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行图片记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里行图片记实-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尽有,只看你口贷里有多少钱。 
迎接我们的学员均不是藏族,一对学员夫妇是山西人,大学毕业后就分配来藏工作二十多年了、另一位是来藏作卖买的安徽人。由于他们日后的介绍,我们认识、接触了不少四川、重庆、安徽、广州的大小生意老板、企业家,他们进入建筑、建材、装修,工艺礼品、药材、通讯器材、休闲等等各种行业、而且干得很不错、早五、六年来的都发大财了,都购有高档豪华车。据介绍光安徽人他们就有一百多人在拉萨进行开拓创业,充分继承发挥传统徽商经营的精神,取得很大成功,由于国家投资,而藏区百业待兴,只要你与当地政府官员融洽是不愁拿不到项目的。据说早在几年以前来西藏的,摆个小烟摊一年 也要赚上六、七万元。在西藏人们只接受纸币,硬币必须到银行去兑换后才可以流通,藏民根本不认识硬币,是什么玩意儿。
          
          
四川某市一位《易魂》学员曾到拉萨援藏,知道我西藏之行,立即将我手机告知他在西藏的朋友张总、要他尽可能对我们进行关照,张总主动打电话与我联系,在此行中确实提供了不少方便和支持。张总是成都人、才三十多岁,为人精明豪爽,从他脸上可以看出其早年创业的艰辛及现在成功的喜气。据他介绍,他五年前来到西藏推订“成都商报”,当时骑着自行车跑,一个月没订上一家,人们怕他们收了订费后,跑掉了。后他返回成都在朋友支助下买了一台小车上门订报,有了小车,这下人们相信了,很快订上一百多份报。他们每天开车到机场接报,再骑车分送报,从此在拉萨站稳脚根。后他猫准了西藏旅游业,先开一个旅游用品商店,很快大发,现在在布达拉宫山脚下的上山入口处开了一个西藏地毯旅游工艺品公司,公司楼上楼下面积共有二千多平方米,自己统一经营,不分租包租,经营分英语组、日语组、可见其服务对象。公司经营的地毯是自己工厂请藏族工艺师编织的,贵的三四十万一条,花色、品种、规格很齐全,工艺精细,图案奇美。公司商场还经营各种高档精美工艺品,饰物在西藏人们会接触到一种西藏特产的叫“天珠”的饰物,它有作为胸前的吊饰,也有作为手珠串起佩戴,这种珍宝深受台湾旅游者钟爱。它根据珠上的白色绞理图案分二眼三眼直至七眼及莲花珠、寿珠等等、标价一颗至少几百元以上,上等的则要四五千元以上。这种饰物据说有一种天然气场,能保证人的平安吉祥,促进事业发达。我在纳木错湖见一位老年藏人向我弦耀他胸前挂着的一颗上乖大好天珠,一副十分得意样子。在旅游小贩摊点上也常可见这种“天珠”,价格十分便宜,你细看却不是天然石质的而是陶瓷烧制,即使是天然矿石天珠也还有新老之分,价格相差悬殊之大截然不同。在张总的商店中还有许多精美的丝织工艺品,我见一条约三、四十公分见方真丝的织品标价就 8万元。藏医藏药是来西藏之人必会询问关顾的,藏医通于中医、由于西藏自古实行天葬、他们十分懂人体解剖学、骨骼学、经络学,而西藏地处高原高寒地域,无任何污染,盛产冬虫夏草、红花、雪莲花、羚羊角等珍贵药材,在西藏一切动植矿石均人药,疗效好。 
     张总藏毯旅游工艺品公司            张总与黄老师在金色的唐卡前合影 
          
          
          
               
                               
在张总的公司设有专门的藏药专柜,有专门的藏医为旅游者珍断咨询服务,摊介治疗或保健的藏药。在此必须一提的是此公司还有精美庄严的唐卡,唐卡是西藏牧民为了在游牧生活中便于拜佛,将佛象用金粉彩色描画在丝帛上,挂于帐蓬中,迁移时又便于卷起来带走。一张张唐卡绘着各种姿态和表情不一的佛象,价格均在一、二千元以上,如果是出自于大德描的高僧精美裱糊的最高的达十几万元,几十万元一张。 
我们深深为藏族人民的工艺惊叹,为其情韵所陶冶!看着这一陈列的价格不扉的工艺品、药品真无法计算该公司的现在资产。张总现在还与人合股开设了一个足浴城,去年搞的,投资一百余万、八个月收回投资。“智慧加上辛勤”这就是西藏开拓者的成功奥秘,而这一批人大多在三十一、二岁至四十岁之间,他们为新西藏建设出了力,也为自已在短期内积累了巨大财富,生活永远属于勇敢的强者!
藏民新居小区
     
          
          
          
为了更好地改变西藏面貌,国家决定在世界屋脊上修建世界上海拨最高的由青海通往西藏的铁路,我们在西藏见着承建者会战高原的英雄气概,不少地段路基已修建好,砂桥墩已浇注成功,隧道已打通,这是西藏的金色天路!今后入藏旅游更方便了,西藏与内地的连接更紧密了。

