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赛天香,说集本目录作“赛天香”,正文作“赛天秀”。'2'之妻,说集本作“家妇”。'3'风度,说集本作“丰度”。'4'倪元镇,说海本、说郛本均作“倪元缜”。
翠荷秀
姓李氏。杂剧为当时所推。自维扬来云间'1',石万户置之别馆'2'。石没。李誓不他适,终日却扫,焚香诵经。石之子云壑万户、孙伯玉'3'万户,岁时往拜之。'4'余见其年已七旬'5',鬓发如雪,两手指甲皆长尺余焉。
'1'云间,说集本作“松江”。'2'石万户置之别馆,莲花记所引作“石九山万户纳置别馆”。'3'伯玉,说集本作“白玉”。'4'此句下莲花记多出:“乐籍相传,以为盛事。”'5'余见句,说集本作“余闻见其七旬”。
赵梅哥
张有才'1'之妻也。美姿色,善歌舞,名虽高而寿不永。张继娶和当当,虽貌不扬而艺甚绝'2',在京师曾接司燕奴'3'排场,由是江湖驰名。老而歌调'4'高如'5'贯珠,其女鸾童'6',能传母之技云。
'1'张有才,说集本作“张友才”。'2'甚绝,说集本作“绝伦”。'3'司燕奴,说集本作“思燕奴”。'4'歌调,说集本作“歌喉”。'5'高如,说集本作“尚如”。'6'鸾童,说集本作“芙蓉”。
陈婆惜
善弹唱'1',声遏行云,然貌微陋,而谈笑风生,应对如响,省宪大官皆爱重之。在弦索中,能弹唱鞑靼曲者,南北十人'2'而已。女'3'观音奴,亦得其仿佛,不能造其妙也。
'1'此句集说本上多出“田教化之妻”五字。'2'十人,说集本作“一人“。'3'女,说集本作“其女”。
汪怜怜
湖州角妓。美姿容,善杂剧。涅古伯经历甚属意焉。汪曰:“若'1'不弃寒微'2',当以侧室处我。”'3'涅遂备礼纳之。克尽妇道,人无间言'4'。数年'5'涅没,汪髡发为尼,公卿'6'士夫多访之。汪毁'7'其形,以绝众之狂念,而终身焉。
'1'若,说集本及莲花记所引其上均有“君”字。'2'寒微,说集本作“寒贱”。'3'莲花记所引,此句下尚有:“鼠窃狗偷,妾决不为。”'4'人无间言,说集本无此四字。'5'数年,说集本作“三年”。'6'公卿,莲花记所引无此二字。'7'毁,说海本、说郛本及莲花记所引者均作“汩”。
米里哈
回回旦色。歌喉清宛,妙入神品。貌虽不扬,而专工'1'贴旦'2'杂剧。余曾识之,名不虚得也。
'1'而专工,说集本作“善攻”'2'贴旦,说集本、说海本、说郛本均作“花旦”。
顾山山
行第四,人以“顾四姐”呼之。本良家子,因父而俱失身。资性明慧,技艺绝伦。始嫁乐人李小大。李没,华亭县长哈剌不花置于侧室,凡十二年'1'。后复居乐籍,至今老于松江,'2'而花旦杂剧,犹少年时体态。后辈且蒙其指教,人多称赏之。
'1'十二年,说集本作“十三年”。'2'说集本于此句下,尚有“年逾六十”四字。
李芝仪'1'
维扬名妓也。工'2'小唱,尤善慢词,王继学中丞甚爱之,赠以诗序。余记其一联云:“善和坊里,骅骝构'3'出绣花来。钱塘江边,燕子衔将春色去。”又有《塞鸿秋》四阕。至今歌馆'4'尤'5'传之。乔梦符'6'亦赠以诗词'7'甚富。女童童兼'8'杂剧,间来松江,后归维扬。次女多娇尤聪慧,今留京口。'9'
'1'李芝仪,说集本作“李楚仪”。'2'工,说集本作“攻”。'3'构(繁体“搆”),说集本作“鞴”。'4'歌馆,说集本作“歌者”。'5'尤,说集本作“犹”。'6'乔梦(繁体“夢”)符,说集本作“乔萝符”。'7'诗词,说集本作“词章”。'8'兼,说集本、说海本、说郛本均作“善”。'9'说集本无“次女”二句,但别有“兵后,相传犹在云”。
李真童
张奔儿之女也。十余岁即名动江浙'1',色艺无比,举止温雅,语不伤气,绰有闺阁风致。达天山检校浙省,一见遂属意焉。周旋三岁(一作载),达秩满赴都,且约以明年相会,李遂为女道士。杜门谢客,日以焚诵为事。至期,达授诸暨州同知,而来备礼取之。后达没,复为道士,节行愈励云。'2'
'1'名动江浙,说集本作“名冠淮浙”。'2'此条,自“色艺无比”句,至“节行愈励云”一段文字,说集本无之;但有“琼花宴,教坊史六妇也。妆旦绝伦”十二字。又说集本于“李真童”条之后,尚多出《小国秀》、《李奴婢》、《王玉英》、《重阳景》等四条,兹全录于后:
“小国秀,事事宜,张童童,维扬魁首。”
“李奴婢,妆旦色,貌艺为最。仗义施仁,嫁与杰里哥儿佥事,伯家闾监司动言章,休还。名公士夫,多与乐府长篇,歌曲词章。予亦有《水仙子》与之云:‘丽春园先使棘针屯,烟月牌荒将烈焰焚。实心儿辞却莺花阵,谁想香车不甚稳。柳花亭进退无门,夫人是夫人分,奴婢是奴婢身,怎做夫人。’”
