀瓦盆而闻名,宋朝宰相贾似道所用的精致蟋蟀瓦盆便是余窑村特制的。陈掌柜购来余窑村瓦盆后,就去省城治病了。行前陈掌柜要蟀夫焦大在晚秋前一律把那些盆子换掉,他去省城之前对家丁的吩咐非常迫切,他恨不能立即看到他视之如命的那些名贵蟋蟀盛在新盆子里的情形,可当时正值蟋蟀斗志旺盛时期,陈掌柜迷信换了盆子会败坏蟋蟀们的斗志,便未敢轻举妄动。现在已进入冬季,蟋蟀房已经封闭,陈掌柜要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观赏到盛着蟋蟀的苏式陶盆了。
陈掌柜眯缝着眼,不知道是在遗憾还是陶醉在某种想象里,喃喃道:“好了,你回去吧。”
焦大却站着不走。
陈掌柜抬了抬眼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