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近思录-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页面 63…

                                 卷八治体 

     此卷论治本。盖明乎出处之义,则得时行道,务在提纲挈领,端阙治原, 
庶使天下知儒术之非迂疏而寡效也。 

     8·01朱子曰:古先圣王所以立师傅之官,设宾友之位,置谏诤之职, 
凡以先后从臾,左右维持,惟恐此心顷刻之间,或失其正而已。 
     8·02朱子曰:惟圣尽伦,惟王尽制,固非常人所及。然立心之本,当 
以尽者为法,而不当以不尽者为准。 
     8·03朱子曰: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势。朝廷之政,有缓急之宜。当缓 
而急,则繁细苟察,无以存大体,而朝廷之气为之不舒。当急而缓,则怠慢 
废弛,无以赴事机,而天下之事日入于坏。均之二者皆失也。 
     8·04朱子曰:大臣者,人主所与分别贤否,进退人材,以图天下之事, 
自非同心一德,协恭和衷,彼此坦然,一以国家为念,而无一毫有己之私间 
于其间,无以克济。 
     8·05朱子曰:天下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而无一不本于人主之 
心。 
     人主以渺然之身,居深宫之中,其心之邪正若不可得而窥,而其符验之 
著于外者,常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而不可掩。 
     是以古先圣王,兢兢业业,持守此心,虽在纷华波荡之中,幽独得肆之 
地,而所以精之一之克之复之,如封神明,如临渊谷,未尝敢有须臾之怠。 
     8·06朱子曰:天下之纪纲,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术,公平正大, 
无偏党反侧之私,然后纪纲有所系而立。君心不能以自正,必亲贤臣,远小 
人,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可得而正。 
     8·07朱子曰:须是自闺门衽席之微,积累至薰蒸洋溢,天下无一民一 
物不被其化,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 
     8·08朱子拟上封事曰:臣所读者,不过《孝经》、《语》、《孟》之 
书;所学者,不过尧舜周孔之道;所知者,不过三代两汉以来治乱得失之故; 
所讲明者,不过仁义礼乐天理人欲之辨;所遵守者,又不过国家之条法。考 
其归趣,无作欲为臣者忠为子者孝而已。 
     8·09朱子曰:做宰相只要辩一片心,一双眼。眼明则能识得贤不肖, 
心公则能进退得贤不肖。 
     8·10问:论治便当识体。朱子曰:然。如作州县,便合治告讦,除盗 
贼,劝农桑,抑末作。如朝廷,便须开言路,通下情,消朋党,如为大吏, 
便须求贤才,去赃吏,除暴敛,均力役,这都是定格局合如此做。如为天子 
近臣,合当謇谔正直,又却恬退寡默,及至处乡里,合当闭门自守,躬廉退 
之节,又却向前要做事,便都伤了大体。 
     8·11朱子曰:三代以下,汉之文帝,可谓恭俭之主。 
     8·12朱子曰:为政不在用一己之长,而贵有以来天下之善。 
     8·13朱子曰:人主当务聪明之实,不可求聪明之名。信任大臣,日与 
图事,反复辩论,以求至当之归,此聪明之实也。偏听左右,轻信其言,此 
聪明之名也。 
     8·14朱子曰: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 
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路判矣。 

… 页面 64…

     8·15朱子曰:《诗》曰:“秉心塞渊,騋牝三千。”此见人之所以成 
其富强之业者,非必权谲计数之为务,而在于诚实深厚之中也。 
     8·16朱子曰:天下之事,决非一人之聪明才力所能独运。是以古之君 
子,虽其德业智谋足以有为,而未尝不博收人才,以自裨益。方其未用,而 
收置门墙,劝奖成就,己不胜其众。是以至于当用之日,推挽成就,布之列 
位,而无事之不成也。 
     8·17朱子曰:古之君子有志于天下者,莫不以致天下之贤为急。而其 
所以急于求贤者,非欲使之缀缉言语,誉道功德,以为一时观听之美而巳。 
盖将以广其见闻之所不及,思虑之所不至,且虑夫处己接物之间,或有未尽 
善者,而将使之有以正之也。是以其求之不得不博,其礼之不得不厚,其待 
之不得不诚,必使天下之贤,识与不识,莫不乐自致于吾前以辅吾过,然后 
吾之德业,得以无愧乎隐微,而究极乎光大耳。 
     8·18朱子曰:治天下当以正心诚意为本。 
     8·19朱子曰:天下国家所以长久安宁,惟赖朝廷三纲五常之教,建立 
修明于上,然后守藩述职之臣,有以禀承宣布于下,所以内外相维,小大顺 
序,虽有强猾奸宄,无所逞志。不然,以一介书生,置诸数千里军民之上, 
亦何所凭恃而能服其众哉。 
     8·20朱子曰:昔者圣王,作民君师,设官分职,以长以治。而其教之 
目,则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 
     8·21朱子曰:国计所资为甚广,而民情所患为甚深,若不根索弊原, 
别行措画,窃恐民力日困,亦非国家久远之利。 
     8·22朱子曰:仗节死义之士,当平居无事之时,诚若无所用者。然古 
之人君,所以必汲汲以求之者,盖以如此之人,临患难而能外死生。则其在 
平世,必能轻爵禄,临患难,而能尽忠节;则其在平世,必能不诡随。平日 
无事之时,得而用之,则君心正于上,风俗美于下,足以逆折奸萌,潜消祸 
本,自然不至真有仗节死人之举也。 
     惟其平日自恃安宁,便谓此等人才必无所用,而专取一种无道理,无学 
识,重爵禄,轻名义之人,以为不务矫激而尊宠之,是以纪纲必必坏,风俗 
日偷,非常之祸,伏于冥冥之中。而一旦发于意虑之所不及,平日所用之人, 
交臂降叛,而无一人可同患难,然后前日摈弃流落之人,始复不幸而著其忠 
义之节。 
     以天宝之乱观之,其将相贵戚近幸之臣,皆已顿颡贼庭。而起兵讨贼, 
卒至于杀身灭族而不悔,如巡、远、杲卿之流,则远方下邑,人主不识其面 
目之人也。使明皇早得巡等而用之,岂不能销患于未萌!巡等早见用于明皇, 
又何至为仗节死义之举哉! 
     8·23朱子曰:欲图大者当谨于微,欲正人主之心术,未有不以严恭寅 
畏为先务,声色货利为至戒,然后乃可为者。 

