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呢!”这一来一准让他失去了应有的原则,丢掉自己应该固守的阵地。
可以看得出来,这种意义上的“礼尚往来”,完全脱胎于封建的那种陈腐的东西,你投我大“桃”,我回你大“李”,我送你大“李”,你得还我更大的“桃”
诚然,我门一般老百姓是不会这么做的,有些也是完全迫于无奈;——头儿手里有权,不送些礼,不能让儿女招工;——不给头儿送礼,单位分房准没戏。
——不送礼,孩子就是上不了托儿所现今的社会,手里有些“表示一下”,对方才会绽开笑颜,不然他是不会白干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送礼,不是为了搞物质交换,也不是为了图什么好处,我这么做,为的是一个“情”字。
当然人情可贵。世态炎凉,从来都被人们看重。
试看一个“人情似纸张张薄”的社会,一个连亲人都形同陌路的社会,是不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
但是,即使你完全出自内心实言,那也要分清个合乎事理不,讲人情,也得讲事理,有时“通情”未必“达理”,“礼”重未必“理”直。
如果人情有冷暖,暖出了一定的界限,不能不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社会在进步。这种陈腐的弊端要毫不留情的予以涤荡干净,要建设与时代相适应的风俗习礼,就需要对古老而不适的送礼风俗进行改革,这当然需要收送两方的共同努力。
先说送礼一方。
送礼切忌一个‘滥’字。
送礼既是真情实意,那就不应该单纯看做是一种应酬,不应该不分对象,只为一张薄面,凑热闹、随大流儿。
只有关系较为密切,感情又比较“深厚的亲友之间,而且是必要时有所馈赠,这样才是合宜的。
至于一般的朋友关系、泛泛之交,如果只靠“投桃报李”的礼物交往来维系联络和感情,用一种表面上亲密的虚假气氛来掩盖,实际上不利于增进友谊,只能流于庸俗化、商品化。
你来我往,你送我还,勉其难而为之。苦干、疲于应付,双方都觉得是一种负担。
镜头一:
这个月小王两口子一下收到七八张“罚款单”——请柬。
人家递贴子是看得起你。你30,他20 的,七八家,乖乖,就是这个月不吃不喝也搭不完礼。
有些是挚友亲朋,不去不行,有些则是初识不久,关系一般的。况且小王两口子结婚时别人搭的礼你不可能原数送回吧,起码也得往上加点儿。这可愁煞了小王两口子了。
这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做法,你看看双方会没完没了,你送过来,我送过去,实再是一种负担。所以,不妨提倡一些“君子之交”,大家大可不必凡事“非礼勿动”。
镜头二:老白和老武家是邻居。
远亲不如近邻。这不前一阵子老白的爱人从外地出差,给武家的小儿子买了件礼物,这武家的一看人家给自己孩子买礼物,不可能不回礼吧。给老白的孩子买了比他们送的还贵的礼物,似乎这样方够意思。
平日里你家吃了饺子,他家作些包子也要你端过来一碗,我送过去一盆。长久了,双方都感觉到有些累。
老白家给老武家送了两听内销的罐头,老武家这回大大方方的收下了,也没想着还礼,于是两家这才松了口气,皆大欢喜。
所以,一般的朋友间,还是尽量不要建立一种“投桃报李”的礼物型交往关系。
虽然我国有句古话:礼多人不怪,其实你稍加分析,不难看出许多问题的。
“彩礼”、“财礼”、“见面礼”等等。
有些“礼”多是为了“利”,还是崇尚“君子之交”为妙。
送礼不必重:“礼”乃表达感情,寄愿祝愿之物也。也就是说要注意它的象征意义。
千万不要只注意礼物的商品价值,察看行情,甚至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打肿脸充胖子”。(面子上不好看,自己还痛呐)“重礼”、“厚礼”,以显示自己的大方、慷慨,似乎礼不重便会小气包儿似的。
有句古语讲得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讲的就是“情”为贵。比方说老母亲过生日,买个电围腰,让她治治腰痛病,比你买了金戒指更让她感到欣慰。
给恋人一首用心谱写的曲子,比你送一千支玫瑰来得情真意切:所以,情义无价。
当然,不是反对在必要时在经济上接济和帮助他人。
亲友救急,同志间、朋友间有难,以救人之急,这种经济上的无私援助,与一般常识中的送礼不是一回事儿,更不能同等看待。
应当注意,有些时候重礼会引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托对方之事并以重礼,一旦事情不能办成,这是麻烦吧。
两个小青年谈恋爱,一方重礼有加,可万一吹灯,一方索要,还真纠缠不清。
现在,尤其是年轻人,收入都不是很高,因此切忌负债送礼,使今日的送礼者和来日的还礼者,感到苦于应付,不胜负担。
