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余二十一日,小余二十四分;
昭阳大荒落,即元凤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七日,小余六百三十四分;
冬至大余二十七日,无小余;
横艾敦牂,即元凤五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十二日,小余四十二分;
冬至大余三十二日,小余八分;
尚章汁洽,即元凤六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五日,小余八百八十九分;
冬至大余三十七日,小余十六分;
焉逢涒滩,即元平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日,小余二百九十七分;
冬至大余四十二日,小余二十四分;
端蒙作噩,即本始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四日,小余六百四十五分;
冬至大余四十八日,无小余;
游兆阉茂,即本始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八日,小余五百五十二分;
冬至大余五十三日,小余八分;
强梧大渊献,即本始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二日,小余九百分;
冬至大余五十八日,小余十六分;
徒维困敦,即本始四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七日,小余三百零八分;
冬至大余三日,小余二十四分;
祝犁赤奋若,即地节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一日,小余二百一十五分;
冬至大余九日,无小余;
商横摄提格,即地节二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五日,小余五百六十三分;
冬至大余十四日,小余八分;
昭阳单阏,即地节三年。
冬至在午时,方位为正南;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九日,小余四百七十分;
冬至大余十九日,小余十六分;
横艾执徐,即地节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三日,小余八百一十八分;
冬至大余二十四日,小余二十四分;
尚章大荒落,即元康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八日,小余二百二十六分;
冬至大余三十日,无小余;
焉逢敦牂,即元康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二日,小余一百三十三分;
冬至大余三十五日,小余八分;
端蒙协洽,即元康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六日,小余四百八十一分;
冬至大余四十日,小余十六分;
游兆涒滩,即元康四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日,小余八百二十九分;
冬至大余四十五日,小余二十四分;
强梧作噩,即神雀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四日,小余七百三十六分;
冬至大余五十一日,无小余;
徒维淹茂,即神雀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九日,小余一百四十四分;
冬至大余五十六日,小余八分;
祝犁大渊献,即神雀三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三日,小余四百九十二分;
冬至大余一日,小余十六分;
商横困敦,即神雀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七日,小余三百九十九分;
冬至大余六日,小余二十四分;
昭阳赤奋若,即五凤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一日,小余七百四十七分;
冬至大余十二日,无小余;
横艾摄提格,即五凤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五日,小余六百五十四分;
冬至大余十七日,小余八分;
尚章单阏,即五凤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日,小余六十二分;
冬至大余二十二日,小余十六分;
焉逢执徐,即五凤四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四日,小余四百一十分;
冬至大余二十七日,小余二十四分;
端蒙大荒落,即甘露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八日,小余三百一十七分;
冬至大余三十三日,无小余;
游兆敦牂,即甘露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二日,小余六百六十五分;
冬至大余三十八日,小余八分;
强梧协洽,即甘露三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十七日,小余七十三分;
冬至大余四十三日,小余十六分;
徒维涒滩,即甘露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日,小余九百二十分;
冬至大余四十八日,小余二十四分;
祝犁作噩,即黄龙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五日,小余三百二十八分;
冬至大余五十四日,无小余;
商横淹茂,即初元元年。
冬至在卯时,方位正东;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九日,小余二百三十五分;
冬至大余五十九日,小余八分;
昭阳大渊献,即初元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三日,小余五百八十三分;
冬至大余四日,小余十六分;
横艾困敦,即初元三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七日,小余九百三十一分;
冬至大余九日,小余二十四分;
尚章赤奋若,即初元四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一日,小余八百三十六分;
冬至大余十五日,无小余;
焉逢摄提格,即初元五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六日,小余二百四十六分;
冬至大余二十日,小余八分;
端蒙单阏,即永光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无大余,小余五百九十四分;
冬至大余二十五日,小余十六分;
游兆执徐,即永光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四日,小余五百零一分;
冬至大余三十日,小余二十四分;
强梧大荒落,即永光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十八日,小余八百四十九分;
冬至大余三十六日,无小余;
徒维敦牂,即永光四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十三日,小余二百五十七分;
冬至大余四十一日,小余八分;
祝犁协洽,即永光五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七日,小余一百六十四分;
冬至大余四十六日,小余十六分;
商横涒滩,即建昭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三十一日,小余五百一十二分;
冬至大余五十一日,小余二十四分;
昭阳作噩,即建昭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五日,小余四百一十九分;
冬至大余五十七日,无小余;
横艾阉茂,即建昭三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九日,小余七百六十七分;
冬至大余二日,小余八分;
尚章大渊献,即建昭四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四十四日,小余一百七十五分;
冬至大余七日,小余十六分;
焉逢困敦,即建昭五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八日,小余八十二分;
冬至大余十二日,小余二十四分;
端蒙赤奋若,即竟宁元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日,小余四百三十分;
冬至大余十八日,无小余;
游兆摄提格,即建始元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五十六日,小余七百七十八分;
冬至大余二十三日,小余八分;
强梧单阏,即建始二年。
全年为十二个月,
月朔大余二十日,小余六百八十五分;
冬至大余二十八日,小余十六分;
徒维执徐,即建始三年。
有闰月,全年为十三个月,
月朔大余十五日,小余九十三分;
冬至大余三十三日,小余二十四分;
祝犁大荒落,即建始四年。
右边《历书》中:大余,是指的余日。小余,是指余分。端蒙等,是年名。包括干支两部分,支:如丑名赤奋若,寅名摄提格等。干,如丙名游兆等。正北,是指冬至在子时;正西,冬至在酉时;正南,冬至在午时;正东,冬至在卯时。
昔自在古,历建正作于孟春①。于时冰泮发蛰②,百草奋兴,秭先滜③。物乃岁具④,生于东⑤,次顺四时,卒于冬分⑥。时鸡三号,卒明⑦。抚十二〔月〕节⑧,卒于丑⑨。日月成⑩,故明也。明者孟也(11),幽者幼也(12),幽明者雌雄也(13)。雌雄代兴,而顺至正之统也(14)。日归于西,起明于东(15);月归于东,起明于西(16)。正不率天(17),又不由人,则凡事易坏而难成矣(18)。
①建正:设定正月位置。如秦以十月为岁首(正月),称为建亥,周以十一月为岁首,称为建子等。正,即正月。一年之中开始的月份为正月。孟春:春天的第一个月。古人把每季三个月,依次名之为孟、仲、季,如孟春、仲春、季春等。②冰泮:冰溶化。泮,原义是分散。如《诗·匏有苦叶》“迨冰未泮”,毛注:“泮,散也”。冰散就是冰溶化。发蛰:在地下冬眠(称为蛰)的动物苏醒过来,钻出地面。《夏小正》称为“启蛰”,《礼记·月令》称为“振蛰”。今称惊蛰。汉代以前以发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