… 页面 65…

                                  卷九治法 

     此卷论治法。盖治本既立,则治具宜张,举凡用人行政兵农学校利弊之 
故,经权之宜,皆不可不讲,以成极治之功也。 

     9·01朱子曰:天下制度,无全利而无害底,但着利害分数如何。 
     9·02朱子曰:不察其贤否忠邪,而惟党之务去,则彼小人之巧开自谋 
者,必将有以自盖其迹。而君子恃其公心直道,无所回互,往往反为所挤而 
目以为党,汉唐绍行之已事未远也。 
     9·03朱子曰:制度易讲,如何有人行! 
     9·04朱子曰:君子小人,固不当过为忿疾,然无交和之理。 
     9·05朱子曰:宰相择长官,长官却择其寮。今铨曹注拟小宫烦剧,而 
又不能择贤,每道只令监司差除亦好。 
     9·06朱子曰:巨精选一个吏部尚书,使尽搜罗天下人才。诸部官长, 
得自辟属官,行要过中书。朝官次第阙人,却令侍从以下各举一人二人。只 
举一二人,彼亦不敢以大段非才者进。 

… 页面 66…

                                 卷十政事 

     此卷论临政处事,盖明乎治体而通乎治法,则施于有政矣。凡居官任职, 
事上抚下,待同列,审时宜,经世之道,济物之方,无不具于斯焉。 

     10·01朱子曰:只有一个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公平正大 
行将去,其济不济,天也。古人做得成者。不是他有智,只是偶然,其他费 
心费力,用智用数,牢笼计较,都不济事,都是枉了。 
     10·02朱子曰:诚以天下之事为己任,则当自格君心之非始。欲格君心, 
则当自身始。 
     10·03朱子曰:修身事君,初非两事,不可作两般看。 
     10·04朱子曰:古之君子,居大臣之任者,其于天下之事,知之不惑, 
任之有余,则汲汲乎乘时而勇为之。知有所未明,力有所不足,则咨访讲求 
以进其知,拔援汲引以求其助。如救火追亡,不敢少缓。上不敢愚其君,以 
为不足与言仁义;下不敢鄙其民,以为不足以兴教化;中不敢薄其士大夫, 
以为不足共成事功。屹然中立,无一毫私情之累,而惟知其职之所当为,夫 
是以志足以行道,道足以济时,而于大臣之责,可以无愧。 
     10·05朱子曰:夫杜门自夺,孤立无朋者,此一介之行也。延纳贤能, 
黜退奸险,合天下之人以济天下之事者,宰相之职也。 
     10·06朱子曰:人材衰少、风俗颓坏之时,士有一善,即当扶接导诱, 
以就其器业,此亦吾辈将来切身利害。盖士不素养,临事仓卒乃求,非所以 
为国远虑,而能无失于委任之间也。 
     10·07朱子曰:古人临事所以要回互时,是一般国家大事,系死生存亡 
之际,有不可直情径行处,便要权其轻重而行之。今则事事用此,一向回互, 
至于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欤,是甚意思。 
     10·08朱子曰:小人为恶,千条万端,其可恶者,不但娼嫉一事而已, 
仁人不深恶乎彼,而独深恶乎此者,以其有害于善人,使民不得被其泽,而 
其流祸之长,及于后世而未已也。 
     10·09朱子答张敬夫曰:所疑小人不可共事固然,然尧不诛四凶、伊尹 
之就桀,孔子仕于季孙,惟圣人有此作用,而明道或庶几焉,观其所在为政 
而上下响应,论新法而荆公不怒,同列异意者亦称其贤,此等事类,非常人 
所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