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云水谣-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渲泄,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将所有的一切冲毁,并彻底淹没在黑暗和寂静之中。
  112 内景 酒吧 夜
  熊熊的火焰。酣畅淋漓的舞蹈。几乎看不出这是同一群舞者。他们的动作大开大合,整齐的踢踏声发出巨大的共鸣。陈昆仑和孟晓芮置身在舞者之中,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宗教般的虔诚与欢乐。卓玛以高亢的歌声引领舞者的节奏。没有歌词,一种悠扬的长歌当哭的调子,却透出无比的安详和恬静,没有丝毫感伤。
  113 内景 画室 日
  阳光明媚。装好画框的雪山之景被包装纸遮住了。莉莉用铅笔书写英文画名——《高山》。王碧云一身簇新的穿戴,表情极为宁静。她在搬运工经过自己身边的时候,轻轻抬手止住了他们。她接过铅笔,把英文画名划掉,静下来想了想,用中文飞快地书写出新的画名——《我的墓志铭》。《我的墓志铭》朝我们移动,封住了镜头。
  114 外景 雪山 日
  空中俯拍。五六位登山者正在登顶,不是主峰,而是一座低矮平缓的次峰。近拍,几个人靠着一块避风的岩壁,竭力点燃香烟。陈昆仑点燃了,孟晓芮也点燃了,极为舒适地吸着,看着灿烂的天空和雪山之海。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纷纷在岩壁的某一处留影并集体合影。他们朝稍高一些的地方走去。陈昆仑指指点点地走在最前面,孟晓芮和卓玛亲热地搂着肩膀,朝山谷大喊大叫,不知在喊什么。镜头推向那块毫无特别之处的岩石,描过红漆的字迹逐渐清晰——烈士英灵 永垂不朽——几个苍劲的大字下面是排列整齐的英名录:
  徐秋云 —— 台湾 —— 1927-1968
  王碧云 —— 上海 —— 1934-1968
  孙普英 —— 陕西 —— 1946-1968
  周 挺 —— 辽宁 —— 1932-1968
  武石增 —— 湖南 —— 1944-1968
  段启明 —— 北京 —— 1950-1968
  …… …… ……
  镜头拉升盘旋,使这些字和那些人在茫茫的雪原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沧海一粟。镜头升到高处之后静静地凝视,随即开始在云层中神奇地俯冲并沿着江河大地向东方尽情地飞翔。字幕在深沉而略带冥思的主题歌中升起。它的歌词应该深入到某种境界——使我们在领略了人生与民族的
  悲剧感之后,可以心平气和地感悟生活的真谛,确认无处不在的永恒的善良与乐观,并坚信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隔断我们共同的血脉与无尽的爱意。当字幕和歌声即将结束的时候,镜头已经带着我们飞越了海峡,美丽的宝岛扑面而来——打出最后的字幕:
  —— 谨以此片献给海峡两岸的中国人 ——
  2005年7月15日改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