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写此书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一个全新的看待美国的角度,介绍一个全新的分析和看待美国这个国家和社会的角度,介绍一下美国国家的创立与基督教的深刻关系、美国的发展与基督教的深刻关系、美国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外交等等与基督教的深刻关系,以及介绍一下国外一些学者从基督教与现实政治角度对中美关系的预测,等等。所谓全新的角度,其实也仅仅是对中国而言是全新而已,在一些国家,这个角度和书中所介绍的一些看法,都被当作惯常的角度,或者是常识。比如,如果你要说美国的总统大多数都是基督教徒,可能在别的国家都没人反对,伊斯兰国家反而会对你大加表扬,说你道破了美国的实质。美国人也不会反对,不信你查一下美国大使馆的网页,他们用中文简体写着:“美国这个国家之所以伟大,与美国的历届总统都相信或者追求基督教有关系”。再比如,如果你说基督教对美国的政治和外交影响很大,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别的国家人,也都不会反对,因为仅仅看美国的那些牧师对选民的影响,就足够了。美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的人每周都去教会,教会的牧师就是他们的“政治委员”,思想顾问,牧师对时政的评论对选民的选票的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总统候选人们都在盯着这些广袤的票源。你看那位葛培里牧师,因为有着广大的信徒,从卡特开始,就是白宫的座上宾,每一位总统都以认识葛牧师而自豪,并且因此增加了众多票数。关于选民的宗教趋向与选票走向的关系调查资料比比皆是,一些结论也是外国的常识。
但在中国,至少从网上的反映看来,本书提供的这些视角确实是新鲜的,书中提出的一些看法也是颇能刺激和震惊人的,引起一些人的怀疑或反对,甚至是叫骂。包括去了美国的中国人士,这与中国学术界的长期的闭关自守、一言独大的特点有关。
其实,对于本书,完全可以把它当作是作者的长期的一点读书笔记或者一点点心得。
笔者在大学和博士课程期间,主要研究的就是宗教社会学。主要的攻读方向是众所周知的那位德国的韦伯。韦伯的所有著作,他自己最满意的称呼,就是《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宗教与政治的互相影响,是很多国家尤其是有着深厚宗教传统国家的学术界一直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笔者所研究和关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宗教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在全世界也一直引人注目,一直是社会学的一个很好素材。在这方面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不可胜数,笔者也阅读了大量的此方面的资料。这本书,基本上是笔者近些年读书笔记的一个整理,如果有一点自己的东西,那就是添加的一点点心得。比如,关于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关于路得?金的黑人维权运动与基督教的关系,关于美国对华外交的基督教因素,关于中国人对个人主义的感觉和认识等等,都属于心得之类。
所以,对于本书,比较中道的看法是,把它当作一个社会学家对美国的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所作的读书笔记和心得,或者夸而言之,是一个这方面的考察。
有些讨厌基督教的读者也对此书显示了不快,其实大可不必。你可以讨厌基督教,但不可以不看本书所揭示的美国的内政和外交都深受基督教影响这一事实。闭眼不看是不太明知的,这将会妨碍你或我们国家与美国这个当今的巨无霸打交道,而会使你或国家的利益受损失,相反,如果去看并且因此发现了一些与他们打交道的有益方法,则会使你和国家受益。比如,在文革的时候,英国的商人们来中国时,在他们的提包中都揣上一本红宝书,在商业谈时经常拿出来读一读,这让当时的国人大加赞赏,也让英国的商人们捞了便宜。他们就会利用这一点,仿效他们比闭眼不看要高明一些。
其实,在看清这个事实之后又能从这个事实中找出点与美国人打交道的聪明方法,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笔者也可以窃以为喜了,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可以偷着乐了。
最后,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特地向为本书出版付出巨大努力的一些前辈和学长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是修正文库的金刚编辑、韩勃董事长,我写作的老师和前辈史铁生老师,我的朋友主持人张越,评论家作家何东,华夏出版社陈希米老师,以及香港三联出版社的陈翠玲总编等等,他们不一定赞成我的观点,但他们对我观点的宽容和以及很有指导意义的批证,却使我受益无穷。
于歌,于北京 2006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