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近思录-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33朱子曰:圣贤之言,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连。 
     2·34朱子曰:学者只是不为己,故日间此心安顿在义理上少,在闲事 
上多,于义理却生,于闲事却熟。 

… 页面 49…

     2·35朱子曰:学则处事都是理,不学则看理便不恁地周匝,不恁地广 
大,不恁地细密。然理亦不是外面硬生,道理只是自家因有之理。尧舜性之, 
此理元无失;汤武反之,已有些子失,但复其旧底,学只是复其旧底而已。 
盖向也交割得来,今却失了,可不汲汲自修而反之乎?此其所以为急,不学 
则只是硬提防,处事不见理,一向任私意,平时却也强勉去得,到临事变便 
乱了。 
     2·36朱子曰:圣门日用工夫,甚觉浅近,然推之理,无有不包,无有 
不贯,及其充广,可与天地同其广大,故为圣为贤,位天地、育万物,只此 
一理而已。 
     2·37朱子曰:学者不于富贵贫贱上立得定,则是入门便差了。又曰: 
吾辈于货色两关打不透,更无话可说。 
     2·38朱子曰:人之为学,至于有以自立其心,而不为物之所转,则其 
日用之间,所以贯夫事物之中者,岂富贵所能淫,贫贱所能移,威武所能屈 
哉! 
     2·39朱子曰:圣贤之学,虽不可以浅意量,然学之者必自其近而易者 
始。 
     2·40朱子曰:今之学者,大概有二病:一以为古圣贤亦只此是了,故 
不肯做工夫;一则自谓做圣贤不得,不肯做工夫。 
     2·41朱子曰:若论为学,治己治人,有多少事,至如天文、地理、礼 
乐、制度、军旅、刑法,皆是著实有用之事业,无非自己本分内事,古人六 
艺之教,所以游其心者,正在于此,其与玩意于空言,以较工拙于篇牍之间 
者,其损益相万万矣。 
     2·42朱子曰:世衰道微,士不知学,其溺于卑陋者,固无足言,其有 
志于高远者,或骛于虚名,而不求古人为己之实,是以所求于人者甚重,而 
所以自任者甚轻。 
     2·43朱子曰:吾侪讲学,欲上不得罪于圣贤,中不误一己,下不为害 
于将来。 
     2·44朱子曰:凡论学当先辨其所趋之邪正,然后可察其所用之能否。 
苟正矣,虽其人或不能用,然不害其道之为可用也。如其不正,则虽有管仲 
晏子之功,亦何足以称于圣贤之门哉! 
     2·45朱子曰:圣贤之言,平铺放著,自有无穷之味。于此从容沉潜, 
默识而心通焉,则学之根本于是乎立,而其用可得而推矣。 
     2·46朱子曰:未有饱食安坐,无所猷为,而忽然知之,兀然得之者也。 
故傅说之告高宗曰:“学于古训乃有获。” 
     2·47朱子曰:为学之道,更无他法,但能熟读精思,久久自有见处。 
尊所闻,行所知,久久自有至处。 
     2·48朱子曰:精思力行,朝夕不怠,久而若有得焉,则畴昔所闻一言 
之善,融会贯通,皆为己用,而其践履日以庄笃。 
     2·49朱子曰:为学须是切实为己,则安静笃实,承载得许多道理。若 
轻扬浅露,纵使探讨得,说得去,也承载不住。 
     2·50朱子曰:万事须是有精神做得。又曰:须磨厉精神去理会天下事, 
非燕安暇豫之可得。又曰:人气须是刚,方做得事,如天地之气刚,故不论 
甚物事皆透过。 
     2·51朱子曰:学问之道无他,莫论事之大小,理之深浅,但到目前, 