“王玉英,妆旦色。人品艺业惊人。宪司老汉经历侧室也。予曾有《朝天曲》赠之云:‘玉英玉英,杂树西风净。蓝田日暖七妆成,如琢如磨性。异钟奇范,精神光莹,价高如十座城,试听几声,白雪扬春令。’”
“重阳景,丁指挥妻,遭遇不小也。”
真凤歌'1'
山东名妓也。善小唱。彭庭坚为沂州同知,确守不乱。真恃以机辨圆转'2',欲求好于彭。一日大雪,彭会客,深夜方散,真托以天寒不回,直造彭室,彭竟不辞,后意'3'甚密。
'1'真凤歌,说集本作“真凤哥”。'2'机辨圆转,说集本作“机圆百转”。'3'意,说集本作“情意”。
大都秀
姓张氏。其友'1'张七,乐名黄子醋。善杂剧'2',其外脚供过'3'亦妙。
'1'友,说集本作“夫”。'2'杂剧,说集本作“杂妓”。'3'供过,说集本作“衬”。
喜温柔
曾九之妻也'1'。姿色端丽,而举止温柔'2'。淮浙驰名,老而不衰。江西亦有喜温柔,姓孙氏,其艺则不逮焉。'3'
'1'曾九之妻也,说集本作“姓曹氏”。'2'温柔,说集本作“温雅”。又说集本于此句下,有“善化(花)旦杂剧”五字。'3'江西以下三句,说集本无之。又说集本别有:“曾瑞卿以《梧叶儿》数首以赠之,其半皆寓其名,梓行于世。回回旦色末里吟,传授其妙。”
金莺儿
山东名姝'1'也。美姿色,善谈笑。搊筝合唱,鲜有其比。贾伯坚任山东佥宪,一见属意焉,与之甚昵。后除西台御史,不能忘情,作《醉高歌》《红绣鞋》曲以寄之曰:“乐心儿比目连枝,肯意儿新婚燕尔。画船开,抛闪的人独自。遥望关西店儿,黄河水流不尽心事,中条山隔不断相思。常记得,夜深沉,人静悄,自来时。来时节三两句话。去时节一篇诗。记在人心窝儿里直到死。”由是台端知之,被劾而去。至今山东以为美谈。
'1'名姝,说集本作“名妓”。
一分儿'1'
姓王氏。京师角妓也。歌舞绝伦,聪慧无比。一日,丁指挥会才人刘士昌、程继善等于江乡园小饮,王氏佐樽。时有小姬歌《菊花会》南吕曲云:“红叶落火龙褪甲,青松枯怪蟒张牙。”丁曰:“此《沉醉东风》首句也。王氏可足成之。”王应声曰:“红叶落火龙褪甲,青松枯怪蟒张牙,可咏题,堪描画。喜觥筹,席上交杂。答刺苏,频斟入,礼厮麻,不醉呵休扶上马。”一座叹赏,由是声价愈重焉。
'1'此条,说集本不载。
般般丑'1'
姓马,字素卿。善词翰,达音律,驰名江湘间。时有刘廷信者,南台御史刘廷翰之族弟,俗呼曰“黑刘五”,落魄不羁,工于笑谈,天性聪慧,至于词章,信口成句,而街市俚近之谈,变用新奇,能道人所不能道者,与马氏各相闻而未识。一日,相遇于道,偕行者曰:“二人请相见。”曰:“此刘五舍也;此即马般般丑也。”见毕,刘熟视之,曰:“名不虚得!”马氏含笑而去。自是往来甚密,所赋乐章极多,至今为人传诵。
'1'此条,说集本甚为简略,如下:“般般丑,姓刘氏。湖湘名妓也。刘廷信尝以乐府赠之,至今与人传唱。”
刘婆惜'1'
乐人李四之妻也。江右与杨春秀同时。颇通文墨,滑稽歌舞,迥出其流,时贵多重之。先与抚州常推官之子三舍者交好,苦其夫间阻。一日,偕宵遁,事觉,决杖。刘负愧,将之广海居焉,道经赣州,时有全普庵拨里,字子仁,由礼部尚书值天下多故,选用除赣州监郡,平昔守官清廉,文章政事,敭历台省,但未免耽于花酒。每日公余即与士夫酣饮赋诗,帽上常喜簪花,否则或果或叶,亦簪一枝。一日,刘之广海过赣,谒全公。全曰:“刑余之妇,无足与也。”刘谓阍者曰:“妾欲之广海,誓不复还。久闻尚书清誉,获一见而逝,死无憾也。”全哀其志,而与进焉,时宾朋满座,全帽上簪青梅一枝,行酒,全口占《清江引》曲云:“青青子儿枝上结”,令宾朋续之。众未有对者,刘敛衽进前曰:“能容妾一辞乎?”全曰:“可”,刘应声曰:“青青子儿枝上结,引惹人攀折。其中全子仁,就里滋味别。只为你酸留意儿难弃舍。”全大称赏,由是顾宠无间,纳为侧室。后兵兴,全死节。刘克守妇道,善终于家。
'1'此条,说集本文字全异,特录于此:“刘婆惜,乐人李四之妻也。天性聪慧,善歌舞,驰名湖湘间。全子人(仁)自户部尚书选用,除赣州路监郡,声价赫然。一日,全宴客,呼刘佐尊。正清和时景,庭前有梅,方结子尚小,全因酒酣,口占《清江引》云:‘青青子儿枝头结,未许人攀折’,下韵未成,沉吟之际,刘应声云:‘其中全子仁,就里滋味别,酸溜溜好教人杂弃舍。’一座称卖(赏)。全遂属意焉。数日后,刘与其好尝(常)三舍者逃窜,其家寻获告官,正隶全公,遂授状,竟断离异。经数月,即令人寻访,纳为侧室。全殁后,不知所终。”
小春宴
姓张氏。自武昌来浙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