如果真因未送礼,送礼少而失去一个朋友,我看随他去好了:这种人不是真正的朋友,如果凭酒肉之类才可为交友搭“桥”,这样的朋友还是少些为好。
以上是对送礼者的看法,下面咱们聊聊受礼者又该如何。
对于受礼一方来说:首先应该珍惜、看重对方的情谊。
主要是领受送礼人送礼所要表达的真情,礼物的象征意义。切莫估摸礼物的价值,更不可以以礼物的轻薄厚重来取人,以轻重厚薄分亲疏贵贱。出于真情送的礼物,哪怕很轻,轻到一张纸那样,你也应当珍惜,只有对方才真正理解你。
受礼前要表示适度的谦让,而接受后则要示感谢。比方说些“让你破费了,谢谢你”等等的客套话,并诚恳地对对方表示以后不要太客气,务请不要再破费等等。
切忌来一收一,来十收十。
如果对方是从远方带来的一些土特产,不妨欣然接受,因为这属于纪念性、礼节性的馈赠,它们所代表的一片真挚之心你应收下。如不接收,让对方感到扫兴或尴尬。
如果送来的礼物价值较高,还要根据你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方的经济承受能力来决走收辞了:经济条件好的,可以接收;不太好的,应婉言劝其带回。如果是亲友或同胞兄妹,专门为你买的,你应痛快接受为好。
如果亲友为了帮你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而馈赠的财物,你不妨接受这真诚之帮助。同时,要考虑对方赠与你的这笔款项,会不会使对方增加本身的经济负担,如遇这种情况,应婉言谢绝或仅接受其中的一部分,以示对对方的感谢。如对方再三坚持要你收下,你可以不必推辞。
对于关系不深者送来的重礼,一般要婉言谢绝。特别是对那些以拉关系,走后门为由的送礼,更要坚决予以拒收。
收到礼物后呢,要妥善保存,并且要记住哪位朋友何时赠何种礼物,以便以后需要还礼时有据可查。
当你决定给朋友回赠时,要根据对方的性格志趣及所处环境考虑周全,并且结合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适当的礼物,作为回赠。
回赠的礼物与送者的礼物有同种含义:表达感情,增进友谊,切莫对方送一,你必还二的机械做法。
对方赠礼是不求你回报的,它只表示对你们关系的一种肯定,如果你一定要送一件比你朋友所送你的礼物要贵重的,并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那种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力,一味攀比的行为是万万不可取的。
只要送出一份真心,那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的古语,依然适用于回赠者。
不知您想过没有,如果你送的礼物被拒,或被退回之后你该怎么办呢!
似乎这与礼尚往来的基调不大合拍。对了,万一遇到这种情形呢,你应该这么办:首先,你千万不要表示不快,或者火上心头,让双方都不愉快。
你应该做的是:要热情的向对方表述你的好意。要知道有些时候,对方是看你送礼物是否是你的诚意来决定收或不收的呢。
就是说你要解除对方的疑虑,让对方理解你的好意,从而愉快的接受你的礼物。
如果对方坚决不收,你也不可以勉强,你要做的是:静下心来,认真看看礼品被退的原因,然后再思忖一下有没有良方以弥补,下面我们帮您分析一下:
(1)让人觉得你送礼的动机有问题:单位马上分房子了,你忽然给分房小组组长一份厚礼,当然,这个目的太明显。
本来你的住房条件差,小组已决定考虑你了,这样一来,你会让分房组长难以开口了。何况分房是为大家伙儿服务的,为同志们服务,不收你的重礼,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意料到的。
(2)送礼的时间有问题:有人急于求成,在事情没头绪时给人家送上一份礼,这种人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
事成之后,略送礼物以表示你的感谢之心,未尝不可。
从主观上看,你尽管觉得无关紧要,成与不成,人家总是费了心思么,可这样一来,对方无形之中会有种压力,人家怎么会不放在心上呢?
这时,畏难情绪便会粉墨登场。人家没有十足的把握,当然不敢收你的礼品,恐有负你所托,故拒收或退还,也属自然。
(3)你们之间的关系有问题:初识之交,你大包小包的让对方感到唐突,不论中外,都不欣赏这种做法。
即使平常关系不错,送礼太重,人家也会接受不了的。
这说明关系是亲是疏,是否有送礼的必要;送多送少,厚薄也有直接的关系。
(4)你的礼物本身有问题:礼物不经过检查,不知质量是好是坏,或急于应付,让人看了,自然不乐意。
一般即使别人不喜欢也不会退回,退回表示你们关系的断绝,所以对方一般不会贸然退回。
总之,送礼被退,总有因缘。
找出原因,问题解决了一半。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