… 页面 50…

即与理会到底。 
     2·52朱子曰:虽是古人书,今日读之,所以蓄自家之德。 
     2·53朱子《答刘仲则》曰:不以讲学问辨为事,则恐所以持身接物之 
际,未必皆能识其本原而中于机会,此子路“人民社稷何必读书”之论,所 
以见恶于圣人也。试以治民理事之余力,益取圣贤之言而读之而思之,当自 
觉有进步处,然后知此言之不妄也。 
     2·54朱子曰:学问须是大进一番,方始有益,若能于一处大处攻得破, 
见那许多零碎,只是这一个道理,方是快活。曾点漆雕开已见大意,只缘他 
大处看得分晓,今且道他那大底是甚物事。 
     2·55朱子曰:只从今日为始,随时提撕,随处收拾,随物体究,随事 
讨论,则日积月累,自然纯熟,自然光明。 
     2·56朱子曰:学者做工夫,当忘寝食做一上,使得些入处,自后方滋 
味接续。浮浮沉沉,半上落下,不济得事。又曰:这个物事,要得不难,如 
饥之欲食,渴之欲饮,如救火,如追亡,似此年岁间,看得透,活泼泼地在 
这里流转,方是。 
     2·57朱子曰:圣贤之言,则本是欲人易晓,而其中自然有含蓄耳。 
     2·58朱子曰:常人之学,多是偏于一理,主于一说,故不见四旁,以 
起争辩,圣人则中正和平,无所偏倚。 
     2·59朱子曰:读书大抵只就事上理会,看他语意如何,不必过为深昧 
之说,却失圣贤本意,自家用心亦不得其正,陷于支离怪僻之域,所害不细 
矣。 
     2·60朱子曰:大抵古书有未安处,随事论著,使人知之可矣,若遽改 
之以没其实,则安知其果无未尽之意耶? 
     2·61朱子曰:文字且虚心平看,自有意味,勿苦寻支蔓,旁穿孔穴, 
以汨乱义理之正脉。 
     2·62朱子曰:近世学者,不能虚心退步,徐观圣贤之所言以求其意, 
而直以己意强置其中,所以不免穿凿破碎之弊,使圣贤之言,不得自在,而 
常为吾说之所使,以至劫持束缚而左右之,甚或伤其形体而不恤也。如此则 
自我作经可矣,何必曲躬俯首而读古人之书哉? 
     2·63朱子曰:为学十分要自己著力,然亦不可不资朋友之助,要在审 
取之耳。 
     2·64朱子曰:学问是自家合做底。不知学问,则是欠阙了自家底;知 
学问,方无所欠阙,今人把学问来做外面添底事看了。 
     2·65朱子曰:人生诸事,大抵且得随缘顺处,勉力读书,省节浮费, 
令稍有赢余,以俟不时之须乃佳耳。 
     2·66朱子曰:近世儒者于圣贤之言,未尝深求其义理之极致,而惟以 
多求剧读为功,故往往遂以吾学为容易之空言。而求所以进实功除实病者, 
皆必求之于彼,殊不知将适千里而迷于所向,吾恐其进步之日远而税驾之日 
赊也。 
     2·67朱子曰:学者须是耐烦耐辛苦。又曰:这道理若不摒生死去理会, 
终不解得。 
     2·68朱子曰:科举累人不浅,人多为此所夺。但有父母在,仰事俯育, 
不得不资于此,故不可不勉尔,其实甚夺人志。 
     2·69朱子曰:今学者之病,最是先学作文干禄,使心不宁静,不暇深 

… 页面 51…

究义理,故于古今之学,义利之间,不复能察其界限分别之际,而无以知轻 
重取舍之所宜,所以诵数虽博,文词虽工,而只重为此心之害。要须反此, 
然后可以讲为学之方耳。 
     2·70朱子曰:专做时文底人,他说底都是圣贤说话,且如说廉他也会 
说得好,说义他也会说得好,待他身做处,只自不廉,只自不义。缘他将许 
多话,只是就纸上说,廉是题目上合说廉,义是题目上合说义,都不关自家 
身己些子事。 
     2·71朱子《答吕子约》曰:示喻日用工夫如此甚善,然亦且要见得一 
大头脑分明,便于操舍之间有用力处,如实有一物,把住放行在自家手里, 
不是谩说求其放心,实却茫茫无把捉处也。 
     2·72朱子曰:果有所得,出言吐气,便自不同,才见如此分疏解说, 
欲以自见其能,而唯恐人之不信,便是实物所得。 
     2·73朱子曰:圣贤言语尽多了,前辈说得分晓了,学者只将己来听命 
于他,切己去做。依古人说的行出来,便是我底,何必别生意见,硬自立说, 
此最学者大病,不可不深戒。 
     2·74朱子曰:近来彼中学者,未曾理会读书修己,便先怀取一副当功 
利之心,未曾出门踏著正路,便先做取落草由径之计,相引去无人处,私语 
密传以为奇特,直是不成模样,故不得不痛排斥之。 
     2·75朱子曰:如今工夫,须是一刀两段。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 
血,使之历历分明开去,莫要含糊。 
     2·76朱子曰:学者最怕因循。又曰: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 
缓。 

… 页面 52…

                                 卷三致知 

     此卷论致知,而所谓致知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然穷理之方,程子谓, 
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事接物而处其当皆是。故 
其工夫实未易尽,而尤莫大于读书。学者由四书而递及五经,又会通乎濂洛 
关闽之指归,以与经书从事,然后推以观史而辨其是非得失之致焉,则真所 
谓穷理以进其知者矣。 

     3·01朱子曰:古之学者,潜心乎六艺之文,退而考诸日用,有疑焉则 
问,问之弗得弗措也。古之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如此。 
     3·02朱子《答王子合》曰:所喻思虑不一,胸次凝滞,此学者之通患, 
然难骤革,莫若移此心以穷理,使向于彼者专,则系于此者,不解而自释矣。 
     3·03朱子曰:日用之间,随时随处,提撕此心,勿令放逸。而于其中, 
随事观理,讲求思索,沉潜反复,庶于圣贤之教,渐有默相契处,则自然见 
得天道性命,真不外乎此身。而吾之所谓学者,舍是无有别用力处矣。 
     3·04朱子曰:日用之间,止教此心常明,而随事观理以培养之,自当 
有进。 
     3·05朱子曰:天下之理万殊,然其归则一而已矣,不容有二三也。知 
所谓一,则言行之间,虽有不同,不害其为一,不知其一而强同之,犹不免 
于二三,况遂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