     
公路旁新建中的西藏铁路路基
2004年8月8日   



雪域西藏行——《易魂》登上世界屋脊(连载之一) 
[ 作者:黄鉴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86    文章录入:admin ]
一 、完西藏之行之梦 
《易魂》事业正式走上社会后,伴随着教学与指导,我的足迹除了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几省之外,遍布了全国各省市(含香港、澳门、台弯)。甚至把易学带出了国门,到柬埔寨、俄罗斯,我尽量游历中国革命圣地,现尚缺井岗山、延安未到,有名的道教圣地西安楼观台道院、青岛崂山道院、江苏句容茅山道院,北京白云观道院均拜访过,拜谒了汉传佛教的浙江普陀山观世音道藏,安微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藏、四川峨嵋山普贤菩萨道藏、山西五台山文珠菩萨道藏及北京雍和宫寺院、福建厦门南普陀寺院,并参拜江苏无锡灵山大佛、山东龙口南山大佛、海南三亚金玉观世音佛、少林寺、白马寺、香港大舆山大佛、泰国、缅甸、柬埔寨皇宫寺院等各地大小佛教寺院,并崇拜了轩辕故里、尧舜二帝墓、曲阜的孔庙、邹城的孟子故居、上黄山、登泰山、观衡山、游庐山、爬玉龙雪山……。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了《易魂》的足迹,悠悠文化哺育了我及《易魂》,我吮吸着这些文化资粮,漫漫长河、绿绿青山,促成《易魂》的茁壮成长。我要把各处天地之灵气,先圣的精神带给未能足迹的人,在《易魂万里行》栏目中用图文方式介绍。如果各位读者能与我及《易魂》“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必能大受裨益、心灵得以陶冶净化,学业大受促成! 
在我未到过的省份中、我最想去的是西藏,西藏在世人的头脑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小时候就听熟了“二郎山”、“北京金山上的红太阳”等歌曲,藏族女歌唱家才旦卓玛以她的金嗓子唱出了翻身得解放的藏民们的欢心。我从小就幢景着这一块圣洁的土地、我梦幻着西藏美好的自然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景观,想像着它 皑皑 雪山、美丽的雅鲁藏布江、巍巍布达拉宫,更神往其宗教文化、风土人情。当时征服珠穆郎玛峰则成为每一个登山运动员的毕生追求,我们也曾为他们登上珠峰插上国旗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而欢呼。现在藏族歌唱家韩红、腾格尔等人欢唱的“珠穆郎玛”、“青藏高原”、“我的家乡在日喀则”等系列藏歌更是使人神往今日改革开放后的新西藏。从去年起西藏的学员、易友频频电话邀请我赴西藏旅行,观光领略这一块圣洁地方的神秘风光。由于忙一直未能成行。今年将一切工作挤压办完、终于在 7月17日从成都双流机场飞抵西藏,开始我首次西藏之行。
2004年8月8日    


“随师学《易魂》 江南万里行”之六 
[ 作者:彭林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09    文章录入:admin ]
圣人之心,道济天下 
哲人之思,唯变所适 
此次有幸追随黄老师远赴江南,壮游万里,学习《易魂》,实践《易魂》,短短十余天的时间,老师的品德、老师的思想,时刻都在升华着我们的心灵,震撼着我们的情感,激荡着我们的智慧。每一位学员都收获巨大,满载而归,胜似十年读书。回到哈尔滨之后,我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作为《易魂》发展历史上的一件盛事,岂能默默无闻无记?于是不惜笔拙,决心详细记叙一路上的见闻,与海内外的《易魂》学员共享,这就是“随师学《易魂》,江南万里行”系列文章的由来。随着写作过程中的不断回顾和总结,对于老师、对于《易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于怎样学好《易魂》有了切身的体会。 
一、黄鉴老师印象 
我是在 2002年8月,通过一本盗版的《八卦象数预测法》教材知道黄鉴老师的,随后立即报名参加《八卦象数预测法》和《易医疾病诊治法》学习。2003年9月参加延吉的面授班,第一次见到老师,但是老师在众多学员的簇拥之下,没有机会更多的接触,对老师的印象还一直停留在《易魂》充满神奇睿智的文章中,停留电话中亲切热情的声音上。此次江南之行,有幸与老师朝夕相伴,师生间才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老师身材不高,精神矍铄,讲话略带湖南口音,衣着朴素随意,虽然已经是六十岁的年龄,但是旺盛的精力和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石竹山讲课的时候,每天从早晨 8:00到中午12:00,下午从1:30到5:30,上下午中间各休息15分钟,每天讲课8个小时,连续四天,其中还利用两天晚上4个小时的时间,为学员们答疑解惑,当今没有哪一个学校的老师教授能作到这一点。除了讲课之外,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到房间看望学员,与大家畅谈,还要抽出时间解决一部份学员的疑难问题,应酬有关方面的关系等等,一直到午夜以后才能休息,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可是第二天讲课时照样精神饱满,声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